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建筑设备工程设计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建筑设备工程设计手册
  • 陈一才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8826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945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956页
  • 主题词:房屋建筑设备(学科: 设计) 房屋建筑设备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建筑设备工程设计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1 概论1

1.1 现代建筑的特点1

1.2 建筑设备的分类1

1.3 建筑设备的发展趋势3

1.4 建筑设备与建筑、装饰和室内设计专业的关系3

2 空调设备7

2.1 概述7

2.1.1 空调系统的组成7

2.1.2 空调系统的分类7

2.1.3 空调系统的选择11

2.1.4 空调系统的负荷计算12

2.2 空气处理设备16

2.2.1 空气加热设备16

2.2.2 空气冷却设备16

2.2.4 空气减湿设备19

2.2.3 空气加湿设备19

2.2.5 空气净化设备20

2.2.6 空气处理室(空调箱)22

2.2.7 空调机房24

2.3 空调冷源24

2.3.1 空调冷源的分类24

2.3.2 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24

2.3.3 冷水机组25

2.3.4 冷凝器和蒸发器26

2.4 空调水系统27

2.4.1 空调冷冻水系统27

2.4.2 空调冷却水系统29

2.5 空调系统的控制32

2.5.1 空调系统的自动调节32

2.5.2 空调器的控制系统37

2.5.3 空调系统的计算机控制41

2.6.1 机房位置的确定原则44

2.6 空调机房与制冷机房44

2.6.2 机房的内部布置45

2.6.3 空调管路设计46

2.7 空调房间的建筑设计53

2.7.1 空调房间的设计参数53

2.7.2 空调房间的建筑布置和热工要求54

2.7.3 空调建筑的设备层58

2.8 智能建筑的空调系统60

2.8.1 智能建筑的空调方式60

2.8.2 绿色森林空调系统66

2.8.3 香味空调系统68

3 供暖设备70

3.1 概述70

3.1.1 供暖系统的应用70

3.1.2 供暖系统的类型70

3.1.3 供暖系统的组成70

3.2.2 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71

3.2 热水供暖系统71

3.2.1 热水供暖系统的分类71

3.2.3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72

3.2.4 高层建筑热水供暖系统75

3.3 蒸汽供暖系统76

3.3.1 蒸汽供暖系统的特点与分类76

3.3.2 低压蒸汽双管供暖系统76

3.3.3 高压蒸汽供暖系统77

3.3.4 蒸汽供暖系统的回水方式77

3.3.5 供暖系统热媒的选择78

3.4 供暖系统的常用设备78

3.4.1 疏水器78

3.4.2 伸缩器(补偿器)80

3.4.3 分汽缸85

3.4.4 膨胀水箱86

3.4.6 热交换器88

3.4.5 凝结水箱88

3.4.7 散热器90

3.4.8 过滤器93

3.5 供暖系统的管网设施94

3.5.1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管路敷设94

3.5.2 供暖系统的室外管路敷设96

3.5.3 管道强度试验96

3.5.4 附属设备安装96

3.6.1 传热学的基本理论97

3.6 供暖系统的热工计算97

3.6.2 供暖热负荷的计算100

3.6.3 围护结构的热工要求101

3.7 热源102

3.7.1 热源制备方式102

3.7.2 热力站102

3.7.3 供热锅炉104

3.7.5 锅炉房对建筑的要求107

3.7.4 锅炉房的布置107

3.8 供暖系统的自动调节109

3.8.1 自动调节系统的组成109

3.8.2 供暖系统的调节方式111

3.8.3 调节阀的选择与计算115

4 通风设施122

4.1 概述122

4.1.1 通风的概念122

4.1.2 建筑空间空气的卫生条件122

4.1.3 通风工程中的空气设计参数125

4.2 通风方式125

4.2.1 通风系统的分类125

4.2.2 自然通风系统127

4.2.3 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132

4.3 通风的主要设备和构件的设计138

4.3.1 通风机138

4.3.2 风道(风管)和阀门140

4.3.3 进风和排风装置144

4.4 净化和除尘设施146

4.4.1 有害气体的净化处理146

4.4.2 空气的除尘146

4.5 高层建筑的防烟和排烟149

4.5.1 防烟排烟设施的设置范围149

4.5.2 建筑设计的防火分区与防烟分区149

4.5.3 高层建筑的排烟设施150

4.5.4 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排烟154

