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厂商学习的产业创新机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于厂商学习的产业创新机制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0219134.jpg)
- 周轶昆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589234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11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30页
- 主题词:产业经济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于厂商学习的产业创新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问题的提出:产业创新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
1.1.1 产业创新的研究背景1
1.1.2 产业创新的研究意义8
1.2 研究的内容框架、方法与创新点9
1.2.1 研究的框架及其主要内容9
1.2.2 研究的方法11
1.2.3 研究中的创新点12
第2章 产业创新的理论背景与基本内涵14
2.1 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14
2.1.1 创新的概念、类型及其异质性14
2.1.2 新古典经济学与创新19
2.1.3 产业组织理论与创新21
2.1.4 新增长理论与创新24
2.1.5 创新经济学27
2.2 国内外有关产业创新的研究状况31
2.2.1 国外学者对产业创新的研究31
2.2.2 国内学者对产业创新的研究33
2.3 产业创新的基本内涵36
2.3.1 产业创新概念的建立36
2.3.2 产业创新的内涵42
2.3.3 产业创新的特征属性45
2.3.4 产业创新的新趋势46
第3章 产业创新的学习机制48
3.1 厂商学习与知识积累48
3.1.1 厂商学习48
3.1.2 知识类型的划分50
3.1.3 知识的积累与转化51
3.2 交互学习与群体创新54
3.3 产业创新的学习周期55
3.4 学习的来源与途径58
3.5 基于模仿的学习62
3.5.1 模仿创新的类型63
3.5.2 模仿定律与模仿中的再创新63
3.5.3 模仿创新中的知识运动变化66
3.5.4 模仿与创新外溢67
3.5.5 创新外溢与产业创新73
3.6 基于联盟的学习75
3.6.1 技术联盟的类型77
3.6.2 形成技术联盟的条件80
3.6.3 技术联盟中的学习定位80
3.6.4 影响技术联盟学习的因素81
3.6.5 技术联盟中的技术诀窍交易83
3.6.6 技术联盟中的技术许可85
3.7 小结89
第4章 产业创新的动力机制90
4.1 寡头创新竞争90
4.1.1 创新活动的常规化91
4.1.2 创新支出的棘轮效应93
4.1.3 市场竞争强度与寡头厂商的创新激励97
4.1.4 不对称厂商的创新激励102
4.2 基于联盟的创新合作109
4.2.1 技术联盟中的创新投资110
4.2.2 厂商之间在创造创新方面的合作——以联合研发的激励机制为例112
4.2.3 厂商之间在使用创新方面的合作——以技术交换的共享激励为例115
4.2.4 技术联盟的内在稳定性118
4.3 小结120
第5章 产业创新的扩散机制122
5.1 创新扩散的概念123
5.2 创新产品的扩散124
5.2.1 Bass模型及其扩展形式124
5.2.2 S形扩散曲线及其解释127
5.3 工艺创新的扩散130
5.3.1 厂商内部的创新扩散过程131
5.3.2 厂商之间的创新扩散过程138
5.4 小结144
第6章 产业创新的选择机制146
6.1 多样性与个体群方法146
6.1.1 多样性146
6.1.2 个体群方法148
6.2 路径依赖与报酬递增149
6.2.1 路径依赖149
6.2.2 创新采用的报酬递增150
6.2.3 具有吸收屏障的随机走动模型151
6.3 产业创新的选择机制——基于模仿者动态的角度154
6.3.1 模仿者动态155
6.3.2 动态变化的产业系统157
6.3.3 产品技术群体特征空间及其影响因素159
6.3.4 产业创新的模仿者动态分析160
6.4 主导设计、产业标准与产业创新166
6.4.1 主导设计与产业创新166
6.4.2 产业标准与产业创新168
6.5 小结169
第7章 产业创新机制的理论构建170
7.1 厂商创新对最终产品均衡的影响170
7.2 产业创新对最终产品均衡的影响172
7.3 产业创新的动态演变机制182
第8章 结论与展望187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187
8.2 研究展望188
参考文献190
后记210
表1-1 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国际比较5
表2-1 技术发展的新古典和演化论方法27
表3-1 有关技术学习的来源与方式59
表3-2 与各种类型的创新相联系的不确定性程度68
表3-3 若干行业R&D边际收益率及社会边际收益率的分解70
表3-4 若干产业研究开发溢出对接受者成本下降的影响71
表3-5 开展技术合作的原因76
表3-6 在不同的产业分类中企业最常用的决定协议类别的主要参数78
表3-7 从联盟合作中学习的决定因素82
表3-8 非正式技术诀窍交易84
表4-1 寡头厂商创新生产的支付矩阵96
表4-2 联合研发的净利润矩阵113
表4-3 技术交换的收益支付矩阵117
表5-1 Bass模型族及其主要特征126
表6-1 不同技术偏好的收益矩阵152
表7-1 部分制造工业部门一览表176
图1-1 本研究的框架10
图2-1 产业创新与超额利润20
图2-2 产业创新与创新接力赛20
图3-1 知识转化类型53
图3-2 学习的周期56
图3-3 模仿创新中的知识运动过程模型66
图4-1 行业标准下的刚性创新投资及其变动94
图4-2 厂商创新博弈树105
图5-1 扩散速度的变化124
图5-2 S形扩散曲线与钟形频率曲线128
图6-1 经济路径依赖的主导模型150
图6-2 阿瑟具有吸收屏障的随机走动模型153
图6-3 有界递增收益和无限递增收益对竞争技术的影响154
图6-4 动态变化的产业系统158
图6-5 装配产品的创新模型167
图6-6 非装配产品的创新模型167
图7-1 创新学习曲线174
图7-2 产业创新的动态演变机制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