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服务器构建与故障排除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服务器构建与故障排除](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2295086.jpg)
- 曹江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06949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92页
- 文件大小:242MB
- 文件页数:708页
- 主题词:Linux操作系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服务器构建与故障排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Linux基础2
第1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系统简介2
1.1 Linux简介2
1.1.1 Unix操作系统的诞生2
1.1.2 Minix操作系统3
1.1.3 GNU早期简史3
1.1.4 POSIX标准历史4
1.1.5 Linux概述4
1.1.6 Linux和开源软件的商业化5
1.1.7 Linux和开源软件的商业模式6
1.2 Linux内核及其发行版本7
1.2.1 Linux发行版本概述7
1.2.2 Linux内核的变迁7
1.2.3 Linux主要发行版本8
1.3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简介10
1.3.1 发展轨迹10
1.3.2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的订阅模式12
1.3.3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简介14
1.3.4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产品线16
1.4 本章小结17
第2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系统安装和故障排除18
2.1 硬件需求与兼容性18
2.1.1 Linux硬件驱动现状18
2.1.2 主要硬件的兼容性19
2.1.3 收集硬件信息20
2.1.4 检查系统硬件是否存在大的缺陷22
2.1.5 获取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兼容性列表23
2.2 安装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24
2.2.1 使用本地光盘介质安装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24
2.2.2 首次启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的配置36
2.2.3 使用硬盘ISO文件安装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43
2.3 通过网络安装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46
2.3.1 不适合本地安装的情况46
2.3.2 网络安装46
2.3.2 PXE技术47
2.3.3 kickstart批量安装技术49
2.3.4 网络安装实例49
2.3.5 网络安装总结53
2.3.6 在笔记本电脑中安装Linux的注意事项53
2.4 安装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54
2.4.1 开始安装阶段的故障及其排除54
2.4.2 初始安装阶段的故障及其排除55
2.4.3 安装过程中的问题56
2.4.4 安装后的问题56
2.4.5 boot引导命令58
2.5 Linux硬件的稳定性检测59
2.5.1 稳定性检测的作用59
2.5.2 检测CPU60
2.5.3 检测内存64
2.5.4 使用整体测试工具PassMark67
2.6 卸载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68
2.7 系统安装和故障排除的网络资源69
2.8 本章小结69
第2篇 Linux常用服务器的构建和故障排除72
第3章 DNS服务器构建和故障排除72
3.1 DNS服务器的工作原理72
3.2 域名服务的解析原理和过程73
3.3 DNS服务器运行中的安全问题74
3.3.1 DNS欺骗75
3.3.2 拒绝服务攻击76
