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未成熟石油成因机制和成藏条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未成熟石油成因机制和成藏条件
  • 黄第藩,张大江,张林晔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14275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677页
  • 文件大小:202MB
  • 文件页数:696页
  • 主题词:低成熟油-油气藏-矿床成因论-中国;低成熟油-油气藏-成矿条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未成熟石油成因机制和成藏条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3

第一节 未熟油研究历史和现状3

第二节 中国白垩系和第三系地层发育和沉积相12

第三节 未熟—低熟油的基本地球化学特征和判识标志26

第四节 成烃理论的发展45

第五节 未熟—低熟油的形成条件和生烃潜力评价57

参考文献62

第一章 在早期成岩作用中微生物对有机质成烃转化的作用69

第一节 有机质经微生物发酵(生化++作用后的改性和成烃作用69

第二节 不同沉积环境的生化产烃模拟78

第三节 结论94

参考文献96

第二章 未熟—低熟油成烃母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其成因的化学机理97

第一节 样品和实验方法99

第二节 抽提与溶胀实验结果与讨论102

第三节 结论133

参考文献134

第三章 未熟—低熟油和烃源岩中非烃的组成特征及其成烃演化特征137

第一节 实验及化合物的鉴定138

第二节 中国典型未熟—低熟油非烃的化学组成与分布特征145

第三节 未熟烃源岩中非烃的化学组成、分布及其地化意义153

第四节 非烃的成烃演化作用163

第五节 未熟—低熟油成因分类、油源对比和非烃判识标志169

第六节 结论176

参考文献177

第四章 未熟—低熟烃源岩沥青、干酪根和原油中的脂肪酸及脂肪酸生烃机制180

第一节 低熟烃源岩中脂肪酸的赋存形式、含量及其分布特征181

第二节 未熟—低熟油中脂肪酸的组成与分布187

第三节 脂肪酸生烃演化模拟实验192

第四节 脂肪酸烃源对比与生烃机制199

第五节 结论203

参考文献204

第五章 在未熟油形成中脂肪酸低温矿物催化成因及热力学研究206

第一节 脂肪酸脱羧生烃的热力学及其实验模拟207

第二节 常压低温无水开放系统中脂肪酸矿物催化脱羧生烃活性的讨论220

第三节 脂肪酸低温矿物催化脱羧生烃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的讨论224

第四节 模拟地质条件下脂肪酸低温矿物催化脱羧生烃反应动力学及生烃量231

第五节 结论235

参考文献235

第六章 未熟油的碳氢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成烃分馏作用238

第一节 未熟—低熟油及其饱和烃单体的同位素组成特征238

第二节 未熟—低熟油的原油、烃源岩自然剖面碳同位素特征及分馏原理248

第三节 未熟—低熟烃源岩热模产物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分馏原理253

第四节 结论262

参考文献264

第七章 未熟—低熟油生成的模拟实验及成烃演化模式265

第一节 盐湖相样品的热模拟成烃转化实验结果和讨论265

第二节 半咸水湖相样品的热模拟实验及成烃机理研究284

第三节 褐煤样品模拟成烃转化实验303

第四节 藻类样品热模拟成烃转化实验312

第五节 结论321

参考文献323

第八章 未熟—低熟烃源岩排烃热压模拟和化学动力学研究324

第一节 实验与样品324

第二节 未熟—低熟烃源岩排烃的热压模拟研究328

第三节 未熟—低熟烃源岩排烃的化学动力学研究333

第四节 排烃作用的影响因素346

第五节 结论351

参考文献351

第九章 松辽盆地北部355

第一节 地质背景355

第二节 未熟—低熟烃源岩的有机显微组成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358

第三节 未熟—低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365

第四节 未熟—低熟烃源岩的成烃演化和成烃模式* 369

第五节 未熟—低熟油的生烃、排烃实验模拟373

第六节 松辽盆地未熟—低熟油分布、成藏条件和成藏模式386

第七节 结论393

参考文献394

第十章 辽河坳陷395

第一节 地质背景395

第二节 未熟—低熟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396

第三节 未熟—低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油源对比和类型404

第四节 沉积有机质的成烃演化和未熟油的成烃机制409

第五节 未熟—低熟油藏地球化学描述、运移和成藏剖析416

第六节 结论425

参考文献426

第十一章 冀中坳陷及二连盆地428

第一节 地质背景428

第二节 未熟—低熟油的特征判识及其形成条件430

第三节 未熟—低熟烃源层的发育、地球化学特征、油源对比及成烃演化模式440

第四节 未熟油运聚和成藏剖析451

第五节 结论454

参考文献456

第十二章 黄骅坳陷457

第一节 地质背景457

第二节 未熟—低熟烃源岩的发育及其地球化学特征459

第三节 有机质演化及成烃机制463

第四节 未熟—低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468

第五节 未熟—低熟油的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472

第六节 结论475

参考文献476

第十三章 济阳坳陷477

第一节 济阳坳陷地质特征477

第二节 未熟—低熟油地球化学特征480

第三节 牛庄洼陷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的古生物发育和地球化学特征490

第四节 有机质成烃演化和未熟—低熟油的成因机理498

第五节 未熟—低熟油藏成藏条件和成藏模式505

第六节 结论507

参考文献509

第十四章 苏北盆地511

第一节 地质背景和烃源层的沉积环境511

第二节 未熟—低熟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515

第三节 苏北盆地未熟—低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油源对比524

第四节 有机质的成烃演化和未熟—低熟油的成烃机制535

第五节 未熟—低熟油的混源实验539

第六节 未熟—低熟油田的分布及成藏剖析542

第七节 结论546

参考文献547

第十五章 江汉盆地548

第一节 地质背景548

第二节 未熟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552

第三节 未熟—低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568

第四节 未熟烃源岩有机质的早期演化作用和成烃机制及模式577

第五节 未熟—低熟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584

第六节 结论594

参考文献595

第十六章 南襄盆地和周口坳陷597

第一节 地质背景597

第二节 未熟—低熟油、岩的地球化学特征599

第三节 未熟—低熟油、烃源岩中饱和烃、芳香烃及其生物标志物特征605

第四节 沉积有机质的演化特征及未熟—低熟油的形成条件分析617

第五节 未熟—低熟油的运移、聚集作用及成藏条件剖析620

第六节 结论622

参考文献623

第十七章 柴达木盆地625

第一节 地质背景及未熟—低熟油形成的环境分析625

第二节 未熟—低熟生油岩的地球化学及其成烃演化630

第三节 未熟—低熟油的地球化学判识和油源对比642

第四节 成藏条件剖析651

第五节 结论657

参考文献657

第十八章 景谷盆地659

第一节 地质背景659

第二节 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661

第三节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源对比669

第四节 油气藏简介676

参考文献6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