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 无线通信与移动通信中信号处理研究的新进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 无线通信与移动通信中信号处理研究的新进展](https://www.shukui.net/cover/32/32740676.jpg)
- (美)Georgios B.Giannakis Yingbo Hua Petre Stoica Lang Tong编 刘郁林 邵怀宗等译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6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 无线通信与移动通信中信号处理研究的新进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第一卷 信道估计与均衡技术的发展趋势3
第1章 利用高阶统计量的信道估计和均衡技术3
1.1 引言3
1.2 单用户系统:波特率采样5
1.3 单用户系统:分数采样11
1.4 多用户系统22
1.5 结束语31
参考文献32
第2章 盲信道估计的性能界35
2.1 引言35
2.2 问题描述及预备知识35
2.3 约束估计的CRB40
2.4 不变量估计的CRB41
2.5 投影误差的CRB43
2.6 数值举例44
2.7 结束语48
附录2.A 命题2的证明48
参考文献50
第3章 盲辨识和盲解卷积的子空间方法51
3.1 引言51
3.2 SIMO信道的子空间辨识52
3.3 MIMO信道的子空间辨识57
3.4 用于CDMA系统的盲信道估计67
3.5 欠估计信道辨识73
附录3.A 部分定理和命题的证明81
参考文献86
第4章 有色信号环境下对信道的盲辨识和盲均衡90
4.1 引言90
4.2 FIR MIMO信道模型91
4.3 基于SOS的可辨识性92
4.4 去相关盲辨识方法96
4.5 结束语106
参考文献106
第5章 最优子空间方法109
5.1 引言109
5.2 数据模型和符号110
5.3 子空间思想及符号116
5.4 参数化117
5.5 估计方法120
5.6 统计分析122
5.7 与方向估计的关系125
5.8 噪声子空间参数的进一步结果126
5.9 仿真举例128
5.10 结束语132
附录5.A 两个参数的推导133
参考文献134
第6章 多信道盲辨识的线性预测算法138
6.1 引言138
6.2 基于二阶统计量的信道辨识:问题描述139
6.3 信道辨识的线性预测算法141
6.4 外积分解算法143
6.5 多步线性预测方法145
6.6 信道估计的线性平滑方法(不用预测)146
6.7 信道估计的约束最小输出能量方法148
6.8 讨论150
6.9 仿真结果152
6.10 结束语159
参考文献160
第7章 FIR多信道估计的半盲方法163
7.1 引言163
7.2 问题描述165
7.3 半盲方法的分类167
7.4 半盲信道估计的可辨识条件168
7.5 性能测度:CRB172
7.6 性能最优化问题174
7.7 最优半盲方法175
7.8 盲DML方法177
7.9 三种基于次优DML准则的半盲准则179
7.10 盲准则和训练序列准则相结合的半盲准则182
7.11 半盲二次准则的性能187
7.12 高斯方法191
7.13 结束语192
参考文献193
第8章 盲信号估计的几何方法198
8.1 引言198
8.2 盲估计子设计准则200
8.3 信号空间特性及等价代价函数204
8.4 SW接收机的几何分析:全局特性206
8.5 SW接收机的几何分析:局部特征213
8.6 结束语及文献说明217
附录8.A 定理5的证明219
参考文献222
第9章 频率选择性信道估计和均衡的线性预编码技术225
9.1 系统模型226
9.2 统一滤波器组预编码器228
9.3 FIR-ZF均衡器232
9.4 预编码器和译码器联合最优设计236
9.5 盲符号恢复248
9.6 结束语256
参考文献256
第10章 使用任意线性预编码器的盲信道可辨识性262
10.1 引言262
10.2 多项式方程的基本理论265
10.3 内在的标量模糊度268
10.4 弱可辨识性及CRB269
10.5 任意线性预编码器270