3.3.3 缓冲区漏洞攻击77
3.3.4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77
3.3.5 缓冲区溢出漏洞攻击77
3.3.6 不安全的DNS动态更新77
3.4 增强DNS安全性的方法78
3.4.1 选择安全没有缺陷的DNS版本78
3.4.2 保持DNS服务器配置正确且可靠78
3.4.3 BIND 9目录结构79
3.4.4 DNS资源纪录格式79
3.5 建立一个完整的DNS81
3.5.1 DNS分类81
3.5.2 安装BIND域名服务器软件81
3.5.3 named配置文件族内容81
3.5.4 配置惟高速存域名服务器81
3.5.5 配置主域名服务器82
3.5.6 配置辅助域名服务器83
3.5.7 配置域名服务器客户端84
3.5.8 DNS常用术语85
3.6 DNS故障排除工具85
3.6.1 dlint85
3.6.2 DNS服务器的工作状态检查86
3.7 防火墙及SELinux对DNS服务器的影响90
3.8 指定DNS服务器管理端口91
3.9 DNS服务器日志信息91
3.10 DNS服务器软件BIND的网络资源92
3.11 本章小结93
第4章 Apache服务器的安装配置和故障排除94
4.1 Web服务器软件Apache简介94
4.1.1 Apache的发展历史94
4.1.2 市场情况95
4.1.3 Apache的工作原理96
4.1.4 Apache服务器的特点97
4.1.5 Apache服务器的模块98
4.2 安装Apache服务器99
4.2.1 安装99
4.2.2 启动Apache服务器并且测试100
4.2.3 目前运行的Apache服务器的相关信息101
4.2.4 Apache服务器默认配置的信息107
4.3 Apache服务器的一般配置108
4.3.1 基本配置选项108
4.3.2 配置用户的个人Web空间108
4.4 Apache服务器的访问控制、认证和授权109
4.4.1 Apache服务器的访问控制109
4.4.2 Apache服务器的认证和授权109
4.5 在Apache服务器上配置虚拟主机111
4.5.1 虚拟主机简介111
4.5.2 虚拟主机的类型112
4.5.3 基于名称的虚拟主机配置113
4.6 为Apache服务器配置WebDAV114
4.6.1 WebDAV简介114
4.6.2 Wevdav技术的提出114
4.6.3 从HTTP到WebDAV115
4.6.4 WebDAV工作流程115
4.6.5 WebDAV工作方式115
4.6.6 支持WebDAV的服务器工具116
4.6.7 在Apache 2.X系列服务器中设置Webdav116
4.6.8 通过Webdav客户端软件访问Apache服务器117
4.7 多种开发环境语言在Linux下的整合121
4.7.1 在Apache服务器上运行CGI121
4.7.2 在Apache服务器上运行PHP121
4.7.3 在Apache上运行JSP124
4.8 Apache服务器的进阶配置127
4.8.1 Apache服务器的实时监控127
4.8.2 Apache服务器的日志分析128
4.9 Apache服务器的安全设置136
4.9.1 使用SSL提高Apache服务器的安全性能136
4.9.2 让Apache服务器在“监牢”中运行137
4.9.3 保持不断更新和升级140
4.9.4 ServerRoot目录的权限140
4.9.5 系统设置的保护141
4.9.6 默认配置下服务器文件的保护141
4.10 Apache服务器的优化141
4.10.1 配置MPM142
4.10.2 有效地使用选项和重写142
4.10.3 持久连接144
4.11 Apache服务器的故障排除144
4.11.1 检查配置文件的错误144
4.11.2 使用错误日志145
4.11.3 检查Apache服务器模块问题147
4.11.4 解决Apache服务器故障的步骤147
4.12 Apache服务器的网络资源的相关文档148
4.13 本章小结149
第5章 FTP服务器的安装和故障排除150
5.1 FTP的工作原理150
5.1.1 FTP简介150
5.1.2 FTP的功能150
5.1.3 FTP服务器登录方式的分类151
5.1.4 FTP的工作原理151
5.1.5 FTP的典型消息和子命令152
5.1.6 Linux服务器端的主要FTP软件155
5.2 配置Vsftpd服务器156
5.2.1 快速构建Vsftpd服务器156
5.2.2 Vsftpd配置文件157
5.2.3 Vsftpd的设置选项158
5.2.4 通过Web浏览器管理Vsftpd服务器163
5.2.5 分析Vsftpd服务器的日志文件164
5.2.6 使用BlockHosts对抗暴力破解166
5.2.7 在RHEL 5.0下安装支持SSL的最新版本的Vsftpd166
5.2.8 使用quota为ftpuser添加磁盘限额166
