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10中国医学科技发展报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2010中国医学科技发展报告
  • 中国医学科学院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6904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52页
  • 主题词:医药学-技术发展-研究报告-中国-2010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010中国医学科技发展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前言1

第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60年我国医学科技发展回顾1

一、我国医学科技发展概论1

(一)发展历程1

1.初步发展阶段(1949—1977)1

2.平稳发展阶段(1978—1999)3

3.快速发展阶段(2000—2009)4

(二)卫生科技教育情况5

1.医学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5

2.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5

3.医学教育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初步形成多层次、多规格的医学教育体系6

4.医学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广泛深入6

5.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迅速开展,继续教育制度逐步完善6

(三)医学科技奖励政策及各种奖励的获奖情况6

(四)科技论文及科技专利分析8

主要参考文献10

二、医学科技战略规划与政策回顾10

(一)概述10

1.基本概念10

2.医学科技战略规划与政策的发展历程12

3.医学科技战略规划与政策的主要特点13

4.医学科技战略规划与政策的作用14

(二)医学科技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16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16

2.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20

3.卫生行业中长期规划23

(三)医学科技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26

1.根据科技和卫生事业发展方针,制定医学科技相应政策26

2.围绕医学科技活动过程,加强管理制度建设28

3.针对疾病防治特定需求,出台相关领域法律规章31

4.结合医药卫生技术发展需求,制定政策法规文件31

5.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出台相关政策措施32

三、基础医学进展回顾33

(一)总体发展历程33

(二)主要分支学科发展历程35

1.解剖学科35

2.生理学科37

3.病理学科38

4.病理生理学科41

5.药理学科45

6.免疫学科49

7.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53

(三)研究现状和取得的重要进展57

1.基因组医学57

2.转化医学研究58

3.基础医学各分支学科领域之间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59

4.系统生物学与整合医学61

(四)发展需求和趋势62

1.促进基础医学研究模式的根本转变64

2.基础医学研究的重点转移64

3.促进基础医学的转化性研究65

4.加强方法学、新技术和新概念的研究65

(五)措施建议65

1.夯实工作基础,建立研究体系,提高创新水平,推进可持续发展66

2.突出重点,明确目标,加强管理,克服拼盘现象67

3.完善科学评估的政策与措施67

4.注重关键技术平台的整合与集成68

5.加强生物样本资源库和数据库的建设68

6.加强医学伦理观念与监督意识,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69

7.注重转化医学研究69

四、预防医学进展回顾70

(一)历程回顾71

1.初步发展阶段(1949—1977)71

2.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9)72

3.健全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73

(二)重点领域科技成就与进展75

1.传染病预防与控制75

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85

3.妇幼卫生90

4.营养与食品卫生94

5.环境卫生与职业病防治97

(三)未来需求与发展趋势99

1.向社会预防为主的方向发展99

2.防病与保健相结合,健康促进将是未来预防医学发展的核心100

3.环境与健康问题将成为现代预防医学研究的热点100

4.心理、精神和行为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将得到更多的重视100

5.“人人健康”的预防保健政策和策略的发展将更加重要101

6.分化与综合相结合,向以交叉综合为主的方向发展101

7.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和技术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101

(四)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101

1.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101

2.对策建议102

主要参考文献104

五、临床医学进展回顾104

(一)发展历程105

1.临床诊疗机构设置模式实现了从“综合”到“综合+专科”到“综合+专科+社区”的转变105

2.临床学科不断增加,科室设置逐渐细化105

3.临床医学人才数量由少到多,素质不断提高105

(二)取得的成就与进展106

1.临床医学理念从经验向循证转变106

2.临床医学从相对独立转向与其他学科不断交叉与融合106

3.临床诊疗逐步系统化、规范化、个体化107

4.诊疗新技术与新方法不断涌现,广泛应用107

5.重大疾病临床科研不断取得突破,诊疗能力显著提高113

6.疾病诊疗取得长足进步,部分紧跟国际前沿120

(三)临床医学发展趋势124

1.病毒感染性疾病、老年疾病、肿瘤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逐渐成为内科关注的主要疾病124

