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专利权的经济学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专利权的经济学分析
  • 高山行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51460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33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专利权的经济学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图例1

1.0 引言1

第一章 导论1

1.1 法学研究的效率思想2

1.2 法律经济学分析的理论基础评述4

1.2.1 交易费用理论5

图1.1吸烟权对A、B的不同影响8

1.2.2 效用最大化原理10

1.2.3 现代产权理论12

1.3 法律经济学分析的发展状况13

1.3.1 国外发展状况13

1.3.2 国内发展情况14

1.3.3 几个重要定理15

1.4 专利权经济学分析的研究现状15

1.4.1 专利权的背景15

1.4.2 专利权经济学分析的现状18

1.5 本书的研究目的、思路及基本框架19

1.5.1 研究目的19

1.5.2 研究内容及思路21

2.0 引论23

2.1 技术资源产权界定时的科斯定理悖论23

2.1.1 正论模型(模型1)23

第二章 科斯定理悖论与技术资源创新的垄断机制23

2.1.2 悖论模型(模型2)26

2.2 科斯定理悖论产生的原因28

2.2.1 科斯定理的前提条件28

2.2.2 技术资源的特殊性29

2.2.3 技术资源的创新与使用30

2.3 刺激技术资源创新的垄断机制31

2.3.1 技术资源创新的分析31

图2.1 技术资源创新的分析33

2.3.2 垄断的产生34

2.4 垄断制度刺激技术创新的动力分析35

图2.2 利润最大化36

2.4.1 技术垄断者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36

图2.3 哈柏格三角形39

2.4.2 哈伯格三角形及其猜测39

图2.4 垄断的低效率40

图2.5 垄断的净损失41

2.4.3 对垄断制度的再认识44

图2.6 内部经济与内部不经济说明图46

图2.7 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说明图47

2.4.4 对垄断优势原因的思考49

2.5 本章结论50

第三章 技术资源有效使用的产权制度安排51

3.1 技术产权明晰的分析51

3.0 导言51

3.1.1 技术产权私有的多元主体特征52

3.1.2 技术产权多重私有的保密成本分析53

图3.2 保密成本示意图54

图3.1 技术保密的概率54

图3.3 保密时的产量56

3.1.3 技术产权多重私有的矛盾57

3.1.4 政府干预产权的基本方式58

3.2.1 技术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60

3.2 保护技术资源垄断权制度的效益60

表3.2 我国相关行业、地区的技术进步与工业总产值增长的关系62

表3.1 部分国家技术进步对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贡献62

表例62

3.2.2 技术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63

3.2.3 技术的溢出效应65

3.2.4 形成技术资源创新的良性循环65

表3.3 工业部门研究开发支出与专利关系66

3.3 保护技术资源垄断权的成本67

3.3.1 获取专利权的成本67

表3.4 六国专利机构人员统计表68

3.3.2 政府对专利权的保护费用72

3.3.3 专利竞赛的成本73

3.4 本章结论74

4.1.1 技术信息的传播过程75

4.1 专利制度对技术信息传播过程的影响75

4.0 引言75

第四章 专利制度对技术信息传播的影响机制分析75

4.1.2 传播过程中技术信息的扭曲76

图4.1 香农的数学传播模式76

表4.1 国外有关调查表明的专利保护和技术公开的关系77

4.1.3 专利在技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77

表4.2 如无专利保护,我国创新成果内容公开情况78

4.2.1 技术信息传播方式的演变78

4.2 专利对技术信息传播速度的影响78

图4.2 折线式传播方式示意图79

图4.4 传染式技术传播示意图80

图4.3 层面式传播方式示意图80

图4.5 跳跃式技术传播示意图81

4.2.2 影响技术信息传播速度的主要因素81

图4.6 技术信息传播过程示意图82

表4.3 从发明到申请专利的时间延迟83

4.2.3 专利制度对技术信息传播速度主要因素的影响83

4.3 专利对技术信息传播后果的影响85

