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2511410.jpg)
- 张文显主编 著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61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48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法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法学导论1
第一章 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1
第一节 法学的研究对象1
第二节 法学的历史3
第三节 法学与相邻学科9
第四节 法学教育14
第二章 法学的研究方法24
第一节 法学方法论24
第二节 阶级分析方法26
第三节 价值分析方法29
第四节 实证研究方法31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与发展3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形成与发展3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伟大革命39
第三节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继承与发展43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进程48
第四章 法理学概述61
第一节 法理学释义61
第二节 中国法理学64
第三节 学习法理学的意义和方法69
第二编 法的本体73
第五章 法的概念73
第一节 法、法律的语义分析73
第二节 法的基本特征76
第三节 法的本质79
第四节 法的作用82
第六章 法的渊源、形式和效力89
第一节 法的渊源89
第二节 法的形式94
第三节 法的分类101
第四节 法的效力105
第七章 法的要素112
第一节 法的要素释义112
第二节 法律概念114
第三节 法律规则116
第四节 法律原则120
第八章 法律体系126
第一节 法律体系的释义126
第二节 法律部门及其划分标准128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130
第九章 权利和义务135
第一节 历史上的权利观和义务观135
第二节 权利和义务概念139
第三节 权利和义务的分类143
第四节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146
第十章 法律行为149
第一节 法律行为的概念149
第二节 法律行为的结构153
第三节 法律行为的基本分类157
第十一章 法律关系159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分类159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161
第三节 法律事实165
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167
第一节 法律责任释义167
第二节 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173
第三节 法律责任的承担175
第十三章 法律程序179
第一节 法律程序概述179
第二节 正当程序182
第三编 法的起源和发展189
第十四章 法的历史189
第一节 法的起源189
第二节 法的历史类型193
第十五章 法律演进与法律发展205
第一节 法律的演进与发展的历史规律205
第二节 法律继承207
第三节 法律移植209
第四节 法制改革214
第五节 当代中国的法律发展218
第四编 法的运行223
第十六章 法的制定223
第一节 立法的概念223
第二节 立法体制226
第三节 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228
第四节 立法的原则233
第十七章 法的实施239
第一节 守法239
第二节 执法246
第三节 司法252
第十八章 法律职业258
第一节 法律职业概述258
第二节 法律职业的技能261
第三节 法律职业的伦理265
第四节 法律职业制度268
第十九章 法律方法272
第一节 法律方法概说272
第二节 法律推理275
第三节 法律解释279
第四节 法律论证287
第五编 法的价值293
第二十章 法的价值概述293
第一节 法的价值释义293
第二节 法的价值体系297
第三节 法的价值的冲突与整合301
第二十一章 法与秩序305
第一节 秩序的释义305
第二节 法对秩序的维护作用308
第二十二章 法与自由314
第一节 自由的释义314
第二节 法对自由的确认和保障319
第二十三章 法与效率325
第一节 效率的释义325
第二节 法对效率的促进作用329
第二十四章 法与正义333
第一节 正义的释义333
第二节 法对正义的实现作用337
第二十五章 法与人权343
第一节 人权的概念343
第二节 中国的社会主义人权纲领与人权事业347
第三节 法对人权的保护作用350
第六编 法与社会355
第二十六章 法与经济355
第一节 法与生产方式355
第二节 法与市场经济36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原则362
第二十七章 法与政治367
第一节 法与政治的一般原理367
第二节 法与国家370
第三节 执政党政策与国家法律373
第二十八章 法与文化378
第一节 法与文化的一般原理378
第二节 法与道德381
第三节 法与宗教387
第四节 法律文化390
第二十九章 法与法治国家395
第一节 法治的概念395
第二节 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与发展399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403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407
第三十章 法与和谐社会413
第一节 和谐与和谐社会41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415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机制419
索引431
参考文献449
第三版后记453
第二版后记456
第一版后记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