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 第3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曹础基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536123477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974页
- 文件大小:1MB
- 文件页数: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文学 第3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6
第四编 隋唐文学6
隋唐文学史6
第一章隋唐诗概貌6
一 隋诗概貌6
二唐代文学的分期10
三 唐诗的繁荣及其原因16
第二章初唐诗歌28
一 唐初的宫廷诗人28
二 初唐“四杰”的审美取向及其诗歌革新36
三 陈子昂在唐诗发展史上的扶“正”之功42
四 唐初其他诗人49
第三章盛唐诗歌53
一 张九龄与盛唐前期诗人53
二 盛唐山水田园诗59
三盛唐边塞诗76
第四章体现盛唐精神的李白诗歌91
一 李白生平简介91
二 李白的思想个性与诗歌的思想内容95
三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103
四 李白及其诗歌对后世的影响113
第五章盛中两唐之交的诗人杜甫115
一 杜甫的生平与创作115
二 杜甫的“奉儒守官”思想及其诗歌内容119
三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127
四 杜甫在诗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135
第六章中唐诗歌142
一大历“十才子”143
二 刘长卿与韦应物…………………一148
三 韩孟诗派的个性化写意创作153
四 刘禹锡和柳宗元171
五 元结与大历、贞元其他诗人176
一 白居易、元稹的新乐府诗论184
第七章 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184
二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186
三 元稹和中唐其他乐府诗人194
第八章晚唐诗歌201
一大中诗坛202
二咸通诗坛218
三唐末诗坛225
第九章韩愈、柳宗元与唐代古文228
一 韩、柳以前的唐代古文228
二 韩、柳的古文理论231
三 韩愈的古文237
四柳宗元的古文246
五 晚唐古文创作简介252
第十章唐代传奇小说256
一唐传奇创作概述257
二唐传奇的思想内容261
三唐传奇的艺术特色和影响265
四唐代其他通俗文学268
第十一章唐五代词271
一词的兴起271
二温庭筠及花间词派279
三李煜和其他南唐词人284
唐代文学精读作品291
一 初唐诗歌291
度大庾岭 宋这问29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292
从军行 杨 炯293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293
二盛唐诗歌295
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295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296
宿建德江 孟浩然297
使至塞上 王 维297
汉江临泛 王 维298
燕歌行 高适299
封丘作 高适302
别董大 高适303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 参303
逢入京使 岑参304
闺怨 王昌龄305
凉州词〔黄河远上〕 王之涣306
三李白诗歌307
梦游天姥吟留别307
行路难〔其一〕309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310
渡荆门送别314
早发白帝城315
四杜甫诗歌316
望岳31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17
登岳阳楼318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319
石壕吏324
新婚别325
丽人行326
旅夜书怀328
蜀相329
汀南送李龟年330
洗兵马331
枫桥夜泊 张继335
五中唐诗歌335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336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韩 愈336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339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339
春雪 韩 愈340
游子吟 孟 郊340
洛桥晚望 孟郊341
李凭箜篌引 李 贺342
题李凝幽居 贾 岛342
雁门太守行 李 贺344
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 贺345
梦天 李贺346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347
竹枝词〔杨柳青青〕 刘禹锡34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349
渔翁 柳宗元350
江雪 柳宗元351
六 自居易与新乐府352
买花 白居易352
上阳白发人 白居易353
卖炭翁 白居易355
轻肥 白居易356
长恨歌 白居易357
琵琶行 白居易364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368
暮江吟 白居易369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370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370
