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走出学校教育的误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走出学校教育的误区
  • 赵建华,田夫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644724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学校教育(学科: 教育工作 学科: 研究 地点: 中国) 学校教育 教育工作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走出学校教育的误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1 教育观念误区1

教师的作用就是“传道、授业、解惑”?1

老师,你别欠孩子的“礼”2

随机拍拍孩子的头和肩很难吗?3

为那些被宠爱的“优生”担忧4

对“知识”的误解不能再继续7

中国的教师累,学生更累8

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误区9

中国孩子需要成功教育11

学生心理不“减负”,后果最严重13

品学兼优不一定心理健康13

“减负”后,不知如何布置家庭作业15

别忘了——中等学生最焦虑17

班主任能否从“官”、“管”、“灌”中走出来17

忽视成绩中等的学生可能扼杀的是今后的栋梁18

“三好生”评选制度能不能改20

学生的阅读量太小,将抑制智力发展22

“闲暇教育”——一个未深入研究的课题23

为何聪耳不闻学生的呼声24

何不宽容学生的“在乎”25

小学低年级要回避性健康教育吗?27

儿童接触电脑越早越好吗?28

素质教育别成“表演教育”29

切莫把小学创新教育推向极端30

口头喊着“素质教育”,心里揣着“分数第一”31

教师队伍中的新行当——“辅导商”32

不教学生欣赏别人,是教育的一种缺陷34

学生课业负担何时能真正减轻35

培养创新能力,教师无方36

老师,你思考过这些问题吗?37

观摩课的表演痕迹太重38

面对学生的提问,你敢说“不知道”吗?38

学校教育思想有待明确和澄清39

“减负”不可削弱竞争能力的培养39

“减负”之后的新景观——教师充当“包师”40

面对“减负”,各有各的理41

山区教育不应等于“赤脚教育”42

课外阅读,教师是规定者还是建议者42

素质教育不要成了空洞的概念43

何必害怕学生上课“接下茬”44

“面向全体”不应只是一种口号45

教育者不应缺乏尊重孩子权利的意识47

为学生的健康人格担忧48

语文教育存在“伪圣化”倾向51

“来往过密”就是早恋?54

请给孩子多一点“平等参与”的机会55

你给后进生自信心了吗?57

选学生官莫入误区59

2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误区62

基础课程设置不容乐观62

香港国际学校为我们“洗脑”63

小学计算机教育不要搞得太复杂64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隐忧65

且看中小学减负,幼儿园增负67

学前班的题,吓倒美国教授68

幼儿美术课该怎样评价?69

美术课就是图画课吗?71

高校学生为什么害怕体育课?72

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何必追求“大、洋、全”73

中小学性教育严重滞后74

数学教学内容偏难,要求偏高78

心理健康课缺乏专业教师78

审视中学选修课79

中小学缺少综合课程81

理工科大学生在学校里少学了什么?83

叫人困惑的语文教学84

化学、物理教学中的弊端86

透视“研究生课程班”现象87

课程体系让人困惑90

语文课的悲哀91

重要的生存教育被遗忘了92

考试科目挤掉了音乐课、美术课93

难得一见“美术欣赏课”93

教师、学生都缺乏“隐私”教育94

中小学计算机教学中的荒诞96

别把聪明的孩子当作白痴来教97

法制教育与学生生活有距离97

误人、害人的惟一答案98

当心独立思考与动手能力被扼杀99

作文的“新八股”风100

孩子们的政治成绩是如何背出来的101

中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到底培养什么?102

中小学语文12年,孩子学到了什么?104

语文教学:课文分析太细,阅读量太少105

学生应增加对文学名著的赏读106

狭隘的作文命题107

作文教学的误区110

可怕的“最后一道题”111

3 育人模式的误区112

陈旧的教育方式令人忧虑113

谁能打破教育的沉闷之气?114

教育部官员痛陈基础教育弊端115

“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谓不应淡化117

反思:小学生为什么有这么多“害怕”118

学生需要“心理自由”119

别压抑孩子的强项121

当心传统文化对教育的负面影响122

多数中学以上的学生缺少求职礼仪课124

“寄托教育”有何不可?125

何必到大学才补“家政课”126

非得到大学才让学生过“家务关”吗?127

科学教育不仅是传播科学知识127

中美学生的差异刺痛我们的教育129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消极倾向130

“保送制”弊大?利大?132

学生干部也有“终身制”?134

中小学法制教育刻不容缓137

中小学呼唤“网络道德课”138

“道德情感教育”——一门有待强化的课程139

中职学校还能坚持多久?140

忧虑农村初等职业教育143

关于“闲书”与“正书”的界限144

中小学开展“课外活动”的隐忧145