5.2.9 配置Linux FTP服务器vsftpd以支持IPv6167
5.3 使用客户端工具167
5.3.1 命令行167
5.3.2 图形界面168
5.3.3 使用Windows FTP客户端172
5.4 vsftpd服务器故障排除174
5.4.1 日志文件174
5.4.2 vsftp常见故障排除175
5.5 本章小结176
第6章 电子邮件服务器的安装和故障排除177
6.1 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和相关协议177
6.1.1 操作系统177
6.1.2 邮件传输代理MTA177
6.1.3 邮件分发代理MDA179
6.1.4 邮件用户代理MUA180
6.1.5 电子邮件服务器协议及其相关命令180
6.2 电子邮件服务器的工作原理185
6.2.1 电子邮件的工作流程185
6.2.2 电子邮件的历史186
6.2.3 电子邮件地址的组成186
6.2.4 电子邮件系统和DNS的联系187
6.3 Sendmail服务器安装和故障排除188
6.3.1 安装Sendmail服务器188
6.3.2 提高Sendmail的防垃圾邮件能力188
6.3.3 其他保护Sendmail的安全措施190
6.3.4 配置基于Sendmail的Webmail191
6.3.5 增强Webmail邮件服务器的安全195
6.3.6 监控Sendmail的日志文件196
6.3.7 Sendmail常见故障排除197
6.4 安装Postfix服务器202
6.4.1 安装过程202
6.4.2 保护Postfix服务器206
6.4.3 自动监控Postfix邮件服务器207
6.4.4 Postfix的常见问题209
6.5 本章小结212
第7章 NFS服务器的安装和故障排除213
7.1 NFS服务器的工作原理213
7.1.1 NFS简介213
7.1.2 为何使用NFS213
7.1.3 NFS协议214
7.1.4 RPC215
7.2 安装配置NFS服务器217
7.2.1 了解NFS网络文件的系统结构217
7.2.2 配置/etc/exports文件217
7.2.3 激活服务portmap和nfsd218
7.2.4 exportfs命令218
7.2.5 检验目录/var/lib/nfs/xtab219
7.2.6 showmount219
7.2.7 观察激活的端口号219
7.2.8 启动和停止NFS服务器219
7.3 NFS的图形化配置220
7.3.1 NFS服务器配置窗口220
7.3.2 添加NFS共享220
7.3.3 常规选项221
7.3.4 用户访问221
7.3.5 编辑NFS共享222
7.4 NFS的客户端配置222
7.4.1 使用mount命令223
7.4.2 扫描可以使用的NFS Server目录223
7.4.3 卸载NFS网络文件系统224
7.4.4 应用实例224
7.4.5 其他挂载NFS文件系统的方法224
7.5 NFS服务器的故障排除225
7.5.1 故障排除思路225
7.5.2 NFS错误信息226
7.5.3 使用nfsstat命令查看NFS服务器状态226
7.5.4 NFS典型故障排除步骤227
7.6 本章小结228
第8章 DHCP服务器的安装和故障排除229
8.1 DHCP服务器的工作原理229
8.1.1 DHCP简介229
8.1.2 为什么使用DHCP229
8.1.3 DHCP的工作流程229
8.1.4 DHCP的设计目标230
8.2 安装DHCP服务器231
8.2.1 DHCP配置文件231
8.2.2 配置实例232
8.2.3 启动DHCP服务器233
8.2.4 设置DHCP客户端235
8.3 DHCP服务器的故障排除236
8.3.1 客户端无法获取IP地址236
8.3.2 DHCP客户端程序和DHCP服务器不兼容237
8.3.3 管理监控DHCP服务器237
8.3.4 提供备份的DHCP设置238
8.3.5 以debug模式运行DHCP服务器239
8.4 本章小结239
第9章 Samba服务器的安装和故障排除240
9.1 Samba简介240
9.1.1 什么是Samba240
9.1.2 Samba的历史起源240
9.1.3 SMB协议241
9.1.4 为什么使用Samba241
9.1.5 Samba软件包的功能242
9.2 安装配置Samba服务器243
9.2.1 安装Samba服务器243
9.2.2 Samba配置文件243
9.2.3 设置Samba密码文件246
9.2.4 启动Samba服务器247
9.2.5 测试Samba配置文件247
9.2.6 在Windows环境中测试RHEL 5.0默认配置247
9.3 配置Samba服务器共享文件及打印机249
9.3.1 配置文件共享249
9.3.2 配置共享打印机250
9.3.3 在Linux环境下应用Samba服务251
9.4 其他配置Samba的方法和使用Linux中的网络邻居252
