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路分析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路分析基础
  • 穆克,姜丽,褚俊霞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333711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142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电路分析-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电路分析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电路及其基本概念1

1.1 电荷与电流1

1.1.1 电荷1

1.1.2 电流1

1.2 电位与电压2

1.2.1 电位2

1.2.2 电压3

1.3 电功率与电能3

1.3.1 电功率3

1.3.2 电能4

1.4 电路和电路模型4

1.4.1 电路4

1.4.2 电路模型5

1.5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6

1.5.1 电流的参考方向及电流的测量6

1.5.2 电压的参考方向及电压的测量7

1.5.3 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的关系8

1.6 电路中的基本元件9

1.6.1 电阻元件9

1.6.2 电感元件10

1.6.3 电容元件11

1.6.4 独立电源12

1.6.5 受控源13

1.7 实践与应用14

1.7.1 安全用电14

1.7.2 电力配电线径选择15

1.7.3 电子显像管15

1.7.4 电费计算15

本章小结15

习题16

第2章 电路基本定律及电路等效变换20

2.1 欧姆定律20

2.2 支路、结点和回路21

2.3 基尔霍夫定律21

2.4 电路的等效变换24

2.4.1 电路等效变换的概念24

2.4.2 输入电阻24

2.5 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25

2.6 Y-△联结的等效变换27

2.7 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30

2.8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32

2.8.1 实际电源的伏安特性32

2.8.2 实际电源的两种电路模型32

2.9 实践与应用35

2.9.1 电路的故障诊断35

2.9.2 惠斯通电桥35

本章小结36

习题39

第3章 电路分析方法45

3.1 支路电流法45

3.2 网孔电流法47

3.3 回路电流法49

3.4 结点电压法52

3.5 实践与应用55

本章小结56

习题57

第4章 电路定理62

4.1 叠加定理62

4.1.1 叠加定理的内容62

4.1.2 叠加定理的证明63

4.1.3 叠加定理的应用举例63

4.1.4 齐次定理65

4.2 替代定理65

4.2.1 替代定理的内容65

4.2.2 替代定理的证明66

4.2.3 替代定理的应用举例66

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67

4.3.1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的内容67

4.3.2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的证明68

4.3.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的应用举例69

4.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74

4.4.1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的内容74

4.4.2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的证明74

4.4.3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的应用举例74

4.5 实践与应用75

本章小结76

习题77

第5章 一阶电路81

5.1 储能元件81

5.1.1 电容81

5.1.2 电感84

5.2 电路动态过程和初始条件87

5.2.1 电路动态过程88

5.2.2 初始条件88

5.3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90

5.3.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90

5.3.2 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91

5.4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93

5.4.1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93

5.4.2 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95

5.5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97

5.6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100

5.7 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101

5.8 实践与应用102

5.8.1 闪光灯电路原理102

5.8.2 汽车点火电路103

本章小结104

习题105

第6章 二阶电路111

6.1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111

6.2 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阶跃响应和全响应116

6.3 二阶电路的冲激响应117

6.4 实践与应用119

6.4.1 RLC串联谐振电路119

6.4.2 油开关灭弧能力试验119

本章小结120

习题120

第7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124

7.1 正弦量124

7.1.1 频率与周期125

7.1.2 幅值和有效值125

7.1.3 初相位和相位差126

7.2 相量法的基础126

7.2.1 复数及其运算127

7.2.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及运算128

7.3 电路元件的相量形式129

7.3.1 电阻元件的相量形式129

7.3.2 电感元件的相量形式130

7.3.3 电容元件的相量形式130

7.4 阻抗和导纳132

7.5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133

7.6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136

7.6.1 支路电流法136

7.6.2 网孔电流法138

7.6.3 结点电压法139

7.6.4 叠加定理140

7.6.5 电源变换142

7.6.6 戴维宁和诺顿等效电路142

7.7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144

7.7.1 瞬时功率144

7.7.2 平均功率145

7.7.3 无功功率147

7.7.4 视在功率147

7.7.5 功率因数及其提高147

7.7.6 复功率149

7.8 正弦稳态电路的最大功率传输150

7.9 实践与应用152

7.9.1 电能表原理152

7.9.2 电能表的选用举例154

7.9.3 电能表的铭牌标志及含义154

本章小结155

习题157

第8章 耦合电感的电路162

8.1 互感耦合电路162

8.1.1 互感互感电压162

8.1.2 耦合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164

8.1.3 耦合电感的去耦166

8.2 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169

8.3 空心变压器172

8.4 理想变压器174

8.5 实践与应用177

本章小结178

习题178

第9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185

9.1 网络函数185

9.2 波特图186

9.3 RLC串联谐振电路188

9.4 RLC并联谐振电路192

9.5 滤波电路194

9.6 实践与应用195

本章小结196

习题197

第10章 三相电路199

10.1 对称三相电路199

10.1.1 对称三相电源及其连接方式199

10.1.2 三相负载连接方式201

10.1.3 对称三相电路202

10.2 对称Y-Y连接三相电路202

10.2.1 有中线的对称Y-Y三相电路(通常标记为Y0-Y0三相电路)202

10.2.2 无中线的对称Y-Y三相电路203

10.3 对称Y-△连接三相电路204

10.4 对称△-△连接三相电路205

10.5 对称△-Y连接三相电路207

10.6 不对称三相电路208

10.7 三相电路功率210

10.7.1 三相电路的平均功率(有功功率)210

10.7.2 三相电路的无功功率210

10.7.3 三相电路的视在功率210

10.7.4 三相电路的复功率210

10.7.5 三相电路的瞬时功率210

10.7.6 三相电路的功率因数211

10.7.7 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211

10.8 实践与应用212

10.8.1 三相电路接零保护系统212

10.8.2 一些生活用电接法213

本章小结214

习题214

第11章 非正弦周期电路分析218

11.1 非正弦周期信号218

11.2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分解219

11.3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有效值和平均功率222

11.4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223

11.5 实践与应用224

本章小结225

习题226

第12章 动态电路的频域分析228

12.1 拉氏变换228

12.1.1 拉氏正变换的定义228

12.1.2 拉氏反变换的定义229

12.1.3 典型函数的拉氏变换229

12.2 拉氏变换基本性质229

12.3 拉氏反变换232

12.3.1 拉氏反变换的常用方法232

12.3.2 部分分式展开法的基本步骤232

12.4 应用拉氏变换法分析线性电路235

12.4.1 电路定律的运算形式235

12.4.2 电路元件的运算形式235

12.4.3 应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线性电路的步骤238

12.5 实践与应用241

本章小结242

习题243

第13章 二端口网络248

13.1 二端口网络概述248

13.2 二端口方程及参数249

13.2.1 Z方程与Z参数249

13.2.2 Y方程与Y参数251

13.2.3 T方程与T参数253

13.2.4 H方程与H参数254

13.2.5 二端口网络方程与参数之间关系256

13.3 二端口等效电路257

13.4 二端口连接260

13.5 实践与应用263

本章小结265

习题266

第14章 非线性电路269

14.1 非线性元件269

14.1.1 非线性电阻269

14.1.2 非线性电容274

14.1.3 非线性电感274

14.2 非线性电路方程275

14.2.1 非线性电阻电路方程275

14.2.2 非线性动态电路方程276

14.2.3 非线性电路方程的求解方法277

14.3 小信号分析法278

14.4 分段线性化方法281

14.5 实践与应用282

本章小结284

习题2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