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断裂、重构与新生 鄂东艾滋病人的村庄社会关系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断裂、重构与新生 鄂东艾滋病人的村庄社会关系研究
  • 徐晓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8706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艾滋病-病人-社会关系-研究-湖北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断裂、重构与新生 鄂东艾滋病人的村庄社会关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艾滋病事件:中国乡村社会关系研究的一个切入点1

第一节 关系中人:社会关系对人的重要性1

一 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与意义来源2

二 社会关系培养是社会化的重要内容4

三 社会关系对人具有重要的情感支持功能4

四 社会关系是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6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艾滋病事件中的乡村社会关系7

一 研究的问题8

二 分析视角10

三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12

第三节 文献回顾13

一 嵌入社会关系网的乡村社区生活14

二 乡村社会关系的断裂与修复21

三 乡村社会关系的现代风险30

四 现有研究的不足与努力的方向33

第四节 调查方法与调查点的说明36

一 调查方法36

二 调查点概况42

第二章 断裂:初发期艾滋病人社会关系的脱离46

第一节 乡村社会的关系类型47

一 乡村社会个体的人际关系47

二 乡村个体与组织的依赖关系53

三 乡村个体所属身份群体与社会的链合关系59

第二节 艾滋病人社会关系的全面断裂62

一 艾滋病人人际关系从内到外的全面瘫痪63

二 艾滋病人与组织的关系不分先后全面脱轨67

三 艾滋病群体与社会链合关系的断裂73

第三节 艾滋病人社会关系断裂的张力与机制78

一 从想象到现实:艾滋病人社会关系张力与断裂的逻辑78

二 艾滋病人的主动封闭与社会关系的断裂84

三 工具性疏离和符号性歧视引起的被动断裂89

第四节 社会关系断裂与艾滋病情的公开策略92

一 病情与人情:谁更可怕?92

二 乡村个人艾滋信息公开的基本方式100

三 关系断裂背景下艾滋病人身份公开的干预策略102

第五节 艾滋病人社会关系断裂过程中的乡村社会交往逻辑107

一 情感与利益的较量——乡村社会人际交往的逻辑108

二 生存伦理权力与国家权力的较量——乡村社会个人与政府组织交往的逻辑110

三 熟人网络——乡村社会个人接收和处理信息的系统113

小结116

第三章 重构:调整期艾滋病人旧关系的修复与新关系的重建119

第一节 艾滋病人旧关系的修复与新关系的重建119

一 系统更新:艾滋病人社会关系的重构120

二 艾滋病人旧关系的修复120

三 艾滋病人新关系的建立132

四 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过程中的特点138

第二节 艾滋病人社会关系系统重构的机制与干预策略150

一 接近且接纳: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的条件150

二 相似或相补: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中的引力153

三 外部动员与主动追求: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的动力机制157

四 地位下降与工具态度:艾滋病人关系重构的延缓机制159

第三节 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的策略161

一 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的具体策略162

二 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策略的实质168

三 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策略中的二元矛盾:艾滋病人的“另类化”172

第四节 旧关系修复与新关系重建中的村庄关系透视174

一 乡村社会的人际关系系统处于“内紧外松”的状态174

二 乡村社会人际关系的情感与利益透视176

三 艾滋病人是集“个体弱势”与“整体强势”的统一体181

小结183

第四章 新生:稳定期艾滋病人社会关系的另类化186

第一节 艾滋病人群体的另类村庄生活186

一 艾滋病人在村庄公共生活中的退出186

二 艾滋病人全新另类村庄生活方式的形成194

第二节 艾滋病人群体另类村庄生活的特点与实质205

一 从被动另类身份适应到主动另类生活方式形成:艾滋病人群体的生存策略206

二 艾滋病人另类村庄生活的特点213

三 艾滋病人另类村庄生活的实质218

第三节 艾滋病人群体另类村庄生活的功能221

一 艾滋病人群体另类村庄生活的正功能221

二 艾滋病人群体另类村庄生活的负功能227

第四节 乡村社会边缘群体与社会整体的链合233

一 社会整体运行的整合机制233

二 艾滋病人群体与社会整体的低度链合235

三 “被另类化”与“另类化着”:乡村社会整合、链合问题237

小结238

第五章 基本结论240

一 断裂—重构—新生:乡村艾滋病人社会关系系统的变化240

二 内核—外围:乡村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格局246

三 个体关系与群体关系:乡村社会整合与链合机制249

参考文献251

后记2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