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筑环境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建筑环境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2346355.jpg)
- (英)Randall McMullan著;张振南,李溯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11489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56页
- 主题词:建筑学-环境理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建筑环境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环境1
1.1 人工建成环境1
1.2 气候3
1.2.1 纬度4
1.2.2 一年的季节4
1.2.3 海拔高度与地形5
1.2.4 水的影响5
1.2.5 大气循环6
1.2.6 气候类型6
1.2.7 环境与建筑物7
1.2.8 气候变化7
1.2.9 温室效应7
1.3 环境舒适度8
第2章 热原理10
2.1 热的性质10
2.1.1 热能11
2.1.2 功率11
2.1.3 温度11
2.1.4 温度计12
2.1.5 温度衡量标度(温标)12
2.1.6 热容13
2.1.7 密度14
2.1.8 状态的改变14
2.1.9 显热和潜热15
2.1.10 焓16
2.1.11 热量数值计算16
2.1.12 膨胀18
2.2 热传递20
2.2.1 传导20
2.2.2 对流20
2.2.3 辐射21
2.2.4 温室效应22
2.3 气体和水蒸气23
2.3.1 气体23
2.3.2 气体定律23
2.3.3 蒸汽24
2.3.4 大气25
2.4 冰箱(制冷器)与热泵原理26
2.4.1 制冷循环26
2.4.2 制冷剂27
2.4.3 冰箱(制冷器)28
2.4.4 热泵29
2.4.5 热泵效率29
2.4.6 热泵的热源30
第3章 建筑隔热32
3.1 隔热32
3.1.1 隔热材料33
3.1.2 热绝缘体的类型34
3.1.3 热绝缘体的特征34
3.1.4 热导率,λ值34
3.1.5 发射率和吸收37
3.1.6 晴空辐射38
3.2 U值38
3.2.1 传热系数,U值38
3.2.2 基本U值39
3.2.3 热阻,R值40
3.2.4 U值的计算43
3.2.5 楼板的U值46
3.2.6 U值的调整47
3.3 热桥48
3.3.1 冷桥49
3.3.2 结构痕迹显现(暗斑)49
3.3.3 复合U值49
3.4 结构温度52
3.4.1 反应时间52
3.4.2 温度梯度52
第4章 建筑能耗56
4.1 能耗56
4.1.1 能量分项57
4.1.2 能量单位57
4.1.3 发热值58
4.1.4 国家建筑能耗58
4.2 热舒适59
4.2.1 影响热舒适的因素59
4.2.2 活动60
4.2.3 衣服60
4.2.4 房间温度61
4.2.5 湿度62
4.2.6 通风62
4.3 热损失63
4.3.1 结构热损失65
4.3.2 通风损失66
4.3.3 外界温度66
4.3.4 不稳定环境条件68
4.4 热增量70
4.4.1 太阳热增量70
4.4.2 太阳调节装置72
4.4.3 不规则热增量72
4.5 能量平衡73
4.5.1 能量的计算74
4.5.2 能量平衡74
4.5.3 季节性能量需求74
4.5.4 效率76
4.6 能量规章77
4.6.1 建筑规章78
4.6.2 能量评估,SAP78
4.6.3 碳指数,CI79
4.6.4 建筑结构隔热79
4.6.5 节约能源的其他措施80
第5章 建筑空气调节83
5.1 通风83
5.1.1 通风的必要条件84
5.1.2 通风装置86
5.1.3 空调87
5.2 湿度88
5.2.1 水蒸气88
5.2.2 饱和度88
5.2.3 湿度规范89
5.2.4 湿度计92
5.2.5 湿度图表92
5.3 建筑中的冷凝95
5.3.1 冷凝原理96
5.3.2 冷凝的起因97
5.3.3 温度97
5.3.4 通风98
5.3.5 建筑物的用途98
5.3.6 冷凝的补救98
5.4 冷凝条件99
5.4.1 蒸汽传递100
5.4.2 露点梯度101
5.4.3 冷凝的危险性104
5.4.4 墙体蒸汽隔板105
5.4.5 屋顶蒸汽隔板105
第6章 光学原理109
