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遂昌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宗鹤总纂;遂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13012126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910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9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遂昌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凡例1
概述1
大事记9
第一卷 政区55
第一章 建置沿革55
第一节 沿革55
第二节 县境58
第二章 行政区划59
第一节 唐宋元明清时期59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63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70
第三章 县城 乡镇79
第一节 县城79
第二节 乡镇82
附: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后的行政区划86
第三节 地名管理86
第二卷 自然环境103
第一章 地质103
第一节 地壳演化103
第二节 地层103
第二章 地貌104
第一节 地貌类型104
第二节 山脉106
第一节 河流108
第三章 水文108
第二节 水文设施112
第三节 水情要素114
第四节 水资源114
第四章 气候116
第一节 四季特征116
第二节 温度117
第三节 降水121
第四节 日照 蒸发 湿度125
第五节 霜 雪 冰126
第六节 雷暴 风128
第七节 灾害性天气129
第八节 历代水旱雹灾害131
第五章 土壤与植被138
第一节 土壤138
第二节 植被139
第六章 野生动植物142
第一节 植物142
第二节 动物160
第七章 九龙山自然保护区164
第一节 概况164
第二节 植物资源165
第三节 动物、微生物资源168
第四节 保护工作168
第一节 历代人口173
第三卷 居民173
第一章 人口变动173
第二节 人口分布180
第二章 人口构成181
第一节 民族181
第二节 性别 年龄182
第三节 文化程度183
第四节 行业 职业184
第三章 婚姻 家庭184
第一节 婚姻184
第二节 家庭186
第四章 计划生育187
第一节 机构187
第二节 政策措施187
第三节 节育 绝育188
第一节 姓氏录189
第二节 源流及分布189
第五章 姓氏189
第三节 宗族196
第四卷 畲族199
第一章 人口199
第二章 经济201
第三章 政治202
第一节 革命斗争202
第二节 政治地位203
第三节 宗族管理205
第四章 文化206
第一节 文化艺术206
第二节 教育卫生206
第五章 习俗207
第一节 生活习俗207
第二节 礼仪习俗208
第一节 语音210
第六章 语言210
第二节 词汇211
第三节 语法213
第五卷 经济总情217
第一章 国民经济综述217
第一节 发展概略217
第二节 经济结构221
第三节 优势劣势224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225
第一节 土地制度改革225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228
第三节 人民公社体制231
第三章 经济体制改革232
第一节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232
第二节 工业经营责任制233
第三节 商业经营责任制234
第一节 职工收入与消费235
第四章 人民生活235
第二节 农民收入与消费237
第六卷 林业241
第一章 山林权属241
第一节 私有山林241
第二节 集体山林241
第三节 国有山林242
第四节 权属纠纷调处242
第二章 森林资源243
第一节 林地面积243
第二节 林木蓄积244
第三节 林木消长247
第三章 森林更新247
第一节 天然更新247
第二节 人工更新248
第三节 林业基金252
第一节 防火灾255
第四章 森林保护255
第二节 防病虫256
第三节 防滥伐257
第四节 节约烧柴257
第五章 木材经营258
第一节 采伐258
第二节 运输258
第三节 购销259
第六章 林特产品263
第七章 林场269
第一节 国营林场269
第二节 乡村林场270
第三节 家庭林场271
第七卷 农业275
第一章 耕地275
第一节 面积275
第二节 开发与保护276
第二章 农业区划277
第一节 粮食产量279
第三章 粮食生产279
第二节 耕作制度281
第三节 品种改良283
第四节 栽培技术285
第五节 肥料施用286
第六节 病虫防治287
第四章 经济特产288
第一节 茶叶289
第三节 果瓜290
第二节 油菜籽290
第四节 蔬菜291
第五节 其他291
第五章 畜牧生产292
第一节 禽畜饲养293
第二节 疫病防治295
第三节 饲料开发296
第一节 生产机具297
第六章 农业机具297
第二节 加工、运输机具298
第七章 农业场站300
第八卷 水利305
第一章 水利工程305
第一节 蓄水307
第二节 引水310
第三节 提水310
第四节 防洪311
第五节 改造糊田312
第六节 防灾抗灾312
第七节 水利机构312
第二章 水力资源开发313
第一节 水力资源利用313
第二节 水电站(厂)类型316
第三章 水产养殖316
第二节 养殖与管理317
第一节 水产资源317
第九卷 工业323
第一章 发展概况323
第二章 经营体制328
第三章 工业门类330
第一节 冶金工业331
