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污染水源净水技术及工程实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微污染水源净水技术及工程实例](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2348612.jpg)
- 周云,何义亮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4607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微量污染-供水水源-净水-技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微污染水源净水技术及工程实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给水处理技术的发展1
1.1我国给水事业的发展1
1.1.1中国古代的给水工程1
1.1.2近代及现代的给水工程1
1.2国外给水事业的发展3
1.2.1欧美3
1.2.2日本4
1.3给水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6
1.3.1水源水质污染6
1.3.2水质目标的提高7
1.3.3氯的消毒副产物7
1.3.4微生物指标7
1.3.5内分泌干扰物质9
1.4.2改善氧化和消毒10
1.4.1强化常规处理10
1.3.6水厂的排泥水处理10
1.4给水技术发展的趋势10
1.4.3采用生物预处理工艺11
1.4.4推广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11
1.4.5排泥水处理和污泥处置的普及11
1.4.6膜处理技术的研究11
1.4.7关于净水技术发展趋势的几点讨论11
参考文献14
2.1.1常量元素对健康的影响16
2.1.2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16
第2章 水质卫生标准16
2.1饮用水水质与人体健康16
2.1.3水中有害无机物质17
2.1.4水中的有机污染物18
2.1.5水中的微生物对健康的影响19
2.1.6水中放射性对健康的影响19
2.1.7饮用水的健康评判尺度19
2.2.1饮用水国际标准概况20
2.2水质标准20
2.2.2美国饮用水水质标准21
2.2.3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及水质目标25
参考文献29
第3章 絮凝理论和絮凝剂30
3.1絮凝理论30
3.1.1DLVO理论30
3.1.2压缩双电层作用32
3.1.3吸附电荷中和作用32
3.1.4卷扫作用33
3.1.5吸附架桥作用33
3.2絮凝剂发展状况34
3.2.1无机絮凝剂34
3.2.2有机高分子絮凝剂35
3.2.3复合絮凝剂35
3.3.1硫酸铝和明矾36
3.3铝盐系絮凝剂36
3.2.4微生物絮凝剂36
3.3.2氯化铝和聚合氯化铝37
3.3.3聚合硫酸铝38
3.3.4高分子无机复合铝盐39
3.3.5无机-有机高分子的复配使用42
3.3.6铝盐系絮凝剂的优缺点42
3.4.4聚铁43
3.4.3聚亚铁43
3.4.2硫酸亚铁43
3.4.1三氯化铁43
3.4铁盐系絮凝剂43
3.4.5聚合铝铁44
3.5复合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44
3.5.1单一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改性产品44
3.5.2聚硅酸金属盐类絮凝剂45
3.6有机高分子絮凝剂46
3.6.1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46
3.6.2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47
3.7微生物絮凝剂48
3.7.1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48
3.7.2微生物絮凝剂的结构性质与分类50
3.7.3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及其影响因素50
3.7.4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趋势51
3.8活化硅胶助凝剂52
3.8.1活化硅胶的制备52
3.8.2生产性应用52
参考文献53
第4章 氧化和消毒55
4.1氯55
4.1.1氯消毒原理56
4.1.2加氯量57
4.1.3氯的消毒副产物57
4.2氯胺59
4.4二氧化氯60
4.3次氯酸钠60
4.4.1二氧化氯氧化消毒机理61
4.4.2二氧化氯的优点61
4.4.3二氧化氯的生产62
4.4.4二氧化氯的消毒副产物65
4.5臭氧65
4.5.1臭氧的性质65
4.5.2臭氧的生成66
4.5.3臭氧氧化消毒67
4.5.4臭氧消毒的副产物68
4.5.5臭氧浓度及测定方法69
4.5.6水厂中臭氧浓度的监控71
4.6小结73
参考文献73
第5章 加强常规处理工艺75
5.1加强混凝75
5.1.1混凝动力学75
5.1.2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77
5.1.3混合方式78
5.1.4絮凝设备79
5.2沉淀82
5.2.1平流沉淀池83
5.2.2斜管(板)沉淀池84
5.2.3澄清池84
5.3提高混凝沉淀效果86
53.1提高混凝效果86
5.3.2强化沉淀工艺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88
5.4强化过滤89
5.4.1过滤水力学89
5.4.2滤料91
5.4.3滤池冲洗92
5.4.4滤池形式93
5.4.5滤池研究状况96
参考文献97
6.1.1生物膜净化水质机理99
第6章 生物处理技术99
6.1生物膜法99
6.1.2生物膜的组成102
6.1.3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103
6.1.4生物处理设备的运行特性103
6.2生物接触氧化法103
6.2.1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发展过程103
6.2.2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的动力学过程和机理104