9.4.1 图形化配置工具system-config-samba252
9.4.2 使用SWAT管理工具管理Samba254
9.4.3 其他工具256
9.4.4 使用Linux下的网络邻居256
9.5 Samba服务器面临的安全隐患259
9.5.1 非法访问数据259
9.5.2 计算机病毒259
9.5.3 Samba文件服务器的安全级别259
9.6 提升Samba服务器的安全性260
9.6.1 不要使用明语密码260
9.6.2 尽量不使用共享级别安全261
9.6.3 尽量不要浏览器服务访问261
9.6.4 通过网络接口控制Samba访问261
9.6.5 通过主机名称和IP地址列表控制Samba访问261
9.6.6 使用pam_smb验证Windows NT/2000服务器的用户261
9.6.7 为Samba配置防范病毒软件262
9.6.8 使用Iptables防火墙保护Samba263
9.6.9 使用Gsambad管理监控Samba服务器263
9.7 Samba服务器故障排除265
9.7.1 Samba故障排除思路265
9.7.2 Samba常见故障排除266
9.8 本章小结267
第10章 Linux防火墙的构建和故障排除268
10.1 防火墙简介268
10.1.1 什么是防火墙268
10.1.2 防火墙的功能268
10.1.3 防火墙技术分类269
10.2 Linux防火墙271
10.2.1 Linux防火墙的历史271
10.2.2 Netfilter/iptables系统如何工作272
10.2.3 iptables基础272
10.2.4 建立规则和链278
10.3 iptables配置实战281
10.3.1 初试化配置方案282
10.3.2 设置Web服务器282
10.3.3 设置DNS服务器282
10.3.4 设置邮件服务器Sendmail282
10.3.5 设置不回应ICMP封包283
10.3.6 防止IP Spoofing283
10.3.7 防止网络扫描283
10.3.8 允许管理员以SSH方式连接到防火墙修改设定283
10.3.9 快速构架Linux个人防火墙283
10.4 升级iptables控制BT287
10.4.1 P2P应用现状287
10.4.2 下载软件287
10.4.3 安装287
10.4.4 测试288
10.4.5 使用方法289
10.5 构建Linux下的NAT服务器289
10.5.1 NAT基础289
10.5.2 NAT的优点和不足295
10.6 iptables应用问答295
10.7 本章小结297
第11章 安装和配置Squid服务器298
11.1 代理服务器的工作原理298
11.1.1 各种代理服务器的比较298
11.1.2 Squid工作原理和流程299
11.1.3 代理服务器的优点299
11.1.4 代理服务器的分类及特点300
11.2 配置Squid代理服务器301
11.2.1 Squid的启动301
11.2.2 Squid的配置文件301
11.2.3 Squid的命令参数302
11.3 控制Squid代理服务器304
11.3.1 控制访问客户端304
11.3.2 管理代理服务器端口306
11.3.3 使用用户认证306
11.4 监控Squid代理服务器运行307
11.5 Squid代理服务器的日志310
11.5.1 Squid日志格式310
11.5.2 分析access.log日志文件311
11.5.3 使用Linux命令311
11.5.4 使用专业软件分析312
11.6 Squid的常见问题315
11.7 本章小结316
第12章 SSH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317
12.1 SSH服务器的工作原理317
12.1.1 传统远程登录的安全隐患317
12.1.2 SSH保护的对象317
12.1.3 SSH服务器和客户端工作流程318
12.2 安装配置OpenSSH服务器319
12.2.1 安装与启动OpenSSH319
12.2.2 配置文件320
12.3 应用SSH客户端322
12.3.1 SSH客户端工具322
12.3.2 生成密钥对325
12.3.3 命令测试327
12.3.4 使用Windows SSH客户端登录OpenSSH服务器331
12.4 SSH常见问题336
12.5 本章小结338
第13章 配置Linux NTP服务器339
13.1 NTP概述339
13.1.1 为何需要NTP服务器339
13.1.2 网络时间服务的实现方式340
13.1.3 NTP及其选择340
13.1.4 NTP的网络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340
13.1.5 NTP如何工作341
13.1.6 NTP的工作模式342
13.1.7 选择NTP服务器342
13.2 配置Linux网络时间服务器342
13.2.1 配置Linux异构网络下的NTP时间服务器342
