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计算机网络基础
  • 张凌杰,齐英兰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42321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96MB
  • 文件页数:345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1

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1

1.1.1 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1

1.1.2 分组交换网的诞生3

1.1.3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4

1.1.4 高速计算机网络5

1.1.5 Internet与高速网络技术5

1.1.6 宽带网络与全光网络技术6

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组成7

1.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7

1.2.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8

1.2.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8

1.3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10

1.3.1 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定义10

1.3.2 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分类10

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1

1.4.1 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划分12

1.4.2 按网络的传输技术划分13

1.4.3 按网络的使用范围划分14

1.4.4 按网络传输介质分类14

1.4.5 按企业和公司管理要求分类15

1.5 标准化组织15

小结17

习题17

第2章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18

2.1 数据通信基本概念及通信模型18

2.1.1 数据通信的几个基本概念18

2.1.2 数据通信系统基本结构19

2.1.3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20

2.2 数据传输21

2.2.1 数据传输的方式21

2.2.2 数据传输的方向22

2.2.3 数据同步技术23

2.2.4 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宽带传输25

2.3 数据编码技术26

2.3.1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26

2.3.2 数字数据的调制27

2.4 多路复用技术29

2.4.1 频分多路复用30

2.4.2 时分多路复用30

2.4.3 波分多路复用32

2.4.4 码分多路复用32

2.5 数据交换技术33

2.5.1 电路交换33

2.5.2 报文交换34

2.5.3 分组交换35

2.6 传输介质的类型与特点38

2.6.1 同轴电缆39

2.6.2 双绞线39

2.6.3 光纤42

2.6.4 无线传输44

2.7 通信接口及设备48

2.7.1 EIA RS-232C接口48

2.7.2 EIA RS-449接口50

2.7.3 ITU-T X.21接口50

2.7.4 Modem51

2.8 差错控制54

2.8.1 差错产生的原因与差错类型54

2.8.2 差错检验与校正54

小结56

习题56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58

3.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58

3.1.1 网络系统的层次结构58

3.1.2 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的概念60

3.2 ISO/OSI开放式系统参考模型60

3.2.1 OSI开放式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60

3.2.2 物理层63

3.2.3 数据链路层64

3.2.4 网络层65

3.2.5 其他各层的简介67

3.2.6 数据的封装与拆分68

3.3 TCP/IP体系结构70

3.3.1 TCP/IP的体系结构70

3.3.2 TCP/IP体系结构中各层的功能71

3.3.3 TCP/IP协议簇72

3.3.4 IP编址技术75

3.3.5 子网技术81

3.3.6 IPv6技术91

3.4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94

小结96

习题96

第4章 计算机局域网络98

4.1 局域网的技术特点98

4.2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99

4.2.1 总线型拓扑结构99

4.2.2 环型拓扑结构100

4.2.3 星型拓扑结构101

4.3 局域网的基本组成102

4.3.1 网络服务器102

4.3.2 工作站或客户机103

4.3.3 网络适配器104

4.3.4 网络连接设备104

4.3.5 传输介质106

4.4 IEEE 802参考模型与协议106

4.4.1 传输介质类型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106

4.4.2 IEEE 802参考模型106

4.5 共享介质局域网的工作原理108

4.5.1 以太网的工作原理108

4.5.2 令牌环的工作原理110

4.5.3 令牌总线的工作原理111

4.6 高速局域网111

4.6.1 快速以太网112

4.6.2 吉比特以太网113

4.6.3 10吉比特以太网115

4.6.4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116

4.7 交换式以太网118

4.7.1 交换式以太网的工作原理118

4.7.2 交换式以太网的特点121

4.7.3 三层交换技术121

4.8 虚拟局域网VLAN122

4.8.1 VLAN概述123

4.8.2 VLAN的实现124

4.8.3 VLAN的划分方法125

4.8.4 VLAN的优点128

4.9 无线局域网128

4.9.1 无线局域网的相关标准128

4.9.2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领域132

4.9.3 无线局域网的特点132

4.9.4 无线局域网的组建134

小结138

习题138

第5章 结构化布线系统141

5.1 结构化布线系统概述141

5.1.1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概念141

5.1.2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标准142

5.2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组成145

5.2.1 用户工作区系统145

