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私法 (第二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际私法 (第二版)
  • 韩德培主编 著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60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6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际私法 (第二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总论3

第一章 国际私法的概念3

第一节 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3

一、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含义3

二、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调整方法4

第二节 国际私法的范围5

一、关于国际私法范围的不同主张5

二、国际私法的规范7

第三节 国际私法的性质9

一、关于国际私法性质的不同学说9

二、国际私法的国际性11

第四节 国际私法的名称12

一、国际私法的名称之争12

二、国际私法与国际私法学14

第五节 国际私法的定义14

第六节 国际私法的体系16

一、国际私法立法体系16

二、国际私法理论体系18

第二章 国际私法的渊源20

第一节 国内立法20

一、国内立法作为国际私法的渊源20

二、各国国际私法立法的主要模式21

三、当代国际私法国内立法的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21

第二节 司法判例23

一、司法判例作为国际私法的渊源23

二、我国对司法判例的立场和态度24

第三节 国际条约25

一、国际条约作为国际私法的渊源25

二、从事国际私法统一工作的国际组织26

三、作为国际私法渊源的国际条约28

四、我国缔结或加入的有关国际私法条约29

第四节 国际惯例30

一、国际惯例的概念30

二、国际惯例作为我国国际私法渊源的问题31

第五节 学说或法理32

第三章 国际私法的历史34

第一节 国际私法的萌芽34

一、罗马法时代34

二、种族法时代34

三、属地法时代35

第二节 法则区别说时代35

一、意大利的法则区别说35

二、法国的法则区别说37

三、荷兰的法则区别说39

第三节 近代国际私法41

一、德国学派41

二、意大利学派43

三、英国学派43

四、美国学派45

第四节 当代国际私法46

一、英美国家47

二、欧洲大陆国家51

三、苏东国家52

四、亚非拉发展中国家53

第五节 中国国际私法的历史发展54

一、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史54

二、中国国际私法学的发展56

第四章 国际私法关系的主体59

第一节 自然人59

一、自然人的国籍59

二、自然人的住所62

第二节 法人64

一、法人的国籍64

二、法人的住所67

三、外国法人的认可68

第三节 国家69

一、国家作为国际私法关系主体的特殊性69

二、国家豁免70

第四节 国际组织74

一、国际组织作为国际私法关系主体的特殊性74

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特权与豁免74

三、国际组织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法律冲突及解决75

第五节 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几种制度76

一、国民待遇77

二、最惠国待遇78

三、优惠待遇78

四、普遍优惠待遇79

五、不歧视待遇80

第二编 冲突法83

第五章 法律冲突83

第一节 法律冲突的含义和产生83

一、法律冲突的含义83

二、法律冲突的产生84

第二节 法律冲突的种类84

一、公法冲突和私法冲突84

二、积极的法律冲突、消极的法律冲突和无法律冲突84

三、空间上的法律冲突、时际法律冲突和人际法律冲突85

四、立法冲突、司法冲突和守法冲突85

五、平面的法律冲突和垂直的法律冲突85

第三节 法律冲突的解决办法86

一、公法冲突和私法冲突的解决86

二、空间上的法律冲突、时际法律冲突和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86

三、立法冲突、司法冲突和守法冲突的解决87

四、垂直的法律冲突和平面的法律冲突的解决87

第四节 国际民事法律冲突87

一、国际民事法律冲突的产生原因88

二、国际民事法律冲突的解决办法89

第六章 冲突规范91

第一节 冲突规范的概念、结构和类型91

一、冲突规范的概念91

二、冲突规范的结构92

三、冲突规范的类型92

第二节 冲突规范的基础和灵活化趋势94

一、冲突规范的基础94

二、冲突规范的灵活化趋势96

第三节 连结点97

一、连结点的法律意义97

二、连结点的分类98

三、连结点的选择99

四、连结点的发展方向102

第四节 系属公式106

一、系属公式的含义106

二、几种常见的系属公式106

第七章 准据法的确定108

第一节 准据法的概念和特点108

一、准据法的概念108

二、准据法的特点108

第二节 准据法的选择方法110

一、准据法选择方法的含义和作用110

二、选择准据法的具体方法111