13.2.2 NTP服务的配置文件343
13.3 NTP客户端应用346
13.3.1 使用Linux NTP客户端346
13.3.2 在Windows2000/2003/XP系统中使用NTP校时346
13.4 本章小结348
第14章 流媒体服务器的构建和故障排除349
14.1 初识流媒体349
14.1.1 流媒体简介349
14.1.2 流媒体技术工作流程349
14.1.3 多媒体数据流的技术协议350
14.1.4 流媒体发布文件351
14.1.5 流媒体传输的基础351
14.1.6 单播和多播流352
14.1.7 主要流媒体厂商352
14.2 构建Helix流媒体服务器353
14.2.1 安装、启动和停止Helix服务器353
14.2.2 Helix流媒体服务器的Web管理页面登录管理357
14.2.3 Helix流媒体服务器的基本管理359
14.3 构建Helix流媒体代理服务器366
14.3.1 作用366
14.3.2 安装367
14.3.3 启动和停止监控368
14.3.4 设置流媒体客户端软件369
14.3.5 使用浏览器管理流媒体代理服务器371
14.4 Helix流媒体服务器和代理服务器常见故障排除377
14.5 本章小结378
第15章 Linux系统的日志管理379
15.1 日志管理379
15.1.1 重要性379
15.1.2 日志管理简介379
15.1.3 制定日志管理策略380
15.2 Linux日志简介380
15.2.1 主要的日志子系统380
15.2.2 日志管理工具和命令381
15.3 建立Linux syslog日志服务器384
15.3.1 syslog简介384
15.3.2 配置syslog守护进程385
15.3.3 建立一台中央日志服务器386
15.4 使用Stunnel保护syslog-ng服务器387
15.4.1 下载安装syslog-ng387
15.4.2 下载安装stunnel388
15.4.3 建立证书系统388
15.5 Linux日志管理技巧390
15.5.1 使用logrotate工具390
15.5.2 搜索日志文件的策略和技巧390
15.5.3 手动搜索日志文件391
15.5.4 使用logwatch工具搜索日志文件392
15.5.5 使用shell脚本向syslog日志文件写入信息392
15.5.6 其他日志工具393
15.6 防止日志信息过载的准则393
15.6.1 使用合适的工具393
15.6.2 以合理的规范组织日志信息393
15.6.3 订立可度量的评估规则393
15.6.4 对攻击和异常活动做出反应394
15.7 本章小结394
第16章 防范嗅探器攻击和Linux病毒对服务器造成的故障395
16.1 防范嗅探器攻击395
16.1.1 嗅探器攻击原理395
16.1.2 嗅探器的检测技术396
16.1.3 嗅探器的安全防范397
16.2 Linux系统病毒防治398
16.2.1 Linux病毒的历史398
16.2.2 Linux平台下的病毒分类399
16.2.3 Linux病毒的防治400
16.2.4 Linux防病毒软件400
16.3 反病毒软件配置实例401
16.3.1 为Samba配置防范病毒软件401
16.3.2 安装配置f-prot402
16.4 本章小结407
第3篇 Linux高级应用410
第17章 Linux常见设备的安装和故障排除410
17.1 Linux设备驱动概述410
17.1.1 设备驱动程序及驱动模块410
17.1.2 设备文件410
17.1.3 系统初始化过程中安装驱动程序412
17.1.4 Linux自动配置安装驱动程序412
17.1.5 Linux设备号413
17.1.6 Linux设备驱动程序的特点413
17.2 IDE、SCSI设备安装413
17.2.1 IDE设备的驱动过程413
17.2.2 SCSI设备的驱动过程414
17.3 Linux服务器网卡驱动安装及故障排除415
17.3.1 网卡设备概述415
17.3.2 网卡故障排除的思路416
17.4 在Linux下安装ADSL设备和故障排除421
17.4.1 ADSL配置上网421
17.4.2 ADSL共享网络连接423
17.4.3 排除Linux ADSL连接故障424
17.5 配置打印机424
17.5.1 Linux打印系统发展路线424
17.5.2 查询和安装打印机驱动程序426
17.5.3 配置CUPS打印系统426
17.5.4 管理CUPS打印系统427
17.5.5 使用Redhat Linux配置管理工具428
17.5.6 配置管理网络打印机429
17.5.7 管理打印作业429
17.5.8 管理打印机的常用命令430
17.6 安装使用扫描仪431
17.6.1 支持情况431
17.6.2 检测扫描仪432
17.6.3 使用图形化应用程序扫描432
17.6.4 使用Xsane实现网络扫描434
17.7 安装使用数字相机435