4.5.5 防烟、排烟竖井(或竖风管)的截面积155

5 燃气工程156

5.1 概述156

5.1.1燃气的分类及其性质156

5.1.2 燃气管网系统及供应方式159

5.2 燃气管道计算161

5.2.1 燃气管道的流量计算161

5.2.2 燃气管道的水力计算165

5.3 燃气管道设计176

5.3.1 阀门井176

5.3.2 庭院燃气管道设计181

5.3.3 室内燃气管道设计187

5.4 燃气用具199

5.4.1 燃气表199

5.4.2 居民用户燃具安装201

5.4.3 公共建筑用户燃具安装203

5.4.4 燃气灶具205

5.4.5 钢瓶和贮罐211

6 给水设施215

6.1 概述215

6.1.1 给水水质和水质标准215

6.1.2 用水量计算216

6.1.3 室内给水系统的划分219

6.1.4 室内给水系统的组成219

6.2.1 室内给水系统所需水压220

6.2 室内给水方式220

6.2.2 室内给水系统的基本方式221

6.2.3 室内给水方式的选择222

6.2.4 室内给水系统的管路图式223

6.3 给水用设备和器材223

6.3.1 水泵223

6.3.2 水箱和贮水池227

9 消防设施229

9.1.1 火灾的危害229

9.1.2 建筑物防火等级的划分229

9.1.3 防火设计的主要内容229

9.1 概述229

6.3.3 气压给水设备230

6.3.4 管材232

6.3.5 附件233

6.4 管网计算237

6.4.1 室内生活给水管道的流量计算237

6.4.2 给水管道的管径计算240

6.4.3 给水管网水头损失的计算240

6.4.4 室内给水管网的计算步骤240

6.5.1 引入管的布置245

6.5.2 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245

6.5 管道的布置与敷设245

6.5.4 管道的固定方式247

6.5.3 室内给水管道的敷设247

6.5.5 管道的防护措施248

6.6 室内热水供应系统249

6.6.1 热水水质和用水量标准249

6.6.2 热水供应系统的主要类型251

6.6.3 热水供应方式251

6.6.4 热水量、耗热量和热媒耗量的计算254

6.6.5 热水贮存设备、加热设备和锅炉的选择255

6.6.6 热水供应管网的计算256

6.6.7 热水供应管网的布置与敷设257

6.7.2 开水集中供应系统262

6.7.1 饮用开水量标准262

6.7 室内饮水供应系统262

6.7.3 开水分散供应系统263

6.7.4 冷饮水供应系统263

6.8.1 水位控制电路265

6.8 水泵控制电路265

6.8.2 水泵的自动控制265

7.1.2 室内排水系统的组成267

7.1.1 室内排水系统的分类267

7 排水设施267

7.1 概述267

7.2 室内排水用管材和附件268

7.2.1 排水用管材268

7.2.2 排水用附件269

7.3.1 卫生洁具的分类271

7.3 室内卫生洁具271

7.3.2 各种卫生洁具产品简介277

7.3.3 卫生洁具的选择278

7.3.4 卫生洁具的设置标准280

7.3.5 卫生洁具安装对建筑的留洞要求282

7.3.6 洗衣房283

7.4 室内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284

7.4.1 管道布置与敷设的基本要求284

7.4.2 排水管道的布置284

7.4.3 排水管道的敷设286

7.4.4 通气管的设置287

7.4.5 塑料排水管的布置与敷设288

7.5.1 卫生洁具的排水流量289

7.5 排水管管径的确定289

7.5.2 设计秒流量的计算289

7.5.3 确定排水管的管径和横管坡度291

7.5.4 确定通气管系统的形式及其管径295

7.6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298

7.6.1 屋面雨水外排方式298

7.6.2 屋面雨水内排方式299

7.7 污水排放及处理设施302

7.7.1 污水排放系统302

7.7.2 污水的局部处理构筑物304

7.8 建筑中水工程308

7.8.1 建筑中水系统的分类及组成308

7.8.2 中水的水源及处理方法309

7.8.3 中水的水质、水量和处理工艺309

7.8.4 中水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310

7.8.5 中水处理设备及站房311

8 水景工程312

8.1 概述312

8.1.1 水景的作用和效果312

8.1.2 水流的基本形式312

8.1.3 水景的艺术造型313

8.2 水景工程的设计314

8.2.1 水景工程的设计原则314

8.1.4 水景工程的基本形式314

8.2.2 水景工程的方案设计315

8.3 水景的给排水系统316

8.3.1 水景工程的给水形式316

8.3.2 水池的设计317

8.4 水中照明318

8.4.1 水中照明的对象及其特征318

8.4.2 水中照明设计319

8.5.2 喷头的类型320

8.5.1 喷泉的基本姿态320

8.5 喷泉320

8.5.4 喷泉端部的照度322

8.5.3 照明灯具的位置322

8.5.5 光源和灯具的选择323

8.5.6 喷泉的运行控制和调光方式324

8.6 庭院喷洒供水系统326

