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学野外实习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植物学野外实习手册
  • 冯富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9973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79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1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植物学野外实习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植物学野外实习的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1

一、教学目的1

二、具体要求2

三、场所选择2

四、时间安排2

五、实习用具2

六、基本环节和内容3

第二章 植物分类基础6

第一节 植物分类方法6

一、恩格勒被子植物分类系统7

二、哈钦松被子植物分类系统8

三、塔赫他间被子植物分类系统9

四、克朗奎斯特被子植物分类系统9

第二节 植物分类等级10

第三节 植物学名与国际植物命名法规11

一、植物学名的形成11

二、林奈的双名命名法12

三、以属名为基础的种名、科名和目名12

四、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要点14

第四节 植物鉴定方法15

一、文献资料的使用15

二、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及使用方法15

三、植物鉴定依据22

第三章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25

第一节 植物标本的采集25

一、采集前的准备25

二、采集的要求25

第二节 植物标本的制作27

一、腊叶标本的制作27

二、浸制标本的制作28

三、立体标本的制作29

四、叶脉标本的制作29

五、其他标本处理29

第四章 常用植物分类形态术语30

一、叶的术语30

二、花的术语32

三、果的术语35

第五章 东北地区常见植物37

卷柏科 Selaginellaceae38

木贼科 Equisetaceae38

紫萁蕨科 Osmundaceae39

蕨科 Pteridiaceae39

铁线蕨科 Adiantaceae40

蹄盖蕨科 Athyriaceae40

球子蕨科 Onocleaceae41

岩蕨科 Woodsiaceae42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42

水龙骨科 Polypodiaceae43

松科 Pinaceae44

胡桃科 Juglandaceae46

桦木科 Betulaceae46

壳斗科 Fagaceae48

榆科 Ulmaceae48

蓼科 Polygonaceae49

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51

苋科 Amaranthaceae52

五味子科 Schisandraceae53

毛茛科 Ranunculaceae53

小檗科 Berberidaceae62

防己科 Menispermaceae64

金粟兰科 Chloranthaceae64

马兜铃科 Aristolochiaceae65

芍药科 Paeoniaceae65

猕猴桃科 Actinidiaceae66

金丝桃科 Hypericaceae67

罂粟科 Papaveraceae67

十字花科 Cruciferae70

景天科 Crassulaceae73

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74

蔷薇科 Rosaceae77

豆科 Leguminosae89

牻牛儿苗科 Geraniaceae94

大戟科 Euphorbiaceae94

芸香科 Rutaceae95

槭树科 Aceraceae96

凤仙花科 Balsaminaceae98

卫矛科 Celastraceae99

鼠李科 Rhamnaceae100

葡萄科 Vitaceae101

椴树科 Tiliaceae101

堇菜科 Violaceae102

千屈菜科 Lythraceae104

柳叶菜科 Onagraceae104

五加科 Araliaceae106

伞形科 Umbelliferae107

鹿蹄草科 Pyrolaceae108

杜鹃花科 Ericaceae109

报春花科 Primulaceae109

木犀科 Oleaceae111

龙胆科 Gentianaceae113

萝摩科 Asclepiadaceae114

茜草科 Rubiaceae114

花荵科 Polemonniaceae115

旋花科 Convolvulaceae115

紫草科 Boraginaceae116

唇形科 Labiatae117

玄参科 Scrophulariaceae125

透骨草科 Phrymataceae127

忍冬科 Caprifoliaceae127

五福花科 Adoxaceae130

败酱科 Valerianaceae131

桔梗科 Campanulaceae131

菊科 Compositae134

泽泻科 Alismataceae142

百合科 Liliaceae143

薯蓣科 Dioscoreaceae151

鸢尾科 Iridaceae152

灯心草科 Juncaceae153

鸭跖草科 Commelinaceae154

天南星科 Araceae154

香蒲科 Typhaceae155

兰科 Orchidaceae155

第六章 东北地区常见真菌159

牛肝菌科 Boletaceae160

珊瑚菌科 Clavariaceae160

伏革菌科 Corticiaceae161

灵芝科 Ganodermataceae162

刺革菌科 Hymenochaetaceae162

马勃科 Lycoperdaceae163

盘菌科 Pezizaceae163

鬼笔科 Phallaceae164

多孔菌科 Polyporaceae165

裂褶菌科 Schizophyllaceae172

韧革菌科 Stereaceae173

球盖菇科 Strophariaceae173

口蘑科 Tricholomataceae174

学名(拉丁名)索引175

中文名索引1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