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美国对外贸易法和海关法 (上、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美国对外贸易法和海关法 (上、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2577450.jpg)
- (美)布鲁斯·E·克拉伯著 蒋兆康 王洪波译 著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010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201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美国对外贸易法和海关法 (上、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独立宣言》之前北美洲的关税征收3
11—4(5)(b) 《1984年贸易与关税法》第3
§1.1.1 英格兰的关税征收(1660年—1673年)3
目录3
第一章 组织新政府3
第一卷3
第一部分 历史3
§1.1.3 美洲海关委员会(1767年—1776年)4
§1.1.2 皇家海关关长(1673年—1677年)4
§1.2 殖民地的关税征收(1776年—1781年)5
§1.3 依据《联邦条款》征收关税(1781年—1789年)5
§1.4 《联邦条款》6
§1.5 第一项美国贸易协定:有条件最惠国条款7
§1.5.1 无条件最惠国条款7
§1.5.2 有条件最惠国待遇8
§1.6 《美国宪法》与对外贸易10
§1.7 早期关税法12
关税法14
第二章 早期贸易保护主义时期14
§2.1 《1816年关税法》——第一个贸易保护主义14
§2.2 亨利·克莱与美国制度15
§2.3 《1828年关税法》(《令人讨厌的关税法》)17
§2.4 南卡罗莱纳州拒绝执行国会立法的法令19
§4.2.3 获取弗罗里达48
§4.2.4 塔姆皮科事件48
§4.2.5 获取加利福尼亚48
§4.3 单独关税案例49
§4.3.1 波多黎各49
§4.4 后续立法51
§4.3.2 菲律宾51
第五章 管制的开始53
§5.1 反贴补税法53
§5.1.1 1890年和1894年《固定关税税率法》54
§5.1.2 《1897年弹性关税税率法》54
§5.2 创立永久性关税委员会的提议(1903年—57
1909年)57
§5.3 《1909年关税法》——最高-最低关税税率60
§5.3.2 最高-最低关税税率61
§5.3.1 《粗酒石协定》的终止61
§5.3.4 最高-最低关税税率的缺陷62
§5.3.3 最高-最低关税税率的实施62
§5.4 关税局64
§5.5 《与加拿大的互惠协定》(1911年)66
§5.6 《1913年关税法》(《安德伍德关税法》)和更多的互惠66
第六章 关税委员会、无条件最惠国政策、弹性关税税率69
和早期反倾销法69
§6.1 1916年关税委员会69
§6.1.1 两党的关税哲学71
§6.1.2 《1916年威尔逊关税法》72
§6.1.3 初始行动73
§6.2 《与敌国贸易法》74
§6.3 美国放弃有条件最惠国政策(1923年)75
§6.4 《1922年紧急关税法》的弹性关税税率条款76
§8.2.6 《1974年贸易法》——现状117
第九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关商品分类目录和统计120
制度的发展120
A.统计的问题及其解决121
§9.1 不可比统计的问题121
§9.2 《国际贸易分类标准》的发展121
§9.3 1931年《国际联盟海关商品分类目录草案》122
B.欧洲商品分类目录和制度123
§9.4 《布鲁塞尔税则目录》123
§9.5 海关合作理事会124
§9.6 《商品目录公约》125
§9.7 《估价公约》127
§9.8 海关合作理事会的成就127
C.美国方法128
§9.9 1962年以前的关税税则128
§9.10 《关税税则归类研究》(1960年)130
§9.11 《美国关税税则》(1962年)131
§9.12 协调制度研究小组的创设131
§9.13 美国加入《协调制度》132
§9.14 《美国关税税则》向《协调制度》格式的转换134
§9.15 《协调制度公约》135
§10.1 《1962年贸易拓展法》及贸易调整援助的选择137
第十章 贸易保护的选择和国际法的发展137
§10.2 肯尼迪回合(1962年—1967年)和《国际反倾139
销守则》139
§10.3 《1974年贸易法》和关于建立国际贸易行为守141
则的授权141
§10.4 东京回合(1975年—1979年)和《1979年贸易144
协定法》:国际贸易守则的谈判和批准144
§10.5 美国政府中对外贸易职能的重组146
§10.6 乌拉圭回合(1986年—1990年)150
双边贸易协定183
§11.6 1979年法律:国会敦促与北美其他国家达成183
§11.7 《加勒比海湾经济复兴法》(1983年)184
§11.7.1 计划的实体185
§11.7.2 受惠国家185
