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西部开发比较研究及西部大开发战略抉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东西部开发比较研究及西部大开发战略抉择
  • 王崇举,黄志亮等著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753666387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92页
  • 文件大小:153MB
  • 文件页数:4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东西部开发比较研究及西部大开发战略抉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篇 东西部开发的比较研究3

第一章 东部开发战略进程的回顾与研究3

第一节 东部开发战略提出时的国际环境4

一、东部开发正处于产业国际化分工和转移的重要时期4

二、世界经济处于转型时期,过剩的资本和技术寻找出路6

三、中国东部经济起飞,国外的华侨、华人和华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7

第二节 东部开发战略提出时的国内环境8

一、东部开发战略提出时的经济环境8

二、东部开发战略提出时的市场环境9

三、东部开发战略提出时的人才环境10

四、东部开发战略提出时的政策环境11

第二章 西部大开发的历史背景13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的国际环境14

第二节 西部大开发的国内环境16

一、我国综合国力已达到一定规模16

二、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17

三、粮食问题已得到解决18

四、西部地区发展和开放条件已基本具备18

五、西部地区市场发展潜力巨大19

第三节 西部大开发的市场、人才和政策环境22

一、西部大开发的市场环境22

二、西部大开发的人才环境24

三、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环境25

第三章 东西部开发比较研究26

第一节 地缘优势比较26

第二节 利用外资比较29

第三节 东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比较31

第四节 东西部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比较35

第五节 东西部企业经营和自然资源比较36

第四章 东部开发的经验与教训39

第一节 东部开发的经验39

一、部分地区可以优先于其他地区快速发展39

二、观念意识、人口素质、产业基础的作用40

三、城市和地区发展的理念41

四、实现“三步走”的战略规划42

第二节 东部开发的教训43

一、重复建设和盲目发展造成资源浪费43

二、经济秩序混乱拖了经济发展后腿46

三、资本市场发育不足不能适应社会的融资需求46

第二篇 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抉择51

第五章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模式51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综述51

一、增长极发展模式51

二、点轴开发模式53

三、网络开发模式54

第二节 西部大开发战略选择55

一、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模式的争论55

二、西部经济的现状与基础59

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三大障碍67

第三节 西部大开发战略总体描述70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定位70

二、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实施点轴开发模式71

三、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交通主通道为纽带,构筑“丰”字形经济带72

四、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提高西部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缩小东西部差距74

五、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步骤75

六、实施三大策略,突破三大障碍76

第四节 西部大开发战略需处理好的几种关系78

一、正确运用市场与政府两个手段,充分发挥“两只手”的作用78

二、建立良好的、相互协作的东西部关系80

三、坚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西部的经济腾飞81

四、处理好西部重点开发地区与西部其他地区的协调发展关系82

五、发挥城市功能,实现城乡协同发展83

六、处理好重点项目和当地经济的关系84

七、区域性开发与产业性开发的关系84

第六章 西部大开发中观念更新和体制变革86

第一节 观念更新和体制变革对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86

一、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目标86

二、观念更新、体制变革对西部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86

第二节 西部开发中的观念更新90

一、西部大开发中的观念障碍90

二、观念更新战略93

第三节 西部开发中的体制创新98

一、体制创新的障碍98

二、体制创新战略102

第七章 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及战略对策106

第一节 调整地区产业结构的理论基础106

一、地区产业结构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关键因素106

二、地际产业联系的类型107

三、优化地区产业结构的基本原则108

第二节 西部产业开发现状111

一、西部产业开发所取得的成就111

二、西部产业结构演进的差距114

第三节 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117

一、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比较与选择117

二、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120

第四节 西部调整产业结构的对策措施123

一、改善西部资源产品的流通环境和消费环境123

二、建立多层次联合机制124

三、突破束缚西部经济发展的各种体制性障碍125

四、促进传统技术结构向现代技术结构转化,加强产业技术进步,提高综合技术实力126

五、抓住资产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重组的历史机遇,积极尝试多种资产重组方式126

六、重视民族和地区的手工、土特产品开发及营销力度127

第八章 加快西部城市化战略及对策128

第一节 城市化的实质与城市化规律128

一、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互促进,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128

