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岷江上游生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岷江上游生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2577818.jpg)
- 陈国阶等著 著
- 出版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岷江上游生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岷江上游环境背景与生态系统特征 1
第一节 岷江上游自然地理背景 1
第二节 岷江上游社会经济状况 12
第三节 岷江上游山地生态系统 18
第四节 岷江上游生态服务功能与战略地位 28
第二章 岷江上游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 36
第一节 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现状评价 36
第二节 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及驱动力空间模型 59
第三章 岷江上游景观生态 87
第一节 岷江上游景观结构分析 87
第二节 岷江上游景观生态分类 105
第三节 岷江上游景观生态区划 116
第四章 岷江上游生态区划 125
第一节 生态区划的原理与方法论 125
第二节 岷江上游生态区划的原则与指标体系 134
第三节 岷江上游生态区划成果及评述 139
第四节 岷江上游景观生态区划与传统生态区划的讨论 153
第五章 岷江上游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评价 160
第一节 岷江上游生态足迹分析 160
第二节 生态安全的理论探讨 174
第三节 岷江上游生态安全评价 187
第六章 岷江上游聚落生态 200
第一节 聚落生态与岷江上游生态建设的关系 200
第二节 聚落生态的研究方法——能值分析 203
第三节 岷江上游聚落分布及其生态特征 206
第四节 典型聚落生态系统分析 215
第五节 聚落发展与建设模式 228
第七章 岷江上游生态恢复与重建成熟模式推广规划 234
第一节 干旱河谷特色农业的标准化栽培模式推广规划 234
第二节 中山区低效林生态恢复模式推广规划 239
第三节 亚高山植被恢复模式推广规划 246
第一节 岷江上游生态建设的宏观背景 253
第八章 岷江上游生态建设规划 253
第二节 岷江上游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255
第三节 岷江上游生态建设的目标与布局 263
第四节 生态建设重点工程项目规划 268
第五节 岷江上游生态建设的宏观对策 293
第九章 岷江上游生态建设的几个热点问题 301
第一节 岷江上游生态建设的系统性与整体性 301
第二节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的生态建设问题 312
第三节 岷江上游水电开发问题 320
第四节 紫坪铺水库的利用与保护问题 327
附图 335
附图1 岷江上游降雨量图 335
附图2 岷江上游植被图 336
附图3 岷江上游土壤分布图 337
附图4 岷江上游人口驱动力场空间模型 338
附图5 岷江上游以不同水平观察线划分的景观生态类型 339
附图6 岷江上游以景观生态类型划分为基础的景观生态区划 340
附图7 以热量为基础的生态区划分 341
附图8 岷江上游干燥度分区图 342
附图9 以坡度划分的地貌分区图 343
附图10 岷江上游土壤侵蚀图 344
附图11 岷江上游生态分区图 345
附图12 ESI指数分布 346
附图13 岷江上游生态安全分级结果 347
附图14 岷江上游生态安全分区结果 348
附图15 干旱河谷特色农业标准化栽培模式示意图 349
附图16 中山低效林生态恢复模式推广示意图 350
附图17 中山低效林生态功能模式推广区 351
附图18 亚高山森林快速恢复模式推广区 352
附图19 亚高山森林恢复镶嵌配置模式推广区 353
附图20 林草交错带植被恢复保障系统模式推广区 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