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共心理学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公共心理学教程
  • 许远理,孙天义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77947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心理学-师范大学-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共心理学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1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

二、心理学的学科性质4

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5

一、心理是人脑的机能6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7

三、心理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8

第三节 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9

一、心理学的任务9

二、心理学的意义9

第四节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11

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1

二、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3

第五节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简介15

一、西方心理学流派15

二、中国心理学的发展18

第二章 感觉与知觉23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23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23

二、感觉和知觉的种类24

第二节 感觉与知觉的基本理论29

一、感觉的基本规律29

二、知觉的特性32

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37

一、感觉的生理机制37

二、知觉的生理机制38

第四节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39

一、感觉和知觉的联系39

二、感觉和知觉的区别39

第五节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40

一、直观教学的合理应用40

二、遵循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41

三、提高师生双方的社会知觉能力42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42

第三章 意识与注意47

第一节 意识与意识状态47

一、什么是意识47

二、意识的其他几种状态48

第二节 注意概述51

一、什么是注意51

二、注意与心理过程51

三、注意的功能51

四、注意的外部表现52

五、注意的生理指标53

第三节 注意的种类53

一、无意注意53

二、有意注意55

三、有意后注意56

第四节 注意的理论57

一、注意的生理机制57

二、注意的心理机制58

第五节 注意的品质59

一、注意的范围59

二、注意的稳定性60

三、注意的分配61

四、注意的转移62

第六节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63

一、充分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课堂教学63

二、运用有意注意规律组织课堂教学64

三、运用两种注意交替的规律组织课堂教学64

四、课堂上学生的分心与控制64

第四章 记忆与遗忘67

第一节 记忆概述67

一、记忆的概念67

二、记忆的分类68

第二节 记忆过程72

一、记忆的环节72

二、记忆的信息加工机制75

第三节 记忆的生理机制76

一、定位说76

二、非定位说77

三、记忆突触说77

四、记忆分子说77

第四节 影响记忆的因素77

一、系列位置效应77

二、蔡加尼克效应78

第五节 遗忘和遗忘理论79

一、遗忘的概念79

二、遗忘的规律79

三、遗忘的理论80

四、遗忘的影响因素81

第六节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82

一、青少年学生记忆的发展82

二、良好记忆的品质83

三、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84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92

第一节 思维92

一、思维概述92

二、思维的过程与形式94

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98

第二节 想象101

一、想象概述101

二、想象的品质及其培养104

第三节 思维和想象106

一、思维和想象的联系107

二、思维和想象的区别107

第六章 情绪与动机110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110

一、什么是情绪与情感110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111

三、情绪与情感的分类112

第二节 情绪的脑机制及其功能114

一、情绪与情感的神经机制115

二、情绪与情感的功能116

第三节 情绪调节118

一、情绪调节的概念118

二、情绪调节的分类118

三、调节情绪的方法119

第四节 动机概述121

一、动机及其功能121

二、情绪与动机的关系123

三、动机的产生123

第五节 动机的种类126

一、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126

二、正确的、高尚的动机和错误的、低下的动机129

三、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129

四、长远的动机和短暂的动机129

第七章 人格134

第一节 人格的概念134

一、人格的定义134

二、人格的特征135

三、人格的结构136

第二节 人格的理论137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137

二、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138

三、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139

四、艾森克的人格三因素模型140

五、人格五因素模型141

六、A—B型人格理论142

七、中国人大七人格模型142

第三节 人格的测量143

一、行为评定法143

二、自然实验法144

三、测验法144

第四节 人格的成因146

一、生物遗传因素146

二、社会文化因素147

三、家庭环境因素147

四、早期童年经验149

五、学校教育因素149

六、自我教育因素150

第八章 能力与智力154

第一节 能力与智力概述154

一、概念的界定154

二、能力的种类157

三、智力结构理论158

四、能力的测量161

第二节 能力的一般规律166

一、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166

二、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168

三、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171

第三节 能力规律在教育中的应用175

一、重视早期教育175

二、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和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175

三、培养学生创造力176

四、进行因材施教177

五、正确处理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177

第九章 人的毕生发展181

第一节 产前期和婴儿期181

一、产前期181

二、婴儿期183

第二节 儿童期188

一、生理发展188

二、认知发展188

三、道德发展191

第三节 青少年期193

一、青少年的生理发展193

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195

三、青少年的社会发展198

第四节 成年期199

一、成年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199

二、成年期的生活适应200

第十章 心理健康教育205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205

一、健康205

二、心理健康206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207

四、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209

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210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调治方法211

一、适应与心理健康211

二、学习与心理健康212

三、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214

四、挫折与心理健康215

五、恋爱心理问题及其调适219

六、网络心理问题及其调适221

七、求职心理问题及其调适222

第三节 案例分析与自我测验224

一、案例分析224

二、心理健康自我测验226

第十一章 学习与教学心理230

第一节 学习的概述230

一、什么是学习230

二、学习的类型233

三、学习的一般结构234

四、学习的意义和作用235

五、学习与教学235

第二节 西方学习理论的几大体系236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36

二、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237

三、信息加工学习理论237

四、人本主义的学习观238

五、建构主义的学习观239

第三节 教学心理240

一、教学设计模式240

二、教学策略244

三、现代教学方法246

参考文献254

网络资源2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