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
  • 杨立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3987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44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68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应用-青年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走进网络社会1

一、网络的形成及其价值2

(一)网络的形成与发展2

(二)网络的三大价值8

(三)网络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革命11

二、网络社会的内涵与特征16

(一)网络社会的界定16

(二)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21

(三)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系25

三、网络对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深刻影响31

(一)网络催生新经济——网络经济31

(二)网络促成新政治——网络政治38

(三)网络引领新文化——网络文化44

四、网络社会问题48

(一)网络内生的社会问题50

(二)网络外发的社会问题51

第二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论54

一、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影响54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机遇54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挑战59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65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66

(二)积极探索和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70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然性及着力点79

(一)网络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然性79

(二)网络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着力点82

第三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88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述88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的构成88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93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97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环境101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环境102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环境105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110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115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环境116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环境119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环境122

第四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论126

一、科学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126

(一)科学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意义126

(二)青年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128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心态、思想和行为131

(一)青年特别青睐网络的原因133

(二)青年上网心态类型137

三、关注青年加强引导142

(一)网络社会青年教育对象的新特征142

(二)顺势利导,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149

四、网络青年创新教育153

(一)青年创新教育的必要性154

(二)培养青年的创新素质160

(三)网络青年创新的原则和教育的方法164

第五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原则论174

一、坚持“三个面向”原则174

(一)面向现代化,积极拓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输渠道176

(二)面向未来,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179

(三)面向世界,顺应网络文化发展规律与网络文化熏陶相结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182

二、坚持“求实”原则186

(一)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并重188

(二)科技运用与人文关怀相结合192

三、坚持“主体性”原则199

(一)网络为人的主体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200

(二)确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原则的根据及意义207

(三)落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原则的方法论要义213

四、坚持疏导与灌输相统一原则216

(一)培养和提高青年学生的网络自制能力217

(二)主动灌输与互动交流相结合220

(三)疏导与管理相结合223

第六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论227

一、弘扬共同理想,培育“四有”新人227

(一)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和层次性228

(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231

(三)网络化境遇中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取向236

二、科学运用网络,开展网络文化教育242

(一)浅析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242

(二)网络文化对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250

(三)应对网络文化挑战,积极开展网络文化教育256

三、权衡网络,开展网络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265

(一)网络道德:利弊的双重效应265

(二)网络心理:瑕瑜的交汇271

第七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275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意义275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途径的新特征275

(二)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意义276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与途径277

(一)堵278

(二)防282

(三)建287

(四)疏292

(五)变298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与途径303

(一)利用BBS开展思想政治教育304

(二)利用E-Mail开展思想政治教育309

(三)利用OICQ开展思想政治教育312

第八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论316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及其功能316

(一)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涵义316

(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功能317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20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控机制323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组织机制323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检查监督机制325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激励机制329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化机制333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336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律保障336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自律机制340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保障343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机制346

第九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349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内涵及意义349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内涵349

(二)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意义与条件350

二、网络社会背景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期待357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现代思维方式357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强化的六种意识362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基本素质371

三、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途径380

(一)重视学习381

(二)勇于实践385

(三)加强管理389

第十章 网络校园文化论394

一、信息化校园是新时代的象征394

(一)信息化校园的产生及特征395

(二)信息化校园的影响397

二、网络校园文化的新变化399

(一)网络使校园文化主体的参与方式呈现新的特点399

(二)网络刷新了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401

(三)网络条件下校园文化的新发展——校园网络文化403

(四)努力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教化与陶冶作用404

三、网络学习革命406

(一)网络学习的重要性406

(二)网络学习的革命408

(三)网络学习的危机414

(四)网络学习危机的克服419

第十一章 国外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特色论425

一、毫不示弱的安全防卫429

(一)本土化的文化保护430

(二)多维化的信息安全防卫435

二、各显神通的引导内容438

(一)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439

(二)注重对黑客行为的引导442

(三)关注网络伦理道德教育444

三、方兴未艾的信息技术教育446

(一)政府极其重视信息技术教育447

(二)重视信息技术教育进程的资源开发和创新449

(三)加强家庭信息技术教育450

四、越发坚强的网络政治建构452

(一)积极应对国家政治安全的挑战452

(二)开展网上政党竞选454

(三)努力建立“电子政府”456

五、软硬兼施的网络管理458

(一)明确网络管制的对象458

(二)明确网络立法管制的内容461

(三)加强网络自律466

六、多管齐下的合作主体469

(一)推进网络管理的国际化470

(二)推进网络管理的综合化472

(三)推进网络管理的职业化475

第十二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趋势论478

一、网络社会发展趋向与网络文明479

(一)网络社会的展望479

(二)网络文明485

(三)网络道德489

二、21世纪的教育与人类发展495

(一)21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路向495

(二)21世纪人的现代化契机503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化的生命线510

三、网络社会发展趋势与思想政治教育使命514

(一)网络社会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性514

(二)网络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522

(三)构建网络时代人类的精神家园529

参考文献537

后记542

热门推荐