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历史十五讲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历史十五讲 第2版
  • 张岂之主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历史十五讲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讲 中国文明起源的科学探索1

一 黄帝和炎帝: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1

二 近世史家对炎黄传说的认识4

三 多源的文明·多元的文明7

四 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16

第二讲 中国古代社会与朝代更替21

一 夏商周三朝更替与华夏族的形成21

二 商代与周代的社会构成23

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26

四 关于秦朝兴亡的思考30

五 王朝更替与农民战争34

第三讲 汉代、唐代、清代“盛世”的透视38

一 从文景之治到昭宣中兴38

二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43

三 康雍乾盛世50

四 盛世的透视59

第四讲 中国古代交通与文化传播64

一 中国古代交通建设64

二 “车同轨”与“书同文”70

三 从张骞的驼队到郑和的云帆73

四 中国古代的外来文明81

第五讲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87

一 地理环境对民族关系的影响87

二 “中国”与“天下”89

三 华夷界限与天下一统92

四 统一的经济基础93

五 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100

六 统一过程与民族融合104

七 民族关系中的几个问题108

第六讲 中国古代的政治、选官和法律制度113

一 国家机器的演变和政治制度的发展114

二 从世袭到选举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126

三 古代法律制度的演变和中华法系的兴衰140

第七讲 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149

一 中国传统农业的进步149

二 农学的成就156

三 历代王朝的农业管理形式159

四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64

五 历朝重农抑商政策和商业的艰难发展166

第八讲 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与军事制度175

一 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175

二 中国古代的著名战例185

三 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192

第九讲 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199

一 远古时期的人类生活199

二 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生活202

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活的变化204

四 秦汉时期的社会风尚206

五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生活210

六 隋唐时期社会生活的特色213

七 宋元时期社会生活透视215

八 明清时期的社会习俗218

第十讲 中国古代思想的演变222

一 中国古代道德学说的建构——孔子思想222

二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建构——老子思想227

三 战国时期“天道”与“人道”问题的争鸣229

四 百家之学融合的尝试234

五 道教、佛教与中国本土思想237

六 儒、道、释的思想融合与创新243

第十一讲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249

一 源远流长的文学渊海249

二 异彩纷呈的书画苑圃257

三 繁花似锦的乐舞艺术266

第十二讲 中国古代史学的形成与发展273

一 先秦史学及其特点273

二 两汉时期的历史理论与史学实践274

三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史学发展280

四 宋元明时期的史学284

五 明清之际到鸦片战争时期的史学289

第十三讲 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思考298

一 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及特点298

二 中国古代科技取得成就的原因304

三 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逐渐衰落?312

第十四讲 中国近代历史的新课题319

一 清朝的封闭、落后和西方近代化潮流319

二 洋务运动与近代化的起步324

三 清末民初制度变革的尝试329

四 新文化运动与社会思潮的激荡336

五 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340

第十五讲 共和国探求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曲折历程347

一 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347

二 建设社会主义的最初探索352

三 共和国发展的历史性转折356

四 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360

五 迈向跨世纪发展的新阶段364

六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跨越3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