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企业并购与资本市场发展 企业迅速壮大的杠杆效益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企业并购与资本市场发展 企业迅速壮大的杠杆效益研究
  • 许崇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5647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0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战略管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企业并购与资本市场发展 企业迅速壮大的杠杆效益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论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

第二节 企业并购的概念、类型和特征6

一、有关概念界定6

二、企业并购的类型和特征8

第三节 资本市场概念和功能13

一、资本市场概念及完整内涵13

二、资本市场功能22

第四节 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对企业并购资产重组的作用26

一、资本市场容量与企业产权交易26

二、资本市场的企业并购与国企资产重组27

三、资本市场的发展与企业大集团的形成30

四、资产重组中的股份回购与公司资本结构31

五、资产重组中的股份回购与上市公司解困32

第二章 企业并购与资本市场理论评述36

第一节 马克思资本集中理论36

一、资本集中的原因36

二、资本集中的机制38

三、资本集中的趋势40

第二节 西方企业自组织创新理论42

一、企业是节约交易费用的非市场制度的创新43

二、企业并购:一种能产生交易费用效应的企业自组织创新48

第三节 兼并与要约收购理论60

一、效率理论60

二、信息与信号理论71

三、代理问题理论73

第四节 最优资本结构理论75

一、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77

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77

第五节 企业组织形式与公司行为理论85

第三章 历次并购浪潮的实证分析95

第一节 早期的兼并运动95

一、华尔街的“炒”家与世纪之交的并购浪潮95

二、1922~1929年的兼并运动100

三、1940~1947年的兼并运动102

第二节 20世纪60年代的混合兼并运动102

第三节 1976年至1992年期间的兼并运动106

第四节 1993年以来的兼并浪潮116

第五节 香港的几次大的兼并收购事件121

一、光大国际公司收购香港熊谷组121

二、香港中策的赚钱策略——买卖大陆国企125

三、李泽楷笑傲江湖——香港电讯争购战129

第六节 欧洲的几起并购活动133

一、英国两大生物技术公司合并案133

二、近几年欧洲银行之间的并购活动137

第七节 中国大陆2001年外资并购浪潮及分析139

一、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回顾139

二、阻碍外资并购的因素141

三、外资并购的机遇和风险142

第一节 中国企业并购现状与问题145

一、中国企业并购不断升级145

第四章 中国企业并购与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分析145

二、中国企业并购的特殊原因146

三、中国企业并购的新特点149

四、中国上市公司反并购的现状151

第二节 1998年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与问题分析154

一、1998年前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54

二、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客观必要性和有利条件157

三、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地利用外资方式的探讨160

第三节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现状和问题162

一、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现状163

二、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167

第四节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四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171

一、较强的投机性172

二、较高的波动性176

三、较低的流动性181

四、弱效性183

第五章 中国企业并购与发展股票市场(上)188

第一节 证券投资决策理论188

一、凯恩斯的行为动机分析理论188

二、托宾和马科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189

三、夏普和林特纳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192

第二节 企业并购的出资方式199

一、股票收购199

二、综合证券收购203

第三节 可供中国企业选择的企业并购方式206

一、股权的有偿转让206

二、无偿划拨207

三、二级市场收购208

四、资产置换209

五、债权转股权方式211

六、间接控股211

七、司法裁定211

八、企业托管212

九、抵押式并购212

第四节 企业并购特殊形式——买壳上市和分拆上市212

一、买壳上市212

二、分拆上市216

第六章 中国企业并购与发展股票市场(中)220

第一节 中国的股票市场与中国企业的股份制220

第二节 股票市场:中国的资源配置方式223

一、中国股市的资源配置及其方式:股本与资金225

二、中国股市资源再配置方式:资产重组229

第三节 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233

一、集资和融资功能不足233

二、警示、告示功能微弱235

三、调整功能十分有限236

四、约束功能不强236

五、政策性出台,缺乏统一审视237

六、投资结构不合理,封闭型股市仍是目前股市的主要因素238

七、国有股上市流通实验不够成功239

第四节 中国股市四次崩盘给我们的教训和启示242

一、崩盘的原因惊人相似243

二、政策可以托市,但不能救市243

四、转折是如何形成的244

三、宏观环境因素不可忽视244

第七章 中国企业并购与发展股票市场(下)246

第一节 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十九点对策建议246

一、重构中国证券市场格局246

二、健全证券监管机构和证券市场监管体制248

三、积极发展基金机构投资者,稳定股市249

四、要以股票市场为主体,债券市场为辅助250

五、关于股票投资收益的公平分配问题251

六、加快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尽快实现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251