6.2.3去除污染物效果分析106
6.2.4生物填料108
6.2.5完全混合式生物接触氧化池110
6.2.6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局限性及其解决途径111
6.3生物塔滤112
6.3.1工作原理112
6.3.2技术特点112
6.4生物滤池114
6.4.1生物陶粒预处理技术114
6.3.3处理实例115
6.4.2生物沸石预处理技术116
6.4.3曝气生物滤池117
6.5生物转盘121
6.5.1生物转盘上的生物膜特点121
6.5.2生物转盘设备构成121
6.6.1主要参数122
6.6生物流化床123
6.6.2连续运行的处理效果124
6.7生物活性炭预处理技术124
6.7.1BAC工艺的净水原理125
6.7.2BAC工艺的优点及局限性126
6.7.3应用现状及前景127
参考文献127
第7章 活性炭处理技术128
7.1活性炭简介128
7.1.1活性炭的种类128
7.1.2活性炭的吸附特性129
7.1.3活性炭吸附的影响因素131
7.2吸附能力的评价132
7.2.1吸附平衡试验132
7.2.2吸附速度试验135
7.3活性炭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137
7.3.1活性炭的选定137
7.3.2活性炭处理流程137
7.3.3粉末活性炭的应用138
7.3.4粒状炭的应用139
7.3.5活性炭再生140
7.4活性炭应用试验140
7.4.1粉末活性炭应用试验140
7.4.2颗粒活性炭模型试验141
7.4.3空气-活性炭处理模型试验143
参考文献146
8.1.2国内概况147
8.1.1国外概况147
第8章 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147
8.1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的发展概况147
8.2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148
8.2.1工艺特征148
8.2.2净水原理148
8.2.3生物活性炭的生物活动149
8.3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的应用151
8.3.1臭氧-生物活性炭净水工艺流程的选择151
8.3.2设计参数的确定152
8.3.3国外的应用实例152
8.4周家渡水厂生产性试验研究153
8.4.1周家渡水厂深度处理工程概况153
8.4.2周家渡水厂臭氧系统流程和主要特点154
8.4.3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162
8.4.4周家渡水厂各工艺单元生物作用163
参考文献165
9.1.1膜处理技术的发展过程166
第9章 膜处理技术166
9.1膜处理技术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方向166
9.1.2膜处理技术的研究方向167
9.2膜处理技术的基本性能及应用特点169
9.2.1基本性能169
9.2.2应用特点171
9.3工艺设计和膜组件选择174
9.3.1工艺选择174
9.3.2纳滤与反渗透系统的设计与运行174
9.3.3膜处理工艺的设计176
9.3.4膜材料及组件177
9.4复合纳滤膜及其应用180
9.4.1复合钠滤膜及其性能181
9.4.2纳滤膜的应用183
9.5.1试验背景185
9.4.3纳滤膜在国外水厂的应用实例185
9.5黄浦江原水的超滤膜分离试验185
9.5.2试验成果和讨论186
9.5.3小结189
9.6总结190
参考文献190
第10章 水厂排泥水处理和污泥处置192
10.1水厂污泥量的计算192
10.1.1排泥水总量确定192
10.1.2干污泥产量确定193
10.2排泥水的处理工艺196
10.2.1调节池196
10.2.2浓缩池196
10.2.3污泥预处理196
10.2.4脱水197
10.3污泥浓缩198
10.3.1污泥浓缩池的设计参数199
10.3.2排泥水污泥浓缩池固体通量计算200
10.3.3污泥浓缩池运行试验201
10.4板框压滤202
10.4.1压滤机工作原理202
10.4.2板框压滤机203
10.4.3带式压滤机205
10.5离心机脱水206
10.5.1离心机的工作原理206
10.5.2影响污泥离心脱水效果的因素207
10.6工程设计实例207
10.6.1临江水厂污泥处理工程实例207
10.6.2闵行一水厂污泥处理工程实例208
10.7污泥的处置209
10.7.1水厂脱水污泥的性质209
10.7.2水厂污泥代替部分水泥原料煅烧水泥熟料的探索研究213
10.7.3给水厂污泥替代黏土烧结普通砖的研究216
10.7.4给水厂污泥烧结陶粒研究217
参考文献219
第11章 水厂设计实例220
11.1周家渡水厂深度处理设计220
11.1.1概述220
11.1.2工程设计221
11.1.3附图230
11.2临江水厂排泥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230
11.2.1概述230
11.2.2工程规模231
11.2.3污泥处理工程设计234
11.2.4附图238
第12章 现代水厂经营管理240
12.1自来水的商品特征240
12.1.1商品的定义240
12.1.2自来水的商品特性240
12.1.3国外自来水商品性定义242
12.1.4国内对于自来水商品性的理解243
12.2制水企业经营管理模式243
12.2.1企业经营管理思想243
12.2.2国外制水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243
12.2.3城市供水价格定位248
12.2.4部分城市水价比较249
12.3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特点250
12.3.1水源水质标准与水源保护250
12.3.2水质保障现代化技术与工艺251
12.3.3人力资源管理模式254
12.3.4经济结构和财务管理255
12.4制水企业本土管理模式256
12.4.1我国制水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发展256
12.4.2上海市临江水厂257
12.4.3深圳市净水工艺的发展规划260
附录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