第三节 实质问题与程序问题114

一、实质问题与程序问题的划分114

二、若干具体问题的识别116

第四节 先决问题119

一、先决问题的概念119

二、先决问题的构成要件120

三、先决问题准据法的确定120

第五节 特殊情况下准据法的确定122

一、时际法律冲突与准据法的确定122

二、区际法律冲突与准据法的确定124

三、人际法律冲突与准据法的确定124

第八章 冲突法的一般问题126

第一节 识别126

一、识别的概念126

二、识别冲突的产生原因127

三、解决识别冲突的方法128

第二节 反致132

一、反致的概念132

二、反致问题的产生133

三、反致问题在理论上的分歧134

第三节 法律规避136

一、法律规避的概念136

二、法律规避的构成要件137

三、法律规避的性质137

四、法律规避的效力138

第四节 公共秩序保留140

一、公共秩序保留的概念和适用情形140

二、公共秩序保留的理论141

三、公共秩序保留的立法145

四、公共秩序保留的司法运作147

第五节 外国法内容的查明151

一、外国法内容的查明的含义151

二、外国法的性质151

三、外国法的查明方法152

四、外国法无法查明时的解决方法154

五、外国法错误适用的救济155

第九章 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律冲突法158

第一节 自然人权利能力的法律适用158

一、自然人权利能力的法律冲突158

二、自然人权利能力的法律适用规则161

三、涉外失踪和死亡宣告的管辖权与法律适用162

第二节 自然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164

一、自然人行为能力的法律冲突164

二、自然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规则166

三、禁治产宣告的管辖权与法律适用168

第三节 法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169

一、法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律冲突169

二、法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规则170

第十章 法律行为、代理和时效的法律冲突法172

第一节 法律行为172

一、法律行为及其法律冲突172

二、法律行为方式的法律适用172

三、几种特殊法律行为方式的法律适用174

第二节 代理174

一、代理的概念174

二、代理的法律冲突175

三、代理的法律适用176

四、中国有关涉外代理法律适用的规定179

第三节 时效180

一、时效及其法律冲突180

二、时效的法律适用180

三、中国有关时效法律适用的规定182

第十一章 物权的法律冲突法183

第一节 物之所在地法原则183

一、物之所在地法原则的产生和发展183

二、物权关系适用物之所在地法的理论根据185

三、物之所在地的确定186

四、物之所在地法的适用范围187

五、物之所在地法适用的例外189

六、中国关于物权法律适用的规定190

第二节 国有化问题190

一、国有化法令对本国人在外国的财产的效力191

二、国有化法令对外国人在内国的财产的效力和补偿192

三、中国关于国有化问题的立场和实践192

第三节 信托193

一、信托的概念和法律冲突193

二、涉外信托关系的法律适用193

三、《关于信托的准据法及其承认的公约》194

第十二章 债权的法律冲突法198

第一节 合同的法律适用198

一、涉外合同的准据法概述198

二、合同准据法的确定方法200

三、合同的特殊方面及特殊合同的法律适用206

四、我国关于合同法律适用的实践206

第二节 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210

一、一般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210

二、特殊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212

三、我国关于侵权行为法律适用的实践216

第三节 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的法律适用216

一、不当得利的法律适用216

二、无因管理的法律适用218

第十三章 婚姻家庭的法律冲突法219

第一节 结婚的法律适用219

一、结婚实质要件的准据法219

二、婚姻形式要件的法律适用221

三、领事婚姻222

四、我国关于涉外结婚的法律规定222

第二节 夫妻关系的法律适用223

一、夫妻人身关系的准据法223

二、夫妻财产关系的准据法224

第三节 离婚的法律适用225

一、离婚案件的管辖权225

二、离婚的法律适用226

三、离婚法律适用的新发展228

四、我国有关涉外离婚的法律规定228

第四节 父母子女关系的法律适用229

一、婚生子229

二、非婚生子的准正231

三、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准据法232

第五节 收养的法律适用233

一、收养案件的管辖权233

二、收养的法律适用规则233

三、中国有关涉外收养法律适用的规定235

第六节 监护的法律适用236

一、监护案件的管辖权236

二、监护的法律适用规则237

三、我国对涉外监护法律适用的规定237

第七节 扶养的法律适用237

第十四章 继承的法律冲突法239

第一节 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239

