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公文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公文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0233482.jpg)
- 吕发成主编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 ISBN:7806081771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98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公文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绪论1
公文的范畴及特点2
(一)政治性4
(二)实用性5
(三)规范性5
二、公文产生的基础条件6
(一)公务活动的出现6
(二)文字的产生7
三、从公文体式看中国公文的整体轮廓8
(一)古代王命公文9
(二)古代臣僚常用公文12
(三)古代官署常用公文15
(四)古代专用公文17
(五)近代公文21
(六)现代公文22
(七)当代公文22
第二章夏代和商代公文24
一、夏代公文探测25
(一)生产的发展为公文的诞生打下了基础25
(二)国家的出现使公文的产生成为必要25
(三)文字的出现为公文产生提供了条件26
(四)现有八篇夏代公文尚可资鉴26
二、商代公文27
(一)商代的公文撰制人员和机构27
(二)商代公文的载体29
(三)商代公文的主要内容32
(四)商代公文的体式34
(五)商代的公文制度36
第三章西周及春秋战国公文38
一、西周公文38
(一)西周公文的主要撰制机构及人员38
(二)西周公文的体式雏型40
(三)西周公文的名篇42
二、春秋战国公文47
(一)公文作者队伍的变化47
(二)公文文体的更新49
(三)公文名篇52
(四)公文载体的增多和公文制度的强化54
三、我国第一部公文选集——《尚书》57
(一)《尚书》的基本内容57
(二)《尚书》的体例58
(三)《尚书》的流传63
第四章秦汉公文66
一、秦代公文66
(一)秦代公文制度的完善67
(二)秦代公文的主要种类70
(三)秦代公文的体代73
二、汉代公文74
(一)汉代公文的主要种类76
(二)汉代的公文制度83
(三)公文名篇88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公文101
一、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公文101
(一)魏公文101
(二)蜀公文107
(三)吴公文110
二、两晋公文111
(一)两晋帝王下行公文112
(二)两晋臣僚上奏公文114
三、南北朝公文118
(一)南朝公文118
(二)北朝公文120
四、公文理论研究与《文心雕龙》的贡献125
(一)曹丕、陆机等人的公文理论125
(二)《文心雕龙》中的公文理论127
第六章隋唐公文134
一、隋唐职官制度与公文撰制机构134
(一)隋唐职官制度的特点134
(二)隋唐公文撰制机构及官员136
二、隋唐公文的特点139
(一)隋唐公文的种类与格式140
(二)隋唐公文的风格流派与写作特点&144
三、隋唐公文制度148
(一)撰写·封驳制度148
(二)签押·判署和用印制度149
(三)用纸制度150
(四)折叠制度150
(五)传递、催办制度150
(六)移交、保存制度150
(七)保密制度151
(八)贴占黄、引黄制度151
四、公文名篇151
第七章宋代公文159
一、公文撰制机构及官员160
(一)“两制”构成的中枢机构和公文撰制斑子160
(二)地方官府中的公文官员161
二、宋代公文种类162
(一)下行文类163
(二)上行文类166
(三)平行文类167
三、宋代公文体式168
(一)奏状式168
(二)申状式169
(三)牒状式169
四、宋代公文制度171
(一)一事一文制度171
(二)引黄、贴黄制度171
(三)判署、押署、鉴印制度172
(四)公文书体和抄写制度173
(五)公文用纸制度173
(六)公文办理程限制度173
(七)保密制度174
(八)收发登记制度174
(九)归档、编纂制度175
五、公文名篇175
第八章辽金元公文185
一、辽代公文185
(一)公文撰制机构及官员185
(二)公文种类186
二、金代公文187
(一)公文撰制机构及官员188
(二)公文制度189
三、元代公文189
(一)公文撰制机构及官员90
(二)公文类别192
(三)公文程式194
(四)公文制度194
四、辽、金、元公文名篇199
第九章明代公文206
一、明代职司公文的机构与官员210
二、明代公文类别215
(一)皇帝下行公文215
(二)官府下行公文219
(三)臣僚上奏公文220
(四)官府上行公文222
(五)官府平行公文223
三、从题奏运行程序看明代公文制度223
四、公文名篇229
第十章清代公文238
一、清代官制及公文撰制机构240
(一)皇帝直属办事机构及官员210
(二)中央行政机构243
(三)地方行政机构244
二、清代公文种类247
三、清代公文制度249
(一)基本制度249
(二)密奏制度253
四、清代公文名篇257
第十章近代公文266
一、太平天国公文267
(一)政权机构及公文撰制官员267
(二)公文的种类269
(三)公文体式与公文制度272
(四)公文的特点271
(五)公文名篇278
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公文281
(一)政治体制及文官制度281
(二)公文种类283
(三)公文程式与公文制度283
三、北洋军阀政府公文285
(一)政权机构和文官制度285
(二)公文种类287
(三)公文特点289
第十二章现代公文292
一、中国共产党及人民民主政权的公文292
(一)中国共产党及人民民主政权机构292
(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公文295
(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公文301
(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公文305
二、南京国民政府公文311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体制与公文机构311
(二)南京政府公文的基本状况312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公文改革318
三、公文理论研究的兴起322
(一)许同莘及其《公牍学史》325
(二)徐望之及其《公牍通论》329
四、毛泽东的公文理论与公文实践331
(一)毛泽东的公文思想与公文理论331
(二)毛泽东的公文实践331
第十三章当代公文314
一、当代中国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演变316
(一)中央机构317
(二)地方机构351
二、当代公文的特点352
(一)继承与扬弃352
(二)当代公文的基本特征351
(三)当代公文的作用355
三、当代公文的类别356
(一)党务公文357
(二)行政公文357
(三)法规公文358
(四)经济公文359
(五)司法公文359
(六)事务性公文360
(七)外交公文361
四、当代公文的体式362
(一)用纸、印装格式363
(二)书面格式369
五、当代公文的撰制与处理373
(一)公文撰制的组织集体性特征373
(二)公文工作部门的设置373
(三)公文制发程序374
(四)公文处理程序378
六、当代公文制度382
(一)草拟制度382
(二)审核制度383
(三)登记用印制度383
(四)公文运行制度383
(五)催办制度386
(六)立卷归档制度386
(七)销毁制度387
(八)保密制度387
七、当代公文的理论研究388
附录:主要参阅文献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