§11.8 《美国—以色列自由贸易区协定》(1985年)187
§11.8.1 背景187
§11.8.2 协定的实体188
§11.8.3 协定的效果188
§11.9 《墨西哥—美国双边贸易和投资谅解框架》189
§11.10 《美国—加拿大自由贸易区协定》(1988年)190
§11.10.1 协定的背景190
§11.10.2 协定的实体193
§11.10.3 机构性规定194
§11.11 美国的进口和自愿限制协定(VRAs)196
§11.10.4 协定的效果196
C.解决争端的双边协定196
§11.11.1 自愿限制协定的界定197
§11.11.2 自愿限制协定的可实施性197
§11.11.3 自愿限制协定与《关税与贸易总198
协定》198
§11.11.4 总统的自愿限制协定谈判权199
§11.11.5 自愿限制协定和反托拉斯法203
§11.12 美国的出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报复安204
排204
§11.13 1962年前的报复程序:鸡肉战205
压力206
§11.13.1 对欧洲经济共同体生产商施加206
§11.13.2 1962年前的报复问题207
§11.14 《1962年贸易拓展法》项下的报复208
§11.15 《1974年贸易改革法》:301条款简介209
§12.6.2 首席验估师局的创设235
§12.7 海关官员的酬金236
§12.8 海关特工处236
§12.9 海关边境巡逻队237
§12.10 海关署的历次重组238
§12.10.1 海关关区重组(1913年)238
§12.10.2 1923年重组239
§12.10.3 第一号重组计划(1965年)239
§12.11 海关署组织的现状240
§12.12 海关署的职责241
第十三章 联邦国际贸易法院和联邦上诉法院联邦事务243
巡回审判庭243
§13.1 诉讼——联邦地区法院(1790年—1890年)244
§13.2 1882年美国关税委员会的建议245
§13.3 海关法的基本问题245
§13.3.1 归类245
§13.3.2 估价246
§13.4 首席验估师局(1890年)246
§13.4.1 验估程序246
中的问题247
§13.4.2 向首席验估师局提出异议247
§13.4.3 首席验估师局的组成247
§13.4.4 对首席验估师局决定提出的上诉247
§13.5 联邦海关上诉法院的建立(1909年)248
§13.6 向联邦最高法院上诉250
§13.7 首席验估师局转变成联邦海关法院251
§13.8 联邦海关上诉法院转变成联邦海关和专利上诉252
法院252
§13.9 是宪法第一条款法院还是宪法第三条款法院?252
§13.9.1 弹性税率规定——国会提出的问题253
§13.9.2 胶木案判决——宪法第一条款法院253
位276
§16.1 1962 年前的贸易谈判史279
第十六章 美国贸易代表279
§16.2 美国贸易谈判特别代表的创设281
§16.3 贸易谈判机构的进一步发展283
§16.3.1 特别副代表283
§16.3.2 公共咨询委员会283
§16.4 《1974年贸易法》——美国贸易代表成为常设284
机构284
§16.5 《1979年贸易协定法》286
§16.6 职能重组(《1979年第3号重组方案》)286
§16.7 进一步改组——《总统行政命令》第12,188号287
§16.8 1984年和1988年的贸易法289
第十七章 对外贸易区292
§17.1 概述292
§17.2 历史293
§17.2.1 定义293
§17.2.2 自由港的早期历史295
§17.3 美国对外贸易区的早期发展296
§17.3.1 1919年关税委员会报告296
§17.3.2 陆军部的研究297
§17.3.3 《1934年对外贸易区法》298
§17.4 对外贸易区的运行:1945年—1950年299
§17.6 对外贸易区分区的创设300
§17.5 博格斯修正案(1950年)300
§17.7 对外贸易区的运行:1960年—1980年301
§17.7.1 ARMCO判决302
§17.7.2 财政部第80—87号决定303
§17.8 哈菲公司的申请303
§17.9 对外贸易区和对外贸易区委员会的现状306
第十八章 管理外国实体代表的联邦法律307
22—7 1988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专家小组关于§337
22—7(2)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关于对§337
§19.5.2 估价342
§19.7 关税的优惠税率344
§19.6 估算关税的保证金344
§19.8.1 美国的金属物品的出境加工——347
《协调关税税则》9802.00.60税则347
号列347
§19.8 特殊归类的规定347
§19.8.2 美国的零件到海外装配成品——348
《协调关税税则》9802.00.80税则348
号列348
§19.8A 节省关税特别计划349
11—4(5) 《1984年贸易与关税法》 (1352
11—2(1) 《美国—加拿大自由贸易协定》352
§19.9 美国配额354
