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族学纵横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民族学纵横
  •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710505707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743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762页
  • 主题词:民族学-中国-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民族学纵横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宋蜀华教授传略1

友人及学生著述8

贺蜀华八十寿 陈永龄8

明月清风祝寿来——贺宋蜀华教授八旬华诞 郭毅生10

宋蜀华教授——一位可亲的长者 夏之乾17

老一代学者对学科建设的苦心——1995年前后的一段回忆 潘乃谷21

与林耀华老师及宋蜀华学长在西藏工作队的日子里 王晓义33

研究部之灵——几个片断的回忆 杨圣敏41

中国人类学文化性格的探寻者 王铭铭51

宋蜀华先生与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 陈国安56

宋蜀华先生访谈录 邸永君62

民族学研究的一部重要成果——读《中国民族概论》 满都尔图77

一部中国民族学理论探索与实践的力作——《中国民族学理论探索与实践》读后 詹承绪81

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研究方法的范例——读《中国民族学理论探索与实践》 黄淑娉85

学习宋先生《百越》有感 龚佩华93

集大成之作——《百越》简评 吴永章97

试论语言社会学在社会变迁和族群关系研究中的运用 马戎100

人类学生态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尹绍亭116

关于宗教民族学术语的几个问题 韩国 崔埈136

旅游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 苍铭150

边疆政治学刍议 吴楚克159

美国经济人类学与中国研究 施琳168

从民族文化史看台湾与大陆的关系 李亦园181

佤山汉族矿工族群认同的改变 汪宁生189

台湾的“四大族群”与“族群政治” 郝时远201

弱势族群的主体性与现代社会的互主性——以中国民族院校的英文译名为例 张海洋214

中国族群结构和象征实践 纳日碧力戈226

满族人口的消长事出有因 赵展243

我的基诺族家人 潘秋荣250

试论小乘佛教的传入对西双版纳傣族社会的影响 甘玉贵263

藏族与傣族政教合一政治制度的比较研究 刀波275

鄂西南苗族家庭的发展变化与文化变迁 刘伦文285

“兀纽”崇拜与苗民生活——融水县安太乡P村苗族的婚姻家庭和生育观念的解读 贾仲益301

跪拜与空间,叶青村纳西族东巴教宇宙论个案 鲍江318

2002年世界杯与民间庆典文化 韩国 赵兴胤338

金沙江文化简论 李绍明347

校办博物馆的出路 宋兆麟361

云南陶瓷艺术简史 李昆声367

赫哲族人状告郭颂的启示 徐万邦377

四合院的文化内涵及N院的空间分析 陈长平387

生生不息话文物——从《逝去的四合院》谈起 胡鸿保 林春413

文明与冲突——兼与塞缪尔·亨廷顿商榷 何星亮426

丽江旅游业的文化属性 李劼461

两晋南朝家谱修纂概述 邱久荣469

“苗疆”考 祁庆富480

《史记》、《汉书》、《后汉书》的西南夷传研究 王铁志489

从零星史料研究西南民族史:以唐宋时期傣族史为例——宋蜀华先生有关论著研习心得 石茂明513

从历史上的中缅战争分析中国边政与民族关系 张宏宏531

宋蜀华教授著述选编540

论中国民族学研究的纵横观540

中国的民族学研究必须与历史学紧密结合557

论历史人类学与西南民族文化研究——方法论的探索571

中国民族学的回顾与前瞻589

论文化605

论消除种族歧视及联合国的行动措施——在吴泽霖教授学术思想报告会上的演讲615

生态人类学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研究630

纪念吴文藻先生诞辰100周年642

第四届潘光旦纪念讲座致词645

在林耀华教授从教62周年庆祝会上的讲话648

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开幕词(1991·延边)651

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五届学术讨论会开幕词(1993·四川乐山)654

中国民族学学会召开在京中青年民族学工作者座谈会开幕词(1994·北京)657

“中国民族学如何面向21世纪”学术讨论会开幕词(1995·大连)659

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开幕词(1997·西双版纳)662

1999年中国民族学学术研讨会开幕词(1999·海拉尔)669

2000年中国民族学研究与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开幕词(2000·吉首大学)672

2001年兰州“民族学研讨会”开幕词(2001·兰州)676

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七届学术讨论会开幕词(2002·恩施)680

与国内外友人信函往来685

日本造型大学校长铃木次郎教授来函685

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竹村卓二教授来函687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文理研究生院院长怀特哈德教授来函690

美国威廉卡莱国际大学H.C.帕内尔博士来函692

美国宾州斯克兰顿大学希尔博士来函694

英国皇家人类学会主席准本韶博士来函697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友人威廉·内维尔教授来函699

宋蜀华教授致联合国人权中心国际部主任克蓝女士函703

宋蜀华教授致联合国反种族歧视委员会前主席班顿教授函705

联合国反种族歧视委员会前副主席珊迪·阿里博士来函708

联合国反种族歧视委员会前主席班顿教授来函711

韩国汉阳大学校民族学研究所所长李熙秀教授来函715

美国友人魏博教授来函717

日本友人东京大学中根千枝教授来函(一)719

日本友人东京大学中根千枝教授来函(二)721

台湾李亦园教授来函723

台湾林恩显、萧金松教授来函724

马曜教授来函(一)725

马曜教授来函(二)726

汪宁生教授来函728

李绍明教授来函729

云南民族学院朱德普研究员来函(一)730

云南民族学院朱德普研究员来函(二)731

宋蜀华教授论著目录(1950年-2003年)732

后记7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