8.6.1 固定式喷洒供水系统326

8.6.2 微灌式喷洒供水系统327

9.1.4 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分类330

9.2.1 室外消火栓灭火系统332

9.2 室外消防设施332

9.2.2 室外消防用水量的确定333

9.3 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334

9.3.1 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的组成及设置334

9.3.2 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的设备336

9.3.3 室内消防用水量的确定338

9.3.4 消火栓的布置及水压计算340

9.3.5 消防管网设计344

9.4 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46

9.4.1 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类型346

9.4.2 闭式喷头的型式及布置型式347

9.4.3 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管网设计348

9.5 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55

9.5.1 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类型355

9.5.2 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管网设计359

9.6 卤代烷灭火系统363

9.6.1 卤代烷灭火系统的组成363

9.6.2 卤代烷灭火系统的喷射时间及浸渍时间364

9.6.3 1211灭火系统的设计计算364

9.6.4 1301灭火系统的设计计算369

9.7 小型灭火装置和移动式灭火器372

9.7.1 悬挂式1211自动灭火器372

9.7.2 移动式灭火器374

9.8 地下工程消防设施378

9.8.1 消防设备的设置范围378

9.8.2 消防用水量的确定378

9.8.3 室外消防水池和管道的设置378

9.8.4 室内消火栓和管道的设置378

9.9.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应用379

9.9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379

9.8.6 消防给水泵和排水泵379

9.8.5 消防排水系统379

9.9.2 火灾探测器381

9.9.3 火灾报警控制器388

9.9.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396

9.9.5 消防设施的联动控制400

9.9.6 消防控制室409

9.10 消防用电设备的供配电411

9.10.1 消防供电的基本要求411

9.10.2 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系统411

9.10.3 配电线路的敷设方法412

10 电梯设备415

10.1 概述415

10.1.1 电梯的分类415

10.1.2 电梯的构造415

10.1.3 电梯交通计算420

10.1.4 电梯的选用与设置424

10.2 电梯的驱动系统428

10.2.1 交流笼型电动机晶闸管定子调压系统428

10.2.2 晶闸管励磁系统428

10.2.3 晶闸管电枢供电系统428

10.2.4 交流变压变频调速系统(VVVF)428

10.3 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430

10.3.1 电梯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要求430

10.3.2 电气控制系统的功能430

10.3.3 单、双梯操作方式430

10.3.4 电梯的群控方式430

10.3.5 速度给定曲线431

10.3.6 减速及平层控制432

10.3.7 电梯备用电源自动投入433

10.4 电梯的变频调速系统434

10.4.1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434

10.4.2 变频调速系统的变频器434

10.4.3 VVVF电梯的驱动系统436

10.4.4 VVVF电梯驱动系统的数字化控制438

10.4.5 VVVF电梯驱动系统的矢量变换控制440

10.5 液压电梯和自动扶梯442

10.5.1 液压电梯的结构和分类442

10.5.2 自动扶梯的结构和分类443

11.1.1 供电电压449

11.1.2 电源质量标准449

11.1 概述449

11 电力工程449

11.1.3 楼宇对供电的要求450

11.2 负荷计算450

11.2.1 用电设备的分类450

11.2.2 用电负荷的分布450

11.2.3 负荷等级的划分451

11.2.4 用电负荷的计算451

11.2.5 功率因数的改善458

11.3.1 变压器的类型461

11.3 变压器的选择461

11.3.2 变压器容量的确定464

11.3.3 变压器台数的选择464

11.4 变配电所设计464