§19.10 食品和药品管理的限制354
§19.11 农业产品的限制355
§19.12 版权与侵权作品的禁止进口356
§19.13 原产国标记357
§19.13.1 历史357
§19.13.2 享受豁免的货物358
§19.13.3 在容器注明标记即可的货物359
§19.13.4 货品或其包装应如何进行标示362
§19.13.6 进一步制造、组装或再包装的影响365
§19.13.5 最终购买者365
§19.13.7 未合法标示原产国的货物369
§19.14.1 关税义务370
§19.14 关税义务:海关担保370
§19.14.2 海关担保371
§19.14.3 关税的补征372
§19.15 清关372
C.放行后的程序372
§19.16 因不当原产地标记而收回货物375
§19.17 对虚假和欺诈性申报的处罚376
§20.7 试图促使财政部采取行动…乌拉圭毛蓬案396
(1950年—1966年)396
(1971年)397
§20.8 再度促使财政部采取行动——哈蒙德·李德案397
§20.9 《1974年贸易法》400
§20.9.1 行政变革——时限、决定的公布400
§20.9.2 司法审查401
§20.9.3 鼓励就贴补守则进行谈判402
立场得到确认404
§20.10 泽尼思案(1978年)——财政部对于减免税的404
§20.11 东京回合和《国际贴补守则》406
§20.11.1 对反贴补税估定的限制407
§20.11.2 对给予贴补的限制408
§20.12 《1979年贸易协定法》409
§20.11.3 发展中国家409
§20.11.4 争端409
§20.13 《第3号重组方案》(1979年)410
§20.14 《1984年贸易和关税法》411
§20.15 反贴补法和国家控制经济体414
§20.15.1 商务部裁决415
§20.15.2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大陆钢铁公司416
诉美国案416
§20.15.3 联邦上诉法院联邦事务巡回审判417
庭:乔治敦钢铁公司诉美国案417
§20.15.4 现行法律419
B.实体421
§20.16 可适用的法律421
§20.16.1 1979年前的反贴补法421
§20.16.2 1979年法律422
§20.17 “受协议约束的国家”423
§20.18 明确术语含义——“奖励或补助”和“贴补”425
§20.28.3 调查的终止476
§20.29 商务部的初步程序476
§20.29.1 工作进程476
§20.29.2 时限477
§20.29.3 初步裁决478
§20.29.4 中止清关479
§20.29.5 紧急情势480
§20.29.6 具保放行482
§20.29.7 最终裁决482
§20.29.8 协议引起的程序中止482
§20.30 海关征税483
§20.31 行政审查484
§20.32 司法审查484
§20.33 《乌拉圭回合协议法》484
第二十一章 反倾销法486
§21.1 《1921年反倾销法》489
A.历史489
§21.2 《1954年关税简化法》489
§21.3 《国际反倾销守则》490
§21.4 《1974年贸易法》和《1979年贸易协定法》491
§21.5 《1984年贸易和关税法》492
§21.6 《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494
§21.7 现行反倾销法律:导论494
B.实体495
§21.8 理解基本概念495
§21.8.1 “双门工厂”496
§21.8.2 有用的术语496
§21.9.1 调查阶段497
§21.9 程序简介497
§21.9.2 征税阶段498
§21.10 计算美国价格(USP)499
§21.20.2 由请求提起549
§21.21 当事人对信息的获取551
§21.22 国际贸易委员会初步程序555
§21.22.1 现行法律556
§21.22.2 工作进程557
§21.22.3 工作小组会议和报告557
§21.22.4 国际贸易委员会初步裁决558
§21.23 低于合理价值(LTFV)的初步程序559
§21.23.1 问题单和认证560
§21.23.2 放弃认证560
§21.23.3 低于合理价值调查的时限561
和外国市场价值562
§21.23.4 作出低于合理价值的初步裁决562
§21.23.5 “最佳可获取信息”规则、美国价格562
§21.23.6 征收反倾销税:中止清关566
§21.23.7 追溯性地征收反倾销税567
§21.23.8 反倾销担保的规定570
§21.24 协议引起的程序中止571
§21.25 低于合理价值的最终裁决572
§21.26 损害的最终裁决572
§21.28 行政审查和关税确定573
§21.27 估算关税的征收573
§21.29 司法审查575
§21.30 初步禁令578
§21.32 反倾销税命令的撤销580
§21.31 外国生产商的补偿580
§21.32.1 由商务部撤销581
§21.32.2 由国际贸易委员会撤销582
§21.33 依据《美国—加拿大自由贸易协定》进行的审查583
§21.33.1 就宪法问题向美国法院起诉583
§21.33.2 双边专家小组对案件的实体审查584