6.1 光的性质109
6.1.1 电磁波110
6.1.2 可见辐射110
6.1.3 不可见辐射111
6.2 视觉特性112
6.2.1 眼睛112
6.2.2 视觉过程112
6.2.3 视觉感受113
6.2.4 视觉术语114
6.3 照明度量单位114
6.3.1 立体角114
6.3.2 发光强度115
6.3.3 光通量115
6.3.4 照度116
6.3.5 照度的反平方定律118
6.3.6 照度的反余弦定律119
6.3.7 反射121
6.3.8 亮度122
6.3.9 方向品质124
6.4 色彩124
6.4.1 光谱能量分配124
6.4.2 色彩系统124
6.4.3 色彩重现125
6.4.4 色彩的加法126
6.4.5 色彩的减法126
第7章 人工光环境129
7.1 灯129
7.1.1 灯的性质130
7.1.2 荧光灯133
7.1.3 放电灯136
7.1.4 灯的发展136
7.2 灯具137
7.2.1 极坐标曲线137
7.2.2 光输出比例138
7.2.3 英式带状系统139
7.3 照明设计140
7.3.1 照度水平140
7.3.2 流明法141
7.3.3 灯的布局144
7.3.4 照明控制144
7.3.5 眩光指数145
7.3.6 照明规则146
第8章 自然光环境148
8.1 自然光源148
8.1.1 直接的太阳光149
8.1.2 统一标准天空149
8.1.3 CIE标准天空149
8.2 采光系数150
8.2.1 推荐采光系数151
8.2.2 采光系数的组成部分151
8.2.3 采光系数等高线152
8.2.4 采光系数的估算152
8.3 混合照明157
第9章 声学原理160
9.1 声音的特性160
9.1.1 声源160
9.1.2 声波运动161
9.1.3 声音的速度163
9.1.4 声音的频率163
9.1.5 声音的音质164
9.1.6 声音的消失165
9.1.7 共鸣165
9.2 声级166
9.2.1 测量166
9.2.2 阈167
9.2.3 分贝168
9.2.4 声级168
9.2.5 声级的计算169
9.2.6 声级的叠加170
9.3 声音的衰减172
9.3.1 点声源172
9.3.2 线声源174
9.3.3 空气中的衰减175
9.4 听觉的特性176
9.4.1 人耳176
9.4.2 听力的测定178
9.4.3 响度178
9.4.4 方的尺度179
9.4.5 宋的尺度180
第1O章 噪声和隔声181
10.1 噪声的测量182
10.1.1 声级表183
10.1.2 频率的组成183
10.1.3 噪声限制曲线184
10.1.4 时间因素186
10.1.5 术语186
10.1.6 交通噪声指标LA10187
10.1.7 等效连续声级LAeq187
10.1.8 听力的威胁188
10.1.9 娱乐和噪声189
10.1.10 工地噪声189
10.1.11 其他的噪声测量191
10.2 噪声的控制192
10.3 噪声的传播194
1O.3.1 空气传播的声音194
10.3.2 撞击声194
10.3.3 实际声音的声源194
10.3.4 吸声和隔声195
10.4 隔声196
10.4.1 声降指标,R196
10.4.2 隔声原理198
10.4.3 重量198
1O.4.4 完整性199
10.4.5 弹性199
10.4.6 独立性200
10.4.7 声音减弱的规章201
10.4.8 规范的要求201
10.4.9 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隔声202
10.4.10 独立墙体和楼板的隔声204
10.4.11 隔声标准的满足204
10.4.12 用于隔声的结构207
10.4.13 隔声的测量210
10.4.14 隔声的计算210
第11章 室内声学214
11.1 声学原理214
11.1.1 一般要求214
11.1.2 听众席的种类215
11.1.3 室内声音传播的途径215
11.2 声反射216
11.2.1 反射的种类216
11.2.2 回声217
11.2.3 驻波218
11.2.4 大厅的形状218
11.3 吸声219
11.3.1 吸声系数219
11.3.2 总的吸声220
11.3.3 吸声体的种类221
11.3.4 多孔吸声体221
11.3.5 平面吸声体222
11.3.6 空腔吸声体222
11.3.7 实际的吸声体222
11.4 混响声223
11.4.1 混响时间224
11.4.2 理想的混响时间224
11.4.3 混响时间公式225
