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思想研究
  • 王珍著 著
  •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77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理论来源1

第一节 伊壁鸠鲁古希腊启蒙思想3

一 体现主体自由的原子论4

二 对“神”的独特理解7

三 对宗教的批判9

第二节 18世纪法国启蒙学派无神论思想10

一 对传统宗教的批判13

二 物质是唯一的实体,具有自身运动的能力14

三 无神论社会是存在的14

第三节 黑格尔理性主义宗教观19

一 理性精神22

二 早期对宗教的专制性进行的批判23

三 对宗教与哲学关系的阐述25

第四节 青年黑格尔派宗教观26

一 大卫·施特劳斯自然还原主义宗教观27

二 布鲁诺·鲍威尔自我意识宗教观30

三 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宗教观37

第五节 犹太文化46

一 犹太文化影响马克思的途径47

二 犹太文化若干重要特征50

第六节 东方其他文化的影响56

一 批判地吸收欧洲受东方文化影响的思想者的思想57

二 与当时研究东方文化学者的交往58

三 直接阅读有关东方文化的著作60

第二章 从有神论到无神论的转变63

第一节 青年马克思从有神论到无神论的转变66

一 宗教观的有神论阶段67

二 从有神论向无神论的转变74

三 从有神论向无神论转变的原因分析78

第二节 青年恩格斯从正统宗教信仰到无神论的转变86

一 正统宗教的信仰者86

二 向泛神论的转变88

三 向无神论的转变97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宗教观的比较101

一 向无神论转变的途径101

二 对理性的看法102

三 对神的态度103

四 无神论的具体内容105

第三章 马克思从唯心宗教观到唯物宗教观的转变106

第一节 马克思从唯心宗教观到唯物宗教观的转变107

一 宗教与异化107

二 宗教与政治108

三 宗教与人的解放112

第二节 对宗教有关内容的初步总结,《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宗教观125

一 马克思的宗教观与其理论的批判功能126

二 马克思宗教观的有关内容134

三 对“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理解138

第四章 马克思向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的接近145

第一节 用异化劳动说明宗教异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宗教观145

一 走向用异化劳动说明宗教的思想历程147

二 在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的过程中阐述了宗教的唯物基础及其被克服的必然性153

三 宗教、有神论、无神论和共产主义之间的关系163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宗教观的形成——《关于费尔巴哈》中的宗教观169

第三节 宗教观在马克思思想转变过程中的地位179

一 在宗教领域中的活动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过渡环节180

二 宗教观为唯物史观的创立提供了可能的转向183

第五章 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的初步确立和公开问世185

第一节 宗教的产生与性质186

一 宗教的产生187

二 宗教的性质189

第二节 宗教消亡的途径190

一 “革命”,即现实的实践191

二 分工的消灭192

三 世界历史的形成194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的公开问世200

第六章 马克思宗教观的深化205

第一节 50-60年代对宗教若干问题进一步阐发205

一 宗教与阶级206

二 宗教是受社会存在支配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207

第二节 《资本论》中的宗教观208

一 宗教产生的根源及其本质209

二 宗教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211

三 宗教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214

四 宗教的历史发展形式215

五 宗教扬弃自身及其消亡的条件216

第七章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宗教观的新发展222

第一节 马克思晚年笔记中宗教观的新发展222

一 宗教在文明起源中的作用224

二 宗教发展的七个阶段228

三 宗教性典籍的历史文化价值229

第二节 恩格斯晚年著作中宗教观的新发展230

一 对早期基督教的研究231

二 对早期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的比较研究235

三 对《圣经》中《启示录》的研究237

四 关于宗教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宗教本质及其消亡条件的进一步阐述239

第八章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基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246

第一节 从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方法和归旨,看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247

一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基本方法247

二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理论归旨248

第二节 从宗教产生的久远性,看宗教存在的长期性249

第三节 从宗教根源的复杂深刻性,看现阶段宗教存在状况的复杂性250

一 客观根源251

二 主观根源252

第四节 从宗教的本质,看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的必要性254

第五节 从宗教社会历史作用的二重性,看现阶段宗教作用的二重性256

第六节 从宗教发展的阶段性,看宗教发展的多样性260

第七节 从宗教消亡的历史条件,看宗教问题的漫长性261

主要参考文献265

后记2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