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学史的“诗与真” 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解志熙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51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4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学史的“诗与真” 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爱欲抒写的“诗与真”——沈从文现代时期的文学行为叙论1
一部田园牧歌背后的爱欲隐衷:且从《边城》表里的“不凑巧”说起1
从“爱欲的压抑”到“情绪的体操”:沈从文的爱欲观与文学观之回溯9
从苦闷的“自叙传”到抒情的“爱欲传奇”:沈从文二三十年代创作的“变”与“转”24
理想的人性乐园和愉快的抒情美学:沈从文30年代乡土抒写的得与失42
“抽象的抒情”之底色和“最后的浪漫”之背后:沈从文40年代“新爱欲传奇”的“诗与真”61
“余响”费猜详:关于沈从文40年代末的“疯与死”97
“诗与真”的纠结之归结:新的与旧的浪漫性之统一106
沈从文佚文废邮再拾110
废邮存底·致丁玲110
废邮存底·辛·第廿九号114
旱的来临116
读书随笔117
梦和呓119
文字121
敌与我122
新废邮存底·关于《长河》问题,答复一个生长于吕家坪的军官(残)125
新废邮存底·致莫千(残)126
给一个出国的朋友127
诗人节题词130
新书业和作家130
纪念诗人节135
遗文疑问待平章——新发现的沈从文佚文废邮考略137
友谊与爱情的遗迹:沈从文致丁玲的信和给张兆和的情书137
爱国与爱欲的焦虑:沈从文抗战及40年代的佚文废邮143
沈从文佚文辑补151
人的重造——从重庆和昆明看到将来151
《〈断虹〉引言》附函154
一个理想的美术馆154
“最后一个浪漫派”的人文理想之重申——沈从文佚文辑校札记159
从《立言画刊》上的《废邮存底补》说起159
《世界晨报》上的沈从文文章书简162
人的重造:“最后一个浪漫派”的人文理想之重申164
相濡以沫在战时——现代文学互动行为及其意义例释170
相濡以沫在战时:沈从文给李健吾的慰问信及其他170
海上羁客有所思:李健吾对林徽因、沈从文的感怀176
临风寄意怀远人:柯灵组编《作家笔会》的苦心181
文人交往有深致:文学互动行为的文学史意义185
关于《春蚕》评价的通信——从吴组缃和余连祥的分歧说起192
一192
二196
三204
附记212
补遗与复原——冰心40年代佚文辑校录215
默庐试笔(前六节)215
由评阅蒋夫人文学奖金应征文卷谈到写作的练习220
冰心词稿——洞仙歌·题石屏李右侯尊堂《机灯课子图》224
请客225
从歌乐山到箱根227
冰心女士对于日本妇女的印象229
附录一 做梦231
附录二 冰心女士讲旅日感想234
人与文的成熟——冰心40年代佚文校读札记237
《默庐试笔》补遗:“沉默已久”后的冰心新作237
复原与辨正:《请客》、《做梦》及《从歌乐山到箱根》240
合与分:有关“蒋夫人文学奖金应征文卷”评阅的三篇文字244
两篇访谈:冰心的日本观感和对战后中日关系的思考247
人与文的成熟:关于40年代的冰心252
附录258
惟其是脆嫩 何必是讥嘲——也谈所谓“冰心—林徽因之争”261
来自“我们太太的客厅”的观察:沈从文和李健吾观点的片面性261
美丽的新风雅:京派的人文理想和冰心的冷眼旁观265
毕竟不一般:林徽因和冰心心照不宣的相互回应271
“献上我们的智与力”——老舍抗战及40年代诗文拾遗275
战壕里的呼声275
老舍的话——答《青年向导》“青年问题专号”征文函277
两年来抗战中的文艺运动278
军歌284
劳军感言286
怎样开始写作?287
一年间的文学289
献上我们的“智”与“力”290
乙酉重阳于、程两诗翁招饮赋此述志并以致谢292
美国来鸿——致吴云峰292
“风雨八年晦,贞邪一念明”——老舍抗战及40年代佚文校读札记294
一篇小说、一次讲演及一场座谈:老舍对初期“抗战文艺”的反思及其与延安文艺界的呼应294
“诗歌”传统的复兴与军民关系的新变:老舍抗战时期几篇劳军—拥军诗文所传达的信息302
诗函答问见心声:热情爽朗的老舍及其在抗战后的忧愤308
卞之琳佚文佚简辑校录316
流想316
年画319
五个东北工人321
日华亲善323
游击队请客325
渔猎327
又坐了一次火车328
寄自峨眉山332
儿戏333
女人,女人337
致叶以群344
读诗与写诗345
××礼赞349
意见,意见,还是意见——读奥登《新年信》附注偶记353
伏枕草:洒脱杂论357
夜起草:前进两说361
复《文学创作》编者函366
新文学与西洋文学368
中国“新诗”的发展与来自西方的影响371
附录 关于战地文艺工作379
灵气雄心开新面——卞之琳的诗论、小说与散文漫论385
卞之琳诗学的象征观、音节观和传统观及其他385
“小大由之”的战时叙事:从《游击奇观》到《山山水水》394
析理绵密的知性散文:卞之琳的“论说文”略说398
胡风的问题及左翼的分歧之反思——从“胡风与鲁迅的精神传统”说开去403
周恩来和胡风在发挥“鲁迅精神”上的异同:关于“重庆鲁迅逝世九周年纪念会”403
“仇恨”心态和“战斗”愿望缘何而生:一个“青年鲁迅派”暨“启蒙左翼”的“主观战斗精神胜利法”415
最后的“斗争”为何遭遇“团结”的处理:“胡风集团”冤狱的成因与左翼文学运动的终结436
后记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