现有教育模式的弊端147

学校德育存在传统封闭现象148

谁来突破课堂教学模式?149

学生创造力培养,课堂作用不够150

我们太忽视心理承受力训练150

思维素质培养不要被冷落151

学生上学时间不宜太早152

恐怖的“三流”中学153

忧虑在误导和惩治下培养的“乖孩子”155

买“官”,也从娃娃抓起?156

“速成”教育的忧虑157

是“有教无类”还是“有教有类”158

“因材施教”成了因“教材”施教159

职业教育学校的尴尬160

令人忧虑的中小学体育161

4 评价目标与方式的误区163

质量评价的标准是否有误?163

教师范型是否应该重塑?164

八股式的学期评语要废165

千篇一律的“通知书”要改165

不要怀疑“差生”的进步166

冷落标新立异者就是扼杀创新能力167

要注意孩子对压力的恐惧167

“坏孩子”就无缘分享老师的笑容?168

别冷落有毛病的高才生169

考试“指挥棒”仍是旧的169

学生之间怎会出现了“运动”170

勿用“大人”的标准来约束孩子的言行171

可怕的是老师的幼稚172

给学生的评语:公式化、概念化174

创新教育何时与考试改革结合?174

现行升学考试办法的负面效应175

是谁制造了语文标准化考题?176

分数何时变成了金钱?176

“分数”大旗还在高高飘扬178

“分数制”的八大弊病179

升学率——“片面”追求到“全面”追求181

中学教育评估存在弊端182

5 教师行为与教育方法的误区184

教师何时退出“主演”的角色184

写生字、写读后感与两个“理论”的差异185

由“作文”看“做人”186

过分依赖教材教参,何以提高教育水平187

你有新教材,我有旧教法188

教室里也能产生比花还美的故事189

学生的求异思维水平与教师有关190

缺乏人格力量,最好别当教师191

教师仪表影响学生情绪192

发作业本最好别“扔”192

何必过多指责孩子的“争吵”194

你常对学生说“你不行”吗?195

千万别随意认定学生“弱智”196

对学生多一点公平和公正197

为什么不给孩子多一点宽容和耐心?199

不要随便给学生开“罚单”200

动辄“请家长”,可能引发恶劣后果201

谨防“快乐教学”变成了“乐而不学”203

记不住学生姓名是缺少爱204

上好第一堂课不重要吗?205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做“学问”,而做“学答”?207

有意“错误提问”才是高明教师209

为什么不让学生多学“问”?210

作文批语何不来点幽默212

听听中学生如何评语文教学214

为何不让学生“触摸”知识?215

切莫将学生考试成绩频频公开217

学业负担过重反而使孩子变懒217

中小学课堂缺少精品教育软件218

高中英语教学的弊端219

“哑巴”英语何时终结?219

千万别把历史教“死”了220

批评学生的方式勿“犯忌”221

学生并不乐意带着作文任务去“春游”222

“顾此失彼”的教育手段222

“填鸭式教学”还在继续223

“师德”遭遇危机的事实224

“家访”这一好传统何时被丢失了225

教师应该会欣赏学生227

是谁发明了“差生”一词?227

老师,你是否缺少真诚和友善228

有的教师欠缺“一种精神、两种能力”229

幽默与讽刺230

切勿强令学生改变“左撇子”231

羞辱孩子将使其丧失自尊232

孩子受罚,教育者为何不反思?233

学生受到体罚后,心在流血234

“学会学习”不只是学生的课题234

老师像“园丁”是可怕的236

教师应懂得“犯错误效应”237

不当教育行为损伤学生心理238

校园也成了广告发布场所240

6 育人环境与学校管理的误区240

学校不等于官商机构241

经济奖罚进了校园243

中学如此分班可取吗?244

一些民办高校抢生源不择手段245

炒作“升学率”是一种误导246

今天的教师是否需要重温“上课须知”247

不少游戏玩具缺少“健康指数”248

学生直腰端坐弊病多248

当心,“社会低俗语”已在校园流行250

教育盲点:“乖孩子”犯罪251

为何校园有“星运预测”一族252

是谁污染了孩子254

谁为教师减减压255

也说当教师的难处257

中小学校里开小卖部弊大于利260

各级各类“比赛”过多过滥261

教师的说教抵不过电视广告261

留心:小学生学会了行贿262

“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缺少关注和措施263

多想一点“减负”后的措施264

“减负”之后,属于孩子们的天地太小265

家长为何不敢去开“家长会”?266

改“家长会通知”为“邀请函”如何?269

民办学校师资偏于老化270

再呼:救救孩子!270

“减负”也须打假272

“自愿补课申请”——对付“减负”的新策略273

生源竞争“饥不择食”274

应付“正业”,专注“副业”——教师隐性流失275

教师素质的缺陷——素质教育的最大隐患277

我们的教师越来越不会为学生“解惑”279

学校不知道中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校园280

一个高中学生谈学校教育误区282

学校让今天的孩子欠缺了什么?284

假如政治考试全开卷、语文考试带字典 会如何?285

质疑“保送生”286

“理财教育”是否也应从娃娃抓起?287

小学考试何不增加点灵活性288

政治考试填图题为何会难住考生?289

倘若师生同堂考试将会如何?290

老师不负责任的言语可能伤透孩子的心292

何必反感孩子的提问294

你常把个人不良情绪带进课堂吗?295

罚作业是摧残健康297

向学生罚款可能导致学生犯罪299

难寻中小学生读物的“亮点”300

当今教师的“三难”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