2.疾病的早期预防与康复将占有更重要的位置124

3.基因研究为病因研究、诊断、治疗提供新思路125

4.微创技术与影像技术不断扩大传统外科的治疗范围125

5.人口素质的提高对妇、产、儿科的水平提出更高要求125

6.显微技术与医学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诊疗开辟新途径125

(四)存在问题、挑战与对策126

1.存在问题与挑战126

2.对策128

主要参考文献130

六、药学进展回顾131

(一)发展历程131

1.艰苦创业,奠定我国现代药学科学发展的基础131

2.联合攻关,实现药学研究的突破132

3.奋起直追,药学科学全面进步132

4.充分重视,药学科学面临新机遇133

(二)取得的成就与进展133

1.药学教育和药学学科全面发展133

2.新药研发136

3.创新能力全面提升137

4.药物质量水平不断提高139

(三)发展展望140

主要参考文献141

七、中医药学进展回顾142

(一)发展历程142

1.中医药发展的历程143

2.中医药学科发展概况146

(二)取得的成就与进展148

1.基础研究148

2.临床与应用研究152

3.中药研究158

4.民族医药研究164

(三)发展趋势分析169

1.系统的生命科学理论169

2.个体化的诊疗体系169

3.整体综合调节的医疗手段和方法170

4.丰富系统的养生保健理论和实践170

5.浩瀚的古典医籍文献信息资源170

6.融自然、人文科学于一体的学科特色170

(四)存在的问题171

1.技术手段相对落后,现代科技含量较低171

2.缺乏现代社会可以接受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171

3.学科的现代科学基础相对薄弱172

4.“以病为本”的办院观念和模式的束缚172

5.人才队伍素质有待提高172

6.中医药政策法规尚待完善172

主要参考文献173

八、医药生物技术进展回顾173

(一)发展历程173

1.传统生物技术173

2.现代生物技术174

(二)取得的成就181

1.技术平台与关键技术181

2.基因组医学183

3.蛋白质组188

4.生物药物与疫苗189

5.生物治疗191

6.干细胞与组织工程192

7.生物芯片194

8.生物信息学195

9.生物产业196

(三)发展需求和趋势198

1.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竞争力198

2.适应医学模式转变199

3.实现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化200

4.促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200

(四)措施和建议200

1.建立产官学研结合的生物医药创新体系201

2.健全完善多元投融资机制和渠道201

3.培育产业集群202

4.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202

主要参考文献203

九、生物医学工程进展回顾204

(一)发展概述204

1.定义和范畴204

2.发展背景204

3.技术研发重大转变206

4.总体进展概况210

(二)主要子领域进展及突破212

1.生理信息检测及监护仪器技术212

2.医学影像技术216

3.肿瘤治疗技术223

4.植入技术227

5.生物医用材料229

6.临床免疫分析技术231

(三)学科发展成果234

1.院校人才培养234

2.SCI论文发表情况236

3.专利申请情况239

(四)发展需求与趋势242

1.政府加大推进社会发展和政策环境建设力度的需求242

2.我国人民健康维护和疾病防治的迫切需求243

3.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具有成为新经济增长点的巨大潜力244

(五)对策建议244

1.加大生物医学工程科技与产业的宏观调控和财政投入244

2.积极推进生物医学工程科技与产业发展245

3.依循医学科技发展趋势推进生物医学工程科技发展246

主要参考文献247

第二部分 2009年我国医学科技进展与专家评述249

一、2009年我国医学科技进展249

(一)基础医学249

(二)预防医学255

(三)临床医学257

(四)药学260

(五)中医药261

(六)其他261

二、2009年我国医学科技奖励获奖情况分析262

(一)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医药卫生领域获奖情况262

(二)2009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情况278

三、专家评述278

(一)诱导多能干细胞(iPS)最新进展278

(二)血吸虫基因研究重大突破279

(三)癌症基因组与个体化诊治最新进展283

(四)2009年国内外免疫学研究重要进展286

(五)以大健康观应对甲型H1N1流感299

(六)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进展301

(七)生物医学工程述评304

(八)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重要启示309

第三部分 “健康中国2020”科技战略318

一、国内外医学科技发展趋势318

(一)医学研究正在酝酿新的突破318

(二)呈现系统整合和重新构建的态势319

(三)转化医学成为热点领域319

(四)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321

(五)生殖医学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之一322

(六)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受到国际重视322

二、我国医学科技发展基础情况322

(一)医学科技发展现状322

1.医学研究理念和方法发展322

2.重大健康前沿领域基础研究进展323

3.医学高技术前沿研究324

4.重大疾病临床诊治研究与适宜技术推广326

5.疾病预防与公共卫生重点领域研究应用327

(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329

1.健康观念的局限,导致研究领域的局限329

2.基础研究与公共卫生和临床应用存在脱节329

3.高新与适宜技术开发、应用、推广不足329

4.健康与疾病的诸多医学难题有待深入研究329

三、我国医学科技发展需求分析330

(一)健康发展医学科技支撑需求330

(二)医学微观机制深入研究与宏观规律进一步探讨330

(三)转化整合纵深发展330

(四)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331

四、我国医学科技发展展望332

(一)医学科技发展战略思路332

1.树立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观332

2.实施模式转变、重点前移、转化整合战略332

(二)医学科技发展目标333

1.总体目标333

2.具体目标333

3.阶段目标333

(三)医学科技发展战略重点、前沿领域和行动计划334

1.战略重点334

2.前沿领域335

3.行动计划3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