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睢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睢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ISBN:7534802652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558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8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睢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第一编 大事记5
第二编 地理47
第一章 政区47
第一节 地理位置47
第二节 建置沿革48
第三节 行政区划49
附53
1.1985年全县各乡(镇)辖行政村、自然村一览表53
2.1983年睢县地名普查成果61
第二章 地质地貌62
第一节 地质62
第二节 地貌62
第三节 地震64
第三章 气候64
第一节 气候特征64
第二节 气象要素65
第三节 气候资源66
第四节 自然灾害69
第一节 河流73
第四章 水文73
第二节 地表水74
第三节 地下水75
第四节 水资源77
第五章 土壤77
第一节 土壤分类与分布77
第二节 土壤的性态特征80
第三节 土壤养分状况81
第四节 土壤改良82
第五节 土壤植被82
第一节 植物83
第六章 植物 动物83
第二节 动物85
第七章 人口 城镇86
第一节 人口86
第二节 城镇87
第三编 政治(上)95
第八章 中国共产党在睢县的早期活动95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95
第九章 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97
第一节 党的建设97
第二节 土地革命时期97
第二节 武装斗争99
第三节 政权建设103
附:国民党、日伪政权104
第四节 经济文化建设105
第五节 公安与司法109
第六节 统一战线和人民团体110
第七节 睢县人民对革命的贡献111
第十章 建国后党的建设113
第一节 组织和党员113
第三节 党的宣传教育工作114
第二节 历届代表大会114
第四节 党的统一战线工作115
第五节 信访工作116
第六节 党的纪律检查116
第四编 政治(下)117
第十一章 睢县人民代表大会117
第一节 睢县保界代表会议117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117
第三节 县人大常务委员会119
第一节 县级人民政权120
第十二章 行政设置120
附:民国初年的县议会120
第二节 基层人民政权121
第三节 干部122
第四节 睢(州)县旧政权122
第十三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睢县委员会125
第一节 政协睢县委员会的建立和历届会议简况125
第二节 政协睢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127
第十四章 党派群团127
第一节 工会127
第二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8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130
第四节 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131
第五节 科学技术协会131
第六节 国民党、三青团131
第十五章 司法132
第一节 公安132
第二节 检察133
第三节 法院135
第四节 司法行政136
第五节 机构沿革137
第十六章 军事建置139
第五编 军事139
第十七章 兵役制度141
第一节 征兵、募兵制141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142
第三节 义务兵役制142
第十八章 民兵建设144
第一节 民兵组织144
第二节 民兵训练144
第三节 重大活动146
第十九章 兵事148
第二十章 睢杞战役149
第六编 经济制度变革和经济体制改革153
第二十一章 土地制度改革153
第一节 封建土地制度153
第二节 土地改革153
第三节 土改后生产概况154
第二十二章 三大社会主义改造154
第一节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54
第二节 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156
第三节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157
第一节 人民公社组织158
第二十三章 人民公社化158
第四节 三大改造后的生产概况158
第二节 生产概况159
第二十四章 经济体制改革161
第一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61
第二节 工业体制改革161
第三节 商业体制改革162
第四节 经济发展状况162
第五节 经济结构变化164
第二节 主要农作物167
第一节 耕作制度167
第二十五章 种植业167
第七编 农业167
第三节 种子174
第四节 肥料175
第五节 病虫害防治177
第六了 农业职工队伍179
附:原种场、气象站、马泗河西瓜179
第二十六章 畜牧业180
第一节 主要畜禽发展180
第二节 畜禽繁殖与改良182
第四节 疫病防治184
第三节 饲草饲料184
第五节 推广科学喂养技术186
第六节 职工队伍186
第一节 资源及区划186
