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
  • 杨南昌著 著
  • 出版社: 教育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0414861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学习理论(心理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一、问题提出1

二、研究定位8

三、研究问题9

四、内容框架10

五、研究意义11

六、研究方法11

第一章 追踪设计研究14

第一节 学习研究的范式转变14

一、孕育在哲学母体中的学习研究14

二、走进实验室:学习研究由猜测转变为一门科学15

三、走出实验室:对传统基于“实验”研究学习的反思20

四、转向对自然情境的关注:学习科学的兴起24

第二节 设计研究的历史追溯与研究进展概述32

一、设计研究方法论思想的早期孕育32

二、美国建构主义教学实验的兴起36

三、从教学实验到设计实验:走向教育的设计科学37

四、设计研究在21世纪后的蓬勃发展43

第二章 设计研究的内涵透析48

第一节 设计研究纷杂概念的界定及与相关方法的比较48

一、设计研究的相关称谓48

二、设计研究的概念界定52

三、设计研究的名称误用54

四、设计研究与其他方法的比较56

第二节 设计研究的方法论特性60

一、目的双重性60

二、干预主义与设计导向62

三、迭代增量与过程导向63

四、实用主义与效用导向67

五、扎根性与理论驱动68

六、情境性69

七、整合性69

第三节 设计研究的研究取向71

一、建立聚焦学习环境设计的教育设计科学71

二、关于学习的机制研究与发展性研究74

三、聚焦巴斯德象限——应用激发的基础研究77

四、提升境脉中的理论83

第三章 设计研究的识知方式85

第一节 设计认识论85

一、设计探究的本质理解86

二、设计认识论的知识观94

三、“设计者式识知”的核心能力97

第二节 设计研究:整合科学与设计98

一、设计与科学:探究传统的比较98

二、设计探究:将真实、实在和理想包含其中100

三、整合科学与设计:探究自然情境中的学习103

第三节 设计研究的知识创建109

一、设计学科与多范式学科的研究活动109

二、知识创建的学科模型110

三、设计研究知识创建的一般方法论模型114

第四节 设计研究的产出117

一、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观点117

二、埃德尔森的分类观120

三、迪塞萨和库伯的观点124

四、设计研究三层面产出的综合分析框架129

第四章 设计研究的研究模式分析132

第一节 多理论视角中的设计研究:模式与范例132

一、设计研究的发展心理学模式133

二、设计研究的认知科学模式135

三、设计研究的文化心理学模式137

四、设计研究的文化人类学模式141

五、跨越模式界限,聚焦持续革新145

六、走向多领域协同一致的学习科学研究147

第二节 设计研究的过程模式分析:一种整合的视角150

一、整合的学习设计框架151

二、整合医学复杂干预研究中的积极因素157

三、整合一般过程模式的共同特性163

四、设计研究实施的一般指导原则164

五、设计研究过程的案例描述168

六、当前学习科学研究项目所处的研究阶段172

第五章 面向课堂情境的设计研究实践框架173

第一节 设计研究过程模式的拓展与课堂情境实践框架的重建173

一、干预设计的内容指向:来自学习科学的研究观点比较174

二、面向课堂情境的设计研究实践框架:建构与描述179

第二节 面向课堂情境的设计研究干预系统设计188

一、学习内容设计:促进深度学习188

二、学习支持设计:学习者中心设计193

三、学习的社会结构设计:超越技术视界200

四、干预系统设计框架的使用206

第三节 洞察课堂情境中的学习207

一、互动分析:微观洞察课堂学习机制208

二、情境观:将信息结构整合到互动分析中213

三、课堂学习活动系统的其他分析模式216

第四节 促进持续的教育革新216

一、教师作为变革的能动者:促进革新在当地境脉的持续发展217

二、境脉限定:新境脉中的革新推广217

三、促进持续革新的系统改革219

第六章 案例研究:有效课堂参与结构的设计研究221

第一节 研究启动与设计原型制定222

一、研究的基本背景222

二、研究的境脉考察与问题提出222

三、理论驱动:文献分析与相关内容界定228

四、有效课堂参与结构的设计原型234

五、研究方法239

第二节 研究的迭代过程240

一、课堂参与结构设计原型的具身化240

二、有形结构的设计241

三、课程设计与实施:第一单元(简单电路)247

四、无形结构的设计:第二单元(导体与绝缘体)258

五、设计的修正:第二单元/微循环264

六、小结269

第三节 研究的效果评价与总结269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270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270

三、多重回馈信息的一致性分析276

四、革新的可持续性考察278

五、研究总结280

结语286

附录291

图表索引322

参考文献328

后记3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