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钦北文史 第1辑 冯敏昌诗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钦北文史 第1辑 冯敏昌诗选](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2517520.jpg)
-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188页
- 文件大小:1MB
- 文件页数:2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钦北文史 第1辑 冯敏昌诗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怡园杂题八首(戊寅)1
咏梅花2
清明3
晓寒3
登文笔峰(附乙亥、丙子)3
人散4
小横塘4
深雨楼4
半亩居4
成趣轩4
登安州古城5
花落一鸟犹来偶作5
知长篇(己卯)5
小松风亭5
深竹读书堂题壁6
无题二首和人韵6
怡园春望(庚辰)6
村居7
荆卿咏7
西塘晚兴7
梅魂(辛巳)7
微雨8
合浦采珠歌五首8
拟涉江采芙蓉9
牂牁送别(壬午)9
大人命赋秋菊有佳色9
崧台10
宝月台避暑10
羊城夜雨寄弟10
珠江秋月留别李勺海李所抱林浣云黄翼堂11
舟泊平塘江口漫兴11
早发新圩漫兴12
山行书所见(癸未)12
不寐12
午日临江吊灵均12
秋夜弹琴奉怀李讱轩,兼步秋夜望月寄怀原韵13
登鳌洲奎光阁13
登楼叠前韵13
早春漫兴(甲申)14
登楼三叠前韵14
回澜书院晚眺14
寄李所抱15
春阴细雨孤舟渡珠江15
灯夕夜坐漫兴四首16
春日归里,维舟珠海,朋旧难忘,夜宿集梧堂,同诸公分赋得四律17
客怀18
清明18
闻笛18
和远帆之作次韵18
舟中怀李勺海李所抱林荷洲19
南楼晚望四首19
小鸟20
夜坐有感20
中秋夜邸舍对月20
沉雨寄怀勺海浣云21
月夜21
渡河21
西原晓行(乙酉)22
客怀22
归自廉阳故园桃李犹发22
梦雨23
薄暮野行23
墓园苦雨23
深竹读书堂夜坐24
喜晴24
对柳24
春草25
春水25
春帆25
池楼午意26
夜亭26
行汲26
耕夫27
林灯27
远烟27
怡园春感28
春晚怡园写意28
河亭晚望28
天涯旅次漫兴四首29
端阳日漫兴30
城南雨望30
将之羊城鱼山晚眺30
西河舟夜怀李勺海林浣云黄翼堂31
元日(丙戌)31
北上将行夜承家严慈训戒31
接龙桥晓发32
平阳32
宿平阳与朱瞻斗夜话32
葫芦洞按新息侯遗垒33
通天岩34
流水岩35
梦后作35
羚羊峡35
进舟石门作36
忆池边新柳36
大庙峡37
浈阳峡37
英德道中石壁多奇绝者作长句一首38
蒙里驿晓起二首38
清明日偶检行囊,得旧题牡丹亭填词绝句感赋39
上巳39
风度楼39
翠华亭40
礼闱日怀勺海翼堂40
始兴江口溯流直上作40
度大庚岭二首41
苦雨行41
赣州谒王文成公祠42
泰和县夜泊42
横浦寄家书42
十八滩43
雨中望青原山不见44
峡山44
樟树镇王文成公誓师处44
丰城45
滕王阁45
望湖亭45
彭蠡湖46
湖口47
过彭蠡有怀陶公47
大姑山47
小姑女神祠48
马当48
皖城48
?矶灵泽夫人祠49
蛾眉山二首49
风雨过采石矶不得上50
将至金陵51
风雨江行回望金陵有作51
金陵怀古十首52