§22.11 知识产权案中的“产业”626
§22.13 “不公平竞争方法和不公平行为”总论628
§22.12 非知识产权案:适用337条款总则628
§22.13.1 与普通法不公平竞争的关系629
§22.13.2 与《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的关系630
§22.14 商品外形的滥用632
§22.15 误导性广告和商业秘密的滥用633
§22.16 灰色市场货物634
§22.17 普通法的商标635
§22.18 其他不公平方法和行为637
§22.19 不违反337条款的行为638
§22.20 总则的后果要求:损害、妨碍和限制贸易639
§22.20.1 “破坏或实质性损害”640
§22.20.2 非知识产权案中的“产业”649
§22.20.3 “有效率地和经济地经营”[删除]652
§22.20.4 “限制和垄断贸易”653
§22.20.5 “妨碍在美国的产业的建立”654
§22.21 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决的既决效力655
C.程序656
§22.22 导论656
§22.23.1 谁可以提出请求?657
§22.23.2 请求书的内容657
§22.23 337条款案件的立案657
§22.23.3 调查的通知和时限658
§22.24.1 答辩的要素659
§22.24 对请求的答辩659
§22.25 国际贸易委员会调查律师660
§22.26 文据披露和强制程序660
§22.26.1 法规660
§22.26.2 请求人的优势661
§22.26.3 制裁662
§23.3.2 “产业”的概念687
§23.3.1 修改后的标准687
§23.3.3 总统的行动688
§23.5.1 法律背后的政策690
§23.4 1953年、1955年和1958年《贸易协定延展法》690
§23.5.2 对进口损害的一种新的救济——690
§23.5 《1962年贸易拓展法》690
调整援助690
的结果691
§23.5.3 因果关联——一种新的标准;同样691
§23.5.4 《贸易拓展法》的实施692
§23.6 《1974年贸易法》694
§23.7 《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695
§23.8 救济的现行标准696
B.实体696
§23.9 增加的进口697
§23.10 严重损害或其威胁699
§23.10.1 严重损害699
§23.10.2 严重损害的威胁700
§23.11 实质性原因701
§23.12 产业706
§23.12.1 进口货品707
§23.12.2 美国生产的相同或直接竞争货品707
§23.12.3 国内产业中的经济单位709
§23.13 分割的市场712
§23.14 导论713
C.程序713
§23.15 例外条款程序的启动714
§23.15.1 由政府部门发起714
§23.15.2 由救济请求提起714
§23.16 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调查717
§24.6 《1974年贸易法》的经验744
§24.6.1 工人744
§24.6.2 企业745
§24.7 《1981年综合预算平衡法》746
§24.8.1 工人747
§24.7.2 企业747
§24.7.1 工人747
§24.8 《综合预算平衡法》的经验747
§24.9 《1985年统一综合预算平衡法》748
§24.8.2 企业748
§24.9.1 工人749
§24.9.2 企业749
§24.10 《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750
§24.10.1 对调整援助计划的修正750
§24.10.2 1988年法律的信托基金750
B.实体751
§24.11 救济的标准751
§24.12 津贴753
§24.13.2 请求书的内容754
C.程序754
§24.13 工人754
§24.13.1 谁可以提出请求754
§24.13.3 调查754
§24.13.5 司法审查755
§24.13.4 裁决755
§24.14 企业755
第二十五章 市场干扰757
§25.1 《1974年贸易法》——406条款758
A.近期历史758
§25.2 《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759
B.实体761
§26.12 导论:232条款的要素791
§26.13 “必要物资”794
§26.14 紧急状态的要求795
§26.15 紧急状态的物资储备796
§26.15.1 美国的储备物资796
§26.15.2 靠的外国储备物资797
§26.15.3 全国储备量798
§26.15.5 究和开发799
§26.15.4 技术工人799
§26.16 进口对国内福利的影响800
§26.17 外交政策考虑801
§26.18 确定进口限制的功效803
C.程序804
§26.20 国家安全案件的立案804
§26.19 导论804
§26.22 调查报告和建议805
§26.21 实施调查805
