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南亚及远东各国近代现代史讲义 第一至三分册 (近代史第一、二部分)(现代史部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东南亚及远东各国近代现代史讲义 第一至三分册 (近代史第一、二部分)(现代史部分)](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2560244.jpg)
- 瓦·巴·科切托夫 著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60
- 标注页数:1195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12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东南亚及远东各国近代现代史讲义 第一至三分册 (近代史第一、二部分)(现代史部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目录1
1642—1870年间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政策和东南亚及远东各国的人民运动19
第一章 大莫卧儿帝国的危机和瓦解28
大莫卧儿帝国的建立28
印度的社会经济制度29
印度的政治情况和封建关系的危机41
反莫卧儿的起义44
马拉特人的人民起义46
英国占领前夕的印度53
英法争夺印度的斗争62
第二章 英法殖民者争夺印度的斗争。印度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62
英国殖民者对孟加拉的占领和掠夺64
英国人在印度的进一步侵略及其掠夺政策。印度的破产69
第三章 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的全面占领和19世纪前半对印度各族人民的殖民剥削76
法国和迈索尔的反英斗争76
英国殖民者的“改革”79
英国殖民者的进一步吞并和侵略的政策81
莱特瓦尔地税制度和不固定的柴明达尔87
1814—1835年的印度92
英国人对信德和旁遮普的吞并100
英国侵占印度的完成104
第四章 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起义107
侵占印度完成后不列颠殖民压迫的加强107
起义的原因和过程109
起义被镇压后不列颠在印度的政策117
第五章 17—18世纪的印度尼西亚121
领土和居民121
荷兰殖民者对印度尼西亚的最初的殖民侵略122
印度尼西亚人民同荷兰殖民者的斗争128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衰落132
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尼西亚134
第六章 1795—1870年的印度尼西亚134
荷兰殖民者恢复对印度尼西亚的统治后的政策137
强迫种植制度140
英美荷在外部领地的殖民竞争143
第七章 17—19世纪的印度支那146
领土和居民146
17—18世纪的印度支那各国149
外国传教士在印度支那的殖民活动152
第八章 法国对印度支那的占领155
印度支那各族人民反对法国侵略的胜利斗争155
法国统治在南部越南和柬埔寨的确立159
领土和居民162
第九章 17—19世纪初的缅甸162
缅甸的统164
不列颠统治前缅甸的社会经济制度166
第十章 欧洲列强对缅甸的侵略171
第一批欧洲殖民者的侵入缅甸和他们之间的矛盾171
英国殖民者对下缅甸的占领175
第十一章 17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的朝鲜180
领土和居民180
满人的入侵和国家的“闭关自守”181
社会经济制度和国家制度182
封建制度的危机190
第十二章 封建王朝危机的加剧和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朝鲜的开始194
对农民剥削的加强194
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初期社会思想的发展195
国内的普遍不满和农民起义199
美国和法国的侵略以及朝鲜人民反对美法侵略的斗争202
大院君在巩固封建制度中的作用205
第十三章 17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初的蒙古214
领土和居民214
满人入侵前的蒙古社会经济制度215
满人的侵入221
满人改建压迫人民的机构和对阿拉特的剥削224
第十四章 满清征服者统治下的蒙古227
喇嘛寺院的加强227
19世纪下半期清朝在蒙古所实行的经济政策229
满人的统治和人民的起义231
第十五章 17—18世纪的日本238
领土和居民238
17—18世纪的社会经济制度239
封建制度的危机245
第十六章 1867—1868年日本资产阶级革命251
日本的被强制“开放”和不平等条约251
外国人对国家的殖民掠夺所造成的人民群众生活状况的恶化254
排外运动和资本主义列强的武装干涉256
资产阶级革命及其不彻底性和未完成性260
第十七章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期的日本267
农民和市民的起义267
资本主义各国破坏日本锁国政策的企图277
第十八章 西班牙殖民者统治下的菲律宾282
领土和居民282
菲律宾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后的社会经济制度和基础283
西班牙的殖民剥削制度287
使菲律宾与外界隔绝的企图291
菲律宾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294
领土和居民298
