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特殊教育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特殊教育学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2750624.jpg)
- 雷江华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特殊教育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编 特殊教育学学科论1
第1章 特殊教育学的学科要素1
第1节 特殊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
一、特殊教育现象与特殊教育本质的关系1
二、特殊教育规律与特殊教育现象的关系2
三、特殊教育原则与特殊教育规律的关系2
四、特殊教育问题与特殊教育现象的关系3
五、特殊教育学的研究对象5
第2节 特殊教育学的学科性质6
一、特殊教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的关系6
二、作为独立形态的特殊教育学之性质6
第3节 特殊教育学的学科体系7
一、教材体系7
二、著作体系8
第4节 特殊教育学的研究方法9
一、一般方法9
二、特殊方法9
第5节 特殊教育学的历史发展10
一、萌芽起步阶段10
二、发展深化阶段11
第2章 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14
第1节 生物学基础15
一、生物学的基本观点15
二、生物学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15
第2节 发展生态学基础16
一、发展生态学的基本观点16
二、发展生态学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18
第3节 心理学基础19
一、心理学的基本观点19
二、心理学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21
第4节 教育学基础23
一、教育学的基本观点23
二、教育学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23
第2编 特殊教育要素论26
第3章 特殊教育的专业人员26
第1节 教师26
一、特殊教育教师的含义26
二、特殊教育教师的作用27
三、特殊教育教师的条件28
四、特殊教育教师的现状32
五、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34
第2节 家长36
一、家长的作用36
二、家长的需求38
三、家长参与特殊教育的现状及问题40
四、家长培训模式41
第3节 其他教育人员43
一、行政人员43
二、康复人员44
三、社会工作者44
四、心理学家46
五、营养师46
六、特殊教育科研人员46
第4章 特殊教育的对象49
第1节 生理发展异常学生50
一、听觉障碍学生50
二、视觉障碍学生53
三、肢体障碍学生56
第2节 智力发展异常学生58
一、智力发展落后学生58
二、智力发展超常学生60
第3节 语言发展异常学生61
一、语言发展异常的含义61
二、语言发展异常的分类61
三、语言发展异常出现的原因61
四、语言发展异常的出现率61
五、语言发展异常学生的特征62
第4节 广泛性发育障碍学生63
一、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含义63
二、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分类64
三、广泛性发育障碍出现的原因65
四、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出现率66
五、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发病年龄67
六、广泛性发育障碍学生的特征67
第5章 特殊教育课程70
第1节 课程体系70
一、课程的概念70
二、新时期特殊教育的课程体系71
第2节 课程内容75
一、课程内容取向与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75
二、课程设置76
三、特殊教育课程内容的创新80
第3节 课程实施82
一、特殊教育传统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82
二、特殊学校新课程实施的措施84
第4节 课程评价87
一、传统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87
二、特殊教育学校课程评价改革思路87
三、成长记录袋在特殊儿童课程评价中的应用88
第6章 特殊教育要素的关系101
第1节 单向受动关系101
一、基本模式图101
二、取得成效的条件102
第2节 双向互动关系104
一、基本模式图104
二、取得成效的条件104
第3节 矛盾运动关系105
一、基本矛盾105
二、主要矛盾及其表现形式106
三、矛盾的主要方面108
四、解决矛盾的方法是深化特殊教育教学改革110
第3编 特殊教育组织论111
第7章 宏观组织:特殊教育体制111
第1节 特殊教育体制概述111
一、特殊教育体制的含义111
二、我国特殊教育体制的沿革112
第2节 特殊学校教育体制117
一、特殊学校教育体制概述117
二、各类特殊学校教育体制121
三、我国特殊学校教育体制改革122
第3节 特殊教育管理体制125
一、特殊教育管理体制概述125
二、特殊教育行政体制改革125
三、特殊学校管理体制改革127
第8章 中观组织:特殊教育学校130
第1节 专门学校130
一、特殊教育专门学校的历史溯源和宗旨130
二、专门学校中的特殊教育131
三、专门学校所面临的质疑和挑战135
四、专门学校的前景137
第2节 混合学校138
一、混合学校的宗旨138
二、混合学校中的特殊教育139
三、混合学校存在的问题141
四、混合学校的前景144
第3节 融合学校144
一、融合教育的理念144
二、融合学校中的融合教育145
三、融合的困难和融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149
四、在我国发展融合学校的措施150
第9章 微观组织:特殊教育班级154
第1节 班级概述154
一、班级的概念154
二、班级的组成154
三、班级规模159
第2节 班级形式160
一、同质按类编班160
二、异质编班161
三、弹性编班制161
四、特殊学生在普通班级的随班就读161
五、其他形式162
第3节 班级运行过程163
一、班级组建阶段:入学教育163
二、班级发展阶段:以人为本163
三、班集体的形成阶段166
四、班级异常行为处理166
五、班级评估168
第4编 特殊教育方法论170
第10章 特殊教育的教学方法170
第1节 工作分析法170
一、概述170
二、工作分析法的实施171
三、评析174
第2节 直接教学法175
一、概述175
二、直接教学法的实施176
三、评析179
第3节 概念教学法180
一、概述180
二、概念教学法的实施181
三、评析184
第4节 学习策略教学法185
一、概述185
二、学习策略教学法的实施186
三、评析190
第11章 特殊教育的评估方法193
第1节 标准化测验评估193
一、标准化测验评估概述193
二、标准化测验评估的实施195
三、评析197
第2节 动态评估198
一、动态评估概述198
二、动态评估的实施200
三、评析204
第3节 课程本位评估205
一、课程本位评估概述205
二、课程本位评估的实施207
三、评析208
第4节 功能性评估209
一、功能性评估概述209
二、功能性评估的实施210
三、评析213
第5节 生态评估214
一、生态评估概述214
二、生态评估的设计与实施215
三、评析218
第12章 特殊教育管理方法221
第1节 特殊教育管理方法概述221
一、含义221
二、特点222
三、方法论基础222
第2节 特殊教育行政方法224
一、法治方法224
二、组织调度方法225
三、、经济方法225
四、激励方法226
第3节 特殊学校管理方法227
一、行政管理方法227
二、思想教育方法228
三、经济管理方法228
四、法治方法229
五、咨询参与方法231
六、数理统计方法231
第5编 特殊教育目标论233
第13章 特殊教育目标233
第1节 特殊教育目标体系233
一、教育目的233
二、培养目标234
三、课程目标235
第2节 特殊教育的一般目标236
一、教育目的中的一般目标236
二、培养目标中的一般目标236
三、课程目标中的一般目标237
第3节 特殊教育的特殊目标238
一、教育目的中的特殊目标238
二、培养目标中的特殊目标239
三、课程目标中的特殊目标240
第14章 个别化计划244
第1节 个别化教育计划244
一、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提出和发展244
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订过程245
三、个别化教育计划面临的挑战252
第2节 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254
一、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概述254
二、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的实施254
三、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面临的挑战257
第3节 个别化转衔服务计划259
一、转衔的定义及演变历程259
二、个别化转衔服务计划的组成框架260
三、个别化转衔服务计划的实施步骤260
四、个别化转衔服务计划的实施现状263
参考文献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