一、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规则240

二、继承准据法的适用范围242

三、中国有关涉外法定继承法律适用的规定244

第二节 遗嘱的法律适用245

一、立遗嘱能力的法律适用246

二、遗嘱方式的法律适用247

三、遗嘱解释的法律适用248

四、遗嘱撤销的法律适用249

第三节 无人继承财产的处理250

一、无人继承财产归属问题的法律适用251

二、中国有关涉外无人继承财产归属问题的法律规定252

第十五章 海事的法律冲突法254

第一节 海事合同的法律适用254

一、海事合同的法律冲突254

二、海事合同的法律适用规则255

第二节 船舶物权的法律适用259

一、船舶物权的法律冲突259

二、船舶物权的法律适用规则260

第三节 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263

一、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的法律冲突263

二、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规则265

第四节 海难救助的法律适用268

一、海难救助的法律冲突268

二、海难救助的法律适用规则269

第五节 共同海损的法律适用271

一、共同海损的法律冲突271

二、共同海损的法律适用规则273

第六节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法律适用274

一、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法律冲突274

二、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法律适用规则275

第十六章 票据的法律冲突法280

第一节 票据的法律冲突280

一、票据与涉外票据280

二、票据的法律冲突281

第二节 票据的法律适用282

一、票据法律适用的原则282

二、票据关系的法律适用规则284

第十七章 破产的法律冲突法290

第一节 涉外破产的管辖权290

一、主要利益中心290

二、营业所291

三、资产所在地291

第二节 破产的法律适用292

一、破产债权和其他相关权利成立的法律适用292

二、破产程序和后果的法律适用293

第三节 破产的域外效力296

一、破产域外效力的相关理论296

二、各国关于破产效力的实践做法298

第十八章 知识产权的法律冲突法301

第一节 专利权的法律适用302

一、专利权的法律冲突302

二、专利权的法律适用规则304

三、我国有关涉外专利权的法律规定305

第二节 商标权的法律适用307

一、商标权的法律冲突307

二、商标权的法律适用规则308

三、我国有关涉外商标权的法律规定309

第三节 著作权的法律适用310

一、著作权的法律冲突310

二、著作权的法律适用规则311

三、我国关于涉外著作权的法律规定313

第十九章 区际冲突法314

第一节 区际法律冲突314

一、区际法律冲突的概念314

二、区际法律冲突的产生315

三、区际法律冲突的特征318

四、区际法律冲突的种类319

五、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321

第二节 区际冲突法概述325

一、区际冲突法的概念325

二、区际冲突法的特征326

三、区际冲突法的渊源327

四、区际冲突法的历史发展328

第三节 区际冲突法和国际私法的关系331

一、在区际冲突法和国际私法关系问题上的理论331

二、在区际冲突法和国际私法关系问题上的实践333

三、区际冲突法和国际私法的联系与区别334

第四节 中国的区际法律冲突问题336

一、“一国两制”构想与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产生337

二、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特点339

三、解决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原则340

四、解决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途径342

五、解决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步骤343

六、解决中国区际法律冲突问题实践的发展344

第三编 统一实体法349

第二十章 国际货物买卖的统一实体法349

第一节 概述349

一、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概念和特点349

二、国际货物买卖统一实体法的主要渊源349

三、几种常用的贸易术语353

第二节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358

一、要约359

二、承诺361

第三节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形式与内容364

一、合同的形式364

二、合同的内容364

第四节 卖方和买方的义务366

一、卖方的义务366

二、买方的义务369

第五节 违约及其救济方法370

一、公约对违约的分类370

二、买卖双方均可采取的救济方法370

三、卖方违约时买方的救济方法373

四、买方违约时卖方的救济方法375

第六节 货物所有权与风险的转移376

一、所有权的转移376