第二节 电力工业332
第三节 化学工业337
第四节 机械工业339
第五节 建材工业341
第六节 造纸工业341
第七节 纺织工业343
第八节 食品工业343
第九节 其他工业347
第十卷 矿业353
第一章 地质矿产勘查353
第一节 区域调查353
第二节 矿产勘查354
第二章 矿产资源357
第一节 贵金属矿产357
第二节 有色金属矿产359
第三节 稀有金属矿产361
第四节 非金属矿产361
第三章 矿产开发364
第一节 金银矿开发365
第二节 萤石矿开发366
第三节 其他矿产开发367
第四章 矿山企业368
第一节 遂昌金矿368
第二节 其他矿山企业370
第五章 矿山环境保护与矿工保健372
第一节 矿山环境保护372
第二节 矿工保健374
第一节 人行路379
第一章 交通设施379
第十一卷 交通379
第二节 手车路 机耕路381
第三节 公路382
第四节 桥梁388
第五节 航道 埠头393
第二章 交通工具394
第一节 陆上交通工具394
第二节 水上交通工具395
第三章 运输业务396
第一节 陆运业务396
第二节 水运业务397
第四章 交通管理398
第一节 管理机构398
第二节 公路管理399
第三节 运输管理400
附:重大交通事故401
第十二卷 邮电405
第一章 机构405
第二章 邮政407
第一节 邮路407
第二节 投递409
第三节 邮政业务411
第三章 电信414
第一节 电报414
第二节 电话416
第三节 通信电源420
第四章 其他通信421
第一节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秘密通信421
第二节 民国政府“递步哨”422
第十三卷 商业425
第一章 经营体制425
第一节 私营和个体商业425
第三节 其他集体商业426
第二节 供销合作商业426
第四节 国营商业427
第二章 粮油经营429
第一节 购销429
第二节 储运431
第三章 生产资料供应434
第一节 通用生产资料供应434
第二节 农用生产资料供应437
第一节 棉布百货439
第四章 日用工业品购销439
第二节 五金交电441
第三节 石油 煤炭442
第五章 土产副食品购销443
第一节 土特产品443
第二节 畜禽 水产445
第三节 盐 糖 烟 酒447
第四节 蔬菜 果品449
第六章 饮食服务450
第七章 对外贸易451
第十四卷 财税457
第一章 财政457
第一节 财政体制457
第二节 财政收支458
第三节 财政管理与监督464
第二章 税务465
第一节 税收体制465
第二节 税收管理466
第三节 工商税收467
第四节 农业税收469
第十五卷 金融475
第一章 金融机构475
第一节 民国时期金融机构475
第二节 建国后金融机构476
第二章 货币流通478
第三章 存款481
第一节 金融部门贷款483
第四章 贷款483
第二节 信托贷款 民间借贷485
第五章 其他金融业务486
第六章 保险487
第十六卷 城乡建设491
第一章 县城建设491
第一节 街道 桥梁491
第二节 供水 排水493
第三节 公用建筑494
第四节 住宅建设496
第五节 园林 绿地496
第二章 乡镇建设497
第一节 集镇建设497
第二节 乡村建设501
第三章 建筑行业501
第四章 房产管理503
第一节 水质506
第五章 环境保护506
第二节 污染治理与环境监测508
第十七卷 经济管理513
第一章 计划 统计513
第一节 计划编制与管理513
第二节 统计514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515
第一节 市场管理515
第二节 企业登记516
第三节 私营经济管理517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518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518
第三章 物价管理519
第一节 管理体制519
第二节 物价演变520
第三节 工农产品比价524
第四章 标准计量管理526
第五章 审计监督528
第十八卷 教育531
第一章 旧制教育531
第二章 基础教育532
第一节 幼儿教育532
第二节 小学教育534
第三节 中学教育537
第四节 专业职业教育541
第一节 农民文化技术教育543
第三章 成人教育543
第二节 职工文化技术教育544
第三节 干部文化教育544
第四节 函授 广播电视教育 自学考试545
第四章 教师队伍546
第一节 调配546
第二节 进修547
第三节 待遇548
第一节 经费549
第五章 经费 设施549
第二节 校舍552
第三节 设备553
第四节 勤工俭学553
第十九卷 科学技术557
第一章 科技组织557
第一节 科技机构557
第二节 科技人员558
第二章 科技普及559
第一节 科技宣传559
第二节 科技培训559
第三章 科技研究560
第一节 农林科研560
第二节 工交科研561
第三节 医药科研562
第四章 科研成果563
第一节 文化馆(站)569
第二十卷 文化569
第一章 文化设施569
第二节 图书馆(室)570
第三节 档案馆572
第四节 书店573
第五节 电影放映机构574
第六节 演出场所575
第二章 文学艺术576
第一节 文学创作576
第二节 戏剧577
第三节 音乐 舞蹈579
第四节 美术 书法 摄影580
第五节 民间文学581
第三章 文物 景区582
第一节 古建筑582
第二节 古遗址584
第四节 摩崖 碑刻585
第三节 革命遗址585
第五节 库藏文物587
第六节 胜迹 景区590
第四章 报刊 通讯592
第一节 报纸592
第二节 刊物593
第三节 通讯报道593
第五章 广播 电视594
第一节 广播594
第二节 电视595
第二十一卷 卫生体育599
第一章 医疗机构599
第一节 县城医疗机构599
第二节 区乡医疗机构600
第三节 村合作医疗站603
第四节 其他医疗机构603
第一节 中医604
第二章 医疗604
