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劳动论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探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常卫国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ISBN:720505879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28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38页
- 主题词:马恩著作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劳动论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探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 言 审思一切1
一、人生道路选择与科学社会主义2
二、21世纪人类与科学社会主义4
三、“是科学社会主义”与“被看作科学社会主义”5
四、科学社会主义的“源”与“流”8
五、科学社会主义奠基著作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10
六、马克思著作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著作13
七、马克思著作与恩格斯著作21
八、科学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科学26
1.科学社会主义有广狭义的划分吗26
2.恩格斯《反杜林论》提供了科学社会主义广狭义划分的根据吗27
3.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提供了科学社会主义广狭义划分的根据吗30
4.列宁《卡尔·马克思》提供了科学社会主义广狭义划分的根据吗32
5.恩格斯提供了所谓“狭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定义吗34
6.所谓“狭义科学社会主义”能够作为独立学科继续存在吗36
7.什么是社会主义科学38
九、阅读方法建议39
导 论 科学社会主义是“劳动论”45
一、一个“永恒真理”46
二、劳动观是马克思“两个伟大发现”的基石47
三、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劳动历史观”49
四、剩余价值理论是“劳动政治经济学”51
五、科学社会主义是“劳动世界观”53
六、唯物辩证法是“劳动辩证法”56
七、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是“劳动的解放”58
八、科学社会主义是“现代劳动者自我意识”61
第一章 劳动与自然65
一、劳动是自然界内部过程66
二、劳动是遵循自然界规律的活动69
1.劳动是解开自然界之谜的钥匙69
2.自然界物质观:客观实在性70
3.自然界时空观:有限无限统一性72
4.自然界运动观:发展变化永恒性75
三、劳动创造人本身76
四、劳动与人的自然属性78
第二章 劳动与生产83
一、生产是劳动的实现形式84
二、生产方式是劳动方式与劳动组织的统一86
三、生产力是劳动能力表现形式88
四、生产关系是生产的劳动组织形式91
第三章 劳动与社会95
一、社会是生产关系的总和96
二、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100
三、奴役劳动的一般基础105
1.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105
2.奴役劳动的实现条件107
四、奴役劳动的历史形态108
五、资本主义雇佣劳动111
1.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111
2.剩余价值构成资本114
六、奴役劳动与阶级历史命运116
七、“人的本质”与异化劳动119
1.“人的本质”是旧的哲学术语119
2.理解马克思“人的本性”观的基本前提122
3.一般的“人的本性”124
4.历史的“人的本性”128
5.“人的本性”与异化劳动131
第四章 劳动与政治135
一、国家是奴役劳动的政治形式136
二、法律是奴役劳动一般条件的反映139
三、社会与政治142
四、资产阶级社会的国家形式144
1.资产阶级国家形式的历史发展145
2.君主制国家148
3.民主共和制国家152
五、民主与人民156
第五章 劳动与意识161
一、劳动决定意识162
二、奴役劳动决定意识形态166
三、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区分169
四、奴役劳动与道德173
1.雇佣劳动与资产阶级道德面貌174
2.雇佣劳动与资产阶级道德规范179
3.雇佣劳动与资产阶级道德原则184
五、劳动与哲学观187
1.哲学与科学187
2.历史上的哲学和哲学的历史形态189
3.本义哲学的终结和出路196
六、劳动与世界观198
七、劳动与真理观204
八、劳动与实践观208
1.劳动是实践概念的本质性规定208
2.《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劳动论纲”211
3.劳动是一切认识的终极检验标准214
九、劳动与哲学认识论215
第六章 劳动与革命219
一、劳动发展是社会形态演进的实质220
1.劳动发展与社会革命220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221
二、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226
三、社会革命的历史条件229
四、工人阶级政党与革命233
五、暴力革命与和平合法革命238
六、无产阶级专政与新型劳动组织244
七、社会共和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247
第七章 劳动与自由253
一、自由联合劳动的历史条件255
1.奴役劳动向新型劳动过渡的历史起点255
2.雇佣劳动向新型劳动转化的过渡形式256
3.自由联合劳动必然取代雇佣劳动258
二、自由人联合体的基本原则259
三、自由联合劳动的所有制形式268
1.社会所有制268
2.私有制是劳动发展特定历史阶段现象269
3.公有制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272
四、自由联合劳动的社会计划生产形式275
1.社会计划生产的特征275
2.商品生产是劳动发展特定历史阶段现象277
3.人类发展的自发阶段和自觉阶段279
五、自由联合劳动的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281
1.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281
2.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的两个阶段283
六、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285
七、自由联合劳动与上层建筑289
1.政治国家的消亡289
2.意识形态的消亡292
八、自由人联合体构想的性质295
第八章 劳动与科学299
一、劳动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300
二、自然科学与唯物主义自然观303
三、历史科学与唯物主义历史观307
四、经济科学与剩余价值理论309
五、政治科学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312
六、思维科学与唯物主义辩证法313
1.传统哲学教科书体系的解体313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思维科学322
3.《资本论》首篇的逻辑结构327
4.唯物辩证法的一般形态346
七、科学社会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353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整体结构353
2.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356
3.科学与唯物主义359
4.科学与信念362
结 语 劳动决定当代世界历史走向367
一、自由联合劳动取代奴役劳动的伟大历史开端368
二、雇佣劳动的普遍发展373
三、劳动统治世界的前景376
四、当代新型自由联合劳动的发展方向380
五、劳动论的时代生命力384
跋 人生指南391
附录一 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观——学习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的体会415
附录二 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学习邓小平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论述421
后记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