二、风险的转移377

第七节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在我国的适用380

一、公约的非强制性适用问题380

二、书面保留问题381

三、第1条第1款(b)项的保留问题381

四、缔约国的保留声明对适用公约的影响383

五、缔约国参加的其他国际协议对适用公约的影响384

六、公约在非缔约国当事人之间适用的可能性384

第二十一章 国际货物运输的统一实体法387

第一节 概述387

一、国际货物运输的概念与特征387

二、国际货物运输的种类387

第二节 国际海上货物运输388

一、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的概念和种类388

二、提单388

三、租船合同398

第三节 国际航空货物运输399

一、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的特点和种类399

二、关于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的国际公约399

三、关于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的若干国际法规则400

第四节 国际铁路货物运输404

一、国际铁路货物运输概述404

二、《国际铁路货物运输公约》404

三、《国际货协》的主要内容405

第五节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409

一、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的特点及其法律问题409

二、《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的主要内容410

第二十二章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的统一实体法415

第一节 概述415

一、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的概念415

二、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的种类415

第二节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合同416

一、海上保险合同的成立416

二、可保利益416

三、保险单417

四、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的基本义务418

第三节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的承保范围419

一、保险人承保的风险419

二、保险人承保的损失和费用419

三、保险人的除外责任420

第四节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的险别420

一、基本险420

二、附加险421

第五节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理赔421

一、保险理赔的基本规则421

二、代位权422

三、委付422

四、保险赔偿金的计算423

第二十三章 国际贸易支付的统一实体法424

第一节 概述424

一、国际贸易支付的含义和特点424

二、国际贸易支付统一实体法的主要渊源424

第二节 国际票据法公约427

一、日内瓦票据法公约的主要内容427

二、《联合国国际汇票和国际本票公约》的主要内容429

第三节 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统一实体法430

一、汇付430

二、托收431

三、信用证434

第二十四章 保护知识产权的统一实体法439

第一节 专利权公约439

一、公约的订立439

二、公约的保护范围439

三、公约规定的基本原则及制度439

四、组织机构441

第二节 商标权公约442

一、《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442

二、《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443

三、《商标注册条约》444

第三节 著作权公约445

一、《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445

二、《世界版权公约》447

第四节 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448

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宗旨、主要任务和职权448

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组织机构449

第五节 知识产权协议449

一、知识产权的范围450

二、协议与四个公约的关系450

三、有限的国民待遇原则451

四、最惠国待遇原则451

五、其他有关规定452

第四编 国际民事诉讼法457

第二十五章 国际民事诉讼法概述457

第一节 国际民事诉讼程序和国际民事诉讼法457

一、国际民事诉讼程序457

二、国际民事诉讼法457

第二节 国际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458

一、国际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含义458

