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科学哲学研究 认知、计算与目的性的哲学思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任晓明,桂起权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8809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5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65页
- 主题词:计算机科学-科学哲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科学哲学研究 认知、计算与目的性的哲学思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导言 计算机科学哲学的核心理念3
第一章 目的论的科学一哲学分析17
第一节 目的论系统的特征和物理模型17
一、目的论系统的特征17
二、刻画目的论系统本质的物理模型19
第二节 目的论系统的判别与界定21
一、功能/结构判据21
二、程序/历史判据24
第三节 目的论陈述和目的论说明27
一、目的论陈述与科学说明的经典模型27
二、目的论说明与科学说明的经典模型29
三、初步的结论32
第二章 目的论的历史分析37
第一节 哲学史上的目的论37
一、亚里士多德的内在目的论38
二、自然神学的目的论43
三、康德、黑格尔论目的性47
第二节 系统科学的目的观53
一、维纳控制论的目的观及自动机思想53
二、莫诺的微观控制论与自动机概念58
三、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中的目的观62
第三节 复杂性科学对目的性概念的影响65
一、耗散结构论、协同学对目的性概念的影响66
二、复杂性科学其他分支对目的性概念的影响72
第三章 生物目的性自动机与逻辑机器哲学79
第一节 生物目的性自动机79
一、从“机械机器”到“活的机器”79
二、作为计算模型的自动机82
三、生物目的性自动机的基本概念84
四、生物目的性自动机理论的产生与发展87
第二节 逻辑机器哲学90
一、逻辑机器哲学的历史脉络90
二、逻辑机器哲学的主要论题91
三、简要的评论95
第三节“人=机器人”论题96
一、“人=机器人”论题的本质和主要内容97
二、支持“人=机器人”论题的论据100
三、简要的评论103
第四章 人工生命理论源流107
第一节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107
一、神经活动与数理逻辑107
二、物理假定和定理108
三、M-P系统的意义和局限109
第二节 自再生自动机和细胞自动机111
一、图灵与图灵机111
二、冯·诺意曼其人其说112
三、冯·诺意曼的自再生自动机115
四、自然自动机与人工自动机116
五、自动机的模型和理论基础119
六、复杂性和自再生123
七、冯·诺意曼的细胞自动机126
第三节 分子自动机127
一、分子自动机:从细胞向分子的发展127
二、分子自动机的自描述128
三、分子自动机的自再生129
第四节 生物发育的L-系统131
一、生物发育的细胞增殖模型131
二、L-系统的定义132
三、生物发育的各种系统133
第五节 进化的逻辑和分类符系统138
一、进化的逻辑:从静态到动态的发展139
二、基本分类符系统141
三、组桶式学习算法145
四、组桶式分类器146
五、遗传算法及其哲学意义147
第五章 人工生命理论及其哲学问题155
第一节 人工生命的兴起155
一、人工生命的历史渊源155
二、逻辑机器哲学与人工生命哲学157
三、人工生命哲学的研究视野158
第二节 从人工生命理论看生命的本质163
一、关于生命本质的不同看法163
二、人工生命研究者对生命本质的看法166
三、生命究竟是什么167
第三节 数字生命的哲学思考169
一、数字生命世界169
二、创建数字生命的方法173
三、简要的评论174
第四节 虚拟生物的哲学思考175
一、虚拟植物与虚拟动物175
二、基因网络模型177
三、虚拟生物研究的意义179
第五节 人工智能与人工生命180
一、人工智能的困境180
二、人工生命与人工智能181
三、关于人工生命的哲学争论183
第六章 计算机科学的哲学省思189
第一节 计算机科学的哲学理念189
一、计算机科学研究中的毕达哥拉斯主义倾向189
二、目的论传统与目的性自动机197
三、目的论与进化论200
第二节 逻辑派与认知派:计算机模拟的方法论203
一、启发式搜索:AI认知学派的方法论启示203
二、归纳机械化:AI逻辑学派的追求206
三、辩证的分析:Prolog的非单调推理性质208
第三节 计算主义纲领的贡献和局限210
一、计算主义的理论渊源211
二、“认知=计算”的论题212
三、计算主义的基本假定216
四、评价与分析217
五、挑战与回应220
第四节 期望与梦想229
一、下一步应该做什么229
二、人工生命研究的自然化230
三、人工生命的进化观233
四、从复杂系统理论的视角看人工生命236
五、结束语239
参考文献241
人名英汉对照246
内容术语英汉对照249
后记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