11.4.1 变配电所位置的选择464

11.4.2 变配电所的平面布置465

11.4.3 变配电所的进出线方式466

11.4.4 变配电所设计与相关专业的关系467

11.4.5 变压器室的通风计算468

11.5 自备应急电源装置468

11.5.1 应急电源的设置原则468

11.5.2 柴油发电机组容量的确定469

11.5.3 柴油发电机台数的选择470

11.5.4 柴油发电机组的选择条件470

11.5.5 应急电源的接线方式470

11.5.6 柴油发电机房设计471

11.6.2 智能化设备的供电方式473

11.6 智能化设备的电源装置473

11.6.1 供电电源的质量要求473

11.6.3 不间断电源装置474

11.6.4 不间断供电系统的选用475

11.7 配电系统477

11.7.1 高压供电系统的接线方案477

11.7.2 低压配电系统481

11.7.3 大楼的配电方式482

11.7.4 配电设备484

11.7.5 导线和电缆的选择485

11.7.6 配线工程505

11.8 电气控制513

11.8.1 电动机的起动513

11.8.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和调速519

11.8.3 电动机的保护和基本控制电路522

11.8.4 开关控制设备的选择527

11.9.1 雷电的产生及其危害546

11.9 建筑物防雷546

11.9.2 建筑物防雷等级的划分547

11.9.3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547

11.9.4 避雷装置的设计549

11.9.5 避雷保护范围的检验552

11.10 接地和漏电保护553

11.10.1 接地的类型及其作用553

11.10.2 低压电网的接地方式555

11.10.3 接地电阻的计算556

11.10.4 漏电保护装置562

12 电气照明572

12.1 概述572

12.1.1照明对视觉的影响572

12.1.2 照明的环境效用573

12.1.3 照明系统574

12.2.1 电光源的种类575

12.2 电光源575

12.2.2 电光源的主要技术特性576

12.2.3 电光源的工作线路576

12.2.4 电光源的选择580

12.3 照明灯具584

12.3.1 照明灯具的分类584

12.3.2 照明灯具的光特性586

12.3.3 照明灯具的选择588

12.3.4 照明灯具的布置589

12.4 照明设计590

12.4.1 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590

12.4.2 照明设计的主要内容590

12.4.3 照明设计的一般程序590

12.5 照度计算591

12.5.1 合适的照度水平和照度标准591

12.5.2 照度标准值592

12.5.3 利用系数法594

12.5.4 单位容量法595

12.5.5 逐点计算法600

12.6 装饰照明604

12.6.1 照明的装饰效果604

12.6.2 建筑化照明的主要方式605

12.6.3 建筑物的立面照明611

12.7.1 照明与灯饰616

12.7.2 灯具的色彩效应616

12.7 住宅照明616

12.7.3 照明的基本要求617

12.7.4 光源和选择原则617

12.7.5 灯具的合理选用617

12.7.6 照明设计的主要内容619

12.7.7 各种房间照明举例620

12.8 办公楼照明621

12.8.1 办公楼照明的基本概念621

12.8.2 园林化办公室的照明622

12.8.3 营业办公室的照明625

12.8.4 大堂的照明626

12.8.5 经理室和会议室的照明627

12.9 商店照明627

12.9.1 商店照明的特点和要求627

12.9.2 光源的光色和显色性628

12.9.3 照明灯具的选择629

12.9.4 照明质量的评价630

12.9.5 店面照明630

12.9.6 橱窗照明631

12.9.7 营业厅照明632

12.9.8 商品陈列照明633

12.10 艺术照明637

12.10.1 艺术照明的特点637

12.10.2 歌舞厅照明638

12.10.3 庭园照明640

12.10.4 雕塑和纪念碑照明642

12.11.1 标志照明的作用和种类643

12.11 标志照明643

12.11.2 标志照明系统的设计要点645

12.11.3 高空障碍灯645

12.12 照明控制方式646

13 通信信息650

13.1 概述650

13.1.1 现代通信的主要特点650

13.1.2 信息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651

13.2 电话通信系统651

13.2.1 电话机的种类和选择651

13.2.2 程控用户交换机652

13.2.3 电话交换站658

13.2.4 电话管线系统的设计666

13.2.5 传真与电传682

13.2.6 可视电话系统685

13.3.2 语音信箱的结构及功能特点687

13.3 语音信息服务系统687

13.3.1 语音信箱的工作原理687

13.3.3 电话信息服务系统689

13.3.4 电子邮件689

13.4 有线电视系统691

13.4.1 有线电视系统的主要特点691

13.4.2 电视频道的基本概念693

13.4.3 有线电视系统的主要部件699