二、国家主权原则458

三、国民待遇原则459

四、平等互惠原则459

五、尊重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原则460

第三节 国际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民事诉讼地位460

一、外国个人的国际民事诉讼地位460

二、外国国家的国际民事诉讼地位463

三、国际组织的国际民事诉讼地位465

第二十六章 国际民事案件的诉讼管辖权467

第一节 国际民事案件诉讼管辖权的意义467

一、国际民事案件诉讼管辖权的概念467

二、国际民事案件诉讼管辖权的种类468

三、国际民事案件诉讼管辖权的意义469

第二节 国际民事案件诉讼管辖权的确定470

一、确定国际民事案件诉讼管辖权的一般原则470

二、主要法系国家确定国际民事案件诉讼管辖权的实践473

三、有关国际民事案件诉讼管辖权的国际立法475

四、我国立法关于国际民事案件诉讼管辖权的规定476

第三节 国际民事案件诉讼管辖权的冲突480

一、国际民事案件诉讼管辖权冲突的直接原因480

二、国际民事案件诉讼管辖权冲突的间接原因480

三、解决国际民事案件诉讼管辖权冲突的有效途径481

第二十七章 国际民事诉讼中的送达取证和期间及保全483

第一节 国际民事诉讼中的域外送达483

一、域外送达的概念和性质483

二、域外送达的依据483

三、域外直接送达484

四、域外间接送达487

第二节 国际民事诉讼中的域外取证492

一、域外取证的概念492

二、域外取证的范围493

三、域外直接取证494

四、域外间接取证496

第三节 国际民事诉讼中的诉讼期间499

一、诉讼期间的概念和种类499

二、诉讼期间的计算501

三、诉讼期间的中止和中断501

四、诉讼期间的耽误和恢复502

五、诉讼期间的延展502

第四节 国际民事诉讼中的诉讼保全502

一、诉讼保全的意义502

二、诉讼保全的申请503

三、诉讼保全的实施504

第二十八章 国际民事诉讼中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506

第一节 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概述506

一、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问题506

二、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意义506

第二节 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依据507

一、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理论依据507

二、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法律依据509

第三节 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条件509

一、原判决国法院具有合格的管辖权509

二、有关的诉讼程序具有必要的公正性510

三、有关外国法院判决是确定的判决510

四、有关外国法院判决是合法的判决510

五、有关外国法院判决不与其他有关的法院判决相抵触511

六、原判决国法院适用了适当的准据法511

七、有关国家之间存在互惠关系511

八、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不违反内国的公共秩序512

第四节 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程序512

一、承认与执行请求的提出512

二、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具体程序513

第二十九章 国际司法协助515

第一节 国际司法协助的概念515

一、国际司法协助的含义515

二、关于国际司法协助概念的理论分歧515

第二节 国际司法协助的依据516

一、各国法律的规定516

二、国际条约的规定517

三、互惠关系517

第三节 国际司法协助的实施518

一、请求实施国际司法协助的途径518

二、国际司法协助中使用的语言519

三、国际司法协助应适用的法律520

四、国际司法协助的费用问题521

第四节 国际司法协助的拒绝521

一、拒绝给予国际司法协助的一般理由521

二、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适用522

第五编 国际商事仲裁法527

第三十章 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和特点527

第一节 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528

一、仲裁的概念528

二、“国际商事”的含义530

第二节 国际商事仲裁的特点538

一、仲裁与斡旋和调解的异同538

二、仲裁与司法诉讼的异同539

三、仲裁的特点539

第三十一章 国际商事仲裁的性质543

第一节 仲裁的本质属性543

一、仲裁约束力的来源及其强制力543

二、仲裁裁断权的来源544

三、契约性:仲裁的本质属性545

第二节 仲裁的契约性与“司法权论”545

一、“司法”和“司法权”的含义546

二、法院的支持作用547

第三节 仲裁的契约性与自治性和民间性548

一、仲裁的自治性548

二、仲裁的民间性548

