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化学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化学分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2809682.jpg)
- 许苕珠主编 著
- 出版社: 烃加工出版社
- ISBN:7800431258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488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5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化学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定性分析7
1-1 定性分析概述7
一、定性分析方法7
二、定性分析的反应条件9
三、反应的灵敏度和选择性10
四、系统分析和个别分析13
五、提高检出反应可靠性的方法14
六、定性分析的一般步骤14
1-2 试样的初步检查和试液的制备15
一、外表的观察15
二、灼烧试验16
三、焰色试验16
五、溶解试验18
四、熔珠试验18
六、试液的制备20
1-3 阳离子分析20
一、阳离子的特性和常见试剂的反应21
二、硫化氢系统分析30
三、快速分析法52
1-4 阴离子分析61
一、阴离子的特性和试液的制备62
二、初步试验63
三、分组65
四、分别检出65
五、分析结果的判断71
思考题72
习题73
2-1 滴定分析法概述77
一、滴定分析法的特点和主要方法77
第二章 滴定分析概论77
二、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79
三、基准物质与标准溶液的配制81
2-2 滴定分析法的计算82
一、物质的量(n)与物质的质量(m)间的关系82
二、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83
三、滴定分析的计算86
四、分析结果的表示89
2-3 误差与有效数字90
一、误差及其表示方法90
二、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97
三、有效数字100
四、可疑测定值的取舍(4d法)105
思考题106
习题107
一、酸碱质子理论110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110
3-1 酸碱反应及其平衡常数110
二、活度、活度系数和平衡常数115
3-2 酸碱平衡中酸度对各种型体分布的影响118
一、酸碱平衡中酸度对各种型体分布的影响118
二、酸碱平衡的处理方法124
3-3 酸碱溶液的H+浓度的计算127
一、强酸强碱溶液128
二、一元弱酸(碱)溶液129
三、多元酸(碱)溶液132
四、两性物质溶液133
五、混合酸碱溶液136
3-4 缓冲溶液139
一、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139
二、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142
四、标准缓冲溶液144
三、缓冲溶液的选择144
3-5 酸碱指示剂146
一、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146
二、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影响因素147
三、混合指示剂151
3-6 酸碱滴定原理和指示剂的选择152
一、强酸(碱)滴定强碱(酸)153
二、强碱(酸)滴定一元弱酸(碱)156
三、多元酸(碱)的滴定161
四、终点误差165
3-7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69
一、酸标准溶液169
二、碱标准溶液170
三、酸碱滴定中CO2的影响171
一、混合碱的测定172
3-8 酸碱滴定法应用示例172
二、氨态氮的测定174
三、磷的测定175
四、有机酸酐的测定176
五、酮醛的测定176
六、酯的测定177
3-9 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178
一、溶剂的分类178
七、环氧化物的测定178
二、溶剂的质子自递常数K3179
三、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181
四、非水滴定条件的选择182
五、非水溶液中酸碱滴定的应用185
3-10 对数图解法185
一、浓度对数图186
二、对数图解法的应用189
习题191
思考题191
4-1 络合滴定法概述196
第四章 络合滴定法196
4-2 EDTA与金属离子的络合物及其稳定性197
一、EDTA及其水溶液的离解平衡197
二、EDTA与金属离子的络合物及其稳定性199
4-3 影响EDTA络合物稳定性的因素202
一、主反应和副反应202
二、酸效应及酸效应系数203
三、络合效应及副反应系数206
四、条件稳定常数208
4-4 络合滴定基本原理210
一、滴定曲线210
二、影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212
三、终点误差215
一、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219
4-5 金属指示剂219
二、金属指示剂的选择221
三、金属指示剂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223
四、常用的金属指示剂224
4-6 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途径228
一、单一离子滴定的最高酸度和最低酸度228
二、混合离子选择滴定可能性的判断231
三、溶液酸度的控制232
四、掩蔽与解蔽235
五、分离除去干扰240
4-7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241
一、基准试剂241
二、EDTA溶液的配制241
三、EDTA溶液的标定243
二、返滴定法244
4-8 络合滴定的方式及应用244
一、直接滴定法244
三、置换滴定法245
四、间接滴定法246
五、络合滴定结果的计算247
思考题250
习题251
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254
5-1 氧化还原滴定法概述254
5-2 氧化还原平衡254
一、电极电势254
二、条件电极电势255
5-3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258
一、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258
三、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259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次序259
5-4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262
一、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262
二、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263
三、催化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263
四、诱导反应264
5-5 氧化还原滴定终点的确定265
一、氧化还原滴定曲线265
二、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267
5-6 氧化还原滴定法计算271
5-7 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273
5-8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274
一、高锰酸钾法274
二、碘量法278
三、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282
思考题284
习题285
第六章 重量分析和沉淀滴定288
6-1 重量分析法概述288
一、重量分析法的分类和特点288
二、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289
6-2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291
一、溶度积与活度积291
二、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292
6-3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300
一、共沉淀300
二、后沉淀303
三、有机试剂的玷污303
四、提高沉淀纯度的方法304
6-4 沉淀的形成305
一、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308
6-5 沉淀条件的选择308
二、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309
三、均相沉淀法310
6-6 沉淀剂310
一、沉淀剂的选择312
二、有机沉淀剂313
6-7 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315
6-8 沉淀滴定法317
一、概述317
二、滴定曲线318
三、沉淀滴定法分类320
思考题326
习题327
第七章 分离方法329
7-1 概述329
一、定量分离方法的作用和任务329
二、分离方法的分类330
三、回收率331
7-2 沉淀分离332
一、无机沉淀剂分离332
二、有机沉淀剂分离336
三、共沉淀分离340
四、提高沉淀分离方法的选择性341
7-3 溶剂萃取分离342
一、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343
二、无机物的萃取体系348
三、有机物的萃取351
四、溶剂的选择和萃取方式352
五、萃取分离的应用355
7-4 液相色谱分离356
一、基本原理356
三、纸色谱简介358
二、柱色谱简介358
四、薄层色谱法359
7-5 离子交换分离370
一、树脂的结构、种类和性质370
二、交换平衡和选择性375
三、离子交换分离技术377
四、应用379
7-6 挥发与蒸馏分离382
思考题383
习题385
第八章 试样的制备和分析示例388
8-1 试样的采集和制备388
一、固体试样的采集389
二、液体试样的采集391
三、气体试样的采集391
一、溶解法392
8-2 试样的分解392
二、熔融法394
三、烧结法395
四、有机试样的处理396
8-3 分析方法的选择原则397
8-4 多组分试样分析示例——硅酸盐的系统分析398
思考题400
第九章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402
9-1 偶然误差的分布402
一、频数分布402
二、正态分布403
三、偶然误差的区间概率405
9-2 少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409
一、平均值的意义409
二、平均值的标准偏差410
三、t分布曲线412
四、平均值的置信区间413
9-3 误差的传递415
一、误差传递的计算416
二、误差传递的应用示例420
9-4 定量分析中测定数据的评价422
一、可疑数据的舍弃422
二、显著性检验法425
9-5 质量控制图430
9-6 回归分析法435
一、一元回归方程式的确定435
二、相关系数437
习题440
主要参考书445
附录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