第十九章 夏威夷群岛和列强在帝国主义时期以前的殖民政策298
夏威夷和最初的殖民者299
美国传教士在政治经济方面奴役夏威夷人民的活动中的303
帮凶作用303
美国殖民者对夏威夷人民的骇人听闻的剥削306
第二十章 马来亚310
英国侵略前夜的马来亚310
英国殖民分子在马来亚的侵略活动313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和1870—1918年东方各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319
英国殖民者对印度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326
第一章 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转变时期的印度326
19世纪七十到九十年代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335
第二章 印度的觉醒和无产阶级走上政治斗争舞台348
英殖民者制止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企图348
俄国1905年革命影响下印度民族运动的反殖民地性和民主性350
第三章 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前夜和大战时期的印度356
印度国大党的土地纲领356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印度361
第四章 英帝国主义对缅甸的经济和政治的奴役364
英国殖民者对缅甸的军事侵略364
政治奴役367
经济奴役368
第五章 泰国371
泰国人民的状况和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活动372
资本主义列强对泰国的经济奴役376
第六章 英帝国主义者对马来亚的占领及马来亚变为不列颠帝国的殖民地385
英国殖民者对领土的占领385
英帝国主义在政治上统治马来亚的形式和方法389
马来亚之变为不列颠帝国的农业原料附属物391
马来亚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393
帝国主义争夺印度尼西亚的斗争396
第七章 1870—1914年的印度尼西亚396
劳动人民的状况和民族解放运动400
第八章 印度支那之沦为法国殖民地408
法帝国主义侵入北越408
法国保护权的确立412
第九章 印度支那各族人民反对法国殖民者的斗争414
中法战争和印度支那414
越南人民的英勇斗争416
英法争夺老挝的斗争419
法国殖民者对印度支那各族人民的掠夺和无情剥削421
印度支那民族解放运动的产生和发展426
不平等条约429
第十章 19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资本主义列强对朝鲜的侵略429
汉城起义及其结果432
日本的帝国主义阴谋与列强的态度435
第十一章 1893至1894年的朝鲜农民起义440
起义前夕劳动群众的状况440
农民起义的第一时期442
农民起义的第二时期444
第十二章 中日战争时期(1894至1895)朝鲜人民的解放斗争和日本占领制度的确立449
日本殖民者的夺取政权449
朝鲜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451
日本保护权的确立与英美帝国主义者出卖朝鲜人民的政策458
第十三章 朝鲜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458
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462
朝鲜国家主权之被日本消灭和朝鲜国民经济之完全从属日本465
第十四章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蒙古468
外国资本压迫下的蒙古468
蒙古人民的解放运动472
列强对蒙古的政策474
自治蒙古的建立476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蒙古481
土地改革及其后果486
第十五章 19世纪七十—九十年代资本主义日本的发展486
1889年的宪法488
侵略性的对外政策494
第十六章 1900—1918年的帝国主义日本501
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501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的工人运动505
日本之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506
第十七章 1896—1898年的菲律宾革命508
起义前夜菲律宾的民族解放运动508
菲律宾革命的第一阶段515
菲律宾革命的第二阶段520
第十八章 美国对菲律宾群岛的占领528
菲美战争528
美国殖民者压迫下的菲律宾人民534
税率制度与贸易541
第十九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和大战时期的菲律宾549
政治生活549
劳动条件和工人运动559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菲律宾563
第二十章 夏威夷群岛之变为美国殖民地566
夏威夷群岛对美国资本的经济从属566
第二十一章 19世纪末夏威夷人民反对美国奴役者的斗争572
夏威夷人民的失去政治独立和主权579
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对东方各国的影响585
前言585
第一章 1918—1923年印度各族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595
