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筑师与智能建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建筑师与智能建筑](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2330819.jpg)
- 窦志,赵敏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5511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11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121页
- 主题词:智能建筑(学科: 建筑设计) 智能建筑 建筑设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建筑师与智能建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绪论11
第一节 智能建筑的产生及背景11
一、智能建筑的产生11
二、智能建筑产生的背景12
1.经济背景13
2.社会背景14
3.技术背景14
4.生产、生活的客观需求14
3.新加坡国家智能建筑研究机构定义15
6.在《智能建筑设计技术》中对我国的智能建筑的定义15
5.国际智能建筑协会(IIBI)定义15
4.欧洲智能建筑协会定义15
2.日本智能建筑协会定义15
1.美国智能建筑协会(AIBI)定义15
第二节 智能建筑的定义15
第三节 智能建筑“智商”的判断标准17
1.该建筑提高使用者工作效率的能力17
2.该建筑降低营运成本的能力18
3.该建筑防止、控制自然或人为灾害的能力18
4.该建筑对未来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18
第四节 智能建筑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19
1.向深度发展19
2.向广度发展20
3.向规模化发展23
4.向可持续性方向发展24
第二章 智能办公楼发展综述30
第一节 智能建筑中的重要类型——智能办公楼30
第二节 智能办公楼的标准32
一、向多功能趋势发展35
第三节 智能办公楼的新需求及未来发展趋势35
二、向高适应度趋势发展36
1.对现有出租方式的高适应度36
2.对智能系统变化的高适应度37
3.对未来发展的高适应度37
三、向人性化趋势发展37
第三章 智能办公楼空间设计研究39
第一节 智能办公楼的层高39
一、使用功能对净高的要求39
1.办公室的净高40
2.会议室的净高41
3.大堂及门厅的净高41
4.走廊的净高41
1.梁高的确定45
二、吊顶设计对层高的影响45
2.空调管的高度47
3.其他吊顶设施的安放47
三、智能化布线方式对层高的影响47
1.预埋管布线方式49
2.架空双层地板布线方式49
3.地坪线槽布线方式52
4.单元式线槽布线方式54
5.干线式布线方式54
6.扁平电缆布线方式(也可称地毯下布线方式)56
7.网络地板布线方式56
8.顶棚布线方式57
9.各种布线方式的比较57
五、智能办公楼层高的发展趋势60
2.心理与生理因素对层高的要求60
四、其他因素对层高的影响60
1.开窗对层高的要求60
六、国内外实际典型工程层高的分析与比较61
第二节 智能办公楼的柱网62
一、自然采光对智能办公楼柱网的要求63
二、办公单元对智能办公楼柱网的影响65
三、环境心理因素对智能办公楼柱网的影响67
四、地下车库对智能办公楼柱网的要求68
五、智能办公楼柱网的发展趋势70
六、国内外实际典型工程柱网的分析与比较72
第三节 智能办公楼的特殊功能需求及其建筑设计要求75
一、设备室75
二、监控室76
三、电信间77
四、共用天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设备78
五、电话程控室78
第四节 智能办公楼标准层设计79
一、智能办公楼标准层的规模79
1.采光因素对智能办公楼标准层规模的影响79
2.防火规范对智能办公楼标准层规模的要求80
3.平面利用率对智能办公楼标准层规模的影响80
二、智能办公楼的核体81
1.核体的布局形式83
2.智能办公楼核体的规模87
三、办公室、会议室的布置及相关参考尺寸89
3.交叉式93
1.面对式93
2.学校式93
一、工作站的平面布局形式93
第五节 智能办公楼的室内环境设计93
4.自由式94
二、室内采光设计95
1.一般照明95
2.局部照明95
3.混合照明96
三、室内声环境设计98
1.控制噪声源99
2.隔声和吸声99
3.消声处理99
四、室内色彩设计99
二、普通办公楼改建为智能办公楼的问题101
一、建筑师在我国智能办公楼设计发展中的角色问题101
第四章 在我国智能办公楼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01
三、智能办公楼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02
第五章 智能住宅小区104
第一节 智能住宅小区发展状况104
第二节 智能小区的基本内涵和实现目标104
一、基本内涵104
二、实现目标105
第三节 我国智能小区的构成和智能化分级标准105
一、物业管理及安全防护系统105
二、信息通讯网络服务及管理系统106
三、家庭智能化系统106
结束语107
附录108
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