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2325630.jpg)
- 韩小谦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1904639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08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课堂笔记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社会历史条件1
二、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党性2
三、 哲学的基本派别和形态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4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4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5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本质特征的科学理论体系5
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发展6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7
第二章 世界统一于物质8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8
一、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形成及其意义8
二、 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9
三、 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时间、空间10
四、 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的物质性11
第二节 意识是物质的属性12
一、 意识的起源12
二、 意识的本质12
三、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13
第三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4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统一观14
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统一观的实践把握14
三、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15
四、 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15
五、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16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18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18
一、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18
二、 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唯物辩证法的第二个总特征)20
第二节 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的基本环节23
一、 原因和结果23
二、 必然性和偶然性24
三、 现实性和可能性25
四、 内容和形式26
五、 现象和本质27
第三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29
一、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29
二、质量互变规律34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36
第四章 认识和实践39
第一节 在认识论问题上的对立与分歧39
一、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39
二、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39
三、 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的机械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本质区别40
第二节 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40
一、 认识的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40
二、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41
三、 认识与实践的相互关系41
第三节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42
一、 由实践到认识42
二、 由认识到实践44
三、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45
第四节 真理的属性和检验标准46
一、 真理及其属性46
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9
三、 识论与思想路线50
四、 本原理应用(含重点论述题题解)50
第五章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55
第一节 两种社会历史观55
一、 社会历史观55
二、 唯心史观——马克思以前的历史观55
三、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55
第二节 人类社会的产生及其本质56
一、 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56
二、 劳动是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57
三、 生态系统和环境问题57
第三节 人类社会的本质58
一、实践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58
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及特点59
三、会物质生活条件60
第六章 社会基本结构与社会形态的更替62
第一节 社会基本结构62
一、 社会的经济结构62
二、 社会的政治结构63
三、 社会的意识结构64
第二节 社会形态的划分71
一、 经济社会形态71
二、 技术社会形态72
第三节 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的活动72
一、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72
二、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怀与选择性73
三、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73
四、 重点论述题74
第七章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77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77
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77
二、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78
三、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79
四、 该原理在现实中的运用(重点论述题)81
第二节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85
一、 阶级的产生和实质85
二、 阶级斗争及其历史作用86
第三节 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86
一、 社会革命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86
二、 改革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88
第四节 人民群众和个人90
一、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90
二、 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90
三、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92
四、 领袖与群众的关系以及无产阶级领袖的作用92
第五节 科学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93
一、 科学的本质93
二、 科学发展的社会制约性和科学的社会功能93
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94
第六节 交往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94
一、 交往概念的含义和界定94
二、 交往形式和交往类型95
三、 交往的社会作用及现实意义96
第八章 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97
第一节 社会进步97
一、 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97
二、 社会进步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97
三、 社会进步的标准98
第二节 人的本质和人的社会性98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对人的本质的探索98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的科学揭示99
三、 人的社会性99
第三节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100
一、 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100
二、 人的价值的实现及其途径101
第四节 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101
一、 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01
二、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101
三、 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事业103
第二部分 命题分析及题型解析104
一、 哲学试卷的结构和特点104
二、 哲学试题分析104
三、 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105
(一) 单项选择题105
(二) 多项选择题107
(三) 简答题110
(四) 论述题111
第三部分 各章试题精选115
第一章测试题及参考答案115
第二章测试题及参考答案122
第三章测试题及参考答案128
第四章测试题及参考答案138
第五章测试题及参考答案148
第六章测试题及参考答案157
第七章测试题及参考答案168
第八章测试题及参考答案181
第四部分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最新试题190
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190
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