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导引健身法解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导引健身法解说](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2350230.jpg)
- 吴志超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1744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养生(中医(学科: 导引) 养生(中医) 导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导引健身法解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引健身法总论1
一、 导引健身法的内涵1
(一) 导引的涵义1
(二) 导引的作用3
(三) 导引与气功,导引与体育7
二、 导引健身法的历史:源远流长9
(一) 导引健身法起源与阴康氏(陶唐氏)宣导舞9
(二) 导引术士的出现10
(三) 导引专著的问世12
(四) 祛病导引进一步发展和“五禽戏”的诞生17
(五) “八段锦”的出现和流行19
(六) 《易筋经》和太极拳的出现21
三、 导引健身法的根基:底蕴深厚25
(一) 以追求长生为养生目的25
(二) 以保养精、气、神为健身要务27
(三) 以“天行健”为理论导向32
(四) 以协调阴阳为功效准则35
(五) 以“天人相应”为最高境界38
四、 导引健身法的施则:众说纷呈42
(一) 神形兼顾,以神为先42
(二) 动静结合,静中寓动44
(三) 坚持守中,取其众和46
(四) 顺应自然,效法自然48
(五) 自慎自持,常有所为51
第二章 祛病导引54
一、 祛病导引的概述54
(一) 祛病导引的特点54
(二) 祛病导引功法的内容56
(三) 祛病导引的行功要求59
二、 祛病导引功法62
(一) 去风偏枯导引法62
(二) 去偏风导引法64
(三) 去身体手足不随导引法65
(四) 去四肢拘挛不能屈伸导引法69
(五) 去风冷导引法72
(六) 去头晕导引法77
(七) 去虚劳导引法79
(八) 去腰痛导引法84
(九) 去积聚导引法88
(十) 去宿食不消导引法92
(十一) 去转筋导引法94
(十二) 去白发导引法96
(十三) 去目暗不明导引法100
(十四) 去耳聋导引法105
(十五) 去口干导引法107
(十六) 去齿痛导引法110
(十七) 去脚气病导引法112
(十八) 去腹痛导引法115
(十九) 去腹胀导引法117
(二十) 去膝痛导引法123
(二十一) 去肩痛导引法124
(二十二) 去喉痹导引法127
(二十三) 去鼻寒不通导引法129
(二十四) 去睾丸肿大导引法131
(二十五) 去反胃导引法132
(二十六) 去周身肿导引法134
(二十七) 除大便难导引法136
(二十八) 去热病冷导引法137
(二十九) 去病冷导引法139
(三十) 去感冒导引法142
(三十一) 治赤白痢疾导引法144
第三章 补益导引147
一、 补益导引概述147
(一) “补益”的涵义147
(二) 补益导引的内容148
(三) 补益导引的特点150
(四) 补益导引的由来和展望151
二、 补益导引功法153
(一) 赤松子导引法153
(二) 彭祖谷仙卧引法159
(三) 陶弘景导引按摩法166
(四) 孙思邈导引法173
(五) 胡见素脏腑导引法(含六字吐气法)178
(六) 紫微太一导引法192
(七) 陈希夷二十四气导引坐功图势199
(八) 自按摩法224
第四章 健身导引233
一、 健身导引概述233
(一) 健身导引的特点233
(二) 健身导引的手段及其作用235
(三) 健身导引的行功要领239
二、 五禽戏242
(一) 五禽戏的涵义及其历史演进242
(二) 古本五禽戏244
(三) 明本五禽戏249
(四) 五禽戏行步功(行功)254
三、 八段锦260
(一) 八段锦的出现及其类型260
(二) 坐式八段锦262
(三) 立式八段锦267
(四) 小劳术277
四、 易筋经282
(一) 《易筋经》的内容及其特点282
(二) 易筋经十二势285
五、 桩功八势295
第五章 养生文化修养301
一、 养生文化发展301
(一) 中国养生文化的萌芽和形成301
(二) 中国养生文化的发展和提高307
(三) 中国养生文化的完善和传播311
二、 传统养生方法316
(一) 保养乐生的情志317
(二) 养护神奇的大脑324
(三) 保持健康的身体331
三、 《唐宋卫生歌》解说336
(一) 《唐宋卫生歌》的来历及其旨趣336
(二) 孙思邈《卫生歌》解说338
(三) 真西山《卫生歌》解说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