淮阴53
渡黄河53
宿迁53
滕县54
猫儿河夜泊54
台儿庄晓行54
邹县道中见车尘作55
过涿州55
芦沟桥55
晤勺海作55
晤显文知涵川夫子已没感赋56
过访黎健夫56
与勺海健夫夜坐56
芍药今年独迟余抵京后犹及见之57
送健夫南还二首57
夏至夜与勺海作58
微雨怀药樵58
午日遣怀58
雨夜怀公悦59
怀浣云59
初秋夜兴同勺海二首59
寄内人60
七夕60
闻雁用王渔洋韵60
荷洲晚来见过作61
灯下与勺海定归期有感61
出都61
喜胡铁琴昆仲附舟归里62
张家湾晚泊二首62
怀健夫63
生朝感怀二首63
漂母庙64
淮阳道中64
桃源64
姑苏竹枝祠十首65
刘伯伦墓66
烟雨楼66
西湖绝句十首(录五)67
留别李勺海归里67
别李文岩68
薄暮与诸弟自深竹读书堂还家有述(丁亥)68
水仙68
午日寄药樵69
出山口号69
后山即目69
春尽得羊城诸子书69
桂蠹歌70
尊经阁观所悬灵觉寺古钟歌71
留别邵同年云庵(戊子)72
电白城西亭再别勺海(己丑)72
苦热白水驿楼作73
平银渡73
宿乌家驿73
城西晓寒,忆深竹读书堂作示,介斋晚堂弟74
登州城东楼74
天涯亭74
舟过乌雷门望伏波将军庙作75
龙潭观祷雨作75
龙门75
洗牛脚遇风作76
急水门夜雨76
钟鼓楼秋望76
灵觉寺76
海门观海十六韵77
继苏文忠瓶笙诗78
琴枕瓶笙诗追和苏文忠韵二首78
右琴枕79
大廉春游示介斋晚堂弟(庚寅)79
六月十八日得书作79
天津80
寄讯李勺海广文80
四月初七日陪覃溪师悯忠寺看牡丹80
海角亭谒苏文忠公遗像81
七夕示诸弟(癸巳)82
舟发钦江别仲子82
春游82
龙潭83
上元后三日被酒不寐作(甲午)84
镇海楼示季子作84
大庚山行杂诗84
车行杂诗84
答安桂甫同年见赠,时值雪霁85
七月一日宴陶然亭,用杜题终明府水楼二首韵,寄李明府南涧文藻85
怀李浣辉二首86
五月十二日,以考取国子监学正,引见不用后作二首86
立春后四日,朱笥河先生分致唐花数种,赋谢五首(丁酉)87
三月二日,同人集菜香草堂修禊得左字88
挽李德静翁(四首录一)89
西楼89
戊戌正月四日(戊戌)89
正月二十九日作89
送谢星石同年之官卢氏四首90
送唐明府平野出宰京邑二首91
送芬圃出宰江右91
修五程公挽诗三首92
读张药房噉荔图诗有寄,即次春初见寄原韵风雨江中晓行作92
又感93
滕王阁下夜泊93
将游庐山西南诸寺出南康北门作93
别李文颖先归舟中却寄94
与季弟及李明经文颖宿栖贤寺三首94
清明日道中有感三首95
雨上大滩望汉新息侯庙作95
夏日至郡馆于李载园之碧云堂赋赠载园昆玉96
己亥季夏,郡人为康茂园前郡伯建长生位于海角亭南,属书楣额,爱题“潮海同观”四字并赋此诗96
淡斋吴先生孝行诗96
题倚桐秋眺图97
望州岭作97
展拜屯鹤村祖莹晚归,星月皎然,中途有作(庚子)97
灵川道中98
墓雨过龙潭作98
桂林道中98
渡洞庭湖南风甚正湖中有作99
淇县作100
淇上竹枝词二首100
黄梁祠戏用初白韵100
新春得笔墨颇佳偶书一绝(辛丑)101
皇上肇建辟雍释奠讲学礼成恭纪五首(录一)101
新年卧疾有作(壬寅)101
法源寺海棠盛开用苏文忠定惠院韵102
十五夜太常寺拥月归途有作(癸卯)102
圆明园备直呈同直诸公103
甲辰重开千叟宴恭纪(甲辰)103
十一月初三出都,次日过琉璃河作104
十三夜偶作寄内104
送潘敬轩内弟尉山右二首(乙巳)104
十一日自雨水镇晓循绵水西行三十馀里至井陉道中,有雪意,匆匆不乐作105
