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李柏评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李柏评传
  • 常新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2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李柏评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独行君子”的人生追求1

第一节 “独行君子”1

一、生卒考证1

二、八股取士制度的反叛者3

三、狂狷气象5

四、不忘沟壑,高寄绝俗6

第二节 处馆志趣10

第三节 南国视野12

第二章 李柏思想的渊源与构成18

第一节 关学的渊源与流变18

一、关学学者身份的确认18

二、对张载“原儒”方式的继承20

三、对“泥于鬼神”观念的批判22

四、对“孔颜之乐”理想境界的追求23

五、“以气节著称”的关学精神24

六、“崇礼贵德”的“崇儒”宗旨25

七、对关学“心学”化趋势的顺应27

第二节 李柏与佛教的因缘30

一、接受视域中的李柏与憨休30

二、“不立文字”说33

三、“空”不为空34

四、“水月相涵”的华严思想36

第三节 对道家思想的摄取与自我观照38

一、“贵柔守雌”的自我观照38

二、“无用之用”40

三、“齐生死,忘人我”42

第四节 教有三种,道归一致44

一、以儒为宗,援佛入儒45

二、道家与儒家在政治哲学方面的共性47

第三章 易代之际的悲患50

第一节 对故国的追忆50

一、对宗国覆亡的悲恋50

二、以“游”的形式对故国的凭吊53

三、沧海桑田与冷眼浮世55

第二节 安贫乐道、坚守气节的人格精神56

一、对道德节操、贫富贵贱的考量56

二、孔颜之乐与冰霜玉洁的气象58

三、对失节行为的忧惧61

第三节 人世和遁世的两难处境63

一、遁世的原则64

二、学而优则仕与穷不失义之间的选择66

三、与官员的交往72

第四章 基于明清易代的历史意识76

第一节 对人类历史发展问题的探讨76

一、“治、乱”相循的发展史观76

二、对“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探讨79

三、“今不如昔”与“退让无为”的发展史观80

第二节 多元视角的历史人物评价85

一、对“乱臣贼子”的贬斥86

二、对忠贞之士的褒奖88

三、基于人物性格对韩信的评价93

第三节 对明代文官制度与宗藩制度的反思97

一、对明代文官制度的批判97

二、对祸国殃民的宗藩制度的批判100

三、基于秦亡对明代官员道德失范的反思102

第五章 续接古今的诗学思想及其美学阐释107

第一节 诗文创作理论及对浮华诗风的批判107

一、“率性而成”创作缘起论108

二、“天机自然”的至文境界109

三、“至精至微”的诗歌功用论111

四、“断须镂肝”非诗也112

第二节 适然相合的诗作情景论115

一、触物起情与“物”之意象116

二、对“山水清音”之“悟”119

三、“景语”与“情语”121

四、“万化冥合”与“神与物游”123

第三节 多元化的诗作创作风格与题材125

一、沉郁顿挫、豪气冲霄的忧患诗126

二、真醇清淡的山水诗130

三、质朴刚劲的离别诗135

四、悲苦哀怨的闺情诗136

五、凄冷寒寂的悲秋诗138

六、语拙而意工的乡关诗139

第六章 儒者视域中对传统哲学范畴的探讨142

第一节 “天道观”的几个范畴及其逻辑结构142

一、“无极”的终极性143

二、“无极而太极”144

三、有象的“天”与“一”147

四、“元气”论及“元气”与“天”的矛盾性149

五、对张载“理”“气”关系思想的继承150

第二节 践履笃实、成圣成贤的涵养工夫论151

一、对“圣贤气象”的期许152

二、“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154

三、“持敬”与“主静”的修养论157

四、“索道于经”159

第三节 “同异之辩”与“万物齐一”162

一、“同异之辩”163

二、有物必有对166

三、“万物齐一”170

第七章 李柏思想的影响175

一、“关中三李”影响之比较175

二、人格的高洁177

三、理学的影响178

四、文学影响180

附录一 李柏简谱183

附录二 序、跋、题记等191

参考文献2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