13.4.4 常用的几种基本分配方案704

13.4.5 系统电平分配计算704

13.4.6 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706

13.4.7 天线的避雷装置717

13.5 广播音响系统718

13.5.1 广播音响系统的类型与特点718

13.5.2 广播音响系统的组成718

13.5.3 常用音响设备719

13.5.4 声学原理与音质设计724

13.5.5 扩声系统734

13.5.6 广播音响系统的设计736

13.5.7 广播音响系统的安装742

13.5.8 歌舞厅扩声系统746

14 安全防范749

14.1 概述749

14.1.1 主要安全防范技术749

14.1.2 安全防范的规划要点752

14.1.3 防盗报警设施举例753

14.2 防盗报警器753

14.2.1 微波报警器753

14.2.2 超声波报警器754

14.2.3 红外线报警器754

14.2.4 双技术防盗报警器758

14.3.2 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步骤760

14.3.3 防盗报警系统形式与设备选择760

14.3.1 防盗报警系统的应用范围和设计原则760

14.3 防盗报警系统760

14.3.4 防盗报警系统设计举例761

14.4 出入口控制系统764

14.4.1 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764

14.4.2 个人识别技术765

14.4.3 智能卡(IC卡)的应用767

14.4.4 出入口控制系统设计举例772

14.5 访客对讲系统776

14.5.1 访客对讲系统的类型776

14.5.2 单对讲型防盗系统777

14.5.3 可视对讲型防盗系统779

14.5.4 内部对讲和电子巡更系统781

14.6 闭路监控电视系统782

14.6.1 闭路监控电视系统的特点782

14.6.2 闭路监控电视系统的组成形式783

14.6.3 摄像机784

14.6.4 镜头786

14.6.5 云台和防护罩791

14.6.6 显示和记录设备793

14.6.7 信号分配和切换装置802

14.6.8 控制器804

14.6.9 其他附加设备806

14.6.10 信号传输系统807

14.6.11 监控电视系统设计809

14.7.1 停车库管理系统的组成形式820

14.7 停车库管理系统820

14.7.2 车辆出入的检测与控制821

14.7.3 车满显示系统824

14.7.4 停车库管理系统设计举例824

15 智能建筑830

15.1 概述830

15.1.1 智能建筑的特点830

15.1.2 智能建筑的功能830

15.1.3 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831

15.2 智能建筑的通信信息系统832

15.2.1 通信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832

15.2.2 通信信息系统的基本设备832

15.2.3 数据通信系统836

15.2.4 卫星通信系统836

15.3 智能建筑的办公自动化系统838

15.3.1 办公自动化的定义和特点838

15.3.2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硬件环境840

15.3.3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通信网络846

15.3.4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软件849

15.3.5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举例853

15.4 建筑物自动化系统855

15.4.1 建筑物自动化系统的监控范围855

15.4.2 建筑物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结构857

15.4.3 建筑物自动化系统的监控对象860

15.4.4 建筑物自动化系统的硬件及其组态865

15.4.5 中央管理机的选型869

15.4.6 集散型控制系统870

15.4.7 建筑物自动化系统的软件功能与技术要求872

15.4.8 建筑物自动化系统的设计880

15.5 综合布线系统887

15.5.1 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与组成887

15.5.2 综合布线系统的传输导线和电缆890

15.5.3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896

15.5.4 综合布线系统与建筑设计的关系913

15.5.5 综合布线系统的典型应用915

15.5.6 采用综合布线的建筑物自动化系统916

15.5.7 系统的集成919

附录925

一、常用数学常数和三角函数925

二、常用法定计量单位927

三、空气的相对湿度和露点932

四、大气压力、温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933

五、全国主要城市气象资料数据934

参考文献9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