图书介绍
斜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斜视](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2842826.jpg)
- 赫雨时编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4212·49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斜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眼外肌的解剖学1
眼眶1
眼球筋膜2
Zinn总腱环2
眼眶筋膜2
肌鞘、肌间膜和节制韧带3
外直肌4
跟外肌4
上直肌6
内直肌6
上斜肌7
下直肌7
眼外肌的显微解剖学8
上、下斜肌的比较8
下斜肌8
眼外肌的特点11
第二章 单独眼外肌的作用机制11
眼外肌的肌电反应12
眼外肌在第一与第二眼位的功能13
眼外肌间的相互配合14
单眼运动中的主动肌、合作肌与拮抗肌16
眼球的旋转中心16
第三章 眼外肌的合作与拮抗关系16
合作肌17
拮抗肌18
配偶肌20
双眼共同运动中眼外肌的合作与拮抗关系20
眼球运动的分类21
诊断眼位21
Hering氏法则22
Sherrington氏法则22
第四章 眼球运动的法则22
第一眼位第二眼位及第三眼位23
Donders氏法则与Listing氏法则24
主观空间与客观空间26
双眼视觉的定义26
第五章 双眼视觉简介26
中枢的27
运动的27
产生双眼视觉的条件27
知觉的27
同时知觉28
双眼视觉临床的分级28
立体知觉29
融合29
视网膜对应成分或对应点30
视觉方向30
第六章 双眼视觉的生理机制30
视界圆和Panum氏空间31
“独眼”的表示法31
融合机制32
主导眼和视网膜斗争33
立体感觉33
双眼视觉的条件反射性质35
第七章 双眼视觉的发育及其障碍35
代偿固视反射36
组成双眼视觉的基本反射36
定位固视反射37
辐辏反射38
融合反射38
再固视反射39
调节反射39
双眼视觉反射之障碍40
运动性障碍41
知觉障碍41
中枢性障碍42
神经性障碍42
目的性斜视43
复视与混淆44
第八章 眼位偏斜后的代偿变化44
知觉的代偿45
视觉抑制46
中心旁注视47
异常视网膜对应49
运动性代偿52
固视分离52
视觉动力性眼球震颤试验法53
磁石吸引试验法53
第九章 眼肌临床检查法53
视力检查53
Worth象牙球法53
形象视力表法54
遮盖法55
观察单眼注视能力55
望诊55
观察两眼的相对位置55
眼球转动试验法56
测定视轴与眼轴之间的角度57
测定斜视角57
遮盖共同试法57
角膜反射法58
特殊器械测量法59
斜度线状测量法59
复视检查61
分析受累肌肉61
后像法63
检查视网膜对应63
头部倾斜试验法63
双眼视觉投射检查65
大型弱视镜或同视机检查法65
双眼一致试验法65
MaddoX杆法66
三棱镜复视试验法66
Maddox双三棱镜法67
Maddox翼法67
Baggolinni线状镜法67
Hess屏检查法68
Bishop—Harman隔障试法68
测定辐辏功能69
Lancaster屏检查法69
大型弱视镜或同视机检查法70
检查双眼视功能70
障碍阅读法74
Worth四点试法74
检查双眼注视野75
肌电图和眼球电位图76
鉴定症状是否由隐斜引起76
遮闭检查法76
确定注视性质76
确定外转功能不足的性质76
照像检查法77
检查跟底78
散瞳检查法78
检查屈光79
检查弱视眼的注视性质79
同视机的结构80
同视机80
第十章 矫正训练器械的结构及用途80
用同视机作治疗82
用同视机作检查82
带有固定三棱镜之实体镜83
各种类型的小型实体镜83
用Asher-LaW实体镜作训练的方法86
用Holmes型与Keystone型实体镜作训练的方法86
带有可变三棱镜之实体镜87
手描实体镜88
其它训练器械88