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对印度人民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595
国民大会和甘地在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作用602
印度劳动人民的厦帝厦封建斗争609
第二章 资本主义暂时、局部稳定时期的印度(1924~1928)615
英国资本在印度经济中的统治地位615
民族工业和农业的状况618
英国当局的迫害政策和国大党的活动621
第四章 1918—1933年的缅甸622
缅甸经济的殖民地性质622
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624
工人运动629
第三章 1929—1939年印度各族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629
英帝国主义和印度人民群众间矛盾的急剧尖锐化635
1935—1936年的印度农民运动644
1937年的选举和国大党在群众中影响的加强649
1937年到1939年印度工人阶级和农民的反帝革命斗争650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印度经济的发展654
1934年孟买的罢工和共产党人统一工人阶级的斗争659
印度人民厦对1935年的“奴隶宪法”的斗争660
社会经济关系665
劳动群众的情况669
民族解放运动671
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的缅甸674
缅甸之沦为单独的殖民地674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缅甸人民的反帝运动675
英帝国主义对缅甸殖民剥削的加强678
第六章 1918—1939年的泰国680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泰国的经济状况680
政治改造686
第七章 1918—1941年的马来亚690
马来亚之变为不列颠帝国的农业原料附庸690
两次世界大战间马来亚的民族解放运动694
第八章 1918—1929年的印度尼西亚699
印度尼西亚的社会经济制度699
各帝国主义国家对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奴役709
印度尼西亚人民所遭受的殖民剥削和殖民压迫714
印度尼西亚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719
第九章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对印度尼西亚的后果725
劳动群众的情况725
荷兰当局为挽救它在印度尼西亚的殖民统治而实行的经济和政治措施729
帝国主义反动势力的加强737
第十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印度尼西亚反帝运动的高涨737
民主运动和厦帝运动的发展743
建立反帝统一战线的斗争747
第十一章 1918—1939年的印度支那753
印度支那的经济和政治情况753
劳动人民的状况759
印度支那的民族解放运动763
第十二章 1918—1929年的朝鲜774
日本帝国主义压迫下的朝鲜经济774
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对朝鲜的影响,1919年的人民起义780
日本帝国主义在朝鲜的政治手腕786
工人运动:共产党的成立788
第十三章 1929—1939年的朝鲜792
世界经济危机年代中的朝鲜792
朝鲜之变为日本的军事战略基地796
朝鲜人民的武装抗日解放斗争800
第十四章 俄国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与蒙古人民革命803
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对蒙古的影响803
1921年的蒙古人民革命811
发展道路而斗争的蒙古人民817
1924—1932年蒙古的阶级斗争817
第十五章 为消灭封建主阶级和争取非资本主义的817
反封建革命阶段的完成823
第十六章 1918—1929年的日本827
俄国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对日本的影响827
战后时期的经济危机和阶级斗争的高涨831
暂时局部稳定时期日本的经济状况和内政状况。836
日本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尖锐化836
工人运动与日本共产党的活动839
第十七章 日本的经济危机与日本侵略活动的扩大(1929—1939年)845
日本的经济危机及其对国内外政策的影响845
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占领及进一步侵略和使日本法西斯化的方针849
中日战争前夜日本的内部情况与阶级斗争的尖锐化855
中日战争前夜日本的对外政策860
中日战争和日本政治的进一步法西斯化(1937—1939年)863
第十八章 1918—1939年的菲律宾865
战前时期菲律宾经济的基本特点865
民族解放运动871
第十九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及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的成立878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印度87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运动的高涨881