表4.5 专利对发明保护的影响85

表4.4 没有专利保护就不会被开发或商业实施的发明的百分数85

4.3.1 节约了查阅文献的费用86

4.3.2 提示和指导新的研究87

4.3.3 避免了重复研究88

4.4 本章结论89

第五章 先用权规定的经济学探源90

5.0 引子90

5.1 先用权的法律意义90

5.1.1 先用权的来历90

5.1.2 先用权的法律规定92

5.1.3 对先用权的限制94

5.2 赋予先用权的经济学分析94

5.2.1 基本假设94

5.2.2 无先用权时在先发明人的可能选择95

图5.1 先用权分析95

5.2.3 在先发明人购买许可证的分析96

图5.2 寡头垄断97

5.3 先用权限制的分析100

5.3.1 假设100

5.3.2 不限制生产规模的影响分析101

图5.3 古尔诺均衡产量103

5.3.3 不限制其发放许可证的影响103

5.3.4 在先发明人放弃专利申请的代价103

5.3.5 先用权限制情况下专利权人的策略选择105

5.4 本章结论105

第六章 专利权的国际冲突——强制许可制度变迁的实证分析107

6.0 引子107

6.1.1 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由来109

6.1 强制许可制度及其变迁109

6.1.2 强制许可制度的变迁110

6.2 强制许可制度变迁的模型及分析112

6.2.1 假设条件113

6.2.2 建立模型113

6.2.3 结果分析115

6.2.4 变迁对中美两国在我国境内专利申请量的影响115

表6.1 历年来在我国申请专利情况116

图6.1 历年来在我国申请专利的变化图117

6.3 强制许可制度变迁的原因及影响分析118

表6.2 历年来我国专利授权量118

图6.2 美国在华申请专利的变化趋势图119

表6.3 美国在我国的专利申请及授权量119

6.3.1 强制许可制度形成的原因120

6.3.2 专利跨国保护的冲突与分析121

6.3.3 强制许可变迁的实质124

6.3.4 强制许可制度变迁对我国的影响127

6.4 本章结论129

第七章 专利权纠纷的经济学视角131

7.1.1 合同法产生的经济学原因131

7.1 专利合同责任的分析131

7.0 引言131

7.1.2 专利违约责任的分析133

图7.1 预防措施及履约的可能性133

图7.2 违约方的预防和违约的预期成本134

图7.3 预期损失与预防费用的最小值关系135

图7.4 专利权人的信赖和履约的可能性136

7.2.1 侵权行为当事人之间的效用函数关系137

7.2 专利侵权纠纷分析137

7.2.2 侵权责任的承担138

图7.5 完全补偿与需求139

7.2.3 专利侵权行为的种类和本质140

表7.1 冒充、假冒专利的情况142

7.2.4 专利侵权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143

7.3 专利权司法保护中的寻租行为及其分析145

7.3.1 专利权纠纷诉讼中租的产生146

7.3.2 寻租活动及其分析147

7.3.3 对寻租活动制约的思考150

7.4 本章小结151

第八章 专利竞赛理论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启示153

8.0 导言153

8.1 专利竞赛理论及其研究背景153

8.1.1 基本概念及其界定153

8.1.2 专利竞赛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55

8.1.3 专利竞赛理论的特点156

8.2.1 专利竞赛理论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158

8.2 专利竞赛理论的研究范围158

8.2.2 专利竞赛的模型化分析及实证研究159

8.2.3 专利竞赛中的政府行为161

8.3 专利竞赛理论对我国企业技术竞赛策略的启示163

8.3.1 领先企业的竞赛策略164

8.3.2 追随者的竞赛策略166

8.4 2000年专利法的修改对企业专利竞赛法律环境的改善167

8.4.1 “1992年专利法”原则对企业参与国际技术竞争的影响168

8.4.2 “2000年专利法”的修改及其对企业专利竞赛的意义169

8.5 结论174

参考文献175

附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0年修改)190

附录190

附录2: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1992年修改)203

附录3: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1985年实施)214

附录4: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224

附录5:中国专利局公告229

后记2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