第二十七章 标准出口交易807
§27.1 导论808
§27.2 事实模式809
A.管制问题809
§27.3 出口管制809
§27.3.1 美国出口管制的历史810
§27.3.2 依据法律的实施816
§27.4 军火的出口管制819
§27.5 发货人的出口申报821
§27.5.1 历史822
§27.5.2 实施823
§27.5.3 事实模式的适用824
B.出口激励824
§27.6 韦伯—珀麦瑞尼协会825
§27.13.2 电讯854
§27.13.3 粮食和药品/医药设备的出口854
§27.13.4 对船只的禁止855
§27.13.6 对外国的制裁855
付的限制855
§27.13.5 对为资助古巴人到美国旅行的支855
§27.13.7 对违反《与敌国贸易法》的民事856
处罚856
主题索引857
判例表910
法律目录920
行政法规目录937
第二卷 附录943
第一部分 历史943
关于文件汇编的说明943
第一章 组织新政府945
1—1 《邦联条款》(摘录)945
1—2 第一个最惠国条约,美国——法国948
1—3 第一部《关税法》——1789年7月4日法律958
1—4 汉密尔顿《关于制造业的报告》[摘录]962
第二章 早期保护主义阶段967
2—1 拿破仑的《柏林法令》967
2—2 不列颠枢密院命令968
2—3 《1806年禁止进口法》第29章969
2—4 拿破仑的《米兰法令》972
2—5 《1809 年断绝交往法》,第24章973
5—1 创设常设关税委员会的建议1026
2—6 麦迪逊总统就《根特条约》(1814年)向国会提供的咨文,该条约结束了对英国和法国进口货物实行第五章 管制的开始1026
5—2 1909年最高-最低关税税率1035
5—3 与加拿大的互惠立法(1911年)[节录]1036
与早期反倾销法律1038
6—1 参议员戈尔支持设立常设关税委员会的演讲1038
第六章 关税委员会、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政策、弹性关税1038
6—2 向无条件最惠国政策的转变(1923年)1044
6—2(1) 美国关税委员会代理主席威廉姆·S·1045
卡伯特森致国务卿查尔斯·E·休斯的信1045
(1922年12月14日)1045
6—2(2) 国务卿查尔斯·E休斯致哈丁总统的信1049
(1923年1月15日)1049
(1923年2月27日)1051
6—2(3) 哈丁总统致国务卿查尔斯·E·休斯的信1051
6—2(4) 国务卿查尔斯·E·休斯致美国外交官的1052
通报(1923年8月18日)1052
忘录(1921年10月28日)1054
6—3(1) 关税委员会卡伯特森致哈丁总统的备1054
6—3 弹性税率(1922年)1054
6—3(2) 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关于弹性关税条款1058
的报告[节录]1058
关税条款1062
6—3(3) 《1922年关税法》§§315—317的弹性1062
6—4关税委员会的重组(1930年)1066
7—1 《1934年贸易协定法》1068
7—1(1) 众议院关于《1934年贸易协定法》的1068
报告[节录]1068
第七章 大萧条与贸易协定时期1068
7—1(2) 《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第474章:1077
一项修改《1930年关税法》的法律1077
的报告……………………………………(1205 )1211
10—3(2) 《1979年贸易协定法》§§1—31211
10—4 美国对外贸易职能的组织1215
10—4(1) 《1979年第3号重组计划》1216
第12,175号1220
第12,188号1220
10—4(3) 1980年1月2日《总统行政命令》1220
10—4(2) 1979年12月7日《总统行政命令》1220
10—5 《1984年贸易和关税法》1225
10—6 《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与乌拉圭回合1226
10—6A 乌拉圭回合协定1236
10—6A(1) 总统关于加入新的《关税与贸易总1236
协定》协议意向的信函1236
10—6A(2) 美国总统关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240
各项协议的行政要报1240
10—7 《协调编码制度》1269
10—7(1) 众议院关于《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1270
争法》的报告1270
§§1201—1204,1207,12101271
10—7(2) 《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1271
10—8 建议重组美国国际贸易救济法律1274
备忘录1275
员会首席法律顾问罗伯特·伦纳德的1275
10—8(1) 布鲁斯·克拉伯致美国众议院赋税委1275
救济法律的《第332—341号调查1283
通知》1283
10—8(2) 国际贸易委员会建议重组国家贸易1283