二、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规律129

三、大城市超前发展规律129

第二节 西部城市化的进程、特点和问题130

一、西部城市化的进程与现状130

二、西部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和问题132

第三节 加速西部城市化的对策135

一、转变观念,扫除思想障碍135

二、确立以城市为中心,以城市发展带动地区发展的总体战略思想135

三、实事求是地确定城市化方略,制定和实施城市化规划135

四、调整现行政策,逐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136

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小城镇建设136

六、加强长江上游地区港口群体的建设,以港口发展促城市体系发展137

七、深化城市改革,广开城镇体系建设的投资渠道137

八、在西部大开发中推进城市化要处理好几个关系138

第四节 西部中心城市发展战略139

一、西部中心城市的现状及分类139

二、西部中心城市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141

三、中心城市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141

四、战略对策142

第九章 西部贫困地区开发的战略选择146

第一节 贫困的概述146

第二节 中国反贫困的历程及其在西部的成效148

一、反贫困的基本历程148

二、西部反贫困的成就149

第三节 西部反贫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53

一、返贫率仍然很高,稳定脱贫的任务还很重153

二、西部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重要性凸现154

三、东西部差距的加大进一步削弱了西部地区扶贫开发的基础154

第四节 西部贫困原因探讨155

一、研究贫困的一般理论155

二、对西部贫困原因的认识157

第五节 西部反贫困战略的重点159

一、战略思想重点159

二、战略目标重点160

三、战略措施重点162

四、相关政策重点162

第十章 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战略165

第一节 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165

一、人口数量庞大,劳动力增长迅速165

二、从业人员的产业分布呈现出“一三二”的格局165

三、青壮年人口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负担系数普遍较高166

四、人口密度较稀,整体表现出地广人稀的特征167

五、高文盲率和较高的人才密度并存,人力资源断层明显167

第二节 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障碍168

一、失业率较高,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是一个不利的环境因素168

二、受教育程度不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劳动力质量的比较低下168

三、人才流失严重,西部人才资源开发的收益外溢169

四、劳动力成长环境差170

第三节 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地位和作用174

一、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174

二、人力资源开发对西部经济发展的作用174

第四节 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核心178

一、确立以人力资源开发带动自然资源开发的战略思想178

二、围绕“五个中心”的建设,培育人力资源开发能力179

三、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是战略重点180

四、在人才流动中引入市场机制182

五、继续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打好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183

第十一章 西部高新技术开发战略185

第一节 西部高新技术开发的战略基础理论186

一、西部发展高新技术的必要性186

二、西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187

三、西部发展高新技术的不利条件188

第二节 西部高新技术开发的战略模式189

一、平衡政府与市场功能,共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189

二、重点领域系统创新193

三、高新技术产业区和开发区的建设196

第三节 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引资引智措施200

一、突破西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200

二、人才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根本203

第十二章 对内对外开放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对策206

第一节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合作战略206

一、西部大开发与东西部合作的内涵206

二、东西部经济合作的必要性208

三、东西部经济合作对西部的经济效应209

四、东西部经济合作的对策211

第二节 西部地区内部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213

一、共同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214

二、共同参与生态环境建设214

三、联合开发做大旅游业215

四、加强西部地区的科技联合与协作215

五、共同加快西部地区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建设216

六、实现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216

七、优势互补推动西部地区特色经济发展216

八、推动优势企业跨地区进行联合与重组216

第三节 西部地区与港澳台经济合作战略217

一、西部地区与港澳台经济合作的战略目标、步骤和重点217

二、西部地区与港澳台合作的战略对策220

第四节 西部地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战略224

一、西部地区开发必须重视参与国际经济合作224

二、西部地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条件分析225

三、西部地区开发中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228

四、西部地区引进外资的对策229

第十三章 西部可持续发展战略及政策思路231

第一节 西部生态环境危机231

一、生态环境恶化231

二、环境污染加剧233

第二节 西部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235

一、西部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235

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测度指标体系236

三、实施西部“山川秀美”工程237

四、依靠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238

第三节 西部地区脱贫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思路240

一、税收政策思路241

二、移民政策思路243

第三篇 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大战略抉择251

第十四章 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定位251

第一节 重庆在全国及西部的现实地位251

一、重庆在全国和西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分析251

二、重庆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和西部比重的分析252

第二节 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优势及制约因素254

一、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优势254

二、重庆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256

第三节 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功能及定位259

一、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应发挥三大功能259

二、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定位260

第十五章 实施区域创新战略,构建重庆区域创新系统266

第一节 重庆区域创新能力比较分析266

一、问题的提出266

二、区域创新系统、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267

三、重庆区域创新能力比较分析268

第二节 重庆区域创新系统机能缺陷分析271

一、创新机构内在组织存在严重机能缺陷271

二、创新机构网络构造系统机能缺陷274

三、区域创新环境支持系统机能缺陷277

第三节 构建重庆区域创新系统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及战略措施280

一、构建重庆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战略目标及步骤280

二、构建重庆区域创新系统的战略重点281

三、构建重庆区域创新系统的主要战略措施285

第十六章 信息、人力资源、开放带动发展战略294

第一节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294

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内涵295

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对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296

三、重庆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有利条件298

四、重庆工业在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00

五、重庆用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主要战略措施302

第二节 以人力资源开发带动经济发展战略307

一、重庆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07

二、重庆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312

三、重庆开发人力资源的措施314

第三节 对外开放带动重庆经济发展战略319

一、重庆对外开放的现状319

二、重庆对外开放存在的主要问题322

三、重庆对外开放的机遇和挑战325

四、扩大开放带动全局发展战略326

第十七章 “大城市”和“大农村”发展中的生态环境建设332

第一节 “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332

一、重庆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332

二、重庆的生态环境问题334

三、生态环境问题的探源336

四、重庆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机遇338

五、重庆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挑战340

六、重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对策措施341

第二节 重庆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研究344

一、高效生态农业的内涵344

二、重庆三峡库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必要性345

三、三峡库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优势348

四、库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面临的挑战351

五、库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353

第十八章 都市圈带动三级城镇发展战略358

第一节 重庆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及战略研究358

一、重庆城市化现状358

二、重庆城市化进程滞后的原因360

三、重庆城市化进程中应处理好的关系363

四、加快重庆城市化进程的对策364

第二节 都市圈带动三级城镇发展战略——重庆城镇体系构筑的总体思路367

一、重庆城镇体系存在的问题367

二、推进重庆城镇体系合理化的理论选择371

三、建立重庆合理城镇体系的初步构想372

第三节 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小城镇381

一、重庆发展小城镇的必要性382

二、重庆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84

三、重庆小城镇建设滞后的原因386

四、重庆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387

后记3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