遣悲怀〔其二〕 元稹371
离思〔其一〕 元稹372
水夫谣 王建373
七晚唐诗歌374
九日齐山登高 杜 牧374
清明 杜牧375
安定城楼 李商隐376
夜雨寄北 李商隐377
登乐游原 李商隐378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378
山中寡妇 杜荀鹤379
贫女 秦韬玉380
商山早行 温庭筠381
滕王阁序 王勃382
八唐代散文382
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 骆宾王390
谏太宗十思疏 魏 征395
与韩荆州书 李 白399
进学解 韩愈403
送李愿归盘谷序 韩 愈410
祭十二郎文 韩 愈414
送董邵南序 韩愈419
张中丞传后叙 韩 愈421
帅说 韩愈428
柳子厚墓志铭 韩 愈431
毛颖传 韩愈438
捕蛇者说 柳宗元444
三戒 柳宗元448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451
钴?潭记 柳宗元454
钴?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456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柳宗元458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460
阿房宫赋 杜牧463
原谤 皮日休468
野庙碑 陆龟蒙470
英雄之言 罗 隐474
九唐传奇476
霍小玉传 蒋防476
李娃传 白行简489
十唐五代词507
长相思〔汴水流〕 白居易507
菩萨蛮〔玉楼明月〕 温庭筠508
更漏子〔玉炉香〕 温庭筠509
菩萨蛮〔人人尽说〕 韦 庄509
一词523
第一章宋代各体文学的发展523
宋代文学史523
第五编宋代文学523
〔附录〕第四编阅读作品篇目523
二诗歌524
三散文527
四小说527
第二章北宋婉约词529
一 晏欧词派530
二柳永543
三 秦观、贺铸、黄庭坚553
四 周邦彦565
五 女词人李清照571
第三章苏轼词以及豪放词派的形成582
一轼前的豪放词582
二苏轼在词史上的贡献588
三 苏词风格的多样性及其主体风格602
一南宋初期爱国将领的词作605
第四章辛弃疾和南宋爱国词派605
二 张元干和张孝祥607
三 伟大爱国词人辛弃疾609
四 辛派词人627
第五章南宋婉约词派638
一姜夔638
二吴文英645
三 张炎650
四 史达祖、王沂孙、周密653
第六章北宋诗歌657
一北宋初期诗歌657
二北宋中期诗歌664
三北宋后期诗歌691
第七章南宋诗歌700
一 南宋前期诗歌703
二南宋后期诗歌719
五 辽金诗歌736
一陆游的生平744
第八章爱国诗人陆游744
二陆游的诗歌创作747
第九章宋代古文运动与著名散文家760
一 宋代古文运动760
二 宋代著名的古文家766
第十章宋代话本793
第十一章宋代诗话805
宋代文学精读作品817
一 词817
苏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817
朝中措·平山堂 欧阳修818
凤栖梧〔伫倚危楼风雨细〕 柳永819
玉楼春·春景 宋祁819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苏轼820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821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周邦彦822
蝶恋花·早行 周邦彦824
卜算子·咏梅 陆游825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826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827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姜夔827
二诗829
戏答元珍 欧阳修829
画眉鸟 欧阳修830
食糟民 欧阳修830
河北民 王安石831
泊船瓜州 王安石833
戏子由 苏 轼834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 轼836
饮湖上初睛后雨 苏 轼837
荔支叹 苏轼838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苏轼840
登快阁 黄庭坚842
寄黄几复 黄庭坚843
州桥 范成大845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范成大847
闲初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杨万里848
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一〕 杨万里849
游西山村 陆游850
金错刀行 陆游850
关山月 陆游852
临安春雨初霁 陆 游853
十一月四日风雨人作 陆 游854
示儿 陆 游855
过零丁洋 文天祥856
三散文857
待漏院记 王禹偁857
黄州竹楼记 王禹偁861
岳阳楼记 范仲淹864
五代史伶官序 欧阳修867
与高词谏书 欧阳修870
朋党论 欧阳修878
醉翁亭记 欧阳修882
秋声赋 欧阳修884
墨池记 曾巩889
读《 孟尝君传》 王安石891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892
六国论 苏洵895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苏轼899
前赤壁赋 苏轼902
石钟山记 苏轼908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912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913
指南录后序 文天祥915
四小说与戏剧923
错斩崔宁 无名氏923
碾玉观音 无名氏944
小亭送别 董解元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