5.2.2 水平布线系统146

5.2.3 垂直布线系统147

5.2.4 设备间系统148

5.2.5 布线配线系统148

5.2.6 建筑群系统149

5.3 典型的水平布线系统150

5.3.1 水平布线系统的要求150

5.3.2 8针RJ-45型连接器151

5.3.3 模块配线架152

5.3.4 工作区通信插座153

5.3.5 跳接电缆153

5.4 结构化布线系统应注意的事项154

5.4.1 电源、电气保护与接地154

5.4.2 环境保护154

小结155

习题155

第6章 网络操作系统与网络结构156

6.1 网络操作系统及其特点156

6.1.1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156

6.1.2 网络操作系统的特点157

6.1.3 网络操作系统的服务功能158

6.2 网络系统的结构及相关概念159

6.2.1 对等网络159

6.2.2 基于服务器的网络161

6.3 网络服务器的种类162

6.3.1 文件服务器162

6.3.2 应用服务器163

6.3.3 特殊服务器163

6.4 服务器技术163

6.4.1 多处理器技术163

6.4.2 总线能力165

6.4.3 内存166

6.4.4 磁盘接口技术167

6.4.5 容错技术169

6.4.6 磁盘阵列技术170

6.4.7 服务器集群技术172

6.4.8 热插拔技术172

6.4.9 服务器状态监视173

6.5 典型的网络操作系统175

6.5.1 Windows NT/2000和Windows 2003175

6.5.2 Linux操作系统180

小结184

习题184

第7章 网络互联185

7.1 网络互联概述185

7.1.1 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185

7.1.2 网络互联的类型186

7.1.3 网络互联的层次187

7.2 物理层互联设备187

7.3 数据链路层互联设备189

7.3.1 网桥189

7.3.2 交换机192

7.4 网络层的互联设备195

7.4.1 路由器的基本概念195

7.4.2 路由器工作原理196

7.4.3 静态路由200

7.4.4 动态路由选择策略201

7.5 应用层互联设备203

7.5.1 网关203

7.5.2 防火墙204

7.6 其他网络技术205

7.6.1 公用电话交换网205

7.6.2 综合业务数字网206

7.6.3 公共分组交换数据网208

7.6.4 数字数据网209

7.6.5 帧中继211

7.6.6 xDSL接入网技术211

7.6.7 ATM技术215

小结217

习题217

第8章 Internet应用与Intranet219

8.1 Internet概述219

8.1.1 Internet的发展219

8.1.2 Internet的管理机构221

8.1.3 Internet的资源与应用223

8.2 域名系统226

8.2.1 层次型域名系统命名机制及管理226

8.2.2 Internet域名系统的规定227

8.2.3 域名系统的工作原理229

8.3 主机配置协议231

8.3.1 引导程序协议231

8.3.2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231

8.4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232

8.4.1 SNMP的概念232

8.4.2 网络管理的功能234

8.5 WWW服务235

8.5.1 概述235

8.5.2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236

8.5.3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239

8.5.4 可扩展标记语言241

8.5.5 Web开发技术242

8.6 电子邮件服务248

8.6.1 电子邮件的特点248

8.6.2 电子邮件的传送过程249

8.6.3 电子邮件的相关协议250

8.6.4 电子邮件的地址与信息格式251

8.7 FTP文件传输服务251

8.7.1 文件传输的概念251

8.7.2 FTP的基本工作原理252

8.7.3 FTP的主要功能252

8.7.4 匿名FTP服务253

8.8 远程登录服务254

8.8.1 远程登录的概念与意义254

8.8.2 Telnet协议与工作原理254

8.8.3 Telnet的使用255

8.9 网络新闻与BBS256

8.9.1 网络新闻256

8.9.2 电子公告牌257

8.10 Internet的用户接入技术258

8.10.1 通过联机终端方式接入258

8.10.2 通过SLIP/PPP方式接入259

8.10.3 以网络方式接入259

8.11 企业内联网259

8.11.1 企业网技术的发展259

8.11.2 Intranet的概念260

8.11.3 Intranet的主要技术特点260

8.11.4 Intranet网络的组成261

小结263

习题263

第9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265

9.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述265

9.1.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265

9.1.2 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265

9.1.3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体系267

9.2 访问控制技术267

9.2.1 访问控制的概念268

9.2.2 访问控制策略与模型268

9.3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271

9.3.1 计算机病毒的概述271

9.3.2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点272

9.3.3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273

9.3.4 网络病毒275

9.3.5 计算机病毒防治276

9.4 防火墙技术278

9.4.1 防火墙的概念278

9.4.2 防火墙的主要技术278

9.4.3 防火墙的分类280

9.5 入侵检测技术282

9.5.1 入侵检测概述282

9.5.2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284

9.5.3 主要的入侵检测系统的介绍287

9.6 数据加密技术288

9.6.1 数据加密技术的概述288

9.6.2 数据加密技术分类及加密算法289

9.7 其他安全技术简介290

9.7.1 备份与恢复290

9.7.2 VPN技术291

小结292

习题292

第10章 实训练习294

实训一 RS-232连线实验294

实训二 非屏蔽双绞线的制作与连接296

实训三 对等网的组建和配置297

实训四 局域网中网络连通性测试299

实训五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301

实训六 交换机VLAN配置303

实训七 路由器与静态路由配置305

实训八 动态路由协议RIP的配置306

实训九 动态路由协议OSPF的配置309

实训十 IIS服务器配置311

实训十一 DNS服务器配置315

实训十二 FTP服务器配置321

实训十三 防火墙的配置3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