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共党史高层人物评传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共党史高层人物评传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2823433.jpg)
- 郭德宏,汤应武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 ISBN:7806264620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98页
- 文件大小:584MB
- 文件页数:1110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 高级干部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共党史高层人物评传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8
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领导地位的形成和确立8
毛泽东进入中央领导核心9
对毛泽东领导地位的几次挑战21
毛泽东在职务上成为党的最高领导26
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核心地位的形成28
进入第一代领导集体29
十年内乱的沉浮奠定深厚根基39
成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和“领班人”42
第三代领导核心--邓小平退休与江泽民成为核心49
多次表达退休的愿望49
辞去最后一个职务53
宣布“正式向政治生涯告别”59
江泽民当选为党的总书记和军委主席61
邓小平评价江泽民64
“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丢不得”--第二代评价第一代65
“非毛化”还是“非神化”65
着手制定历史决议66
“毛主席纪念堂不久是否将要拆掉”68
将毛的错误与林、江的罪行严格区分70
四千高干对如何评价毛泽东议论纷纷73
“这个决议是个好决议”75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第三代评价第二代77
邓小平在世时的第三次集中评价77
将邓小平与毛泽东相提并论80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87
包产到户姓“社”还是姓“资”97
中共党史高层人物评传(按姓氏笔划为序)97
把“双包”责任制推向全国--万里与五年五个中央1号文件97
给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正名99
不但姓“社”,而且要发展和创造100
向商品生产转化102
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105
坚持改革、深化改革106
举世公认的贡献109
一个教条主义者113
“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王明上台内幕113
宗派主义的活动115
“左”倾空谈和篡权野心117
无原则的派别斗争120
反对三中全会的活动122
新的“左”倾纲领--《两条路线》125
共产国际代表米夫来华127
六届四中全会130
在坚持错误中结束一生133
“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邓小平的“三落三起”与伟大一生137
走上革命道路137
第一次被打倒和复出140
第二次被打倒和复出148
第三次被打倒和复出152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159
“敢教日月换新天”--建国后的毛泽东171
为新中国奠基171
在三大运动中180
开展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教育和思想改造184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189
探索中国式建设道路200
在“大跃进”年代207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216
重提阶级斗争220
暮年岁月228
巨星殒落234
在党的“十大”上被擢升239
毛泽东的第三个接班人--王洪文成为党的副主席与长沙告状239
向毛泽东告状244
王洪文“没有邓小平强”245
江青“想叫王洪文做委员长”246
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与周恩来的名字连在一起的邓颖超251
从早年到长征251
着重从事妇女解放运动254
杰出的领导人259
高尚的情操 博大的胸怀262
一枕黄粱--江青集团的兴亡与“江青现象”267
江青集团产生的条件267
江青集团的形成269
江青集团作乱的特点270
党和人民同江青集团的斗争273
对“江青现象”的思考277
“吕端大事不糊涂”--重大历史关头的叶剑英283
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斗争283
争取张学良合作抗日299
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301
在新的历史转变时期318
人民的总司令--朱德与抗日战争327
抗日的炮声响了327
游击战争显威力336
前门打“虎” 后门拒“狼”344
返回延安351
呕心沥血度危艰356
抗日战争终于胜利361
“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刘少奇冤案的铸成与反思367
刘少奇生平业绩368
“炮打司令部”371
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376
迫害升级377
从组织处理、点名批判到被迫害致死381
痛定思痛384
面临的两种选择399
“华国锋只是一个过渡”--华国锋的错误与职务变动399
华国锋的错误402
变动华国锋的领导职务408
工人出身的总书记--向忠发其人其事415
一个遭人鄙视的总书记415
起家武汉工运417
有名无实的政治局委员418
主张“鞭笞”党的向忠发420
对中国党全面改造的结果422
向忠发并非傀儡424
立三路线的始作俑者426
和共产国际唱对台戏428
向忠发何以“堕落”430
党和人民的骆驼--党的核心领导成员任弼时437
重制度 讲效率 有办法437
保卫中央 关心人民452
忘我工作 死而后已458
老资格的党的领导人465
中国经济建设的卓越领导人--陈云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贡献465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473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之一484