11.4.4 混响时间的计算226
11.4.5 计算指南226
第12章 电力供应230
12.1 供电电流231
12.1.1 物质结构231
12.1.2 导体和绝缘体233
12.1.3 电压234
12.1.4 电阻235
12.1.5 电路236
12.1.6 电路原理236
12.1.7 电池238
12.1.8 电池类型239
12.1.9 电池的连接方式240
12.1.10 电功和电功率240
12.2 磁242
12.2.1 磁场242
12.2.2 电磁学243
12.2.3 电磁铁的应用243
12.2.4 导体介质的作用力245
12.2.5 电动机245
12.3 感应247
12.3.1 电磁感应247
12.3.2 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248
12.3.3 发电机249
12.3.4 变压器251
12.3.5 交流电特性253
12.3.6 三相交流电254
12.4 电能供应255
12.4.1 发电站256
12.4.2 输电系统258
12.4.3 传输控制260
12.4.4 英国的电力供应261
12.4.5 综合分配261
12.5 用电设备262
第13章 水技术原理266
13.1 静流体266
13.1.1 压强267
13.1.2 流体压强原理268
13.1.3 压强的测量268
13.1.4 内表面作用力270
13.2 流体流动271
13.2.1 雷诺数272
13.2.2 流量272
13.3 流体能量274
13.3.1 柏努利原理274
13.3.2 压强和速度275
13.3.3 流量计量276
13.3.4 能量损失277
13.3.5 管道内的水流278
13.3.6 管道公式279
13.3.7 开放水渠中的流动279
第14章 水资源供应282
14.1 自然水282
14.1.1 水循环282
14.1.2 化学效应283
14.1.3 自然水的特性284
14.2 水的硬度285
14.2.1 硬度的计量285
14.2.2 硬度的类型286
14.2.3 硬度的重要性286
14.3 水源287
14.3.1 地下水287
14.3.2 地表水288
14.4 水处理289
14.4.1 水处理方法289
14.4.2 水存储290
14.4.3 水过滤290
14.4.4 消毒292
14.4.5 软化水293
14.4.6 水垢的预防295
14.5 水设备295
14.5.1 水的输配系统295
14.5.2 家庭内的水设备296
第15章 废水298
15.1 排水系统298
15.2 废水的性质301
15.3 废水处理303
15.3.1 污水处理过程303
15.3.2 污水处理设备303
15.3.3 软泥处理306
15.3.4 软泥处置307
15.4 污水处理选择308
15.4.1 污水坑308
15.4.2 化粪池308
15.4.3 缓冲池309
15.4.4 湿地和芦苇床309
第16章 绿色建筑311
16.1 建筑周边的气候311
16.1.1 气候类型312
16.1.2 气候资料312
16.1.3 户外每日平均温度,温差累加313
16.1.4 大雨指数,DRI314
16.1.5 风资料314
16.1.6 建筑周围的风的影响315
16.1.7 日光资料316
16.2 建筑资源317
16.2.1 生命周期分析,LCA318
16.2.2 可持续发展318
16.3 能量储存319
16.3.1 能量选择319
16.3.2 能量效率320
16.3.3 隔热321
16.3.4 通风321
16.4 污染321
16.4.1 空气污染322
16.4.2 水污染323
16.4.3 土壤污染323
16.4.4 废弃物323
16.4.5 氡324
16.4.6 室内污染324
16.5 病态的和健康的建筑物324
16.5.1 病态建筑效应325
16.5.2 建筑物的风险325
16.5.3 病态建筑导致原因325
16.5.4 健康建筑326
16.6 未来建筑326
16.6.1 建筑的评价标准327
16.6.2 智能建筑327
16.6.3 智能建筑的设计和建造328
16.6.4 时机329
附录1 科学信息330
单位330
希腊字母表332
符号332
化学过程333
附录2 参考资料338
整体建筑环境338
能量、隔热和服务设施339
噪声和音质339
水和整体环境340
官方政府:英国340
专业团体:英国和爱尔兰341
标准组织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