第十一章 超越《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双边主义的复兴1285
11—1 《美国—以色列自由贸易协定》1285
11—2 《美国—加拿大自由贸易协定》1287
年贸易与关税法》的报告1352
篇1360
11—4(6) 美国审计署关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375
争端解决程序的报告1375
11—4(7) 《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13011383
年贸易法》)1397
11—4(8) 超级301条款1397
11—4(8)(b) 美国贸易代表关于贸易自由化1400
重点问题的调查报告1400
11—4(8)(c) 美国贸易代表关于贸易自由化1407
重点问题的调查报告1407
§1303(对《1974年贸易法》修正1414
11—4(9)(a) 《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1414
了§181和增加了§182)1414
11—4(9) 特别301条款1414
11—4(9)(b) 美国贸易代表关于知识产权的1417
调查报告1417
11—4(9)(c) 美国贸易代表关于特别301条1421
款结果的调查报告1421
11—4(9)(d) 美国贸易代表关于知识产权的1424
调查报告1424
11—4(10)(a) 《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1426
法》,§§1305—13071426
11—4(10) 与日本的贸易1426
11—4(10)(b) 美国总统宣布对结构性贸易1429
障碍动议的声明1429
15—1(1) 共和党1916年政纲1486
15—1(2) 民主党1916年政纲1487
员会的条款)1488
15—2 1930年法和关税委员会的重组1488
15—1(3) 《威尔逊关税法》§700(设立关税委1488
15—2(1) 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关于《1930年关1489
税法》(§§330—335)的报告1489
15—2(2) 《1930年关税法》§3301490
15—3(1) 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关于《1974年贸1491
易改革法》的报告1491
15—3 1974年修正案1491
15—3(2) 1974年修正案:《1974年贸易改革1494
法》§§171—1751494
15—4(1) 众议院参众两院协商委员会关于1497
1977年修正案的报告1497
15—4 1977年修正案1497
15—4(2) 1977年修正案,授权拨款—美国国1501
际贸易委员会1501
15—5(1) 参众两院协商委员会关于《1988年1503
综合贸易和竞争法》的报告1503
15—5 《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1503
15—5(2) 《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1504
§§1611—16141504
16—1 《1962年贸易拓展法》1506
16—1(1) 《1962年贸易拓展法》§§241—2431506
第十六章 美国贸易代表1506
16—1(2) 《总统行政命令》第11,075号1508
16—2(1) 众议院赋税委员会关于《1974年贸1510
易改革法》的报告1510
16—2 《1974年贸易改革法》1510
16—2(2) 《1974年贸易法》§1411512
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十六条(四)生效的宣言》1545
1960年11月19 日(1962年)1545
20—3 《1974年贸易改革法》1547
20—3(1) 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关于《1974年贸1548
易改革法》的报告1548
20—3(2) 《1974年贸易改革法》§3311553
20—4 《贴补守则:解释和适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六条、第十六条和第二十三条的协议》1557
20—5(1) 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关于《1979年贸1579
易协定法》的报告1579
20—5 《1979年贸易协定法》1579
20—5(2) 《1979年贸易协定法》§1011581
20—6 《1984年贸易和关税法》1595
20—6(1) 《众议院赋税委员会报告》1595
20—6(2) 《1984年贸易和关税法》§§604,1597
612,613(修正案)1597
20—7 1988年修正案1603
20—7(1) 参众两院协商委员会关于《1988年1604