Pigeon-Cantonnet实体镜89
复视镜90
肌力镜92
障碍阅读92
Remy分离器92
斜视的定义和分类93
第十一章 斜视的概念与治疗目的93
斜视治疗的目的94
美容效果95
不完全功能治愈95
斜视治疗的效果95
完全功能治愈95
检影法与试镜96
第十二章 屈光矫正96
对共同性内斜视的届光矫正97
眼镜度的减少98
儿童眼镜的安装99
对共同性外斜视的屈光矫正99
双光眼镜及缩瞳剂的使用99
压贴三棱镜100
对于患各种隐斜的年长患者的应用100
对垂直斜视的屈光矫正100
三棱镜的使用100
在某些眼外肌麻痹时的应用100
对成年斜视患者的届光矫正101
斜视弱视的简单介绍102
第十三章 斜视弱视的检查和治疗102
遮闭法的指应征103
遮闭法103
常规遮闭法的禁忌症104
用观测镜作诊断105
增视疗法105
用后像镜作治疗106
遮闭法治疗弱视109
病例介绍109
用红色滤光镜治疗弱视109
压抑疗法109
后像增视疗法治疗弱视111
压抑疗法治疗弱视112
抑制、弱视、异常视网膜对应与中心旁注视114
第十四章 异常视网膜对应114
矛盾性复视115
和谐的与不和谐的异常视网膜对应115
不利于发生异常视网膜对应的情况116
有利于发生异常视网膜对应的情况116
异常视网膜对应发生的条件116
同视机法117
异常视网膜对应检查法117
后像法118
遮闭法在治疗异常视网膜对应的应用119
矫正训练的适应征119
其它检查视网膜对应的方法119
异常视网膜对应的治疗119
矫正训练的一般原则120
用同视机矫正异常视网膜对应的几种训练方法121
手术对矫正异常视网膜对应的作用124
生理休息眼位125
解剖眼位125
第十五章 休息眼位和正位眼125
休息眼位125
功能性眼位125
正位眼126
无融合眼位126
隐斜的正常值127
隐斜的定义127
第十六章 隐斜127
隐斜的病因128
隐斜的有关症状129
什么样的检查法比较理想130
熄斜的检查及注意事项130
隐斜的有关症状分类130
隐斜检查与眼部条件的关系131
隐斜检查器械的比较132
病因133
内隐斜133
治疗134
症状134
治疗135
症状135
外隐斜135
病因135
治疗137
病理生理学137
间歇性外斜视137
对间歇性外斜视与外隐斜手术治疗的讨论140
治疗141
诊断141
上隐斜141
病因141
症状141
病因144
旋转隐斜144
检查法146
症状146
治疗147
第十七章 异向共同运动异常150
辐辏功能不足151
诊断152
症状152
病因152
病因153
辐辏功能过强153
治疗153
分开功能过强154
分开功能不足154
症状154
治疗154
共同性斜视的类型155
共同性斜视的命名与释义155
第十八章 共同性斜视总论155
共同性斜视的病因156
共同性斜视的发生率157
共同性斜视的家族史157
斜视治愈标准159
斜视治疗目的159
斜视治疗目的和治愈标准159
调节和辐辏163
第十九章 调节性共同性内斜视163
三棱镜度164
米角164
关于调节与辐辏的学说165
隐斜法166
AC/A比率的测定166
AC/A比率166
Gradient法167
同视机法168
注视分离法169
调节性共同性内斜视的分类170
测定AC/A比率的实用意义170
调节性共同性内斜视的检查法171
部分调节型171
完全调节型171
辐辏过强型171
分开不足型171
完全调节型共同性内斜视的治疗172
各型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172
辐辏过强型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174
无双跟视的调节性内斜视及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175
分开不足型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175
病例介绍176