17.7.1 支持情况435
17.7.2 使用USB数字相机436
17.8 使用DVD刻录机439
17.8.1 刻录软件439
17.8.2 命令行下刻录440
17.8.3 图形界面下的刻录441
17.9 自动挂载USB存储设备442
17.9.1 即插即用442
17.9.2 USB盘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442
第18章 Linux数据备份恢复技术444
18.1 Linux备份恢复基础444
18.1.1 什么是备份444
18.1.2 备份的重要性444
18.2 Linux备份恢复策略445
18.2.1 备份前需考虑的因素445
18.2.2 选择备份介质445
18.2.3 Linux备份策略446
18.2.4 确定要备份的内容447
18.2.5 Linux常用备份恢复命令448
18.3 Linux常用备份恢复工具453
18.3.1 Xtar453
18.3.2 Kdat454
18.3.3 Taper454
18.3.4 Arkeia455
18.3.5 Ghost for Linux456
18.3.6 mkCDrec457
18.3.7 NeroLINUX458
18.3.8 K3b458
18.3.9 KOnCD459
18.3.10 CD Creator460
18.3.11 X-CD-Roast460
18.3.12 webCDcreator461
18.3.13 rsync462
18.3.14 mirrordir462
18.3.15 partimage463
18.3.16 dvdrecord463
18.3.17 DVD+RW-Tools464
18.3.18 Amanda464
18.4 Linux备份恢复实例465
18.4.1 用mirrordir做硬盘分区镜像465
18.4.2 使用partimage备份恢复Linux分区467
18.4.3 在Linux异构网络中共享光盘刻录475
18.4.4 使用ASB备份中小用户数据486
18.4.5 使用afio命令497
18.4.6 在RHEL 5中使用Amanda实现服务器及客户端备份498
18.4.7 Amanda配置实例502
18.5 本章小结504
第19章 使用Linux构建Web 2.0应用506
19.1 初识Web 2.0506
19.2 在Linux网络环境下搭建博客系统507
19.2.1 博客的定义507
19.2.2 搭建WordPress博客系统507
19.2.3 WordPress博客系统管理510
19.3 在Linux网络环境下搭建Wiki系统514
19.3.1 Wiki基础514
19.3.2 使用独立工作软件MediaWiki建立wiki网站515
19.4 提高博客和Wiki系统的安全性520
19.5 RSS技术在Linux中的应用522
19.5.1 RSS简介522
19.5.2 RSS阅读器软件522
19.6 在Linux网络环境中应用BT技术525
19.6.1 BT技术简介525
19.6.2 架设BitTorrent服务器526
19.6.3 使用客户端BT软件Azureus528
19.6.4 使用P2P软件529
19.6.5 使用Gtk-Gnutella软件530
19.7 本章小结531
第20章 Linux服务器的性能和硬件监控方法532
20.1 服务器性能监控的重要性和方法532
20.1.1 性能监控方法532
20.1.2 proc文件系统的特点533
20.1.3 proc文件系统的功能533
20.1.4 监测系统负载534
20.1.5 使用phpsysinfo535
20.1.6 监测Linux进程运行536
20.1.7 监测内存使用情况537
20.1.8 监测中央处理器538
20.1.9 使用iostat监测I/O性能539
20.1.10 监测网络性能540
20.1.11 sar542
20.2 服务器硬件监控的重要性和方法543
20.2.1 实时监控Linux加载硬件信息543
20.2.2 在Linux中监控硬件温度548
20.2.3 监控存储及网络设备553
20.3 本章小结559
第21章 建立Linux下的版本控制服务器560
21.1 版本控制入门560
21.1.1 什么是版本控制560
21.1.2 版本控制的关键术语560
21.1.3 CVS简介561
21.1.4 Subversion简介562
21.1.5 其他版本控制系统563
21.2 在Linux中建立CVS服务器563
21.2.1 CVS服务器配置563
21.2.2 创建CVS数据仓库564
21.2.3 高级设置564
21.2.4 客户端访问CVS数据仓库的方法565
21.3 Linux建立Subversion服务器567
21.3.1 安装Subversion服务器567
21.3.2 使用Apache模块方式运行Subversion568
21.3.3 使用suvserver方式运行Subversion568
