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民事审判权论:为民服务型民事审判权的构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黄松有著 著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5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现代民事审判权论:为民服务型民事审判权的构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本书的写作背景1
(一)宏观背景1
(二)微观背景2
二、中国现代民事审判的特性:政治性与社会性7
三、中国现代民事审判权的发展:与时俱进12
四、中国现代民事审判权运作与实践的基本指导思想与最高理念:司法为民13
五、本书的体例构造与篇章安排15
第一章 中国现代民事审判权的指导思想及其实践——司法为民与“两便原则”的与时俱进17
一、实践先行之尴尬:缺乏指导思想的民事审判权构筑与实践的困惑18
(一)我国民事审判权构筑与实践改革的路径及其检索18
(二)我国民事审判权构筑与实践改革的困惑及其解除24
二、司法为民:民事审判权构筑与实践的基本指导思想与最高理念29
(一)确立指导思想是构筑与实践民事审判权“行动目的”和“行动方式”相统一的需要29
(二)司法为民指导思想与理念的确立:“两便原则”的遵循与运用33
(三)与时俱进:“两便原则”发展的必由之路35
三、司法为民思想指导下我国现代民事审判权的特质:服务型民事审判权的理论与实践42
一、民事审判权的基本含义45
第二章 民事审判权的一般考察45
二、民事审判权的历史发展51
(一)国家前社会和专制社会的审判权52
(二)君主立宪国家的审判权55
(三)民主国家(司法国家)的审判权56
三、民事审判权的行使范围与界限57
(一)民事审判权之于刑事审判权的行使范围与界限57
(二)民事审判权之于行政审判权的行使范围与界限64
(一)认定事实与适用法律的关系79
第三章 民事审判权之事实认定权79
一、事实认定权的基本含义及其研究意义79
(二)认定事实与适用法律之间的先后顺序81
(三)研究事实认定权的意义84
二、事实认定权的行使主体91
(一)事实认定权独立行使的法理分析91
(二)事实认定权的行使主体97
(三)法官认定事实的心理过程101
三、事实认定权的行使对象103
四、事实认定权的行使原则106
(一)直接原则107
(二)证据裁判原则109
(三)公开原则110
(四)独立进行证明评价原则111
五、事实认定的构造112
(一)当事人的主张112
(二)当事人提供证据113
(三)法官调查证据116
(四)证明评价过程及原则118
(五)事实认定的客观化119
六、我国民事审判中事实认定权运行模式的构建120
(一)两种事实认定模式120
(二)我国事实认定模式的自省129
(三)重构我国事实认定模式的基本思路139
第四章 民事审判权之法律适用权149
一、法律适用权在两大法系中的不同定位149
(一)制定法审判体系中法律适用权的定位150
(二)判例法审判体系中法律适用权的定位151
(三)我国民事审判权构造中法律适用权的定位152
二、我国法院在民事法律发展方面的作用及所采取的方式152
(一)向立法机关提供司法实践经验资源153
(二)发布审判指导性文件154
(三)对下级人民法院的请示作出批复155
(四)通过公布典型案例扩大判决的外部效力156
三、我国民事判例制度的构建157
(一)我国判例制度的发展及意义157
(二)构建我国民事判例制度的必要性及其方法159
(三)构建我国民事判例制度的可行性163
(四)遴选民事案例上升为民事判例的原则166
四、我国法院的法形成功能167
(一)我国法院形成法的内容及形式167
(二)我国法院形成法的特质及问题169
五、司法解释的意义与实践172
(一)司法解释的意义172
(二)司法解释的实践175
一、民事审理程序的构造及诉讼程序指挥权的基本含义216
(一)民事审理程序的构造216
第五章 民事审判权之诉讼程序指挥权216
(二)诉讼程序指挥权的基本含义222
二、诉讼程序指挥权的类别及其行使的指导思想223
(一)诉讼程序指挥权的类别224
(二)诉讼程序指挥权行使的指导思想225
(三)司法为民在诉讼程序指挥领域的具体化:法官对释明权的行使227
三、诉讼程序指挥权各论及其行使232
(一)审判程序启动权及其行使232
(二)案件管理权及其行使234
(三)指定期日及期限权及其行使237
四、诉讼程序指挥权之具体行使主体及方式237
(一)诉讼程序指挥权之具体行使主体237
(二)诉讼程序指挥权的行使方式238
五、诉讼程序指挥权行使之保障239
(一)对诉讼程序指挥权行使的制约与促进:当事人之申请权239
(二)诉讼程序指挥权行使之内在保障:法官自由裁量权及其客观化240
(三)诉讼程序指挥权行使之外在保障:程序制裁权240
(一)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解析241
第六章 民事审判权运作与实践的制度保障——民事审判制度的与时俱进及其改革241
一、民事审判制度的与时俱进241
(二)民事审判制度的与时俱进243
二、民事审判制度的改革244
(一)关于民事审判制度改革的理性思考245
(二)民事审判制度的改革248
三、我国民事审判体制改革的组织及路径277
一、当下我国民事审判权运作与实践过程中环境保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280
(一)部门与部门及其改革措施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性,阻碍了民事审判权的高效与科学运作280
第七章 民事审判权运作与实践的环境保障——民事审判权运作与实践的环境及其优化280
(二)社会大众现代司法理念的欠缺影响了民事审判权的有效运作和实践281
二、民事审判权运作与实践保障环境的优化——与周边相关权力的协调282
(一)民事审判权运作与实践与党委监督权的协调284
(二)民事审判权运作与实践与人大监督权的协调285
(三)民事审判权运作与实践与检察监督权的协调288
(四)民事审判权运作与实践与舆论监督权的协调291
三、民事审判权运作与实践理念环境的优化——社会大众现代司法理念的培育294
一、法官职业道德的法理基础296
(一)法官道德与忠实于法律及遵从法律之间的关系296
第八章 民事审判权运作与实践的伦理保障——法官职业道德及其惩戒296
(二)判决是经过法官道德过滤后的法律303
二、法官职业道德的思想基础304
(一)以德治国的理论基础及意义305
(二)以德治国:法官职业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306
(三)贯彻新“两便原则”,实践以德治国,以人民满意作为评价法官道德品质的最高标准309
三、法官职业道德的体系化及其保障310
(一)司法公正的重要意义312
四、保障司法公正312
(二)法官应当追求案件的实体公正313
(三)法官应当确保案件裁判过程的公正性314
(四)法官为维护司法公正应承担的义务318
五、维护审判独立319
(一)法律是法官惟一的上司319
(二)审判独立对实践依法治国方略的意义321
(三)法官“维护审判独立”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322
六、提高司法效率325
(一)提高司法效率的必要性325
(二)提高司法效率的基本要求326
(三)提高司法效率的具体要求327
七、保持清正廉洁329
(一)法官保持清正廉洁的重要意义329
(二)法官保持清正廉洁的具体要求331
八、加强自身修养333
(一)法官加强自身修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333
(二)对法官加强自身修养的要求335
九、遵守司法礼仪338
(一)遵守司法礼仪的意义338
(二)法官遵守司法礼仪的要求339
十、约束业外活动341
为民服务型民事审判权理论体系的架构及其实践——司法为民与新“两便原则”的梳理与展开(代结语)343
一、司法为民基本指导思想及最高理念的确立344
二、新“两便原则”具体指导思想的确立与展开344
(一)新“两便原则”具体指导思想的确立344
(二)新“两便原则”具体指导思想的展开345
三、为民服务型民事审判权理论的构筑与实践348
参考文献349
后记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