第二十章 印度共和国的成立。印度人民为巩固本国独立的斗争886
印度获得独立后的经济状况和政治状况886
共和国成立后经济建设的成就896
印度共和国的对外政策和国际地位898
印度共产党现阶段的政策904
第二十一章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的成立905
巴基斯坦的经济状况905
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911
巴基斯坦现阶段的对外政策913
第二十二章 缅甸(1940—1956年)914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缅甸9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缅甸的民族解放运动(1945—1947)918
缅甸人民巩固自己独立的斗争923
缅甸人民争取和平与巩固国际联系的斗争930
第二十三章 1940—1956年的泰国933
日本占领时期经济的解体933
英美争夺泰国经济政治统治权的斗争939
美帝国主义对泰国的经济和政治阵地的占领942
劳动群众的状况和他们争取改善物质生活条件、争取民主与和平的斗争950
第二十四章 1941—1956年的马来亚953
马来亚人民的反日斗争953
摆脱日本占领后最初几年马来亚的政治情况956
马来亚人民的革命战争961
英帝国主义者对马来亚的经济掠夺966
马来亚共产党是人民群众争取民族独立、争取和平的先锋队970
马来亚现阶段的政治情况973
第二十五章 为独立而斗争的印度尼西亚人民975
日本占领时期的印度尼西亚975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成立和印度尼西亚人民厦对帝国主义分子企图消灭共和国的斗争977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内部政治情况981
外国资本压制下的印度尼西亚经济984
劳动群众的状况987
印度尼西亚人民的斗争在继续着989
印度尼西亚政治发展中的转折点和新的阶段994
印度尼西亚目前阶段的经济状况和政治状况997
日本的占领1001
第二十六章 印度支那人民争取自由和民族独立的斗争1001
八月革命1006
印度支那人民的神圣战争1011
越南共和国的民主改造1018
第二十七章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026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朝鲜1026
苏联红军解放朝鲜,美帝分裂朝鲜的阴谋1030
北朝鲜的民主改革1033
美帝在南朝鲜的占领制度1038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046
朝鲜人民的祖国解放战争1050
第二十八章 朝鲜人民为保卫祖国的民主自由与独立而战斗1050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援朝1052
停战后北朝鲜恢复人民经济的成就1059
战后南朝鲜经济的崩溃和人民斗争情况1064
美国阻挠和平解决朝鲜问题1071
第二十九章 为建设社会主义而斗争的蒙古人民共和国1073
人民政权的对内措施1075
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时期的蒙古人民共和国1077
蒙古人民共和国参加歼灭日本帝国主义军队1079
战后时期蒙古人民共和国国际地位的加强1080
战后时期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发展1082
日本占领时期的菲律宾1086
第三十章 1940—1956年的菲律宾1086
菲律宾的所谓“独立”和菲律宾人民争取民主和民族独立、反对国内反动势力和美帝国主义的进一步斗争1089
近年来厦美情绪的增长1094
第三十一章 第二次大战时期的日本和太平洋战争1096
太平洋战争前夕日本的进一步法西斯化1096
太平洋战争前夕日本的经济状况1100
太平洋战争前夕日本的对外关系1102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日本战初的胜利1106
日本战争经济危机的深刻化1110
日本军国主义的破产和无条件投降1113
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意义和日本帝国主义失败的原因1117
日本人民为改善悲惨处境而斗争1120
第三十二章 美国占领下的日本1120
美国占领者的“民主化政策”1124
“日本国宪法”的制定1126
“土地改革”1130
财阀的解体1133
日本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1135
社会党内阁的政治经济政策1138
美国占领者加紧控制日本1141
美国反动派对日本共产党的迫害1147
美日单独媾和及旧金山和约1152
第三十三章 日本人民为粉碎“旧金山和约体制”,为争取和平、独立、民主而斗争1152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和“行政协定”1156
日本变成美国侵略亚洲的军事基地1161
日本的重新武装和军国主义复活1163
日本的经济及其对美国的依赖1166
日苏复交谈判的成功1169
日本潜在帝国主义野心的显露1171
日本人民为争取和平、独立、民主而斗争1177
日本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1186
第三十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和战后的夏威夷群岛的状况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