21.3.4 客户端访问服务器的方法570
21.4 本章小结571
第22章 Linux集群应用572
22.1 集群技术简介572
22.1.1 集群计算IEEE工作组572
22.1.2 集群系统572
22.1.3 集群的作用573
22.2 Linux集群简介574
22.2.1 Linux集群的作用574
22.2.2 Linux集群体系结构574
22.2.3 Linux集群分类576
22.2.4 高性能计算集群简介576
22.2.5 主要Linux平台的高可用集群软件577
22.2.6 Linux集群发展趋势578
22.3 创建一个集群579
22.3.1 选择硬件579
22.3.2 选择软件579
22.3.3 创建步骤579
22.4 Heartbeat系统简介581
22.4.1 HA Heartbeat系统简介581
22.4.2 Heartbeat双机热备逻辑系统架构581
22.4.3 HA集群中的通信机制581
22.5 配置Linux下的高可用集群实例582
22.5.1 准备工作582
22.5.2 下载安装软件包584
22.5.3 配置主服务器的Heartbeat584
22.5.4 配置备份服务器的Heartbeat586
22.5.5 设置主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时间同步586
22.5.6 启动主服务器的Heartbeat586
22.5.7 启动备份服务器的Heartbeat587
22.5.8 查看主服务器日志信息587
22.5.9 停止主服务器的Heartbeat587
22.5.10 配置ipfail588
22.6 维护Heartbeat589
22.6.1 配置Stonith589
22.6.2 配置内核watchdog支持Heartbeat590
22.6.3 修改Heartbeat配置文件591
22.7 配置Linux低成本且高性能的并行计算集群591
22.7.1 高性能并行计算集群MPI简介591
22.7.2 硬件选择592
22.7.3 费用统计593
22.7.4 搭建Linux MPI集群594
22.7.5 搭建Linux PVM环境步骤596
22.8 成功配置Linux集群的建议599
22.8.1 使用虚拟化工具模拟599
22.8.2 尽量使用相同的硬件599
22.8.3 使用高性能网络599
22.8.4 为硬件瘦身599
22.8.5 尽量让集群与Internet隔离600
22.8.6 关闭不需要的服务600
22.8.7 编写完善的文档600
22.8.8 合理选择Linux发行版本600
22.8.9 选择集群硬件建议600
22.8.10 关注集群硬件的可靠性600
22.9 本章小结602
第23章 Linux虚拟化应用603
23.1 虚拟化历史603
23.1.1 硬件虚拟化603
23.1.2 处理器虚拟化603
23.1.3 指令集虚拟化604
23.1.4 主流虚拟化硬件厂商技术604
23.1.5 存储虚拟化606
23.1.6 网络虚拟化606
23.2 Linux虚拟化简介606
23.2.1 Linux虚拟化类型606
23.2.2 Linux虚拟化项目608
23.2.3 Linux服务器虚拟化的重要性609
23.2.4 Linux中虚拟机的主要用途610
23.3 配置Linux下轻型虚拟机VirtualBox611
23.3.1 VirtualBox简介611
23.3.2 VirtualBox系统要求和支持系统612
23.3.3 下载安装软件613
23.3.4 在Linux的虚拟机中运行其他Linux系统615
23.4 在Linux中配置VMware Server622
23.4.1 VMware公司的虚拟化产品体系结构622
23.4.2 软件注册、下载及安装624
23.4.3 安装VMware Server Management Interface on Linux628
23.4.4 在VMware Server中创建虚拟计算机629
23.4.5 理解并设置虚拟磁盘的磁盘模式633
23.4.6 深入理解VMware Server常用的网络类型634
23.4.7 VMware Server高级应用636
23.4.8 VMware Server的性能优化640
23.4.9 VMware Server常用快捷键642
23.4.10 小结642
23.5 在RHEL 5.0中使用Xen虚拟机642
23.5.1 Xen简介642
23.5.2 在RHEL 5.0中配置Xen虚拟机644
23.5.3 Xen虚拟机的故障及其排除650
23.6 在SUSE Linux 10中配置Xen虚拟服务器654
23.7 主要在线网络文档658
23.8 本章小结659
附录A 全面解读开源相关协议660
附录B 为Linux配置IPv6673
附录C 编写Linux文档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