立春日题徐李宽图二首(丙午)105
自侯马驿晓行守平望村,感乡居之况,为赋一诗(丙午)105
宿三门禹庙作二首106
中条山下晚行遇雨二首106
谒析城山下成汤庙作107
赠夏县尉徐蕴辉107
薄阪谒虞帝祠二首108
风陵渡河108
立秋日华顶作二首109
潼关109
登岳庙后万寿阁望华山作109
重阳登西安城楼110
正月十三日,自陕西之河南出西安城作二首(丁未)110
正月十九日,过灵宝访怡之明府不值,夜行陕川道中相晤赋赠111
洛中夜行口占111
游嵩岳出洛城写望作111
升仙太子祠112
登太室中峰绝顶,谒中岳祠敬赋二首112
晚行嵩少间作二首113
宿少室山下人家作113
少林寺作113
夏初过东明,访仰斋明府不值,留赠一首114
雨夜宿少林寺怀五乳峰下初祖菴作,示僧融释114
晚渡伊水114
夏五至开州访柱峰明府赋赠二章115
清丰署中喜晤梁孝廉115
五月二十八日为泰岱之游出清丰城作116
濮州道中遇雨116
入山东界晓行望云物作116
梁山歌三首117
岱宗117
赠泰安太守蔡小霞同年二首118
赠泰安令稽久之二首118
日观峰顶观日出作119
归途值雨小憩壶天阁119
壶天阁119
平阴道中回寄蔡小霞郡守120
并寄稽久之明府120
初秋至凤台重访刘东村前辈赋赠二律(录一)120
金山驿晚望二首121
怀仁赠李明府星岩同年121
塞上秋阴写望122
应州122
广武城122
边柳123
过怀柔赠张明府鸿圃123
将至分水岭,沿涧行三十里,水声山色殆不减网川之胜,为赋一律123
太原感秋用太白韵124
过分水岭作二首124
太原晤杨明府云浦同年即别124
太原旅店连日倦书有作125
赠繁峙令门人陈星海125
忻州晓行126
忻州126
代州126
生日代州道中感怀三首127
出雁门关作127
登大茂山谒北岳神祠作128
中秋北岳顶琴棋台对月128
大同府作128
柳阴见双鹊偶成129
关北杂诗三首129
塞上山行作129
自塞上归,次分水岭,遇凤台令刘东村前辈即别130
正月至清化访王明府方川增前辈不值,因用黄文节颖州西斋韵二首留题新作西斋(戊申)130
再访康舍人少山于清化镇村居留宿三日即游王屋山,临发书壁131
廿七日同幼吉弟及兴县康少山同谒济渎清源王庙,次日更游王屋,临发因题131
仇明府序东(汝瑚)姻家延余主讲河阳,因书讲堂壁示诸生131
清明(己酉)132
遂平道中值秋阴作133
重登岳阳楼133
前题133
即目(庚戌)133
挽座主简玉亭师六首134
送张苹洲归吴兴四首136
仇明府序东姻亲于官署侧小圃作池亭招余落成,余名之日“虚舟”,并赋五律三章137
孟县尉张葺亭奉檄入都,临别以洪谷子画见赠,走笔赋送,兼以志谢138
茅学使耕亭前辈按试怀郡既竣,道出河阳,过访增福寺寓,因同登寺后千佛阁,眺望率赋二首140
武虚谷同年暮过小酌即别140
七夕风雨竟夜有作141
过南庄田家作141
七月廿二日,安昌王明府秋塍留饮官署,赋赠即别141
自安昌返河阳后,秋塍明府见和晤别之作以寄,因写墨兰作答并用前韵赋寄142
晚睡作142
夜坐142
仲春上浣同四会李广文念祖至卧龙冈谒诸葛公祠143
过南阳访讱斋同年,别后登卧龙冈赋此却寄143
与季光弟登天津望海楼作(辛亥)143
重阳后三日登增福寺阁后题143
十二日过洧川朱曲镇谒郑国大夫子产祠144
与诸君游大别山寺,值雨久坐寺侧小轩,颇尽观山之胜,寺僧出果饵茶话,复出纸求书,为录黄山谷先生落星寺诗付之,因用此韵并题其轩144
登黄鹤楼作145