第三十二章 国际商事仲裁的类别和常设仲裁机构550

第一节 临时仲裁和机构仲裁550

一、临时仲裁550

二、机构仲裁551

三、介于临时仲裁与机构仲裁之间的仲裁管理模式551

第二节 友好仲裁与依法仲裁552

一、友好仲裁552

二、依法仲裁553

第三节 常设仲裁机构的法律地位553

一、隶属于国际组织553

二、作为非营利组织下的一个独立仲裁机构但不具有独立法律人格554

三、具有独立法律人格的非营利组织554

四、中国内地仲裁机构的法律地位问题555

第四节 常设仲裁机构的种类556

一、国际性的常设仲裁机构556

二、国家常设仲裁机构556

三、行业性的常设仲裁机构556

四、专业性的常设仲裁机构557

第五节 主要的国际商事仲裁机构和国家商事仲裁机构557

一、主要的国际商事仲裁机构557

二、各国主要的商事仲裁机构558

三、中国主要的仲裁机构559

第三十三章 仲裁协议563

第一节 仲裁协议的概念和种类563

一、仲裁协议的概念563

二、现有争议和将来争议563

三、仲裁条款和仲裁协议书564

第二节 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565

一、对当事人的法律效力565

二、对仲裁庭或仲裁机构的法律效力565

三、对法院的法律效力566

四、使仲裁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567

第三节 仲裁协议的内容567

一、提交机构仲裁的仲裁协议的内容568

二、提交临时仲裁的仲裁协议的内容571

第四节 有效仲裁协议的确定571

一、仲裁协议的形式572

二、当事人的行为能力573

三、争议事项的可仲裁性573

第五节 仲裁条款的独立性579

一、仲裁条款的效力独立于合同579

二、主合同自始无效或不存在与仲裁协议的独立性580

第六节 仲裁庭的管辖权自裁原则581

一、部分管辖异议和完全管辖异议581

二、仲裁庭确定自身的仲裁管辖权581

三、决定管辖权异议的并存控制制度584

第三十四章 国际商事仲裁中的法律适用586

第一节 适用于仲裁协议的法律586

一、适用于仲裁协议法律的确定586

二、当事人行为能力法律适用的独立性589

三、国家及其机构缔结仲裁协议的能力590

第二节 适用于仲裁程序的法律592

一、仲裁程序法的范围和独立性592

二、仲裁程序法的确定594

三、仲裁地法的强制性规则及其影响597

第三节 适用于争议实质问题的法律597

一、当事人选择仲裁实体法598

二、当事人未作选择时实体法的确定602

第四节 非国内法规则的适用608

一、国际法和一般法律原则608

二、并存法610

三、商法612

第三十五章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撤销618

第一节 仲裁裁决的种类618

一、最后裁决618

二、临时裁决619

三、部分裁决619

四、缺席裁决620

五、合意裁决620

第二节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撤销621

一、申请撤销的目的621

二、申请撤销裁决的管辖法院621

三、提出撤销裁决申请的时限622

第三节 撤销仲裁裁决的理由622

一、统一制和双轨制622

二、撤销裁决的主要理由623

第四节 重新仲裁制度628

一、发回重新仲裁的条件629

二、重新仲裁的仲裁庭629

三、重新仲裁的审理范围630

第三十六章 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632

第一节 仲裁地/裁决作出地的概念及其确定632

一、仲裁地/裁决作出地632

二、仲裁地与开庭地或听审地的区别632

三、仲裁地的确定634

第二节 内国仲裁裁决和外国仲裁裁决的区分635

一、识别内国裁决和外国裁决的一般标准635

二、中国内地识别内国裁决和外国裁决的标准问题636

第三节 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条件638

一、申请承认和执行裁决的期限和管辖法院638

二、拒绝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情形639

第四节 外国仲裁裁决在我国的承认和执行644

一、外国仲裁裁决在我国内地的承认和执行644

二、外国仲裁裁决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承认和执行646

三、外国仲裁裁决在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承认和执行648

四、外国仲裁裁决在我国台湾地区的承认和执行649

第五节 我国关于涉外仲裁裁决的执行650

一、涉外裁决和非涉外裁决的区分650

二、涉外裁决的执行条件651

第六节 我国内地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仲裁裁决的相互承认与执行653

一、我国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之间仲裁裁决的相互承认和执行653

二、我国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仲裁裁决的相互承认和执行655

三、我国内地与台湾地区仲裁裁决的相互认可和执行656

四、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与台湾地区仲裁裁决的相互承认和执行6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