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区域成矿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区域成矿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2835175.jpg)
- 翟裕生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27912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区域成矿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区域成矿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研究意义1
一、区域成矿学研究对象1
二、区域成矿学研究内容1
三、区域成矿学研究意义3
四、区域成矿学研究特点3
第二节 区域成矿学研究简史4
一、20世纪前半叶4
二、50年代至70年代5
三、70年代至90年代6
第三节 区域成矿学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思路10
一、基本观点10
二、研究思路14
第二章 成矿系统分析15
第一节 成矿系统的含义、结构和特性16
一、成矿系统定义16
二、成矿系统结构17
三、成矿系统特征17
四、成矿系统研究意义17
第二节 成矿系统、成矿系列、成矿区带的联系与区别19
一、成矿系统与成矿系列19
二、成矿系统与成矿区(带)20
三、成矿系统与成矿环境20
第三节 成矿系统的基本要素与作用过程21
一、成矿系统基本要素21
二、成矿系统作用过程23
第四节 成矿系统作用产物25
第五节 成矿系统后期变化与保存26
第六节 成矿系统类型划分26
一、按构造动力体制划分成矿系统大类27
二、按成矿机理划分成矿系统类27
三、成矿系统分类层次27
四、小结29
第三章 全球矿床时空分布与地球动力演化背景30
第一节 全球主要金属矿床分布特点30
第二节 全球成矿时空结构与地球动力演化35
第三节 全球成矿演化趋势38
一、成矿作用演化的基本趋势38
二、地史上成矿阶段的划分40
三、成矿演化的主要制约因素43
四、小结44
第四章 区域成矿的基本控制因素45
第一节 区域岩石圈组成、结构、演化与成矿45
一、大陆地壳结构与组成45
二、壳幔作用与物质再循环46
三、岩石圈演化与构造-岩浆活动48
四、岩石圈热状态和热结构49
五、小结51
第二节 区域构造与成矿51
一、大型构造特征及控矿意义51
二、大型构造类型与成矿53
三、古陆边缘构造-成矿系统56
第三节 岩石建造与成矿60
一、岩石建造对成矿的控制60
二、沉积建造与成矿61
三、岩浆岩建造与成矿64
第四节 区域地球化学与成矿67
一、区域地壳和上地幔的元素丰度及其成矿意义67
二、地质体中成矿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可活化度72
三、区域地质-地球化学作用的成矿能力72
第五节 地质流体与成矿73
一、流体成矿的研究意义和趋势73
二、成矿流体基本类型75
三、区域构造-流体-成矿作用78
第六节 区域地质-成矿史研究要点87
第五章 区域成矿作用过程89
第一节 成矿物质来源和供应89
一、成矿物质基本来源89
二、矿质来源时空演变趋势92
三、矿源场结构、组成和类型95
第二节 成矿流体的输运99
一、成矿流体运移动力99
二、成矿流体运移路径104
第三节 流体-岩石作用及蚀变-矿化网络109
一、岩石的水-岩反应109
二、区域蚀变-矿化网络111
第四节 成矿物质的富集与储存113
一、流体中矿质沉淀的原因和方式113
二、成矿圈闭和成矿场地准备115
三、储矿场及其形成机制116
四、成矿过程中的变化118
五、区域成矿的产物——矿床系列和异常系列121
第六章 矿床形成后的变化与保存126
第一节 矿床变化与保存的研究意义126
第二节 矿床的变化过程和控制因素127
一、矿床变化过程127
二、矿床变化控制因素127
第三节 矿床环境的变化130
第四节 矿床经受的变化和改造131
一、矿床形态变化131
二、矿床质量变化133
三、矿床地质异常变化133
第五节 矿床变化的结果134
一、矿床的保存134
二、矿床的部分保存和规模变化135
三、矿床类型的变化139
四、矿床的消失141
第六节 不同类型和不同时代矿床的变化和改造142
一、不同类型矿床的变化和改造142
二、不同时代矿床的变化和保存143
三、矿床的现状及今后演变趋势143
第七章 区域成矿系统的物质、时空结构145
第一节 概述145
第二节 区域成矿系统物质结构145
一、区域地球化学场和矿源场146
二、区域矿床-矿点-蚀变岩系统及其结构150
三、成矿系统物质结构综合模型153
第三节 区域成矿系统空间结构154
一、区域成矿系统结构型式154
二、区域成矿分带162
第四节 区域成矿系统时间结构172
一、区域成矿过程173
二、区域成矿阶段176
三、区域成矿系统类型178
四、区域成矿系统叠加180
第八章 中国主要成矿域及其特征186
第一节 中国成矿域的划分186
第二节 天山-兴蒙成矿域191
一、区域成矿背景191
二、主要成矿区带特征191
三、天山-兴蒙成矿域成矿问题研究195
第三节 塔里木-华北成矿域197
一、区域成矿背景197
二、塔里木陆块成矿域197
三、华北陆块构造演化和成矿系统198
第四节 秦-祁-昆成矿域208
一、区域成矿背景208
二、主要成矿区带特征211
三、秦-祁-昆成矿域成矿问题研究213
第五节 扬子成矿域215
一、区域成矿背景215
二、主要成矿区带特征215
三、扬子陆块成矿域成矿问题研究218
第六节 华南成矿域219
一、区域成矿背景219
二、主要成矿区带221
三、华南成矿域成矿问题研究227
第七节 喜马拉雅-三江成矿域228
一、区域成矿背景228
二、主要成矿区带229
三、喜马拉雅-三江成矿域成矿问题研究237
第九章 中国区域成矿规律探讨239
第一节 中国大地构造演化与矿床形成239
一、概述239
二、前寒武纪构造与成矿239
三、加里东期构造与成矿241
四、海西-印支期构造与成矿247
五、燕山—喜马拉雅期构造与成矿250
六、问题讨论255
第二节 中国区域成矿特征256
第三节 复合大陆成矿体系260
结语261
参考文献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