附:牧草场简介187
第二十七章 林业187
第二节 树种189
第三节 育苗191
第四节 植树造林192
第五节 病虫害防治193
第六节 果树生产194
第七节 林木管理194
第八节 职工队伍195
附:榆厢林场简介195
第二十八章 水利 水产196
第一节 水利196
第二节 水产205
第三节 职工队伍206
第一节 农业机具的演变和发展208
第二节 农业机械的使用和管理208
第二十九章 农业机具208
第三节 农机队伍209
第三十章 综合农业区划214
第一节 北部沙土,小麦、棉花、花生、葡萄、农桐间作区214
第二节 南部淤土,麦、豆、油、棉、农田林网区217
第八编 工业221
第三十一章 行业222
第一节 电力供应222
第二节 机械制造、金属制品228
第三节 化学肥料与塑料制品229
第四节 建筑材料232
第五节 纺织233
第六节 服装与制革234
第七节 食品加工235
第八节 酿造238
第九节 印制、纸制品241
第十节 木材加工、家具制造242
第十一节 其它242
第三十二章 管理与职工244
第一节 管理244
第二节 职工247
第三十三章 乡镇企业248
第一节 经营行业249
第二节 企业层次结构252
第三节 乡镇五级重点企业简介253
第四节 经营管理255
第九编 商业257
第三十四章 商业概况257
第三十五章 管理体制259
第一节 国营商业259
第三节 合作商店(组)262
第二节 供销社商业262
第四节 个体商店(含摊点)263
第三十六章 商业经营264
第一节 粮油贸易264
第二节 生活资料供应274
第三节 生产资料供应280
第四节 农副产品及废品收购284
第五节 对外贸易285
第六节 饮食服务287
第七节 集市贸易288
第一节 经营管理290
第三十七章 管理与职工290
第二节 财务管理291
第三节 职工队伍292
第十编 交通邮电 城乡建设293
第三十八章 交通运输293
第一节 公路293
第二节 交通运输工具296
第三节 运输296
第四节 交通监理299
第五节 装卸搬运299
第一节 邮政300
第三十九章 邮电300
第二节 电信301
第三节 管理302
第四节 职工队伍303
第四十章 城乡建设303
第一节 县城303
第二节 房地产管理305
第三节 乡村建设307
第四节 环境保护307
第五节 建筑队伍308
第二节 工商税收309
第一节 预算管理309
第十一编 财税金融309
第四十一章 财税309
第三节 农业税收315
第四节 财政收支316
第五节 税务监督与征收管理318
第六节 财政监察323
第七节 财税队伍323
第四十二章 金融323
第一节 清末民初时期的金融323
第二节 货币流通与管理324
第三节 存款327
第四节 贷款329
第五节 保险333
第六节 信用合作社334
第七节 公债、国库券发行335
第八节 金融队伍336
第十二编 经济管理与监督337
第四十三章 计划统计337
第一节 计划管理337
第二节 统计分析339
第一节 市场管理340
第四十四章 工商管理340
第二节 企业管理343
第四十五章 物价管理346
第一节 物价政策346
第二节 价格管理347
第四十六章 计量管理350
第一节 器具350
第二节 计量管理351
第四十七章 审计监督352
第一节 科举制下的教育353
第十三编 文化(上)353
第四十八章 教育353
第二节 普通教育354
第三节 职业教育360
第四节 成人教育362
第五节 教育行政365
第六节 教育经费368
第七节 教师370
附:重点中小学简介373
第一节 科技技术情报374
第四十九章 科学技术374
第二节 科学研究项目和成果375
第三节 科技队伍的管理383
附:重点单位简介383
第十四编 文化(下)385
第五十章 文化事业385
第一节 群众文化385
第二节 图书387
第三节 电影390
第四节 戏剧391
第六节 文艺创作394
第五节 曲艺394
第七节 文物古迹395
第八节 新闻 广播401
第九节 电视录像402
第十节 县报403
第五十一章 卫生404
第一节 睢县人口健康指标404
第二节 中医 西医408
第三节 中药 西药412
第四节 卫生防疫414
第五节 卫生保健415
第六节 医药卫生人员418
附:重点单位简介419
第五十二章 体育421
第一节 运动项目421
第二节 体育设施423
第三节 群众体育425
第四节 学校体育426
第五节 竞技与人材培养428
第五十三章 人口民族429
第一节 人口变化429
第十五编 社会429
第二节 人口构成430
第三节 民族来源与分布433
第五十四章 计划生育434
第一节 计划生育政策规定434
第二节 技术队伍与节育手术435
第五十五章 劳动436
第一节 就业安置436
第二节 劳动管理437
第三节 工资福利438
第五节 知识青年下乡439
第四节 劳动保护439
第五十六章 人民生活440
第一节 工人生活440
第二节 农民生活440
第三节 公教人员生活441
第四节 城镇居民生活441
第五十七章 社会福利442
第一节 优待抚恤442
第二节 社会救济444
第一节 传统节日446
第五十八章 风俗446
第二节 婚嫁喜庆448
第三节 丧葬祭奠450
第四节 生活习俗452
第五节 社会新风453
第六节 社会陋习454
附:民俗掌故455
第五十九章 宗教456
第一节 伊斯兰教456
第二节 基督教458
第一节 红枪会459
第六十章 会社459
第三节 佛教和道教459
第二节 会道门460
第三节 行帮461
附:土匪462
第六十一章 方言462
第一节 概况462
第二节 语音465
第三节 词汇475
第四节 睢县话标音举例476
第六十二章 人物传略481
第十六编 人物481
第六十三章 人物简介495
第六十四章 人物表514
附录531
一、文献531
二、旧志选录538
三、睢县人士作品选545
四、历代人士咏睢诗549
五、优秀书画作品选550
六、《睢县志》编纂始末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