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规制、要素禀赋与贸易模式的理论及实证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规制、要素禀赋与贸易模式的理论及实证研究
  • 傅京燕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589292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0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24页
  • 主题词:环境管理-影响-对外贸易-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规制、要素禀赋与贸易模式的理论及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 研究意义1

1.2 研究立意7

1.3 研究方法10

1.4 结构安排11

第2章 文献评述14

2.1 理论基础15

2.2 实证研究中使用的典型方法19

2.3 主要的实证研究文献29

2.4 讨论和评论35

2.5 结论和对本研究的启示39

第3章 理论模型49

3.1 模型思路49

3.2 模型框架58

3.3 自给自足经济分析61

3.4 只考虑收入差别的国际贸易分析62

3.5 同时考虑要素丰裕度和收入水平的国际贸易分析65

3.6 结论和对实证研究的启示69

第4章 环境规制和要素禀赋对南北国家或地区贸易模式影响的实证分析71

4.1 评价指标体系和数据说明73

4.2 对污染密集型产业贸易结构的观察97

4.3 贸易模式的变动分析102

4.4 回归分析129

4.5 结论139

第5章 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141

5.1 基于“真实国民储蓄”的分析方法142

5.2 基于物质流的分析方法156

5.3 基于投入产出的分析方法169

5.4 基于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方法185

第6章 环境规制和要素禀赋对中国贸易模式影响的实证分析204

6.1 工业分行业数据库构造205

6.2 产业污染强度的确定210

6.3 关键指标的衡量214

6.4 描述性分析220

6.5 计量分析231

6.6 结论及政策启示240

第7章 结语244

7.1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244

7.2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249

附录251

参考文献276

后记298

图2-1 贸易引致的结构效应18

图3-1 x/y的相对需求和供给曲线(α/1-α>1,α>1/2)63

图3-2 x/y的相对需求和供给曲线(0<α/1-α<1,0<α<1/2)64

图3-3 x/y的相对需求和供给曲线(α/1-α=1,α=1/2)64

图4-1 北方和南方国家污染产业RCA值的时间序列118

图4-2 北方和南方国家清洁产业RCA值的时间序列120

图5-1 真实国内储蓄率和净国内储蓄率占GDP的比重149

图5-2 能源耗竭损失占GDP的比重149

图5-3 CO2排放损失占GDP的比重150

图5-4 矿产耗竭损失占GDP的比重150

图5-5 中国的贸易内含污染平衡值及其变化161

图5-6 中美贸易的环境贸易条件值及其变化163

图5-7 中英贸易环境贸易条件值及其变化163

图5-8 中国贸易开放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趋势188

图5-9 各污染物平均污染排放量与平均贸易开放度189

图6-1 肮脏行业和清洁行业的污染强度及变化情况213

图6-2 清洁行业和肮脏行业的RCA指数及变化情况222

图6-3 环境规制与比较优势(RSCA)的关系227

图6-4 最高和最低ERS行业的RCA指数228

图6-5 最高和最低PCI(左)及HCI(右)行业的RCA指数228

附图 污染产业与清洁产业在期初和期末RCA值的变动情况265

表2-1 环境规制的产出、贸易与污染排放效应20

表2-2 模型设置的选择24

表3-1 根据减污成本与物质资本密集度对美国产业的排序51

表3-2 对60个国家或地区资本劳动比与环境规制的排序53

表4-1 部分OECD国家或地区污染减少与控制支出占GDP的比重80

表4-2 开样本和闭样本的代表性81

表4-3 以收入组衡量的开样本和闭样本的代表性(1998年)81

表4-4 污染产品和所有产品的世界进口出口的比率82

表4-5 IPPS系数(ISIC三分位的产业)87

表4-6 产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分类(M&W分类)89

表4-7 中国工业单位产值排放强度90

表4-8 污染强度——使用IPPS数据作为国际比较的基准指数的标准91

表4-9 产业的污染强度排序92

表4-10 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分类93

表4-11 污染密集型产业出口占世界出口贸易的份额100

表4-12 各国或地区期初和期末RCA值转换情况的统计105

表4-13 产业转换系数的两分法矩阵108

表4-14 北方和南方国家或地区RCA值>1的产业所占的比重111

表4-15 北方和南方国家污染产业RCA值的时间序列分析114

表4-16 北方和南方国家清洁产业RCA值的时间序列分析115

表4-17 国家层面上环境规制、产业污染强度与RCA值的相关系数122

表4-18 产业层面上环境规制、产业污染强度与RCA的相关系数125

表4-19 采用WLS的回归结果133

表4-20 16种污染物的EnergyGDP系数与产业污染强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138

表5-1 欧盟与低收入国家在6个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出口进口比率143

表5-2 真实储蓄率占GDP的比重144

表5-3 中国环境污染损失的估算结果146

表5-4 中国自然资产和真实国内储蓄率148

表5-5 2004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内含污染的部门来源164

表5-6 2004年中国对美国进口内含污染的部门来源165

表5-7 中美两国总污染强度及排序177

表5-8 10种污染物的PPT指标值180

表5-9 中国出口内含污染的主要部门来源181

表5-10 中国进口内含污染的主要部门来源182

表5-11 污染排放的决定因素197

表5-12 规模和技术效应、结构效应以及贸易弹性估计200

表6-1 ISIC分类体系与GB分类的对接209

表6-2 各行业的污染强度值及其变化212

表6-3 各行业ERS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17

表6-4 各行业的环境规制强度和变动218

表6-5 各行业的RCA值和变动221

表6-6 各行业的Michaely值和变动223

表6-7 各行业的NetX值和变动224

表6-8 各行业1998~2004年三种竞争力指标的变化226

表6-9 各比较优势指标的回归结果234

表6-10 工具变量估计结果238

表6-11 稳健性检验239

附表1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版本2第三部分:制造业251

附表2 样本国家或地区252

附表3 污染密集型产业出口的地区结构253

附表4 各国或地区污染产业与清洁产业期初和期末的RCA值及其变动情况2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