综合贸易和竞争法》的报告1604
20—7(2) 1988年修正案:《1988年综合贸易和1607
竞争法》§§1311—13371607
第二十一章 反倾销法1611
21—1 1916年法律1611
21—1(1) 格林众议员(共和党,爱荷华)的评论1611
21—1(2) 《1916年反倾销法》第463章1614
销法》的报告1615
21—2 1919年法律的议案:众议院关于《1919年反倾1615
21—3 《1921年反倾销法》第十四章§§201—2121618
21—4 1954年修正案1622
21—4(1) 《参议院关于1954年修正案的报告》1623
21—10(2)(a) 《众议院参众两院协商委1724
税法的修正案1724
员会报告》1724
21—4(2) 1954年修正案《1954年海关简化法》1724
21—10(2)(b) 1988年修正案文本1749
22—1(1) 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关于《1922年关1763
22—1 《1922年关税法》1763
税法》的报告1763
行为1763
第二十二章 进口贸易中的不公平竞争方法和不公平1763
22—1(2) 《1922年关税法》§3161764
22—2 1930年法;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关于《1929年关1766
税法》的报告1766
22—3 1940年修正案1767
22—4 1974年修正案1768
22—4(1) 参议院关于《1974年贸易法》的报告1768
22—4(2) 《1974年贸易法》§341(a)1776
22—5(1) 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关于《1979年贸1779
易协定法》的报告1779
22—5 1979年法1779
22—5(2) 1979年法§§1105—11061782
22—6(1) 参众两院协商委员会关于《1988年1784
综合贸易和竞争法》的报告1784
22—6 《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1784
22—6(2) 《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1788
§§1341—13421788
的报告1792
22—7(1)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专家小组报告1793
修正案建议提出意见的请求1805
第二十三章 进口救济:例外条款1808
综合贸易和竞争法》的报告1871
23—7(2) 《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14011877
24—1 《1974年贸易改革法》1893
24—1(1) 参议院关于《1974年贸易改革法》的1893
第二十四章 例外条款的派生:调整援助1893
报告1893
24—1(2) 《1974年贸易改革法》§§221—2841900
24—2 《1981年综合预算平衡法》1925
24—2(1) 参议院预算委员会关于《1981年综1925
合预算平衡法》的报告1925
24—2(2) 《1981年综合预算平衡法》1926
§§2501—25291926
24—3 《1985年统一综合预算平衡法》1938
24—3(1) 众议院关于《1985年统一综合预算1939
平衡法》的报告1939
§§130001—1300091940
24—3(2) 《1985年统一综合预算平衡法》1940
24—4 《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1947
24—4(1) 众议院参众两院协商委员会关于1947
《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的报告1947
24—4(2) 《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1952
§§1421—14301952
25—1 《1974年贸易改革法》1969
25—1(1) 众议院赋说委员会关于《1974年贸1969
第二十五章 例外条款的衍生:市场干扰1969
易改革法》的报告1969
报告1970
25—1(2) 参议院关于《1974年贸易改革法》的1970
25—1(3) 《1974年贸易改革法》§4061971
25—2 《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1973
11—4(8)(a) 《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1974
§1302(增补§310至《1974
11—4(5)(a) 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关于《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