第二节 西医606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606
第三章 卫生防疫608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608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609
第三节 心脑血管病防治611
第四节 公共卫生611
第四章 妇幼保健613
第一节 接生614
第二节 妇女保健614
第三节 儿童保健615
第五章 药政615
第六章 医学教育617
第七章 体育事业618
第一节 学校体育618
第三节 体育设施620
第二节 群众体育620
第八章 体育比赛621
第一节 县运动会621
第二节 训练和竞赛623
第二十二卷 党派群团627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627
第一节 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627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628
第三节 县委工作机构629
第四节 党务工作635
第五节 纪律检查640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642
第一节 组织沿革642
第二节 主要活动643
附643
中国青年党643
第一节 工人组织644
第三章 群众团体644
三民主义青年团644
第二节 农民组织646
第三节 妇女组织647
第四节 青少年组织649
第五节 科技界组织651
第六节 工商业组织653
第七节 文艺界组织654
第八节 其他组织654
第二十三卷 政权 政协659
第一章 历代县政机构659
第一节 清以前县衙659
第二节 民国县政府665
第三节 民国县议政机构667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667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667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668
第三节 历届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及领导人671
第四节 县人大常委会主要工作672
第三章 人民政府674
第一节 建国前基层民主政府674
第二节 历届县人民政府及领导人675
第三节 县部门机构677
第四节 基层政权建设681
第四章 人民政协682
第一节 历届政协会议682
第二节 政协主要工作684
第二十四卷 公安 司法689
第一章 公安689
第一节 机构689
第二节 惩治犯罪690
第三节 治安管理691
第四节 看守692
第五节 消防692
第二节 刑事检察694
第一节 机构694
第二章 检察694
第三节 经济检察695
第四节 其他检察695
第三章 审判695
第一节 机构695
第二节 刑事审判696
第三节 民事审判696
第六节 申诉复查697
第五节 其他审判697
第四节 经济审判697
第四章 司法行政698
第二十五卷 民政703
第一章 拥军优属703
第一节 拥军支前703
第二节 国家抚恤703
第三节 群众优待704
第五节 复退安置705
第四节 国家补助705
第六节 纪念墓碑706
第二章 社会救济707
第一节 救灾707
第二节 救济708
第三节 农村扶贫710
第四节 收容遣送710
第三章 社会福利711
第四章 移民安置712
第二十六卷 劳动人事717
第一章 干部717
第一节 干部任用717
第二节 干部结构717
第三节 退休 离休719
第四节 落实政策719
第五节 评定职称720
第二节 工人结构724
第二章 工人724
第一节 用工形式724
第三节 调动与退休726
第三章 工资 奖金726
第一节 工资726
第二节 奖金728
第四章 劳保 福利729
第一节 安全生产729
第二节 劳动保险729
第三节 待业保险730
第四节 职工福利731
第五节 公费医疗733
第五章 劳动就业733
第二十七卷 军事739
第一章 兵员征集739
第一节 募兵制 征兵制739
第二节 志愿兵制 义务兵制740
第二章 地方武装741
第一节 政府武装741
第二节 民众武装743
第三章 驻军745
第四章 战事746
第一节 农工起义746
第二节 红军斗争748
第三节 抗日战斗751
第四节 解放战事753
第五节 清剿土匪753
第二十八卷 习俗 宗教757
第一章 习俗757
第一节 生产习俗757
第二节 生活习俗758
第三节 节令习俗759
第四节 礼仪习俗761
第二章 宗教763
第五节 其他习俗763
第一节 佛教764
第二节 道教764
第三节 基督教765
第四节 天主教765
第二十九卷 方言769
第一章 音系769
第二章 同音字汇771
第三章 词语784
第四章 语法794
第五章 谚语797
第三十卷 人物803
第一章 传略803
第二章 简介816
第三章 名录822
第一节 历代人物822
第二节 历代进士833
第三节 出国留学人员835
第四节 革命烈士836
第五节 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842
第六节 寓外县团级以上党政军干部849
第七节 寓外副教授以上科技人员851
第三十一卷 丛录859
第一章 诗文选辑859
第二章 文献选辑869
第一节 遂昌始置年代、县名考881
第三章 资料选辑881
第二节 旧县志考略883
第三节 旧志序选884
第四节 革命标语、抗战对联选887
第五节 新编县部门志(史)简介891
第三十二卷 1991~1993年记要907
后记907
《遂昌县志》编纂机构及编写人员名单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