10.6 零前缀预编码器272
10.7 预编码的几何解释274
10.8 滤波器组275
10.9 抗模糊度预编码器278
10.10 象征性方法279
10.11 结束语280
参考文献281
第11章 当前盲判决反馈均衡器的进展284
11.1 引言284
11.2 符号285
11.3 数据模型287
11.4 维纳滤波器289
11.5 盲跟踪算法294
11.6 DFE初始化策略302
11.7 结束语310
附录11.A 谱分解311
附录11.B CL-MMSE-DFE312
附录11.C DD-DFE局部收敛性313
附录11.D 自适应IIR算法的更新314
附录11.E CMA-AR局部稳定性316
参考文献318
第二卷 单用户系统与多用户系统的发展趋势325
第1章 时变衰落信道325
1.1 信道模型327
1.2 LTV信道传输的编码策略340
1.3 信道估计和预测352
1.4 结束语358
1.5 相关知识359
参考文献363
第2章 空时分集370
2.1 引言370
2.2 系统设置371
2.3 检测的一般结构372
2.4 仅有空间分集的处理374
2.5 空时分集处理374
2.6 BER376
2.7 数据率380
2.8 讨论389
2.9 结束语391
参考文献391
3.1 引言393
第3章 代数常模算法393
3.2 基础知识396
3.3 ACMA算法的推导401
3.4 无噪声情形的分析404
3.5 有噪声情形下的ACMA算法406
3.6 渐近性能408
3.7 加权ACMA算法412
3.8 二进制信源分离414
3.9 仿真实验415
3.10 联合对角化418
3.11 结束语422
参考文献422
4.1 引言427
第4章 信号分离中的PARAFAC技术427
4.2 理论428
4.3 符合PARAFAC模型的算法434
4.4 确定三维阵列的秩438
4.5 应用的第一部分:数据建模442
4.6 应用的第二部分:实例451
4.7 PARAFAC模型扩展:PARAFAC2456
4.8 结束语456
参考文献457
第5章 CDMA系统中的多径抑制464
5.1 引言464
5.2 信号模型465
5.3 接收机设计469
5.4 最小方差接收机470
5.5 长码系统的多径抑制484
5.6 结束语491
参考文献491
第6章 适于多径信道的通用多载波CDMA系统的块扩展技术496
6.1 块扩展模型497
6.2 无MUI/ISI和多速率传输的GMC-CDMA506
6.3 性能与比较518
6.4 结束语523
附录6.A 双Vandermonde-Lagrange收发机523
附录6.B GMC-CDMA的模解释524
参考文献526
第7章 用于DS/CDMA信号的多级干扰消除算法532
7.1 引言532
7.2 多用户信号模型532
7.3 CDMA接收机概述534
7.4 SIC537
7.5 BER的精确分析543
7.6 BER的近似分析548
7.7 自适应SIC552
7.8 PIC555
7.9 PIC的BER分析556
7.10 状态-空间分析564
7.11 结束语567
参考文献567
第8章 在分隙Aloha无线Ad Hoc网络中解决包冲突的信号处理技术569
8.1 分隙Aloha Ad Hoc网络中的包冲突问题570
8.2 包冲突模型572
8.3 基于训练符号的迫零接收机576
8.4 半盲最小二乘平滑接收机577
8.5 盲接收机583
8.6 可分离性分析585
8.7 网络性能分析590
8.8 数值仿真594
8.9 结束语597
附录8.A 包冲突(一个MIMO系统)597
参考文献599
第9章 非数据辅助的数字同步技术602
9.1 引言602
9.2 信号模型604
9.3 经典UML法608
9.4 条件最大似然方法614
9.5 最小条件方差压缩似然函数法623
9.6 边界和性能估计626
9.7 结束语633
参考文献634
第10章 利用天线阵列的同步技术637
10.1 引言637
10.2 数据模型639
10.3 ML估计641
10.4 渐近等价估计子645
10.5 启发性推导646
10.6 用IQML和ESPRIT计算估计子648
10.7 仿真结果651
10.8 结束语655
附录10.A 相关知识656
参考文献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