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近二十年西方史学理论与历史书写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近二十年西方史学理论与历史书写
  • 邓京力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36130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史学理论-研究-西方国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近二十年西方史学理论与历史书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近二十年西方史学理论的发展趋向2

二 对当代西方史学理论家的个体研究4

三 理论与历史书写之间7

上篇 理论趋向15

第一章 “接受”与“拒斥”之间——对后现代主义挑战的回应15

一 对后现代主义挑战的态度与立场分析16

二 对后现代主义挑战的利弊分析21

三 后现代主义在“小写历史”层面所引发的争议27

第二章 “挑战”与“捍卫”之间——对“史学危机”与“终结论”的回应31

一 “史学危机”31

二 “历史学终结”34

三 捍卫与发展38

四 碰撞与转变45

第三章 重构、建构与解构之间——从文学形式论史学类型与史学性质问题47

一 变迁性视角:西方史学发展中史学类型的转换48

二 史学性质的定位:制造历史知识的文学形式50

三 对经验主义的信仰:重构主义史学类型52

四 事实与理论的结合:建构主义史学类型54

五 话语或修辞的美学:解构主义史学类型57

六 对史学性质的反思59

第四章 语境与历史之间——作为解释模式与方法论前提的历史语境理论62

一 作为解释模式的历史语境理论62

二 作为方法论前提的历史语境理论64

三 语境论与思想史研究70

四 语境化的两种趋势78

中篇 史学理论家83

第五章 对现代西方史学理论基础的挑战——凯斯·詹金斯之《再思历史》83

一 “历史话语”与“各种历史”84

二 历史=史学——认识论、方法论与意识形态的结合85

三 “真实”“客观”“偏见”“移情”与历史学性质89

四 后现代方法与历史写作94

五 激进的后现代派95

第六章 历史时间与厄尔玛斯“节奏时间”观念98

一 现代性与历史时间观念的形成99

二 历史时间观念与现代史学的发展103

三 对历史时间观念的批判性反思107

四 节奏时间与后现代史学111

五 时间观念与历史学118

第七章 安克斯密特的历史经验理论120

一 历史经验的类型分析121

二 历史经验和情绪、情感及语言的关系130

三 历史经验理论批判139

第八章 弥合现代与后现代史学理论——以约恩·吕森的学科范型论为中心146

一 现代史学研究的特征146

二 对后现代史学研究的认知148

三 学科范型论的提出及其思想背景150

四 学科范型论的基本内涵157

五 一个发展性诠释:由“时间”到“历史”166

六 重提理性与理论不满170

下篇 历史书写175

第九章 历史表现与历史书写的实验——以《再思历史》杂志的相关讨论为中心175

一 问题的提出与动因175

二 主体主动参与之下的历史表现方式178

三 影视史学与人物传记181

四 实验背后的理论争议183

五 从再现历史到表现历史186

第十章 后现代方法在中国史领域的适用性187

一 对进步史观和现代化模式的质疑:复原前现代状态188

二 对民族国家观念的质疑:建构“复线历史”191

三 对历史真实指涉的质疑:解构历史事件的文本化过程193

四 “话语”分析:重新书写中国思想文化史197

五 价值与限度:作为中国史研究资源的后现代主义200

第十一章 微观史学的理论视野205

一 微观史学的兴起:对抗简单真理与质疑“宏大叙事”205

二 微观史学的特征:小历史中的宏大目标209

三 微观史家的显微镜与历史表现212

四 微观史学的困惑和发展趋向217

第十二章 “杂交”观念与彼得·伯克的文化史研究222

一 “杂交”观念的内涵及发展223

二 彼得·伯克的“文化杂交”观念226

三 文化杂交视野下的文艺复兴研究232

四 杂交观念与跨文化研究239

第十三章 史学史研究的当代趋向——史学比较与全球视角243

一 后现代主义与全球化的影响243

二 史学比较:西方历史思想的独特性245

三 从史学交流中看西方与非西方史学的关系248

第十四章 从西方史学史到全球史学史——评沃尔夫著《全球历史的历史》250

一 历史产生之根源:一个全球性话语的世界252

二 “历史”之义:大小写历史之间253

三 “历史编纂”:通往过去的路径254

四 现代历史学科之形成:西方史学史的塑造256

五 二元分析范畴的运用:西方与东方(非西方)257

六 全球史观与史学史研究的转向258

第十五章 历史知识、历史记忆与民族创伤——读柯文《历史的言说:越王勾践故事在20世纪的中国》263

一 一种“内文化”现象264

二 勾践故事所包含的隐喻265

三 近代以来勾践故事所引发的民族共鸣267

四 跨文化视角的审视269

附录 对话当代历史学家275

附录一 历史叙事、历史研究与历史伦理——访约恩·吕森教授275

一 对史学理论基本概念的跨文化思考276

二 二战后的一代德国学者283

三 历史学家的伦理和信仰292

附录二 德国与欧洲的当代历史书写——斯特凡·贝尔格教授访谈录294

一 欧洲与德国的民族史书写294

二 宏大叙事与跨民族史书写299

三 德国史学传统与前辈史家303

附录三 跨文化视角、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史学主要趋势——对话王晴佳教授306

一 近二十年来的史学发展趋势307

二 从跨文化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史学313

三 跨文化的历史研究318

四 中外史学的跨文化交流325

主要参考文献328

索引350

后记3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