部分调节型内斜视178
完全调节型内斜视178
单眼性非调节性内斜视182
第二十章 非调节性共同性内斜视182
续发于原来可以代偿的垂直斜视的内斜视183
先天性交替性共同性内斜视183
神经紧张型非调节性内斜视183
周期性内斜视184
盲点综合征184
与先天近视眼有关的内斜视184
非调节性共同性内斜视185
病例介绍185
单眼性继发性内斜视185
因手术引起的内斜视185
非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要点185
周期性内斜视192
原发性共同性外斜视的类型194
原发性共同性外斜视194
第二十一章 共同性外斜视194
原发性共同性外斜视的检查所见195
原发性共同性外斜视的症状195
续发性共同性外斜视196
原发性共同性外斜视的治疗196
继发性共同性外斜视197
辐辏功能减弱197
单眼视力严重障碍197
轻度单眼视力障碍197
眼外肌轻度麻痹197
眶骨及眶内改变197
原发性共同性外斜视198
病例介绍198
续发性共同性外斜视199
继发性共同性外斜视200
续发共同性203
斜度因注视方向而不同203
第二十二章 非共同性斜视总论203
麻痹性斜视的特点203
运动限制203
眼位偏斜203
第一与第二斜视角不等203
眼球运动的神经解剖学204
主觉复视、眩晕204
代偿头位204
第三脑神经单位205
眼球运动神经的相互关系206
内侧纵束206
第四脑神经单位206
第六脑神经单位206
眼球运动试验207
观察眼位207
检查方法207
麻痹性斜视时续发合作肌痉挛与眼外肌痉挛引起的斜位的区别208
判断受累肌肉209
斜度的定量检查211
发现旋转斜位211
双眼注视野211
麻痹性斜视的双眼视功能测定212
他觉症状213
麻痹性斜视的症状213
自觉症状216
右眼外直肌新鲜麻痹218
以右眼为例说明典型新鲜的各眼外肌麻痹时的表现218
右眼内直肌新鲜麻痹220
右眼上直肌新鲜麻痹222
右眼下直肌新鲜麻痹224
右眼上斜肌新鲜麻痹226
右眼下斜肌新鲜麻痹228
先天性发育异常230
先天性眼外肌麻痹的病因230
第二十三章 先天性或婴儿期眼外肌麻痹230
生后疾病231
产伤231
先天性眼外肌麻痹的临床表现232
先天性全眼外肌麻痹症233
先天性外转肌功能不足235
先天性内转肌功能不足235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症235
水平运动眼外肌麻痹235
垂直运动眼外肌麻痹236
上直肌功能不足237
下斜肌与下直肌麻痹238
下斜肌单独麻痹238
下直肌单独麻痹238
第四脑神经麻痹239
先天性第三脑神经麻痹时的眼睑运动反常现象239
先天性麻痹性斜视的治疗240
水平肌肉麻痹241
垂直肌肉麻痹242
右跟上直肌不全麻痹(先天性)243
右跟上直肌不全麻痹(先天性)243
病例介绍243
右跟上直肌不全麻痹244
左眼下直肌不全麻痹(生后早期型)246
右眼下直肌缺如249
右跟上斜肌不全麻痹(先天性)251
动眼神经不全麻痹(生后早期型)251
双眼下斜肌不全麻痹251
左眼上斜肌不全麻痹(先天性)253
右眼上斜肌不全麻痹(先天性)256
右眼上斜肌不全麻痹259
右眼上斜肌不全麻痹(先天性)259
双眼第四脑神经不全麻痹264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症268
第二十四章 后天性眼外肌麻痹269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病因270
急性和亚急性炎症270
血管性疾病271
肿瘤271
内分泌疾患272
外伤272
维生素缺乏272
外来毒物273
肌原性疾患273
神经原性眼外肌麻痹病变之定位274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治疗275
内、外直肌不完全麻痹276
外伤引起的眼肌麻痹276