退出党中央领导工作之后491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评李大钊的历史地位495
救国救民 英勇就义495
马列主义在中国的第一个传播者、中共主要创造人之一499
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505
崇高品格 伟大楷模512
一位工运专家519
冒险与忏悔--李立三和“立三路线”519
走上中央领导岗位521
失去理智的“冒险”525
忏悔与检讨534
功过分明--1976~1978年的汪东兴541
在粉碎“四人帮”中出了力541
维护“两个凡是”543
压制真理标准的讨论544
从军事战场到经济战场--李先念的军功与政绩551
中原突围建奇功551
将军转管经济568
在“文化大革命”中579
“文革”结束任更重583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追随孙中山革命的宋庆龄591
家世 学业 婚事591
与孙中山共患难597
伸张正义 保障民权602
力促国共合作608
煽风点火--陈伯达与《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出笼619
陈伯达的一条死罪619
陈伯达、康生亲授“重要任务”620
“横扫”社论这样出笼622
聂元梓大字报评论文章的抛出624
陈伯达成了舆论“总管”625
新中国第四位国家主席--杨尚昆曲折的一生629
追求进步 英勇奋斗629
1941~1966年:在中央的工作634
年逾古稀后的重任638
另立中央的前因后果--长征中的张国焘645
两军会合后中央的战略方针645
张国焘坚持南下、另立中央646
张国焘分裂活动的破产651
对张国焘问题的结论655
在中央总负责人的岗位上--1935年至1938年的张闻天659
在遵义会议上的态度659
在长征途中与张国焘作斗争664
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670
在土地政策上的转变673
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678
推动白区工作的转变683
从一代伟人到时代的落伍者--陈独秀的功与过689
五四运动的总司令690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人之一691
右倾投降主义的发展及其危害693
既反对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又不屈服于国民党696
风烛残年698
策划全国夺权--上海“一月革命”中的张春桥703
安亭事件及其后果704
赤卫队的成立和康平路事件705
《告全市人民书》与《紧急通告》的发表和党中央的态度708
“打倒上海市委大会”和夺权中的反复争斗710
“一·二八”炮打张春桥和红革会被镇压711
上海人民公社成立713
提倡增产节约717
中国经济建设的“计划大臣”--李富春在国家计委的岗位上717
“超英赶美”计划725
不要“卫星”,不要“献礼”728
1960年--难忘的岁月732
八字方针的提出734
精减城市人口737
调整经济发展速度739
支援农业741
最后十年744
折戟沉沙--林彪集团的兴起和覆灭753
林彪是怎样的一个人753
林彪集团的形成和膨胀755
称“天才”和设国家主席之争757
“九一三”事件757
林彪外逃飞机坠毁真相760
驳《林彪之死》的谎言761
林彪事件说明了什么763
国共合作的桥梁771
边区政府主席--老资格的共产党人林伯渠771
致力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777
领导建设陕甘宁边区785
苦撑危局--“文化大革命”中的周恩来795
“老革命遇到新问题”795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801
在每况愈下的混乱局势中808
纠“左”的努力与曲折811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823
人民的哀悼,生命的感召830
“中央非常委员会”--受到开除党籍处分的罗章龙835
“二七”大罢工的领导者之一835
主编《工人周刊》839
出席国际运输工人大会和中共“六大”841
反对六届四中全会843
传道授业 著书立说847
“文化大革命”中的严峻考验849
青少年时代的奋斗855
从学生领袖到副总理--姚依林生平855
财贸部门的领导工作856
积极为改革开放做贡献858
历史重任与优秀品德860
“今天的胡耀邦,还是昨天的胡耀邦”--胡耀邦出任总书记与辞职865
光荣的历史865
“有两条并没有变”870
辞去党的总书记职务872
1951年高岗得了“两分”877
高岗要“拱倒刘少奇”--高、饶事件的发生与处理877
在批评“新税制”中组成了“经济内阁”882
对“确立新民主主义秩序”的批评884
一股“倒刘”的地下暗流884
毛泽东笑谈历史掌故“秦灭楚”885
在杭州确定的开会方针886
刘少奇的自我批评888
邓小平一席公道话890
邓高岗、饶漱石的结论891
四十四年后的评说892
“出污泥而不染”--高风亮节的陶铸897
“我们要的是富裕的社会主义”897
“知我者,陶铸也!”900
在“左”倾错误路线中的思考901
最早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903
共产党人本色905
内忧未艾叹萧墙907
力挽狂澜 甘将心胆掏910
心底无私天地宽915
疯狂的迫害--康生的罪恶活动和罪恶历史921
康生生平921
玩弄阴谋 制造事端922
捏造罪名 蓄谋陷害926
为林彪、“四人帮”制造理论根据931
极左、整人和要两面派的历史933
倚仗权势,侵吞大量珍贵文物934
“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939
“知错改错终无悔”--王明路线时的负责人博古939
奔走南北未等闲951
思想认识的深刻转变959
“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彭真的生平与贡献967
走救国救民的道路967
建国十七年的贡献974
坚持马列 顽强斗争977
晚年991
负重的老牛--董必武呕心沥血为人民997
建国初期的接收与防疫救灾工作997
参与政权建设999
全力从事法制建设1005
为人民造福鞠躬尽瘁1013
在“三面红旗”上的分歧--庐山会议的转向与对彭德环的批判1023
众说纷纭话庐山1023
认识上的根本分歧1027
与国外斗争的联系及对“里通外国”的怀疑1033
党内民主生活的不正常1036
“历史的误会”与误会的历史--瞿秋白和《多余的话》1043
伟大的一生1043
身后冤案的铸成1047
被俘就义真相1048
关于《多余的话》1050
附录:现任中央常委及部分原中央常委简历1059
江泽民1059
李鹏1061
朱镕基1063
李瑞环1065
胡锦涛1067
尉健行1069
李岚清1071
乔石1073
刘华清1075
宋平1077
胡启立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