登黄鹤楼后阁,关明府榕庄携酒招同李广文章亭饮于楼畔之仙枣亭,抵暮始别145
重登岳阳楼145
衡州送李广文章亭还粤三首即答留别之作146
岣嵝峰作147
登岣嵝峰磨崖题壁148
过衡山县访文明经柳村,读其近作佳甚赋赠148
雪夜二十八字寄赠路梧斋前辈148
早朝二首(癸丑)149
述志149
二月十九日,出西便门赴圆明园道中作(壬子)149
题徐中翰阆斋嵩映山阁联吟图卷二首(甲寅)150
题曹州牡丹谱用覃溪师韵三首150
西曹夜直作151
十月十九日,康河督茂园(基田)入都承过廉郡会馆,偕郡士十馀人文燕赋此纪实(乙卯)151
腊月初一日,夜招郑虞部贯亭士超黄孝廉清溪邵明经芝房咏夜集,郑黄二君有事不至,与芝房及舍弟季光同用灯字152
初四夜,芝房邀同季光弟过郑贯亭暨黄清溪寓斋,复同折柬邀温舍人熙堂过集,熙堂有事不至,因听季光弟谈罗浮梅花之胜,同用华字152
登海螺峰(戊午)153
戊午八月十日夜行即目153
九日鸣凤村登高望铜鱼之山,归宴主人太学董生草堂,用杜蓝田九日韵153
将之郡城道过天涯亭陶文学云飞寓,别后却寄154
那暮山诗154
上洋诗155
题顶湖飞水潭亭柱二首156
正月之省垣,路经仇仪亭姻丈书楼,为仿禊帖颜曰抱山(己未)156
题谢芸隐听瀑图156
和答粤秀院长陈给谏观楼(昌齐)前辈漫成见寄之作次韵四首157
四月十六日,邵广文云菴同年偕次郎茂才子京诗,见过端溪讲院,次日余偕门下士暨诸侄饯别于阅江楼,即用重登此楼之韵赋送158
谢生淳庸以家园荔子见赠赋158
赠肇庆太守马小眉(书欣)诗三首159
送李诞高之常山二首160
端溪书院纪事四章161
彭广文过余小斋162
包孝肃祠堂162
七夕162
再咏牛女163
送周广文竹里星聚旅榇于舟次怅然有作164
腊月九日奉慈亲为羊城之游164
十一日峡前早发三首165
七星岩诗五首(庚申)166
吴孝廉雁山拿舟来访169
冬至前二日,雨中遣人至圭山汲泉170
子成侄归里毕婚书此与之170
梅花诗十首170
十二月廿三日,常方伯等公宴万学使,招余奉陪,赋此并柬诸公173
张桢伯将为其母潘夫人寿作赠二首174
星岩石室后莲华洞,有小轩颇擅星岩之胜,兹重过,因题轩壁(辛酉)174
移讲粤秀别端州诸同好四首175
生日偕子侄辈泛江有作176
入夜又作176
杭明府桃溪访钓图二首176
题陈邑倅玉峰弄孙图177
海幢寺方丈澄波送盆莲赋答二首177
为陈晓斋瑜题所藏明人仿米山水二首(甲子)177
七月一日晚坐湛然堂作178
又独登后阁一首178
八月十一夜作178
九月二十六夜三更独酌179
十一月过宿叶都转花溪廷勋之水明楼,四更见月有作179
姚学使秋农文田任竣还朝赋赠179
元日作(乙丑)180
新正二日黄明经子实培芳见过索观作藏旧画,并观元日之作书赠180
黄子调征新婚诗181
自题旧写山水二首181
初四日叶都转花溪廷勋见过赋赠181
萧史诗一首为梁景乾新婚作181
题石痴画四首182
乙丑生日感怀作二首182
丙寅元旦书感二首(丙寅)183
正月三日复登囗书楼183
初春梁刺史以除夕见怀诗见示,走笔用韵答谢184
上孙抚军寄圃184
哭壻李茂才文紫三首185
直隶保定别驾杨君米人去秋奉檄随吴制军谳事自楚入粤,事毕将返,以丙寅初春廿有四日过余,并示前后各诗集,余留酌斋次,恋别之怀,殊不自己,因同登粤秀山,归后夜中不寐,为赋长句以赠186
从樟木林入西原听十里松籁188
题砚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