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资差别的形成机制 中国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实证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汪雯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7640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25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52页
- 主题词:证券投资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资差别的形成机制 中国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实证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4
(一)工资差别的概念和分类4
(二)工资差别的经济功能6
三、文献回顾与研究问题的提出7
(一)关于工资差别的一般理论回顾7
(二)国外关于不同所有制企业工资差别的实证研究15
(三)关于中国国有和非国有企业工资差别的实证研究21
四、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及创新28
(一)研究目标28
(二)研究方法29
(三)本书结构31
(四)本书的创新与难点33
第一章 中国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工资差别的现状、变动特征及其影响分析35
第一节 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工资差别的现状与变动特征35
一、转型时期以来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和企业间工资差别的产生35
二、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工资差别的变动趋势与工资差别的分解38
第二节 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工资差别的影响分析45
一、工资差别对劳动力流动和企业人才储备的影响46
二、工资差别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48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工资差别对城镇收入差距的影响49
第二章 劳动力流动的制度壁垒:同质劳动力企业间工资差别的外在成因52
第一节 劳动力流动的制度壁垒与同质劳动力企业间工资差别的关系52
一、劳动力市场充分竞争条件下,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差别的交互作用机制52
二、劳动力市场存在制度壁垒时,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差别的交互作用机制53
第二节 转型时期中国劳动力市场制度壁垒的变化57
一、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制度壁垒的分类57
二、企业用工制度的变迁及其对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劳动力流动的影响57
三、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及其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64
四、其他制度层面的改革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73
第三节 制度壁垒解释企业间工资差别的局限性76
一、制度壁垒变迁之前企业间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收益分析76
二、制度壁垒变迁以来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收益分析78
三、仅用劳动力流动的制度壁垒解释企业间工资差别成因的局限性81
第三章 不同所有制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市场化程度的差异:同质劳动力企业间工资差别的内在成因84
第一节 工资决定机制、禀赋回报率与同质劳动力企业间工资差别的形成:一个理论框架85
一、市场化工资决定机制下禀赋回报率的特征85
二、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市场化程度、禀赋回报率与同质劳动力的工资差别:一个模型90
第二节 不同所有制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市场化程度的实证分析93
一、数据描述和初步的统计结果93
二、实证分析方法98
三、单一方程回归结果101
四、分经济部门工资函数比较(年)103
第三节 工资决定机制的差异与不同所有制企业工资差距的形成112
第四章 制约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市场化进程的内外部因素分析116
第一节 制约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市场化进程的因素分析:相关的理论解释116
一、产权的不同是企业工资决定行为不同的根本原因116
二、反对观点:产权与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125
第二节 X效率理论的启示与本书假设的提出126
一、X效率理论127
二、制约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市场化进程的因素:本书假设的提出130
三、制约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市场化进程的内外部因素分析131
四、对假设的证明138
第五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对策探讨145
第一节 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145
第二节 推进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市场化进程的对策探讨149
一、改革以来政府推进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市场化的主要措施150
二、工资制度变迁对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影响评价156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推进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市场化进程的思路与对策158
第三节 加强市场化工资决定机制下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对策探讨174
一、市场化工资决定机制下劳动者权益的状况175
二、工会的发展与工资协商制度的建立179
三、本书的局限性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附录181
主要参考文献206
后记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