七、加快以产权改革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程253

八、健全信息传导系统254

九、加强省市证券委监管和监视制度254

十、发行制度的市场化254

十一、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255

十二、规范上市公司行为,努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256

十三、规范发展机构投资者258

十四、大力培育资本市场的中介机构260

十五、扩大市场容量,丰富交易品种261

十六、构建严密、高效的资本市场监管机制262

十七、强化资本市场的法制法规建设262

十八、加快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263

十九、B 股应向国内券商开放263

第二节 价值型基金与公司治理导向265

一、价值型投资理念被认可267

二、基金对后市判断如出一辙268

三、基金投资策略将更加灵活269

一、风险投资已成为上市投资的新动向270

第三节 风险投资与发展中国的股票市场270

二、中国二板市场流动性和引入交易商制度的探讨273

第四节 外资并购与中国的股票市场277

一、外资并购进入中国股市的必然性277

二、外资并购板块潜力大279

三、商业板块——外资并购新热点280

第五节 银行股入市与发展中国的股票市场281

一、银行资金入市的必然性281

二、银行股必将带来投资机会283

三、对招商银行在中国股票市场上市的一点评论285

第八章 企业并购重组与发展中国减持基金和开放型基金290

第一节 投资基金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安排290

一、委托—代理问题290

二、投资基金中的制度安排293

第二节 中国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294

第三节 在中国推出开放式投资基金的必要性分析297

一、开放式投资基金的市场化机制297

二、中国加大发展开放式基金的必要性302

第四节 在中国目前市场环境下进一步发展开放式基金的实践性研究306

一、存在的问题306

二、在中国目前市场环境下推出开放式基金的实践性研究311

第九章 中国企业并购与金融市场证券化316

第一节 金融市场证券化的潮流和趋势316

一、金融市场证券化的定义之我见316

二、金融市场证券化的国际潮流和趋势316

三、金融市场证券化的原因分析323

第二节 中国金融市场证券化的现状分析326

第三节 推进中国金融市场证券化的思路333

一、中国的银行业必须加快由分业经营转向混合经营334

二、中国的证券市场必须是证券多样化的市场337

三、中国应积极推进金融资产证券化的跨国运作338

四、加快发展票据市场与中国金融资产证券化340

第四节 再论加快推进中国金融市场证券化340

一、金融市场证券化的内涵和定义之我见341

二、加快推进中国金融市场证券化的对策思路342

第十章 中国的企业并购与加快资本项目开放350

第一节 中国目前的资本项目管理状况和对资本外逃流入的危害350

一、中国目前的资本管制350

二、利率变动与短期资本流动351

第二节 放松资本管制的国际经验354

第三节 中国资本项目管理的策略选择:加快资本项目开放358

第十一章 中国企业并购与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365

第一节 中国现行管制利率机制下的利率刚性及其危害365

一、利率调节资金供求的功能的钝化365

二、利率调节经济结构的功能的萎缩和弱化366

三、中国的压制利率和利率管制367

第二节 中国利率机制改革创新的理论依据——西方利率决定理论发展的三阶段及启示370

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371

二、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论371

三、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374

四、新古典可贷资金利率理论378

五、几点理论上的启示和结论382

一、放开利率管制387

第三节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实施思路387

二、放开金融市场388

三、建立起利率与证券价格、国际资金市场价格之间的联系388

四、改善资金市场运行秩序,制定通用型的市场规则388

五、克服对调高利率的恐惧感389

第十二章 加入 WTO 对中国金融业的九大冲击和对策390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在国际竞争环境中面临的弱势及九大冲击390

一、银行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和冲击390

二、经营业务的冲击392

三、外资金融机构对本土人才的吸引也会造成较大的冲击393

四、对中央银行有效实施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冲击393

五、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上的冲击393

七、效率效应的冲击394

六、信息披露的冲击394

八、对资本账户资本市场的冲击395

九、对利率管理体制的冲击395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在国际竞争环境中发展的对策395

一、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提高国际竞争能力396

二、进一步完善金融调控监管手段,为国有银行创造良好环境396

三、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396

四、要大胆进行制度创新397

五、要进一步加快银行业的改革开放397

六、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加快利率市场化398

七、加快建立起真正的公开市场业务398

八、加强对银行业管理人才的培训,造就一大批高素质专业队伍399

主要参考文献401

后记4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