新鲜的内直肌损伤(右眼)277
缝穿和剪破了巩胺277
病例介绍277
垂直肌肉麻痹277
第三脑神经麻痹277
内分泌疾患引起的眼外肌麻痹277
肌原性疾患277
翼状胬肉手术引起的内直肌损伤278
外直肌麻痹(双眼)281
外直肌麻痹(右眼)282
后天性上直肌麻痹(左眼)284
新鲜的下直肌断裂(右眼)287
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288
球内异物取出术致下直肌功能不足290
陈旧性下直肌麻痹291
脑震荡后上斜肌麻痹(右眼)295
面部砸伤致下斜肌、内直肌损伤(左眼)298
甲状腺肿大致麻痹性斜视302
Tolosa-Hunt氏综合征303
固定性斜视306
第二十五章 眼眶内肌肉筋瞠异常306
跟外肌广泛纤维化综合征306
类型307
Duane氏眼球后退综合征307
特点307
病因307
Brown氏上斜肌鞘综合征308
垂直后退综合征308
特点308
Duane氏眼球后退综合征Ⅰ型309
眼眶内肌肉筋膜异常的治疗309
病例介绍309
Duane氏眼球后退综合征重型(合并假泪)310
Duane氏眼球后退综合征重型312
固定性内斜视313
固定性上斜视314
广泛纤维化综合征(固定性下斜视)315
水平肌肉学说317
第二十六章 “A”、“V”现象317
定义317
病因317
治疗318
垂直肌肉学说318
“X”现象319
眼球震颤的记录方法320
第二十七章 病理性眼球震颤320
眼球震颤概论320
眼球震颤的类型与病因的关系321
眼球震颤的病因321
眼球震颤的分类321
眼性眼球震颤322
眼球震颤的症状322
生理性注视性眼球震颤323
迷路性眼球震颤324
病理性注视性眼球震颤324
前庭性眼球震颤324
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325
前庭神经损伤所致的眼球震颤325
中枢性眼球震颤325
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326
病例介绍326
第二十八章 核上联系病变所致的眼球运动异常328
额叶自主运动机构329
额叶自主运动中枢损伤所致眼球运动异常329
同向性麻痹或注视麻痹331
同向性痉挛332
异向性倾斜333
分离性麻痹333
心理视觉反射障碍335
枕叶眼球运动中枢损伤所致眼球运动异常335
枕叶眼球运动机构335
锥体外系统336
眼球筋膜与节制韧带338
第二十九章 眼外肌手术学338
眼外肌的手术解剖学338
球结膜。穹窿部及半月形皱襞338
上斜肌339
上直肌340
下斜肌340
四直肌附着点的一般实用意义341
下直肌341
外直肌341
内直肌341
视力检查342
对斜视患者的术前检查342
详询病史342
与斜视度测量有关的问题343
遮盖试法的意义343
融合范围的意义344
从届光不正角度选择治疗方法344
视网膜对应的意义344
眼外肌手术的麻醉345
术前判断术后是否会产生复视345
水平肌的手术原则346
水平眼外肌手术346
关于手术量的估计347
暴露肌肉法349
肌腱延长术或部分断腱术350
完全断腱术及限制断腱术351
退后术352
徙前术及缩短术356
上下直肌移植术及肌肉联结术359
肌肉及肌腱折叠术359
A-Ⅴ现象时的手术361
第三脑神经麻痹的手术361
垂直肌肉手术的一般原则363
垂直眼外肌的手术363
各肌肉麻痹时的手术原则364
上斜肌断腱术365
上斜肌折叠术367
下斜肌退后术及切断术369
上斜肌缩短术369
上直肌退后术及缩短术373
下斜肌缩短术及徙前术373
下斜肌折叠术373
下直肌退后术及缩短术375
找不到肌肉377
眼肌手术中的意外377
患者紧张、不能合作377
上、下睑位置的改变378
扭转挤压睫状血管378
把肌肉与其它组织缝在一起或肌肉方向改变378
手术后疗法379
角膜上皮剥脱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