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基本知识读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基本知识读本](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2281815.jpg)
- 侯才主编;阮青等撰稿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3046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64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干部教育-学习参考资料;邓小平理论-干部教育-学习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基本知识读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知识1
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
(一)哲学的定义2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3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特点5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8
(一)世界的物质性8
(二)意识的能动性15
(三)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实践基础19
二、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22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22
(二)作为辩证法核心的对立统一规律28
(三)辩证思维的实质33
三、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35
(一)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35
(二)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40
(三)真理发展的辩证性质44
第二章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知识51
引论: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生活本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52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及其对传统历史观的变革52
(二)社会生活的本质53
(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54
社会基本矛盾59
(一)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59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60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64
二、阶级和国家68
(一)阶级的产生和实质68
(二)阶级斗争的根源和历史作用70
(三)国家的本质和职能73
意识形态76
(一)社会意识与意识形态76
(二)意识形态的本质81
(三)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83
四、人民群众和个人87
(一)两种历史观在人民群众历史作用问题上的对立87
(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89
(三)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92
五、人的自由全面发展96
(一)人类历史的现实前提96
(二)人的本质97
(三)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97
第三章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知识101
引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101
(一)“社会主义”一词的含义101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104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111
一、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14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趋势114
(二)社会主义产生的物质前提115
(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117
二、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119
(一)社会主义革命的主体119
(二)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121
(三)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式和道路123
(四)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25
(五)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127
三、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128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29
(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32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34
(四)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与宗教135
(五)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139
(六)社会主义建设与共产党的领导141
第四章 毛泽东思想基本知识144
引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的创造性结合144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与理论体系144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48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152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53
(二)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156
(三)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160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162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165
(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65
(二)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67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68
(四)人民民主专政170
三、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173
(一)中国工业化道路174
(二)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探索176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179
四、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182
(一)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183
(二)群众路线:党的一切工作的基本方针和路线185
(三)独立自主:革命与建设的根本立足点187
五、继续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188
(一)科学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89
(二)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5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基本知识199
引论: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与科学体系199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99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203
一、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06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206
(二)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208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209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209
(二)社会主义本质科学概括的内在联系210
(三)科学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212
(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213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14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特征215
(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218
(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223
(四)“三步走”的台阶式发展战略224
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和精神文明建设226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27
(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231
(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41
五、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246
(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47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依靠力量248
六、“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250
(一)尊重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历史与现状250
(二)体现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251
(三)顺应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及其趋势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