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合肥通史 隋唐五代宋元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合肥通史 隋唐五代宋元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27/32442043.jpg)
- 《合肥通史》编纂委员会著;张金铣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ISBN:721209192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43页
- 文件大小:196MB
- 文件页数:4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合肥通史 隋唐五代宋元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隋代合肥地区的发展与变迁1
第一节 政区建置与政局变迁3
一、庐州建置及其政区3
二、韩擒虎主政庐州6
三、庐州名臣与政治8
四、隋末庐州的动荡12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与社会风俗14
一、乡里组织与户口统计14
二、仓储建置16
三、考古发现的庐州瓷器17
四、考古所见的社会风俗21
第二章 唐代合肥地区政治与社会25
第一节 唐朝统一与政区调整27
一、统一江淮地区27
二、地方行政建置29
三、政区设置及其隶属30
第二节 政治发展与吏治33
一、任瑰立功河南34
二、罗珦与庐州吏治35
三、庐州历任牧守38
四、庐州牧守业绩43
第三节 社会矛盾发展47
一、政治动荡中的庐州47
二、赋役负担与社会矛盾51
第三章 唐代合肥地区经济发展55
第一节 人口与农业57
一、人口的增长57
二、农业的发展60
第二节 馆驿与交通64
一、庐州馆驿64
二、经过合肥的二京路67
三、水路交通68
第三节 手工业和商业69
一、矿产的开采69
二、纺织业的发展70
三、商业的发展70
第四章 唐代合肥文化教育和社会风俗75
第一节 文化与教育77
一、学校教育与科举77
二、文化名人与庐州81
第二节 宗教信仰与寺观建筑87
一、佛教的发展87
二、道教的发展95
第三节 社会风俗与神祠崇拜96
一、社会风俗96
二、巢湖太姥神信仰97
三、大蜀山龙王神祠99
第五章 唐末五代合肥地区的政治变迁101
第一节 政局动荡与杨吴崛起103
一、唐末庐州的动荡104
二、杨行密崛起庐州105
三、庐州集团的形成109
四、杨吴政权的建立114
第二节 政区建置与地方治理117
一、政区建置117
二、政治变迁121
第三节 南北对峙与战争127
一、后梁对庐州的争夺127
二、后唐以后庐州军事形势130
三、后周世宗征淮南132
第六章 五代时期合肥经济与文化137
第一节 政策调整与经济措施139
一、“息兵睦邻”国策139
二、发展经济措施141
第二节 经济发展及其程度144
一、农业恢复和发展144
二、工商业的发展146
三、庐州城的重修及其规模149
四、经济发展程度150
第三节 宗教与文化151
一、巢湖太姥庙的重建151
二、伏虎禅师创建寺院153
三、学校和文化156
第七章 宋代合肥地区政治与社会159
第一节 政区建制与结构161
一、政区建制沿革162
二、地区管理机构165
第二节 政治发展176
一、官清吏廉,治效显著176
二、赈灾救济,发展生产178
三、修城筑垒,巩固边防179
四、治理匪患,维持治安181
第三节 社会变迁182
一、官僚群体形成182
二、军功集团兴起189
三、词讼与治安问题192
第八章 南宋合肥军事形势与军事斗争199
第一节 军事形势与防御体制201
一、地理环境与军事地位202
二、军事防御体制203
第二节 金军南侵与庐州抗金208
一、建炎年间抗金活动208
二、绍兴前期抗金斗争210
三、淮西兵变及其影响211
四、柘皋之战与宋金和议213
五、绍兴和议后的抗金斗争216
第三节 蒙古军南下与庐州抗蒙斗争219
一、端平入洛与蒙古军南侵219
二、元军攻取庐州221
第九章 两宋合肥地区经济发展225
第一节 农业经济227
一、农业政策与措施227
二、大规模土地屯垦231
三、户口的增加234
四、农田水利建设237
五、粮食与经济作物240
第二节 手工业成就244
一、采矿和冶铸业244
二、造纸与制砚业246
三、纺织、印染、酿造和陶瓷业247
第三节 商业与城镇249
一、商品种类的扩大249
二、货币流通与大商人252
三、城镇的发展与变迁256
第十章 宋代合肥地区文化与社会265
第一节 教育与科举267
一、学校和书院267
二、科举与进士272
第二节 宗教传播与民间信仰275
一、佛教和道教的传播275
二、民间信仰与宗教280
第三节 文化成就283
一、文学成就284
二、诗词名家与合肥287
三、史志发展292
四、科技贡献296
第十一章 元代合肥地区政治与军事299
第一节 政区建置与军事部署301
一、政区建置和机构302
二、军事部署313
第二节 治理与吏治316
一、昂吉儿与淮西宣慰司317
二、淮西廉访司与庐州吏治319
三、陈思谦与元末庐州321
第三节 农民战争与巢湖水师322
一、彭莹玉传教于江淮322
二、左君弼与庐州红巾324
三、巢湖水师的兴衰325
四、朱元璋夺取庐州326
第十二章 元代合肥地区经济与社会329
第一节 基层组织与赋役制度331
一、基层组织331
二、村社组织333
三、赋役制度334
第二节 自然灾害及赈灾措施337
一、灾害种类及其分布337
二、赈济措施340
三、赈灾效果343
第三节 经济恢复与发展344
一、土地开发与利用345
二、农作物种类与农业发展349
三、手工业与商业352
四、元末庐州等城的重修356
第四节 居民与人口358
一、人口统计与庐州人口358
二、境内蒙古、色目人口360
三、民族交往和社会习俗363
第十三章 元代合肥地区文化与民俗367
第一节 教育与文化发展369
一、官办学校和教育369
二、书院及其发展372
三、科举与进士374
四、文化与文化名人376
第二节 宗教和民俗379
一、宗教传播和发展380
二、乡风民俗385
大事记387
参考文献423
后记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